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陸運河的前世今生
平陸運河,在100多年前被孫中山先生納入《建國方略》,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和廣西先後組織力量進行數次勘察,並於上世紀80年代開始著手規劃。30多年過去,關於重啟這條運河規劃建設的設想再次被提及。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部分代表委員就此發聲,希望加快廣西平陸運河規劃建設,打通廣西內河出海捷徑。
平陸運河的設想路線圖
建設平陸運河有何意義
平陸運河是廣西內河水運規劃中重要的一條出海通道,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的組成部分。規劃從南寧市橫縣西津水庫的平塘江口沿沙坪河向南跨越分水嶺,經靈山縣陸屋鎮入欽江南下至欽州沙井出海,全長約133公裡。總投資約600億元,建成後可雙向通行3000噸級船舶,南寧經平陸運河由欽州港出海裡程僅291公裡,比經廣東出海縮短560多公裡。
這條「河」對廣西的向海發展又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再造廣西現代版「靈渠
為充分發揮沿海、沿江、沿邊地理優勢和潛力,廣西正在沿海重點打造北部灣經濟區升級版,沿江重點建設珠江—西江經濟帶,沿邊重點推進開發開放試驗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如何實現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兩大經濟板塊聯通起來,形成沿海沿江沿邊陸海統籌發展新格局?這是擺在廣西面前的重大發展課題。
經濟要發展,交通是重點。修通一條運河,溝通北部灣海運和西江黃金水道,再造一條現代廣西版「靈渠」,已成為廣西向海經濟發展的重要選擇。
廣西深知此運河的價值所在,長期以來對運河工程進行了大量的理論研究、規劃勘測。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廣西平陸運河規劃報告、平陸運河工程建設前期立項報告、運河路線方案等。2017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印發《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公布「十三五」西部大開發重大工程項目儲備,廣西平陸運河建設項目入選其中。
向海經濟基礎設施網絡的咽喉
「平陸運河是廣西向海經濟基礎設施網絡的咽喉,一河貫通,八桂向海。」廣西海洋局海洋經濟和規劃處負責人如是說。
平陸運河可以與沿線既有的交通線和規劃交通線(崇左—欽州高速等)相結合,緩解廣西沿海港口主要依靠公路、鐵路進行運輸的壓力,降低運輸成本,實現公鐵水等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形成新的公路、鐵路、水路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按照設計方案,平陸運河建成後,3000噸級江海船可從沿海港口直達南寧等城市,實現水上運輸「門到門」服務。右江、左江、紅水河等河流渠化後,北部灣經濟區將與左右江革命老區實現水上聯動。因而,平陸運河能使陸海聯動區域向內地縱深發展,迅速增加廣西涉海企業的數量,提升廣西海洋經濟總量。
平陸運河目前定義為重大的綜合性國土開發工程,工程投資主要分為樞紐主體、航道疏浚開挖、防洪工程、移民安置、環境及水土保持等,工程投資估算為300億元左右。平陸運河不僅在廣西向海經濟中起到核心驅動作用,而且對於整個廣西經濟發展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海洋經濟深入內陸提供條件
在交通運輸方面,平陸運河使海上運輸深入廣西腹地,更多的廣西城市與東協各國乃至世界各國港口實現水上連接,海運與鐵路公路的運輸銜接點迅速增多,海上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因而得到迅速提升。
在海洋經濟方面,平陸運河為南寧、貴港、崇左、百色、來賓等內陸地區鑿開了通江達海的水路,為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旅遊業、海洋工程建築業、海洋化工業等行業深入內陸發展提供了條件。同時,也為內陸產業企業參與海洋經濟,變成涉海產業企業提供方便,減少參與發展海洋經濟的成本。如海洋漁業產品的加工可以依託內河上的食品加工企業完成,從而減少重複建設。
海洋運輸與內河運輸可以實現進一步優化整合,根據數量、運量、目的地不同,合理分配到不同的港口、碼頭。海洋旅遊業亦能深入內河,江海遊船(遊輪)自由通達,江海同遊,旅遊業發展又增添新空間。平陸運河還能使廣西臨海產業得到迅速擴容,南寧、貴港、崇左的化工、能源、林漿紙、鋼鐵、冶金、糧油、糖、新材料等產業發展能享受到通江達海的便利和紅利。
「平陸運河對推動廣西建設區域性航運中心和自由貿易港,更好地服務於南寧至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發揮廣西作為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作用,意義十分重大。」
目前平陸運河項目已進入技術性研究階段。
隨著廣西經濟的不斷發展,北部灣經濟區的不斷壯大,平陸運河的建設越來越顯得重要。
隨著平陸運河列入廣西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對於平陸運河早日動工建設又邁進了一步。
大家覺得平陸運河應不應該建設呢?
關注#銳先鋒#,關注不一樣的熱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