-
唐代李白《北風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李白於公元752年(天寶十一載)秋,遊幽州時作此詩。 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唐代李白《野田黃雀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天寶十四年,永王李璘出師東巡,李白應邀入幕,力勸永王勤王滅賊,永王不久即敗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潯陽獄。這首詩大約是此時所作。詩中李白以鳥雀無處容身為喻,黯然自傷。 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
唐代李白《以詩代書答元丹丘》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元丹丘是詩人李白的好友。李白在作這首詩的時候,已在京城長安拼搏了三年,即天寶三年(744),元丹丘給李白寫信來給他打氣鼓勵,於是李白就寫了這首詩,權作回信。李白簡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
-
唐代李白《白田馬上聞鶯》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李白是一個具有遠大政治理想的詩人,他青年時代就「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意在仕途上有所發展和成就 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唐代杜甫《客至》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甫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唐代李白《子夜吳歌·秋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本詩是《子夜四時歌》中第三首,李白是沿用樂府舊題創作的新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唐代杜甫《成都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唐代戴叔倫《題稚川山水》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戴叔倫簡介: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
-
唐代許渾《鹹陽城東樓 / 鹹陽城西樓晚眺》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許渾簡介: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
-
唐代杜甫《白帝城最高樓》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唐代宗大曆元年(766)春未夏初,杜甫從雲安遷居夔州,開始了寄寓夔州的一段生活,也進入了一個詩歌創作的高峰期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唐代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後至長沙,得古集於子宣(曾布)內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李白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
-
唐代杜甫《九日寄岑參》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唐代李白《於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這首詩作於唐朝安史之亂前夕,天寶十三年(754)李白由宣城遊銅陵五松山之時。詩人在五松山盤桓期間,與常贊(時為南陵縣丞)交往甚密,形成好友,希望得到常贊的同情與支持,便贈以此詩。李白簡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
-
唐代杜甫《秋興八首·其一》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本詩是其中的第一首杜甫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唐代白居易《白雲泉》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唐代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組詩作於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後,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春。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唐代白居易《觀刈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唐代王勃《山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勃簡介: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
-
唐代李白《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範侍御》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
創作背景:這是一首秋日送人之作,宴送的杜補闕、範侍御均為李白友人。此詩當作於唐玄宗天寶五載(746年)秋,當時李白寄居東魯。李白簡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
-
唐代杜牧《梅》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