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故事:「天人之際」的宇宙觀與 中國古典園林的境界

2020-12-14 胡麗梅聊一聊

幾乎每一個欣賞者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古典園林特有的藝術魅力,儘管它們千妍百媚,各具丰姿,儘管南方庭院中的小橋流水,扮垣低坑不同於北方宮苑中的蒼巖深壑,碧水浮天;儘管同在業京北海之中,「畫舫齋」的精麗端方迥異於『澡波間」的淡泊完曲,然而人們還是不難從它們中休會到萊種共通的意趣,這就是品賞家常說的「意境」或「境界」。園林無不是由山、水、建築、花木千具體景觀組成的,但在中國古典園林的創作和欣賞中,最高的美學層次並不是這一景一物的工拙奸技,而是襯「境界」的追求。看到中國古典園林的這一特點並非難事,因為前人甘此已有許多說明,如杜甫《重題鄭氏東亭》雲:「華亭入草徽,秋日亂清暉」,題目點出的雖是園中之辛,但意在表況的卻是建築、因林與大自然相融合而形成的意境。

後人時此說得更透徹,如明代郊彪佳寫其園林中之辛:山之勝,不能以窩山收,蓋緣身在山中也,子瞻於匡廬道之類。此亭不暱於山,故能盡有山,幾疊樓臺,嵌入蒼崖翠壁,時有雲氣住來縹緲。掖層霄而上,仰面貪看,恍然置身夭際,若並不知有是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冷冷傳響。……夫置嶼於池,置亭於嶼,如大海一漚然,而眾妙都焉,安得不動高人之欣賞乎,。內淵明、元好問泳園林景色,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的名句,後來王國維以為此四句詩有「無我之境,,他們的著眼處當然也是在園林和味園詩的「境界」。說到這裡還可以順便指出,在士大夫藝術體系中,園林『境界」與詩、畫等其他藝術的「境界」是一脈相通的。其實這也不是我們的發雙,前人對此的論說稱得至詳至明了。如錢起*寺因曰:「房房佔山色,處處分泉聲。詩忍什間得,道心松下生』;這明白道出先要置身園林勝境之中,「詩思」才有著落。南宋洪适記其園林之景曰:「艾茬彌望,充初四澤,煙樹球流,帆檢上下,類畫手鋪平遠之景,柳子所謂『迷延殲綠,遠混天碧』者、這已是將園林、繪畫、文學的境界融貫如一了。歷代如「湖上春來似畫圖」「薰雲舊山水,終是活丹青」之類言園、畫、詩之境界相通的話可以舉出無數。畫家們品賞園林時的感受當然說得更其休了,如北宋文同居闢幽軒中,「視遠峰,若畫工引淡墨作巒嶺,嶷嶷時與煙雲相蔽兮。」因為類似的話在古人那裡隨處可見,它們又是令天的文藝乖美學研完者熟知的,所以不必做更多的引述。本編的目的則在於說明:「境界」的內湯究竟是什麼?官與中國古代文化獨有的內湧有何必然聯繫?園林、山水畫、山水詩等中國古典藝術為什麼不約而同地以「境界」作為審美的最高層次?等等。

我們首指出,不論是上古的靈臺、靈沼,秦漢苑固中的汰海仙山,抑或中店以後的「壺中天地」,園林實際止都不過是人們理想中的宇宙之藝術再現而已。因此,認識中國古典園林境界的關健乃在於了解中國古代宇宙觀的特點,在於了解這特點與中國古代社會形態特.汽之間的必然聯繫,以及中國古代社會的發展對宇宙觀的影響等問題。「宇」的本義只是屋簷,然而它卻被引伸為天地間萬事萬類的根本,僅此一例也可以說明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最普通的事物與最深邃的哲學之間本有著不可分刻的聯繫,而中國古典園林甘宇宙觀的表瑰即是又一個典型例子。

相關焦點

  • 「天人合一」思想對古典園林山水布局的影響
    園林設計中人們經常提到「天人合一」,我們將其稱為一個思想。可以說,「天人合一」思想已經滲透到社會上的各個方面,中國的建築、環境、文學、繪畫、園林等都與「天人合一」的相關理論有關。本文以「天人合一」思想與古典園林山水空間的構建為依託,分析了「天人合一」思想對皇家園林及私家園林山水布局的影響。
  • 中國古典園林:古代文化中的絕頂畫作
    在世界園林史中,中國古典園林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絕頂畫作。與西方園林景觀不同,中國的古典園林設計風格獨樹一幟,也被稱為「山池」。 那麼中國的古典園林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易學「天人合一」與現代宇宙觀
    董光璧說,儘管對易學在中國科技史上的作用迄今也沒有達成共識,但在如何構建後現代科學的話題中,中國傳統文化被國際上許多學者所關注。由於生活在當代工業文明中的人類,處在技術崇拜和技術恐懼的張力之中,人們感受到了現代技術的反傳統性,也認識到科學理性的缺陷。於是一些思想家開始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求智慧。
  • 天人合一:藝術精神的至高境界
    或許正是因為天人合一思想如此地根深蒂固,中國的山水詩、山水畫乃至於園林藝術才會如此發達。01何為天人合一?所謂「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哲學關於天人關係的一種學說——自然與人為是相通且不可分割的。英國著名東方藝術家勞倫斯·比尼恩就曾這樣稱讚中國古代藝術:「中國古代藝術是中國人所獨有的藝術。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國所特有的宇宙觀念:大自然以及大自然中的萬物並不是被設想為與人生無關的,而是被看做生機勃勃的整體。」天人合一不僅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更成為了中國藝術的核心價值。
  • 中國十大最美古典園林 承德避暑山莊排第一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是指以江南私家園林和北方皇家園林為代表的中國山水園林形式。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古典園林是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建築。它被舉世公認為世界園林之母,世界藝術之奇觀,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中國的造園藝術,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為最終和最高目的,從而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旨趣。以下是被大家所公認的中國十大知名古典園林。
  • 淺論中國古典園林藝術造園的美學特徵,喜歡,就趕緊看過來吧!
    中國古典園林生成以來,沿著「崇尚自然」的道路一直走到封建社會結束。以真山真水為基礎,以植物做點綴,在布局上因山就勢,靈活布置,一切都順應自然。中國園林在這條道路上不斷發展、完善,終於形成了自然寫意山水園的獨特風格,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協調。「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話包含了中國園林的精髓。
  • 中國古典園林簡介1中國園林起源、秦漢魏晉隋唐宋園林
    中國的古典園林歷史悠久,大約從公元前11世紀的奴隸社會末期直到19世紀末葉的封建社會解體為止,在這三千餘年的歷史中形成了世界上獨樹一幟的風景式園林體系——中國園林體系。
  • 親近自然、融於自然,品味古代「天人合一」的園林美學文化
    說起園林美學,那就不得不說一說古代中國的園林美學文化了。眾所周知,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其本身就擁有數不勝數的優秀歷史文化。其中,在建築史中就有一朵奇葩,它就是聞名於世的中國古代園林美學。作為我國乃至世界園林、建築史上的「瑰寶」,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散發的魅力深深的吸引著我們。
  • 中國古典園林如何營造景觀意境?
    中國古典園林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在中國乃至世界園林歷史上都具重要地位,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貴遺產。早在中國的殷周時期就出現了園林的早期雛形「囿」, 隨著人們對精神生活的不斷追求,景觀與心靈的共鳴顯得更為重要,這就顯現出了現代園林在景觀中營造意境的必然需求,古典園林中景觀意境的營造已發展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 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皇家園林與蘇州園林,布局上有哪些講究?
    在中國眾多文化中,建築文化是中國歷史上一大特色文化,和西方國家的建築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在中國複雜多樣的地理環境中,每個地方的建築文化也是不盡相同的。再加上各民族文化不同,造就不一樣的建築。而木建築是中國建設最多,也是最經典的建築,比如:故宮。故宮不僅是皇家宮殿,同時也是古代人們嚮往的地方。
  •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古代文人園林的「天人合一」思想
    本文系作者看見過你這樣好看的人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天人合一」思想雖然包括很多複雜的內容,但在古代文人園林中「天」則指自然或自然界。文人園林建築的傳播思想是天人的和諧統一。文人園林系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所擁有,它不同於帝王園林和家園林,士大夫知識分子視其為特殊的精神活動場所。比較確切地說,文人園林始於魏晉的自然山水園林。隋唐以後,山水畫理論影響到園林創作,到宋代及元明清時期,文人園林盛極一時。歷代文人園林的主要代表有東晉的陶淵明,他被視為文人園林的創始人。
  • 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皇家園林與蘇州園林,在布局上有哪些講究?
    在中國眾多文化中,建築文化是中國歷史上一大特色文化,和西方國家的建築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在中國複雜多樣的地理環境中,每個地方的建築文化也是不盡相同的。再加上各民族文化不同,造就不一樣的建築。而木建築是中國建設最多,也是最經典的建築,比如:故宮。故宮不僅是皇家宮殿,同時也是古代人們嚮往的地方。
  •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是怎麼回事?富春江談風水
    風水強調的是人與環境的關係,因此,風水學實際就是一種古代環境文化。風水的核心價值就是研究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那麼,什麼是有機自然觀呢?所謂的有機自然觀,指的就是注重人與環境的關係的自然觀,也就是我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 欣賞古典園林之美
    至於中國的古典園林,它的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它成為中國民族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這一系列現存的技術高超、藝術精湛、風格獨特的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自成系統,獨樹一幟,是中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國園林建築藝術是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的組成部分。
  • 淺談:中國古典文人園林的山水畫印記
    中國古典園林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她集自然之美、繪畫之美、建築之美、藝術之美和文學之美的精華於一身,是中國文化藝術中的一朵奇葩。中國古典文人園林和山水畫一脈相承,在歷史的進程中她們並行發展,相互滲透,互為影響。
  • 「天人合一」理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信念和主要基調
    其次,「天人合一」觀念更是我國數千年農業文明的產物。農耕經濟仰賴天時地利,「靠天吃飯」,風調雨順則五穀豐登,洪澇乾旱則顆粒無收,「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呂氏春秋.審時》)。順天時、因地利、靠人和,中國古代先民別無選擇。
  • 中國古典園林建築形式和風格
    簡介: 中國古典園林自成一體,有其獨特的風格。封建的儒家與宗教思想在中國園林中的深遠影響。但是舫這種建築,在中國園林藝術的意境創造中具有特殊的意義,我們知道,船是古代江南的主要交通工具,但自莊子說了「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邀遊,泛著不系之舟」之後,舫就成了古代文人隱逸江湖的象徵,表示園主隱逸江湖,再不問政治。所以它常是園主人寄託情思的建築,合適世隱居之意。
  • 「天人合一」,這是武俠小說裡的一種境界,也是中國的哲學觀念
    一講「天人合一」,大家可能腦子裡馬上蹦出與武功有關的念頭。因為武俠小說裡面的「天人合一」給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武俠小說裡面的「天人合一」,也是我國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一個獨特的觀點,是天人關係的一種觀點。
  • 中國建築文化三大特色 「天人合一」的環境觀念
    以周易為肇始的陰陽哲學被稱為中國傳統哲學之母,與西方古典哲學相比,最本質的差異莫過於中國哲學「天人合一」的思想。
  • 中國詩學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讓「文氣」富有生命感!
    中國古代詩學民族特性的形成,與天人合一思想這一傳統文化之根的深遠影響密不可分。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思想,意蘊豐富、源遠流長,幾乎成為儒釋道各家學說普遍認同和主張的精神追求,構成中華文化超越時空、貫穿始終的基本內核,對我國社會文化走向、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倫理道德、文藝創作、審美追求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