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白帝城最高樓》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2020-12-19 騰訊網

創作背景:

唐代宗大曆元年(766)春未夏初,杜甫從雲安遷居夔州,開始了寄寓夔州的一段生活,也進入了一個詩歌創作的高峰期。白帝城在夔州東面,坐落於山頭上,面臨長江,杜甫初到夔州,登樓眺望,感慨無限,作《白帝城最樓》。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白帝城最高樓注釋:

城尖徑昃(zè)旌(jīng)旆(pèi)愁,獨立縹緲之飛樓。

尖峭的山城,崎嶇的小路,以及插在城頭的旌旗都暗自發愁。就在這樣的地方,孤孤單單、若隱若現地聳立著一座飛騰的高樓。

縹緲:高遠不明之貌。樓高勢若飛,故曰飛樓。

峽坼(chè)雲霾(mái)龍虎臥,江清日抱黿(yuán)鼉(tuó)遊。

雲霾隔斷連綿的山峽,群山如同龍虎在靜臥;陽光映照著清澈的江水,波光好像黿鼉在浮遊。

坼:裂縫。霾,指雲色昏暗。龍虎臥,形容峽坼雲霾。日抱:指日照。黿:大鱉;鼉:鱷魚。

扶桑西枝對斷石,弱水東影隨長流。

扶桑西端的樹枝遙對山峽的斷石,弱水東來的影子緊接長江的流水。

斷石,指峽坼。

杖藜(lí)嘆世者誰子,泣血迸空回白頭。

拄著藜杖感嘆世事的人究竟是誰?血淚飄灑空中,就在我滿頭白髮回顧的時候。

杖:拄(杖)。藜:用藜莖製成的手杖。誰子:哪一個。泣血:形容極度哀痛,語出西漢李陵《答蘇武書》。

杜甫的主要作品有:

絕句、絕句、春望、江畔獨步尋花·其六、春夜喜雨、贈花卿、房兵曹胡馬、望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石壕吏、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八陣圖、春日憶李白、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望嶽三首、歲晏行、臘日、雨、蜀相、江南逢李龜年、登嶽陽樓、武侯廟、春宿左省、哀江頭、九日藍田崔氏莊、小寒食舟中作、絕句漫興九首·其九、登兗州城樓、佳人、閣夜等。

《白帝城最高樓》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唐代杜甫《秋興八首·其一》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秋興八首》是唐大曆元年(公元766年)秋杜甫在夔州時所作的一組七言律詩,因秋而感發詩興,故曰「秋興」。詩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壯志難酬,在非常寂寞抑鬱的心境下創作了這組詩。本詩是其中的第一首杜甫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唐代杜甫《成都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首五言古詩,是杜甫由同谷赴西川途中所寫的十二首紀行組詩的末篇。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唐代許渾《鹹陽城東樓 / 鹹陽城西樓晚眺》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此時大唐王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際,在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鹹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即興寫下了此詩。許渾簡介: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鹹陽城東樓》。
  • 唐代杜甫《客至》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此詩是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天,杜甫五十歲時,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歷盡顛沛流離之後,終於結束了長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頭蓋了一座草堂,暫時定居下來了。安居成都草堂後不久,客人來訪時作了這首詩。
  • 小學必背古詩80首:《早發白帝城》
    歡迎收聽由小馬童書出品的節目《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今天,咱們來學——《早發白帝城》。這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作品,是李白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早發白帝城李白
  • 唐代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組詩作於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後,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後,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第二年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錦江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這一組詩。
  • 唐代杜甫《九日寄岑參》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岑參,系杜甫好友。其時已辭安西四鎮節度幕府書記職,返長安。面對當前的局勢,杜甫以詩代柬,表達了對當時朝政的不滿。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唐代李白《北風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長城:古詩中常藉以泛指北方前線。良,實在。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bǐng)靫(chá)。 臨別時你手提寶劍,救邊而去,在家中僅留下了一個虎皮金柄的箭袋。 鞞靫:當作鞴靫。虎文鞞靫,繪有虎紋圖案的箭袋。
  • 唐代杜牧《梅》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巴渝古詩詞傳承盛典舉行 《早發白帝城》等10首被評為「重慶最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在悠揚婉轉的《早發白帝城》唱詞聲中,最具重慶韻味的古詩詞,直接把人們帶入了李白、杜甫等著名詩人筆下的重慶風情中。26日晚,由重慶日報、中共沙坪垻區委宣傳部、沙坪垻區文化委主辦的「重走古詩路 思君下渝州——巴渝古詩詞傳承盛典」,在重慶大學虎溪校區學生活動中心舉行。
  • 唐代李白《子夜吳歌·秋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白的主要作品有: 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夜宿山寺、靜夜思、古朗月行、望廬山瀑布、贈汪倫、月下獨酌四首·其一、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峨眉山月歌、獨坐敬亭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公無渡河、送友人、白馬篇、春日醉起言志、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 唐代李白《以詩代書答元丹丘》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白的主要作品有:夜宿山寺、望廬山瀑布、贈汪倫、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靜夜思、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獨坐敬亭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鳳吹笙曲、郢門秋懷、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 唐代李白《永王東巡歌·其五》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白的主要作品有: 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夜宿山寺、望廬山瀑布、贈汪倫、靜夜思、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月下獨酌四首·其一、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獨坐敬亭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東山吟、臨路歌、長歌行、烏棲曲、大堤曲、金陵酒肆留別、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 唐代李白《白田馬上聞鶯》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白的主要作品有: 夜宿山寺、靜夜思、古朗月行、望廬山瀑布、贈汪倫、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獨坐敬亭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月下獨酌四首·其一、流夜郎贈辛判官、白頭吟、臨江王節士歌、怨歌行、雙燕離、戰城南、對酒、菩薩蠻
  • 唐代杜牧《秋浦途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李白《野田黃雀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白的主要作品有: 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夜宿山寺、望廬山瀑布、贈汪倫、靜夜思、古朗月行、月下獨酌四首·其一、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峨眉山月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獨坐敬亭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梁甫吟、贈裴十四、江南春懷、憶秦娥·簫聲咽、江夏贈韋南陵冰、贈徐安宜、月下獨酌四首
  • 記憶力訓練:古詩早發白帝城——我愛家教
    我愛家教:大家好,歡迎來到我愛家教線上微課堂,每天5分鐘學一首必背古詩,畫一張思維導圖,跟我一起快速記憶必背古詩150首。今天咱們要一起學習的古詩叫做早發白帝城,早發白帝城,唐,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唐代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高適簡介: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於《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 白帝城主要景觀不會被淹 - 網易旅遊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旅遊頻道>>旅遊新聞 白帝城主要景觀不會被淹
  • 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
    來白帝城,也是因為李白的這首千古名篇《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此詩描寫了李白從白帝城至江陵(荊州)乘舟而下的過程,抒發了作者遇赦後愉快的心情和對白帝城、江陵兩岸秀麗景色的讚美。唐代安史之亂初期,唐玄宗奔蜀,太子李亨留討安祿山,不久,李亨既位,即唐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