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寫《小石潭記》為什麼寫上這個人?

2020-12-10 聊二十五史

「曹州老鄉」吳武陵與柳宗元

在中學的語文上,有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一篇山水遊記散文——《小石潭記》,從這篇優美的散文中,我們可以領略柳宗元高超的文字寫作水平。一方普普通通的水塘,經過作者的妙筆生花,竟然成為了名勝之地,而且此文也成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柳宗元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時,有一個曹州老鄉也跟著柳宗元一塊到了永州的小石潭遊覽。

在這篇二百多字的文章結尾處,柳宗元提到了與他一塊遊玩的五個人,排在第一的就是吳武陵。《新唐書·吳武陵傳》記載:「吳武陵,信州人。」信州,就是今天的江西上饒。但據《曹南文獻錄》載:「柳宗元與武陵書,稱曰『濮陽吳武陵。』」柳宗元在《濮陽吳君文集序》中說:「博陵崔成務嘗為信州從事,為予言:邑有聞人濮陽吳君……會其子侃更名武陵,升進士,得罪來永州。」又《文獻通考·經籍考》記載:「濮陽吳君文集十卷,唐吳德光,武陵父也。」從這裡可以知道,《新唐書》的資料並不完善。吳武陵的籍貫應該是濮陽。那麼,既然是濮陽,為何又是曹州老鄉呢?這就涉及到了古代行政轄區的設置問題了。中國的北周時期,改西兗州為曹州,《北周地理志》載:「曹州,領郡二:濟陰郡……;濮陽郡,治鄄城,領縣四: 鄄城、廩丘、濮陽、成陽。」由此可知,曹州轄濮陽郡,治所在今菏澤市鄄城縣的舊城鎮。到了之後的唐代,濮陽郡依然存在。

這也是《曹南文獻錄·列傳》收錄吳武陵傳記的原因。所以說,吳武陵是曹州人是確定無疑的,只是後來遷居到了江西。那麼,他又是如何結識柳宗元的呢?吳武陵才華出眾,在唐代元和初年考中了進士。因為犯了錯誤而被貶謫到了湖南永州,這時,柳宗元也被貶謫在永州,於是,兩個人相遇了。史書記載:「宗元賢其人。」兩人成了好朋友,無話不談,成為至交。柳宗元曾寫過一首詩《零陵贈李卿元侍御簡吳武陵》,在詩中,他為吳武陵這樣的人才不能被朝廷所用而感到憤激。在《柳宗元集》中,涉及吳武陵的詩和文章就有八篇。吳武陵的父親曾寫了十多卷的一部文集,當時,柳宗元已經名滿天下,吳武陵就請柳宗元為自己父親的文集寫了序,從這篇名為《濮陽吳君文集序》中,可以明顯看出,吳武陵的籍貫就是濮陽,當時屬濮陽郡。在永州的歲月中,兩個人共同遊覽永州的山山水水,飽覽風光,成就了柳宗元著名的文章《永州八記》,其中,就有《小石潭記》。

公元815年,柳宗元離開永州,被貶為柳州刺史。此時,吳武陵已回到了長安,被當時的朝廷重臣裴度所重視,於是,吳武陵經常向裴度建議說:「柳州與賊人的勢力範圍相互交錯,應該用武將來代替柳宗元,讓他得以優遊江湖。」裴度也向唐憲宗上書,建議召回柳宗元。公元819年,唐憲宗大赦天下,下詔讓柳宗元回京。但是柳宗元沒有等到這一天,當年十一月初,就在柳州任上去世了。吳武陵知道消息後非常悲憤,向好友、工部侍郎孟簡寫了一封信,表達了他對柳宗元遭遇的不平。從這裡,可以看出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以及這個曹州老鄉重情重義的一面。

相關焦點

  • 柳宗元《小石潭記》,借寫景抒發情感,表達了久謫遠荒的不滿
    柳宗元和韓愈都是古文運動的重要人物,歷史上並稱「韓柳」。他的散文創作成就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明朝人張岱曾說:「古人記山水手,太上酈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時袁中郎。」可見柳宗元的山水記是早就受人們推崇的。這些山水記,有的單記一地的景物;有的則是連續性的,從一個地點出發,接著有新的景物發現,就一連串寫了幾篇,比如著名的《永州八記》簡直像一幅幅連續的山水畫卷。
  • 小石潭記
    《小石潭記》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作品,記敘了作者遊玩的整個過程,以優美的語言描寫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發了作者被貶後無法排遣的憂傷悽苦的感情
  • 教師招聘語文《小石潭記》試講稿
    現在,就由我帶著大家一起去探訪一處曾名不見經傳的小石潭,讓我們一起見證一種遠離俗世的美。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1.了解背景知識記:古代一種文體,主要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
  • 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在永州遊覽了多少地方
    幾天後,柳宗元又撰寫了《鈷鉧潭西小丘記》,那只是一個愚溪旁的小山丘,或許,尋常人根本就不會看上眼,可是,柳宗元卻懷著極大的興趣,為這個普普通通的小山丘寫了一篇文章,使得這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山丘,從此名垂千古。
  • 悽苦失意的柳宗元,悄愴幽邃的小石潭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唐代文學家,與韓愈、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並稱「唐宋八大家」。柳宗元於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因擁護王叔文的改革,被貶為永州司馬。
  • 試談《小石潭記》的寫景藝術
    關鍵詞:小石潭記  寫景  藝術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縣解州鎮)人,世稱柳河東。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一代文豪,十年楚客,處於逆境中的柳宗元開始了他一生中創作的輝煌時期。這期間寫了一組有連續性的山水遊記,其中《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八篇,合稱「永州八記」。
  • 柳宗元:除了寫了小石潭很美,還說了一件事,別怪我沒說給你
    1200多年以前,詩人、散文大家柳宗元,給我們奉獻了一篇千古佳作,《小石潭記》,更為我們發現了一個美好的旅遊之處,湖南永州小石潭。在柳宗元之前,小石潭不僅名不見經傳,而且應該是沒有被人發現,他們是先聽到聲音的,聲音極其清脆悅耳,用柳宗元的話,就是「如鳴佩環」,叮咚叮咚,像玉相擊的聲音,想想就很美,也正如此,吸引了柳宗元和他們一行幾個人,世上本沒有路,經人開拓了就有了路,於是他們不畏艱辛,砍掉了竹子,尋尋覓覓,發現了先聞其聲的小譚,光聽聲音就已經很美好,下面我們看看柳宗元描寫的小石潭是什麼樣子的?
  • 柳宗元在零陵十年,寫了《捕蛇者說》,《永州八記》是哪八記呢?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柳宗元,作為文學家他是成功的,多部作品流傳千百年,我們最熟悉的就是中學學過的《捕蛇者說》,他的《永州八記》更是在中國文學史上影響重大。而作為政治家,柳宗元是失敗的,就像蘇東坡一樣,他們都太過正直,一生的仕途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柳宗元為官期間任職最久的是湖南永州,他從長安被貶到永州後謫居十年。
  • 鄒龍權 | 小石潭記
    甚至還有一種猜測,那小小石潭比蘇軾筆下的西子湖水俊秀三分,比李白筆下的桃花潭水溫情千尺,恰似越劇小花旦輕盈舞動的水袖,又如柳永詞中的如夢令、蝶戀花……曾經追隨著柳子厚的文字尋找你、走近你。在故鄉的山水尋找過,在大秦嶺的千峰萬壑中找尋過,在長白山下無數個小石潭邊徜徉過,可就是沒找到一個你的蹤跡。那是一個充滿浪漫、理想、純潔、多彩的夢境,現實中哪裡找尋?
  • 經典古文誦讀—《小石潭記》及譯文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鬥七星那樣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樣的蜿蜒,(有時)看得見,(有時)看不見。兩岸的形狀像犬牙似的參差不齊,看不出溪水的源頭在哪裡。       坐在石潭旁邊,四面被竹林樹木包圍著,靜悄悄的,空無一人,(這氣氛)使人感到心神悽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瀰漫著憂傷的氣息。
  • 唐宋八大家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得到古代社會的普遍認可
    說到唐宋八大家?很多人可能會嘴一撇,嗤笑一聲:「誰不知道啊,小學三年級就學過,難道你以為我還不如小學生?不就是韓愈、柳宗元,三蘇、王安石、歐陽修和曾鞏嗎?」為什麼大家會對唐宋八大家這麼熟悉,隨便找個人就可以如數家珍般地說出八大家的名字?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弄清楚唐宋八大家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
  • 曾鞏沒什麼名氣,我們也沒讀過他什麼文章,為何躋身唐宋八大家
    在這個時期,最著名的當屬唐宋八大家了。唐宋八大家名號的流傳在以往學過的知識中,我們知道唐宋八大家包括唐朝的韓愈,柳宗元還有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唐宋八大家的說法最早來源於明朝初期的朱右,他選取八大家的的文章撰寫了一部《八先生文集》。
  • 2020初中文言文‖八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複習《小石潭記》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篇需背誦。     文學常識:     《小石潭記》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 唐代(朝代),  唐宋八大家之一。課文選自《柳河東集 》,體裁是遊記 。     課文結構:     作者的寫作順序:發現小石潭 (聞聲見形)   →  潭中景物(水→石→樹→魚)    →  小溪源流(溪身→岸勢)   →   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語段賞析:     1.課文按什麼順序寫?抓住了小石潭的什麼特點?
  • 夜讀|小石潭記
    小石潭記作者 / 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4],俶爾遠逝[5],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6],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 2020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文言文重要知識點梳理《小石潭記》
    文學常識:     《小石潭記》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 唐代(朝代),  唐宋八大家之一。課文選自《柳河東集 》,體裁是遊記 。     課文結構:     作者的寫作順序:發現小石潭 (聞聲見形)   →  潭中景物(水→石→樹→魚)    →  小溪源流(溪身→岸勢)   →   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語段賞析:     1.課文按什麼順序寫?抓住了小石潭的什麼特點?
  • 千古文心寫山河,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印象!
    展覽走廊處的「唐宋八大家」生平簡表正因如此,此次遼寧省博物館「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才更顯其膽識所在。好在這樣一場囊括三大主題、16個小單元,覆蓋4000平方米展廳面積,且牽涉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諸多門類文物的展覽,儘管展線很長、內容很多,卻並不令人感覺疲勞。
  • 2020寧夏公務員備考人文常識——唐宋八大家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常識:唐宋八大家,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複習。   「唐宋八大家」是我國文學歷史上著名的八大文豪,他們在我國文學史上都有哪些作品?具有哪些特色呢?今天就為同學們進行歸納總結。   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他們都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那什麼叫做古文呢?它是和駢文相對而言的。
  • 《小石潭記》結尾豈不是「狗尾續貂」?
    「狗尾續貂」是比喻寫文章拿不好的東西接在好東西的後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小石潭記》是中國古代山水散文中的經典之作,在這篇作品中,作者按照「發現小石潭一潭中景物一小潭溪流一潭中氣氛」的順序,「巧妙」地抒發出由「快樂」至「悽苦」的情感變化,是一篇融情於景的美文。
  • 小石潭記、嶽陽樓記、記承天寺夜遊:被貶文人的三種人生境界
    在中國文學史上,另有三篇名記,柳宗元的《小石潭記》、範仲淹的《嶽陽樓記》、蘇東坡的《記承天寺夜遊》,都是膾炙人口之作,都是作者在被貶失意的人生旅途中寫就,相似的境遇下,三人呈現出的狀態,恰好符合了王國維所說的三重人生境界。本文我們就來一 一聊過。
  • 潭中魚可百許頭___讀《小石潭記》
    《小石潭記》此文是柳宗元因永貞革新失敗之後,被貶永州寫的山水遊記《永州八記》中的一篇,永州從此也被柳宗元推介到世人面前。柳宗元在永州期間寫了好多的詩文,有我們每個人都熟記成誦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個《江雪》詩的主調就是「獨」,一個人在江上雪中,敘其被貶不能為國效力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