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有"將軍之官"之稱,是五臟之首,其功能繁多,在人體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承擔著代謝毒素、合成膽汁、分解糖、脂等功能。
相信大家對於肝病並不陌生,據世衛組織統計,我國現有肝病患者人數已經達到了2.5億人次,而造成這樣的結果,與他們的日常飲食習慣有著直接關係。
這所謂"病從口入",一些常見的食物,就有可能會造成肝臟損傷。
專家提醒:3種常見食物,堪稱"傷肝利器",再饞也應少吃
食物一、醃製蔬菜
鹹菜、泡菜、榨菜等,都是比較常見的醃菜,很受大眾喜愛,但這類食物中,就隱藏著損傷肝臟的物質。
這種物質就是亞硝酸鹽,蔬菜在生長的過程中會產生硝酸鹽,之後在醃製的過程中,硝酸鹽會轉化成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會間接地對肝臟造成損傷,在人體攝入此類物質後,其會與人體中的其它物質反應生成亞硝胺。
亞硝胺屬於強致癌物,它會使肝細胞的DNA出現斷裂,從而發生突變,引發肝癌。
食物二、燒烤類食物
每到夏天,在路邊攤點上烤串,喝著啤酒,很是愜意,但是肉串在經過炭火的高溫烹製後,就會產生出大量的有害物質,其中就包括苯並芘。
苯並芘是一種常見的高活性致癌物,人體攝入後,會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傷,誘發肝病、肝癌。
食物三、久泡木耳
木耳本身含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經常食用,對身體健康有益。
但木耳在使用前,大多需要進行泡發,而若是處理方法不當,木耳就可能會變成"傷肝利器"。
通常情況下,木耳用冷水泡發2~3小時即可,但若泡發時間過長,就會滋生出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具有極強的毒素,在攝入體內後,經由肝臟進行代謝,從而損傷肝臟,造成肝細胞死亡、變性,重則會誘發肝臟癌變。
肝病來臨,身體會有這6個"異常"
1、面色、鞏膜發黃——體內膽紅素代謝不及時,在血管壁沉澱;
2、胸部和頸部出現類似蜘蛛狀的紅痣——雌激素滅活失常,刺激毛細血管擴張;
3、頻繁腹瀉,沒有食慾——膽汁合成不足,造成腸胃消化不良;
4、乏力,精神萎靡——膽鹼酯酶不能正常合成,影響神經與肌肉的結合;
5、肝區出現痛感——肝內出現腫瘤,壓迫或牽扯到周圍臟器;
6、身體有易出血傾向——凝血因子合成受阻,導致凝血機制失常;
以上6種症狀均為肝病典型症狀,不妨自測一下,若佔一個,勸你早做檢查。
養成良好的日常習慣,或有益於肝臟健康
1、清淡飲食
肝臟討厭油膩的食物,這是因為過於油膩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而攝入體內的部分脂肪,需要肝臟進行代謝,這會加重肝臟的代謝負擔。
若肝臟代謝不及,脂肪就會在肝內堆積,這會影響到肝臟功能,誘發肝臟病變,危害人體健康。
因此,平時要注意清淡飲食,多吃綠色蔬菜,可以使蔬菜中的維生素、膳食纖維、礦物質等都會攝入體內,有利於身體健康。
2、及時補充營養物質
水蘇鹼、類黃酮、硒元素等,是人體中較為稀缺的營養元素,若能及時補充,或對肝臟健康大有裨益。
雲臺冰菊中就含有豐富的水蘇鹼、類黃酮、硒等元素,適合經常飲用。
水蘇鹼若能及時補充,可以促進肝內脂肪的代謝,有效降低肝脂含量;
類黃酮可以增強肝細胞活性,促進毒素分解,防止肝臟細胞過度老化,抑制毒素沉澱;
硒元素:對於肝細胞的再生和修復有促進作用,使肝臟的抗病菌能力得到增強。
上述三種營養物質可從雲臺冰菊中獲取,熱水進行衝泡,更有利於人體吸收。
3、作息規律
每天夜間的11點至2點,是肝臟工作的黃金時間,此時它的工作效率要比白天高出20%。
但同樣的,他需要更過的血液為其供給營養物質和氧氣,若能做到按時睡覺,可以促進血液回流肝臟,加速毒素分解,以免過多毒素在肝內堆積損傷肝臟。
小知識:發苦的花生還能吃麼?
答案是不能。
花生在發苦之後,也就意味著它內部已經黴變。
黴變的花生中存在黃麴黴毒素,為一級致癌物,若攝入人體,輕則引起中毒,肝臟癌變、衰竭,重則會致死。
因此,吃到發苦的花生後,要及時吐掉,及時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