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老鄉」吳武陵與柳宗元
在中學的語文上,有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一篇山水遊記散文——《小石潭記》,從這篇優美的散文中,我們可以領略柳宗元高超的文字寫作水平。一方普普通通的水塘,經過作者的妙筆生花,竟然成為了名勝之地,而且此文也成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時,有一個曹州老鄉也跟著柳宗元一塊到了永州的小石潭遊覽。
在這篇二百多字的文章結尾處,柳宗元提到了與他一塊遊玩的五個人,排在第一的就是吳武陵。《新唐書·吳武陵傳》記載:「吳武陵,信州人。」信州,就是今天的江西上饒。但據《曹南文獻錄》載:「柳宗元與武陵書,稱曰『濮陽吳武陵。』」柳宗元在《濮陽吳君文集序》中說:「博陵崔成務嘗為信州從事,為予言:邑有聞人濮陽吳君……會其子侃更名武陵,升進士,得罪來永州。」又《文獻通考·經籍考》記載:「濮陽吳君文集十卷,唐吳德光,武陵父也。」從這裡可以知道,《新唐書》的資料並不完善。吳武陵的籍貫應該是濮陽。那麼,既然是濮陽,為何又是曹州老鄉呢?這就涉及到了古代行政轄區的設置問題了。中國的北周時期,改西兗州為曹州,《北周地理志》載:「曹州,領郡二:濟陰郡……;濮陽郡,治鄄城,領縣四: 鄄城、廩丘、濮陽、成陽。」由此可知,曹州轄濮陽郡,治所在今菏澤市鄄城縣的舊城鎮。到了之後的唐代,濮陽郡依然存在。
這也是《曹南文獻錄·列傳》收錄吳武陵傳記的原因。所以說,吳武陵是曹州人是確定無疑的,只是後來遷居到了江西。那麼,他又是如何結識柳宗元的呢?吳武陵才華出眾,在唐代元和初年考中了進士。因為犯了錯誤而被貶謫到了湖南永州,這時,柳宗元也被貶謫在永州,於是,兩個人相遇了。史書記載:「宗元賢其人。」兩人成了好朋友,無話不談,成為至交。柳宗元曾寫過一首詩《零陵贈李卿元侍御簡吳武陵》,在詩中,他為吳武陵這樣的人才不能被朝廷所用而感到憤激。在《柳宗元集》中,涉及吳武陵的詩和文章就有八篇。吳武陵的父親曾寫了十多卷的一部文集,當時,柳宗元已經名滿天下,吳武陵就請柳宗元為自己父親的文集寫了序,從這篇名為《濮陽吳君文集序》中,可以明顯看出,吳武陵的籍貫就是濮陽,當時屬濮陽郡。在永州的歲月中,兩個人共同遊覽永州的山山水水,飽覽風光,成就了柳宗元著名的文章《永州八記》,其中,就有《小石潭記》。
公元815年,柳宗元離開永州,被貶為柳州刺史。此時,吳武陵已回到了長安,被當時的朝廷重臣裴度所重視,於是,吳武陵經常向裴度建議說:「柳州與賊人的勢力範圍相互交錯,應該用武將來代替柳宗元,讓他得以優遊江湖。」裴度也向唐憲宗上書,建議召回柳宗元。公元819年,唐憲宗大赦天下,下詔讓柳宗元回京。但是柳宗元沒有等到這一天,當年十一月初,就在柳州任上去世了。吳武陵知道消息後非常悲憤,向好友、工部侍郎孟簡寫了一封信,表達了他對柳宗元遭遇的不平。從這裡,可以看出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以及這個曹州老鄉重情重義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