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杜牧《梅》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杜牧《贈別二首·其一》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是詩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所作。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杜牧《題桃花夫人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杜牧《自宣城赴官上京》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此詩是開成四年(839)所作,時杜牧三十七歲。杜牧於開成三年在宣州幕中,是年冬,內升左補闕、史館修撰,次年(即開成四年)春初,赴京供職,離宣州時作此詩。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唐代杜甫《成都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首五言古詩,是杜甫由同谷赴西川途中所寫的十二首紀行組詩的末篇。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唐代杜甫《客至》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甫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唐代杜甫《白帝城最高樓》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唐代宗大曆元年(766)春未夏初,杜甫從雲安遷居夔州,開始了寄寓夔州的一段生活,也進入了一個詩歌創作的高峰期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唐代戴叔倫《題稚川山水》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詩歌具體寫於何年尚待考證,從內容看,在仲夏暑熱的「五月」,詩人宦遊途中經日跋涉,向晚來到稚川 戴叔倫簡介: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
-
唐代杜甫《九日寄岑參》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唐代杜甫《秋興八首·其一》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本詩是其中的第一首杜甫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唐代白居易《白雲泉》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唐代白居易《觀刈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唐代王勃《山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勃簡介: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
-
唐代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組詩作於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後,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春。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唐代高適《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這首詩是唐天寶十一載(752年)秋冬之際,高適離開長安,赴任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幕中掌書記的途中,經隴山時所作。高適簡介: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於《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
唐代李白《北風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長城:古詩中常藉以泛指北方前線。良,實在。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bǐng)靫(chá)。 臨別時你手提寶劍,救邊而去,在家中僅留下了一個虎皮金柄的箭袋。 鞞靫:當作鞴靫。虎文鞞靫,繪有虎紋圖案的箭袋。
-
唐代許渾《鹹陽城東樓 / 鹹陽城西樓晚眺》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許渾簡介: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
-
唐代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古詩欣賞及解析...
創作背景:《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作於開成四年(839年)春,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將離任,回京任職。杜牧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潛山)去,杜牧便先為他送行,並賦此詩相贈。杜牧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杜牧詩裡的杏花村,就在池州秋浦河畔,如今免費對遊客開放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想必大家對晚唐詩人杜牧《清明》詩裡的這一句都有印象,就連我這個學渣讀起來都是朗朗上口上學的時候不會多想,而現在從事旅遊自媒體行業以後總是想要探尋古詩中的目的地,那麼杏花村是真實存在的嗎,它在哪裡呢?答案是:確實存在,位於安徽池州市的秋浦河畔。這一回我也和小夥伴一起來到了這裡。
-
杜牧的這首詩不是很出名,卻感人肺腑,每看一遍就感動一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晚唐詩人杜牧的名篇佳句,相信大家都讀過很多。但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秋浦途中》,卻是我讀過最感人的一首。儘管相對來說,杜牧的這首詩不是很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