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王朝時期的中國東北地圖

2020-12-24 深海裡的螞蟻

《盛京輿地全圖》局部

有清一代,朝鮮使臣頻繁出使清朝。清朝定都於北京,北京曾被稱作「燕京」,因而朝鮮使臣出使清朝也被稱作「燕行」。朝鮮使臣「燕行」的路線是從朝鮮義州(今朝鮮新義州)渡鴨綠江,再取道盛京(今瀋陽)、山海關前往北京。我國東北地區連接朝鮮半島,是朝鮮使臣「燕行」的必經之地,所以朝鮮王朝時期留下了很多清代中國東北地區的記錄,其中包括地圖資料。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的一幅彩繪《盛京輿地全圖》就是其中的代表。

此圖縱180 釐米,橫151 釐米,用形象化的符號描繪了盛京將軍、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所管轄地區的山脈、河流、湖泊、城鎮、交通路線、柳條邊等地理信息。在地圖的上方,用墨筆橫書圖名「盛京輿地全圖」,並繪製出盛京城圖,盛京城的內外兩層城垣和城內的宮闕、衙署等都被描繪出來,周圍有大段文字注錄,詳述盛京的自然地理、政區沿革、城市規制、邊門建置、名勝古蹟等信息,十分詳細。在一些城鎮符號旁,也標有文字信息,如在齊齊哈爾旁標註「黑龍江將軍駐防於此」的註記,永吉州(治今吉林市)旁標註「寧古塔將軍駐防於此」的註記。

關於該圖的繪製者,從圖中文字使用「通我昌城」、「通我江界」、「我國會寧府」等表述,以及對清朝直呼國號來判斷,該圖應系朝鮮人所繪。關於地圖的繪製年代,可以從圖上的行政建置信息來判斷。圖上標出的政區建置中設置最晚的是寧海縣(今大連市金州區),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所置,其他政區都設置於該年之前,所以此圖應繪製於該年之後。此外,圖上標註出的「永吉州」在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被裁撤,並改設為「吉林廳」;圖上所稱的「奉天將軍」也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稱「盛京將軍」。從這些信息可以大致判斷該圖成圖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乾隆十二年(1747年)之間。

《盛京輿地全圖》所包含的信息非常豐富, 圖上將東北地區的河流、山脈、城鎮都標繪出來,河流和驛站的繪製十分細密。該圖形象地向我們呈現了18世紀前期朝鮮對中國東北地區地理情況的了解,也展現了兩國文化交流程度之深。

相關焦點

  • 朝鮮王朝的長白山認識
    英祖時期,長白山被定為北嶽,成為朝鮮王朝的聖山。高宗建帝稱號,對包括長白山在內的五嶽進行封號。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長白山成為象徵朝鮮民族獨立精神的一座靈山。作者李花子,1966年生,文學博士,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長白山,朝鮮稱之為「白頭山」。在朝鮮鹹鏡道鏡城另有一座山被稱為「長白山」,我們暫且稱之為「鏡城長白山」(今稱冠帽峰)。
  • 朝鮮王朝為什麼在14世紀以後對中國實行「大事」的國策?
    本是春秋時期小國依附大國的外交策略。它屬於儒家的外交理念,也是東亞地區重要的外交思想之一。1884年12月15日,日本《時事新報》也將朝鮮王朝500年的對華國策表述為「大主義」。之後,這個概念逐漸傳播開來。那麼問題來了,朝鮮王朝為什麼會選擇如此卑微的國策呢?直接原因當然很簡單:中國國力太強,是朝鮮絕不能輕易得罪的對象。
  • 高麗王朝和朝鮮王朝時期的「賤民」——妓生
    妓生是古代朝鮮半島的名妓,是朝鮮半島古代為朝鮮國王
  • 中原王朝為什麼不吞併朝鮮,是朝鮮太窮嗎?
    看似如此,但當我們翻開地圖發現,並非如此,從中原一小塊地方向四方徵戰,東抵大海、西至高原、北至苦寒之地、南到瘴氣密布的雨林。可以說,東亞最好的一塊地盤都囊括進來了。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不管是漢唐盛世還是元清入主中原,唯獨與我們近在咫尺的朝鮮,始終沒有被中原王朝納入版圖,大多是作為附屬國存在。那中原王朝為什麼向東西南北拓展到極致時,卻沒有一個朝代想要完全吞併朝鮮呢,是朝鮮太窮嗎?
  • 我們從3張古代朝鮮地圖中,發現了不一樣的大明朝
    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而建國,開啟長達500多年的朝鮮王朝。朝鮮王朝在外交上奉行「事大主義」,即弱國侍奉實力更強的大國以保存自身,在明朝和清朝時期均為中國藩屬國。 「朝鮮」國號由明太祖賜予,朝鮮王朝與明朝交往甚密,外交和經濟活動都不少。
  • 朝鮮歷史上的北進擴張:讓中國的疆域退出了朝鮮半島
    之後,西漢時期的燕國將領衛滿帶領軍隊進入朝鮮,取代了箕子朝鮮,建立了「衛滿朝鮮」。衛滿朝鮮在西漢時期被漢武帝所滅,設置了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郡,統稱為「漢四郡」。漢朝版圖西漢時期,東北的扶餘國也十分強盛。西漢末年,扶餘國王族朱蒙在遼東建立了高句麗政權。
  • 中國宋代地圖《華夷圖》首次出現朝鮮半島
    託勒密的《地理學》中,沒有描繪朝鮮半島。後世傳抄的託勒密亞洲地圖中,西方認識的東方之極是「賽裡斯國」,中國邊上的朝鮮半島還不為西方所知。上圖為易德裡西的世界地圖。中國的東邊還有一個新羅「Sila」。
  • 為什麼中國的大多數朝代,都沒有吞併朝鮮半島?
    雖然朝鮮半島並非始終保持著獨立的地位,早在周朝時,中國商朝的遺民箕子就帶領部分中原移民建立了箕子朝鮮。而在東漢時期,漢武大帝更是直接派兵滅亡了衛滿朝鮮,設立了4個郡。漢四郡隨後,朝鮮半島先後經歷了高句麗時期、新羅時代、高麗王朝和朝鮮王朝時期,不過,這些朝鮮半島的政權雖然大多數臣服於中央王朝,但的確保持了半獨立的地位,多數中央王朝也的確沒有吞併朝鮮半島的想法和行動
  • 清王朝與朝鮮王朝1881年的對話
    兩個即將滅亡王朝的對話  1881年,朝鮮國王派「領選使」金允植來中國天津,就朝鮮與美國如何建立通商關係等事宜與李鴻章等人會談。金允植用漢字將會談內容記錄在日記裡。該日記後由金允植編為《陰睛史》一書,本書即《陰晴史》的導讀。
  • 朝鮮古泉中的王朝舊事
    以上三國都有類似中國之處,或血緣,或語言,或制度,但要說人文經典、歷史淵源、衣食風尚與中華最為接近的,則非古朝鮮莫屬。發源於中國東北莽臻山野中的高句麗人地跨鴨綠江南北,又趁北朝無暇東顧的時機侵佔了遼東。
  • 朝鮮政權,有幾個都是漢族人建立的,中原王朝和朝鮮的糾葛
    如今很多韓國人和朝鮮人都拒不承認,但是在漢代歷史的記載中卻非常清楚地展現了這兩個朝鮮政權和中原王朝的交流。首先就是箕子朝鮮,箕子朝鮮政權大約存在了一千年,乃是紂王的叔父箕子建立的。在武王伐紂之後,箕子不願意做周王朝的子民,便決定帶領一部分商王朝的遺民離開周王朝。
  • 朝鮮地理學家畫的一份地圖,被中國買下,成為一關鍵問題的證據
    19世紀末全世界由於工業革命而產生的野心,處於風雨飄搖的變化之中,當時的中國也是在這風波中搖擺不定,幾欲沉沒,作為宗主國的中國情況已然萬分危急,就更不要說附屬國,當時東南亞各國,包括朝鮮在內的國家,都受到了不少的威脅,當時沙俄的力量不但入侵中國北疆,甚至還入侵朝鮮,其實不僅僅是中國謀求變革
  • 昌德宮:朝鮮王朝時期五大宮之一,王宮裡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宮殿
    昌德宮是朝鮮王朝時期五大宮之一,是朝鮮王宮裡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宮殿。昌德宮原本是朝鮮國王的離宮,朝鮮王朝後期則代替景福宮長期作為正宮使用。昌德宮的殿閣完全按照自然地形設計而成,是朝鮮王宮中最具自然風貌的宮殿。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入為世界文化遺產。 上午10點鐘,有中文講解,集合地點是昌德宮大門內。 33度,穿這麼多,好熱呀!
  • 朝鮮王朝為什麼會覆滅?是西方資本主義侵略,還是自身問題過多?
    一、尊儒思想的深入骨髓早在漢武帝時期,朝鮮半島北部尚屬於西漢管轄,被稱之為「樂浪四郡」。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思想舉國奉行,自然也為兩千餘年前的朝鮮先祖埋下了「尊儒」的萌芽。李氏朝鮮的政權建立者李成桂推翻高麗王朝時,正值明太祖朱元璋在位,遂上奏請其裁定國號,朱元璋選取新國號為「朝鮮」。李成桂遂於次年,定國號為「朝鮮」,也確定了對明朝事大的基本國策。直至明朝滅亡,清軍入關,已成為清王朝番薯國的朝鮮王朝,仍在許多非正式場合使用明朝的年號紀年。
  • 為啥中國歷代王朝不吞併朝鮮?
    在中國古代時期面積版圖方面經過了很多次的變化,在元朝的時候的面積是最大的時候,可以橫跨亞洲和歐洲大陸了,在那個時候的中國一點都不比蘇聯的面積小,到了明朝的時候,雖然沒有元朝時候的大,但是面積還是不小,到了清朝的時候,再康熙乾隆統治的時期,面積又再一次的變大了,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了
  • ...中朝邊境,探訪「金字塔古墓」,墓主家族曾雄霸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
    中朝邊境自駕遊的第六天,我們已經順著中國-朝鮮界江——鴨綠江從南到北走完了大半行程,今天將從遼寧省丹東市最北端的三道河地區進入吉林省東南部的集安市,迎接我們的將是一座位於中朝兩國邊境線上的
  • 凝固在古建築中的首爾城史 揭秘李氏朝鮮王朝
    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鮮王國。1394年,他將都城從開城遷到漢陽。1405年,李氏朝鮮王朝正式宣布定都漢陽(今首爾),之後展開了大規模的首都建設。李氏朝鮮王朝自成立之初,就積極向中國的明王朝學習。因此,首爾的古代建築有著濃厚的明代印記:
  • 中國歷史上,領土面積最大時期是領土最小時期的5倍
    中國有上下5千年歷史,那麼中國歷史上,領土面積最大時期是哪個朝代?領土面積最小時期是哪個朝代?版圖能有多大呢?1、元朝1400萬平方公裡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統治者為蒙古孛兒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元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疆域超越歷代。
  • 日本是真唐粉,看他們繪製的世界歷史地圖,中國各朝疆域是這樣的
    注意日本版的朝鮮半島的漢朝疆域,國內版本的東北疆域反而繪製得保守一些。此時,大漢與羅馬成為同時代最偉大的兩個帝國。漢封日本一入貢的酋長為漢倭奴國王,日本遂得國號:倭,自稱大倭國,直到唐代。7.唐朝(618年—907年)唐代中國再一次回到世界頂峰,初期對外徵服波瀾壯闊,版圖遼闊。日本在白江口之戰大敗日軍,此後日本開始大規模模範唐朝,進行漢化改革,日本社會獲得飛速發展。因此日本非常崇敬唐朝,日本版地圖甚至將整個朝鮮半島和吐蕃划進唐的勢力範圍。
  • 明明是朝鮮王朝龍興之地,為何鹹鏡道卻被官方歧視400多年?
    首先,李成桂出生的時候,鹹鏡道還確實不是朝鮮王朝的疆域,它是中國領土(元朝),不過屬於管理極為鬆懈的邊疆地區,而這個時候,朝鮮半島對應的是高麗王朝。 這就是為什麼朝鮮王朝開國太祖會出生在中國的原因。 說到這裡,再說說高麗這次針對元朝的北拓,高麗人說是想「光復故土」,實際跑的非常遠,絕不僅僅只是打下了元朝侵略的土地,他們還越過傳統邊境線繼續北侵,佔領了很多一直以來就隸屬於中國(遼、金)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