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日月洗禮,閃現出醇厚鮮香的底色。飲食世界醬鮮豆和蘿蔔乾,榨菜頭,豆腐乳,雪菜絲同屬鹹菜一族。對於他們的功用,王蒙先生在我愛喝稀粥中認為鹹菜和稀粥是互相體味,互相促進,相得益彰的。粘稠香濃的米粥,有清爽的鹹菜作陪,方能顯示出它的質樸真味。
淮陽地區醬園店興隆密布,每家都賣醬鮮豆,交上兩分錢,夥計拿上粗竹竿改制的端子,從醬缸裡撈一端子醬鮮豆到顧客碗中。要是買上一角錢,還可以多送一端子,價雖低廉,但一些人家還是喜歡自己醃醬鮮豆。
浸泡好的黃豆下鍋煨煮,出鍋冷卻至竹匾,撒上麵粉均勻擺放,接著蓋上一層草簾,三五天後揭開帘子,黃豆萌發了一身白白的細絨毛。用一隻瓷罐,洗淨晾乾,涼開水倒入壇中放入鹽(一斤幹豆瓣一兩鹽)將備用的幹豆瓣、西瓜倒入罈子裡,鹽水高於豆瓣1-2寸,採用紗布包好壇口,防止小蟲和蒼蠅飛入,否則容易生蛆;還要防止雨水入壇使醬發黴變質。有太陽就曬,6月的驕陽最好,有時壇內的豆瓣醬咕咕作響,如開水沸騰,此時要經常用筷子或棍子攪拌,大約兩個月的時間,醬就做成了。這種醬這就是曬醬,醬呈紅褐色,味道鮮美。
自己在家也能做,介紹個速成法。
準備一斤黃豆,提前清洗乾淨浸泡三個小時直接用高壓鍋煮熟,煮得軟爛熟透,取出後放涼。生薑、蒜頭剁碎,青紅辣椒切圈,鍋裡倒油100克,燒熱後放進八角和剁碎的姜蒜辣椒爆香。接著倒入蒸熟的黃豆,加入30克辣椒粉、10克十三香、10克胡椒粉、10克白糖、20克鹽、20克白酒,用鏟子將所有材料不停翻動攪拌慢慢的熬製。鹽一定要多一些,白酒多些,加入高度白酒做出來的黃豆醬能存放更長的時間。待熬到黃豆水分收幹,鍋裡看到的醬汁基本都是油的時候,黃豆醬就做好了,這個時候的黃豆醬色澤微黃,能聞到濃濃的醬香味,入口一嘗,微辣之中。
炒菜時在熗鍋的時候放入少許黃豆醬可以起到提香的作用和增色的作用。比起用普通面醬炒出來的菜要好吃多了!而且黃豆醬的營養價值比普通面醬也高多了。許許多多的炒菜都能用到豆醬,這裡就只舉個例子,其他自己去實踐。
醬炒苦瓜
主料:苦瓜2根、黃豆醬2勺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蔥1根、辣椒5克、雞精3克
製作:將苦瓜洗淨,去頭去尾,對半切開,去掉中間的芯。然後切成小的段。將蔥切斜段,辣椒切斜段。鍋中放入油,燒熱後,放入蔥炒香。加入切好的辣椒,炒出香味。在加入黃豆醬,炒均勻。再加入苦瓜。用鏟子翻炒均勻。加入適量的鹽。加入適量的雞精。翻炒均勻,關火出鍋即可。
涼拌手撕菜:
可以用手把白菜葉子撕成片,加入洋蔥片,西紅柿片等,也可以同時加入油麥菜,拍過的黃瓜等,只要你喜歡的青菜,羅卜,青椒,香菜,蔥什麼都可以放進來,最後拌進去黃豆醬,量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就行。
豆醬可以燉魚,在油熱了之後,先下一些黃豆醬,炒一會,再加入蔥姜蒜等自己喜歡的調料,加黃酒,加水,燒開,加入魚,再調整下鹹淡,不足的話,加一點鹽,魚熟了菜就做成了。還可以用在清蒸魚或蒸乾鹹魚,清蒸我就不說了,蒸乾鹹魚可是絕味的佳品,把幹鹹魚泡發鬆軟,放入醋,豆醬,雞精,蔥花,薑汁上鍋蒸40分鐘,出鍋後放辣椒麵淋熱油即成,非常適合下飯喝酒的美食。
豆醬加雞蛋或肉可以製作成炸醬,蔥蘸醬,豆腐拌醬,炸醬麵等等都是美味佳餚。
炒菜時用其代替鹽,不但能體驗到更鮮美的滋味,還能起到「減鹽加營養」的保健作用。
豆醬是用豆子發酵而來,發酵過程中,其中的可溶性礦物質增加2~3倍,同時還有胺基酸和肽幫助礦物質吸收,使鈣、磷、鐵等礦物質的利用率提高30%~50%,豆醬中B族維生素的含量大幅提高。豆醬中的脂肪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彈性、健腦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