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時流行的塹壕戰,究竟是怎麼打的,為什麼被稱為「人間地獄」

2020-12-16 西楚夜烽

一戰時流行的塹壕戰,究竟是怎麼打的,為什麼被稱為「人間地獄」

爆發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了歐洲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戰爭主要過程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這場戰爭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但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除此以外這場戰爭也出現了很多新的戰鬥形式,值得人探究!

說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最主要得軍事特點就是塹壕戰。一戰爆發後不久便從機動戰轉為了陣地戰,西線形成了400多英裡長的築壘塹壕系統。整個戰爭期間,每一次交戰都是一場可怕的屠殺和巨大的消耗。協約國和同盟國數百萬的士兵手持步槍蹲在狹小潮溼的戰壕裡,每天忍受著炮彈的轟擊或者毒氣的襲擊,這種被動的打法十分考驗士兵們的心理,不少士兵的家信中都稱之為「人間地獄」!

美國的南北戰爭和日俄戰爭都出現了塹壕戰,但一戰中這種戰鬥形式被發揮到了極致。塹壕戰被稱為最恐怖的戰術,因為這是一種持久戰的形式,雙方誰都打不贏誰。當時重型機槍出於統治地位,防守方明顯佔據優勢,沒有人願意冒著槍林彈雨衝向敵人的壕溝,這種無法向前發展的戰局陷入僵局之中!早期的戰壕只不過是散布的坑道和溝渠,是戰鬥之中短時間內的保護措施,然而隨著戰鬥的繼續,慢慢演化成一個更精細的塹壕系統!

戰壕不是隨便挖的,絕對不能挖成一道直線,這樣會使炮彈的破壞力加劇,如果敵人衝進戰壕,直長的戰壕擋不住子彈的掃射,所以德國人將戰壕挖成了Z字形,可有效的抵禦炮彈的打擊,敵人進入戰壕也無法直線射擊,戰壕的牆壁也襯有沙袋,用原木和樹枝加固,防止坍塌。塹壕主要利用前面的鐵絲網阻擋敵人,利用後方的火炮提供支援。除此以外一些戰壕地下還會有防空洞,通常深達20到30英尺。這些地下房間不僅有酒窖、爐灶、床、家具、廁所、電力等滿足士兵們的日常基本需求!

在絕大部分時間裡,對峙的雙方數百萬士兵都蜷縮在塹壕的泥漿之中,老鼠、蝨子、跳蚤無處不在;疾病成為了一戰中士兵的最大殺手,由於衛生條件極差,痢疾、斑疹傷寒、霍亂感染橫行。戰壕內充斥著真菌,每個受傷的士兵都加大了感染死亡的風險!雨季戰壕坍塌,冬季異常寒冷,士兵們飽受折磨。除此以外,參戰雙方都無法立即安葬死者,這些士兵屍體就一直在無人區堆積著,直到腐爛無法辨認,極大的考驗著活著的士兵內心。

在戰爭的不同時期,雙方都有正式的短暫停火,以便讓傷員回到自己的陣地,並且掩埋死者,但雙方的高級將領都不願意因為人道原因而放棄的進攻的機會,所以都下令部隊不允許敵軍擔架者進入無人區。屍體在雙方的塹壕之間如山丘一樣漸漸隆起。長期的僵持讓勝敗雙方都付出了慘痛代價,造成了許多無意義的犧牲,因此這種戰鬥形式被淘汰,二戰中也極為少見,僅有小型的戰壕用作防禦!

相關焦點

  • 一戰塹壕戰中很少被提及的一款近戰武器,外觀簡單醜陋卻很實用
    手拿塹壕棒的一戰士兵但是殘酷的戰爭不可能永遠僵持下去,在長期的塹壕戰中有一種武器應運而生,它就是塹壕棒。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除了步槍、手榴彈、刺刀外,地面部隊戰鬥時也要隨時攜帶的武器。那麼塹壕棒究竟是一款什麼武器呢?塹壕棒是一戰期間使用的一種自製近戰武器。在夜間突襲時安靜地殺死敵方士兵是它的用途。
  • 博克復刻一戰德軍「塹壕匕首」忠於歷史原貌 索林根刀具再出新品
    一名德軍士兵擺著姿勢拍下出徵前的紀念照片,他將塹壕匕首插入靴子中。德軍士兵們在躲過敵人致命的機槍、步槍射擊後,幸運地突破前沿陣地,進入敵方塹壕時,會發現自己不得不進行血腥殘酷的近距離格鬥,或者在狹窄的環境中艱難行動。在這種環境中,生與死之間的差別就是敏捷性。
  • 盒子炮的塹壕版,一戰中德軍的毛瑟C96卡賓槍
    藉由今天寫的兩篇文章推薦閱讀量感人...深感吃不飽飯的狗子連夜再寫一篇塹壕版盒子炮的故事。關於盒子炮大家不陌生,這裡也不多贅述,但這裡先起個引子。這批槍其實當年並不怎麼受待見,原因主要是貴,比方1934年國民兵工署採購手槍,一系列擼子基本都在30多塊,就是盒子炮得賣80。
  • 一戰時對戰中的英德兩軍突然休戰,不但交換禮物還踢了幾場足球賽
    自一戰爆發後,就一直有人認為這是一場愚蠢的戰爭。幾個歐洲強國為了擴張自身利益而將整個歐洲推入戰爭,到頭來卻落得一損俱損,不僅導致多個國家分裂,更使整個歐洲開始從繁榮走向衰落。但是尼古拉二世接到電報時,俄國已經進行了針對奧匈帝國的軍事動員。7月29日,威廉二世與尼古拉二世見面,並向其解讀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最後通牒,認為戰爭範圍會僅限於奧地利與塞爾維亞兩國。但是在7月30日,威廉二世接到尼古拉二世的電報,電報稱俄國已於5天前採取了軍事措施。德皇認為俄國不講信用,於是憤然放棄了調解。
  • 一戰德軍老照片:德軍很帥,貴族範十足,難得一見
    一戰的爆發讓1914年到1918年的世界動蕩不安,尤其是歐洲這個一戰的主戰場更是鮮血淋漓,從歐洲西部的法國、比利時到東歐的俄國、塞爾維亞等地,到處都是硝煙四起的火光和泥土飛濺的戰場。德國作為一戰的主要參戰國,在西線、東線長期兩線作戰,不僅沒有被打垮反而展開了一波又一波針對協約國的攻擊,這些老照片成為了那個時代德軍的真實寫照。不得不承認的是即便德國最終戰敗,但這些老照片中的德軍士兵卻依舊很帥,難得一見。
  • 這一戰敵人重兵布防的城市,一天多被我軍拿下,這仗怎麼打的?
    在解放戰爭初期,由於我軍在裝備、人數、軍事素養上普遍不如國民黨軍,因此在開戰之初,我軍始終抱定一個想法,那就是牽制敵軍主力,以多對少,類似於孟良崮之戰、定陶戰役、豫東戰役,多半都是這麼打的,伺機吃掉敵人的王牌主力部隊,對於敵人的士氣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 加利波利塹壕內的甜蜜武器:土耳其軟糖
    1915年2月,在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 邱吉爾的極力鼓吹下,英法聯軍開始了協約國在一戰時期最大的軍事冒險:在達達尼爾海峽西側的加利波利半島登陸。另一方面,已淪為「西亞病夫」的奧斯曼土耳其雖然國勢衰微,準備不足,但在德國高參的指揮下還是調集重兵進入半島,與英法聯軍對峙,加利波利戰場很快陷入了與西線戰場同樣的塹壕戰。
  • 抗戰時桂系軍隊的英國託尼鋼盔是不是最垃圾的鋼盔?
    託尼頭盔出現在一戰,塹壕戰盛行的年代,那時候英軍的研究表明,士兵在塹壕中,受到的打擊大多來自頭部,而頭部又集中在腦殼,頭頂一帶。對士兵威脅最大的武器是空爆彈。因此,我們的主角託尼頭盔就面世了,它集中加強了士兵頭頂的防護,而且它特有的延伸下來的邊緣有效保護了士兵的頸動脈不受空爆彈彈片的損傷。
  • 血流成河的金川之戰,為何是影響中國百年國運的一戰?
    但是在金川之戰之後,我們所看到的卻是乾隆的遠見卓識,因為這一戰居然影響到大清百年的國運。那麼為什麼金川之戰如此重要,它究竟帶來了哪些致命影響?01大金川的野心金川位於我國西北地區,當時的金川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其中之一是大金川,另外一部分是小金川,大小金川的地區集中在大渡河上遊,當地有部分少數民族,但是大部分以藏族居民為主。
  • 泰國這個寺廟,「菩薩與魔鬼」並存,被很多人稱為「人間地獄」
    當時在整體設計建造時可以說是一個創新和突破,因為在當時的泰國並沒有興起這樣的風格,大家都是以固有的思想和文化去建造類似的寺廟,那麼在這裡就可以看到一個純白的寺廟屹立於空中,如果站在遠方向那邊望,它像一塊寶石一樣處於大地上。
  • 戰場老物件: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製造的「神器」——工兵鏟
    也正是因為德軍在一戰中對工兵鏟的運用,使得歐洲各國軍隊紛紛效仿,工兵鏟真正走進了職業化的軍隊。工兵鏟起初是用來挖塹壕、扎帳蓬用的,與普通民用鐵鍬沒有什麼區別。後來,隨著裝備技術日益發展,工兵鏟無論是形狀、功能、材質、用途都得到了拓展,被譽為「神器」。
  • 柔道、空手道黑帶,泰拳冠軍,此人被稱為中國最能打的「牛人」
    柔道、空手道黑帶,泰拳冠軍,此人被稱為中國最能打的「牛人」 柔道、空手道黑帶,泰拳冠軍,此人被稱為中國最能打的
  • 地道戰是怎麼打的,大家了解嗎?
    尤其是在五一大掃蕩之後,倭寇對我們施行了殘忍的殺害,根本不留一個活口,這也是日寇強化對我們操縱的辦法,就是這麼殘酷的辦法也使我們民眾有了強烈的反抗之心,1941年春天,蠡縣辛橋據點這裡也是我們地道戰有名的地方,在當時敵人並不知道我們地道戰的厲害,對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戒心,這也就是我們地道戰的要領打的就是突然性還有機動性,敵人還沒有發現我們在哪我們就要把他們打趴下
  • 兩戰風雲之三,一戰導火索,驚心動魄的塞拉耶佛事件
    歐洲火藥桶一戰前,巴爾幹地區為什麼被稱為「歐洲火藥桶」呢?聽我詳細講來:14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吞併了巴爾幹地區。19世紀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日漸衰落。巴爾幹地區的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等小國紛紛獨立。當車隊駛至市中心的阿佩爾碼頭時,按原計劃埋伏在這裡的第一個刺客未能動手,因為有個警察恰好站在他面前。另一名刺客察布裡諾維奇瞅準機會,從人群中衝出來,將一枚手榴彈擲向費迪南乘坐的車裡。但是,手榴彈卻被車篷擋了一下,掉到地上,在下一輛車的前面爆炸了。碎片擊傷了跟隨皇儲的將軍副手和費迪南妻子的女侍。刺客察布裡諾維奇很快被抓住了。
  • 一場戰役死傷全國0.6%人口——加裡波利戰役,澳大利亞最慘痛之戰
    1915年初,一戰進行正酣,1914年底爆發的馬恩河戰役挫敗了德國的施裡芬計劃,迅速解決西線戰場戰鬥的計劃破滅。協約國雖然守住了巴黎,逼退了德軍,卻並沒有將之擊潰,隨之而來的就是大規模的塹壕戰。奧斯曼帝國是英國的傳統盟友,此時卻在德國的外交攻勢下倒向同盟國。
  • 三國最可敬的一戰 堪比霸王巨鹿之戰 遠勝火燒赤壁和斬顏良誅文丑
    三國最值得尊敬的一戰,不是曹操袁紹官渡之戰,也不是孫劉聯軍火燒赤壁,更不是劉玄德兵敗猇亭,因為那都屬於窩裡鬥,或許很精彩,但似乎並不值得尊敬——「戰果」越輝煌,大漢元氣傷得就越重。實事求是地說,荀彧和諸葛亮都有興復漢室的真心,也都為此貢獻了畢生精力,但時也勢也命也,這兩個人都沒能挽狂瀾於既倒,最後抱憾終生。
  • 大唐神將發動中日海戰,打的小日本哭爹喊娘,一戰安定東亞1000年
    大家知道小日本是一個比較猖狂的國家,20世紀曾多次發動東亞共榮圈之戰,以彈丸之地百萬軍隊侵略我天國上邦四萬萬人口。了解中日之間的歷史越多,越覺得日本這個民族的可怕,一種變態的可怕。倭國敢於以少擊多,面對大國勇於亮劍的精神到底是怎麼來的那?那就要從我英勇無敵的大唐王朝說起。中日兩國第一次戰爭發生在公元663年,這一年唐朝最偉大的皇帝唐高宗李治35歲,正值壯年,看到太宗李世民留下千瘡百孔的大唐王朝,高宗奮發圖強先後滅西突厥、百濟,高句麗。
  • 各大電視臺又打響「跨年晚會戰」!跨年晚會究竟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英雄聯盟》、漫威系列、《仙劍奇俠傳》《西遊記》《JOJO的奇妙歷險》《新世紀福音戰士》等音樂被不同形式的演繹展現出來時,彈幕齊呼「爺青回」。不過,大家可能也感覺到了,這次的晚會不那麼「二次元」了,節目更加多樣,邀請的明星也來自不同領域,包括崔健、謝霆鋒、鄧紫棋、黃齡等。B站走向大眾,吸引更多圈層的用戶和觀眾,可能是勢在必行的。
  • 《霍比特人3》並非最後一戰
    我曾經非常喜歡《魔戒》,從電影院到DVD,再到高清版,基本上看了四五遍不止,我還記得第一次在電影院看魔戒第一部時的激動心情,尤其那一幕精靈公主勇救弗羅多,在曠野平原和九戒靈展開追逐戰的場景,簡直絕了……從來沒有感受過這麼大場面、這麼激動人心的騎馬追逐,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