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幸福小康門 奏發展時代歌 城南街道凝心聚力推進「全域美」

2020-12-25 浙江在線

2020-12-21 08:58 |樂清日報全媒體-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孔麗琴/文

  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一項項數據「勇攀高峰」,一張張笑臉「幸福洋溢」,在推進全面小康建設的進程中,城南大地釋放出源源不斷的新動能,正以乘風破浪之勢決勝全面小康。

「宋湖裡坊」一角。城南街道供圖

老舊小區 美麗蝶變

  小區停車位更規範,避免了令人頭痛的車亂停現象;天然氣管道進場,住戶們終於告別煤氣罐;小區裡建起了涼亭和走廊,老人們有了下棋聊天的好去處;電動自行車有了集中充電樁,線亂拉現象得到緩解……近段時間,城南街道丹霞花苑可謂每天都有新變化。

  作為城南街道今年改造的兩個老舊小區之一,今年9月,丹霞花苑啟動對供水、排水、外牆、拆違、通信管線、環境衛生、小區硬化、綠化和亮化等方面進行改造和治理,營造「乾淨、整潔、規範、有序」的小區環境。

  俞絲絲是丹霞花苑臨時業委會成員,她告訴記者,丹霞花苑小區是一個近20年的老舊小區,這些年小區內的硬體設施逐漸跟不上住戶的需求。以停車位為例,過去小區裡車不多,有停車需求的住戶多將底樓作為車庫。這些年,汽車保有量逐漸增長,小區住戶的車輛無處可停,常常出現車庫車輛被堵的情況。儘管去年城南街道在小區附近增設了公共停車場,大大緩解了此問題。但由於小區內沒有規範的停車位設置,無序停車仍然存在。

  為有效推進該項目落定,早在項目申報時,小區臨時委員會便通過微信群和電話徵求住戶意見,住戶幾乎全票通過。

  「小區設施的不健全,令居民們的幸福感打了折扣,大家都盼著對小區進行系統性改造。」俞絲絲說,如今,小區裡每日都有新變化,看著項目進程不斷推進,小區住戶的心情更加美麗。

正在改造的丹霞花苑。黃瀚 攝

文創街區 串珠成鏈

  在丹霞花苑蝶變的同時,市區滙豐路一帶的居民發現家附近變得更熱鬧了。

  在這裡,有以青少年文化娛樂為主的藍天文化園;有集文化、藝術、教育培訓、創意設計、商務辦公、主題娛樂餐飲等於一體的CCD音樂之城和一棵樹文化創意園;還有樂清首家經政府批准備案的電子商務產業園華儀電商園……在滙豐路沿線,「宋湖裡坊」七大文創園的500餘家文創機構如珠鏈般分布,首尾呼應,極大地帶動了周邊相關文化產業的共同發展,打造出一個集聚區域特色的「不夜城」。

  從親子遊樂到教育培訓,從文化休閒主題餐飲到創意店鋪,從藝術設計到特色娛樂,從電子商務到物流金融,「宋湖裡坊」集聚的文化創意企業數量眾多,配套服務業一應俱全,各業態集聚發展,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其實,「宋湖裡坊」並不是傳統意義上文化創意園,而是由原宋湖工業區舊廠房分片區升級改造,分期開發利用而成。經過改造,宋湖工業區裡一座座建於上世紀的老舊廠房迸發出了新生機,一個個集貿易、文娛、培訓、休閒為一體的文創園走到了「舞臺中央」,形成樂清市首個時尚創意文化產業街區。

  生活的氣息在文化的土壤裡發芽,集結的文創園點亮了「不夜城」,推動著「大美城南」不斷實現新跨越。從下樓吃宵夜,到下樓看畫展。不容置疑,文創園的出現,改變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增加了人們的文化體驗,在潤物細無聲中,獲得滿溢的幸福感。

  目前,城南街道借著「全域美」建設東風,正以「宋湖裡坊」文化創意街區為中心,打造以一棵樹創意園、滙豐8號創意園和CCD音樂之城等為代表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全力推進「宋湖裡坊」改造提升三期工程,令城南「不夜城」更顯繁華。

美麗城南 未來可期

  「宋湖裡坊」的蓬勃發展只是城南街道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城南街道緊緊抓牢「全域美」建設機遇,除「宋湖裡坊」外,還以南虹廣場、正大新生活等城市商圈為抓手,打造一批具有區域輻射力、商業集聚力的時尚消費地標。以華儀電商園為樣板,積極發展信息經濟,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領域打造「網際網路+」新業態,全方位展現新時代「大美城南」。

  據了解,在多方齊發力下,城南街道實現限上批零住餐總額總量連續名列前茅。

  高速發展的同時,城南街道不忘細處著手,解決民生小事。近年來,城南街道新建中心公園、金溪路、五環路中運河、「宋湖裡坊」等19個公共停車場,新增車位2700餘個。

  文教方面,樂清市機關幼兒園龍鳳橋園區、中心幼兒園清和園區、實驗幼兒園金溪園區相繼建成;樂清市實驗幼兒園石馬園區建設正按計劃有序推進;城南街道文化中心、圖書分館和名人鄉賢館開館,吸引了18個文化團隊入駐;居家養老體系不斷完善,建成溫州養老服務中心示範點1個。

  除此之外,城南街道還以「全域美」為契機,對四環路、五環路、六環路、旭陽路、清遠路、金溪路等主要交通幹道沿線1000米範圍內的種植棚進行及時清理,打造連片花海、展現田園美景。依託以旭陽路、玉簫路、金溪路、清遠路、丹霞路、寧康西路、城西大道為「七縱」,雙雁路、伯樂路、良港路、千帆路、五環路、六環路、瀋海高速、緯一路為「八橫」的「七縱八橫」交通圈,推動轄區居民「衣食住行」全面升級。

  全域美麗,全民小康。一個既有清麗山水、又有淨美人居,既有城市文明、又有田園詩意的高顏值、高品質城南畫卷,正徐徐展開。

1608512315000

相關焦點

  • 公益性「慢火車」唱響小康幸福之歌
    開行46年來,它始終踐行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用責任與擔當唱響助力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的幸福之歌。脫貧致富路上,農村面貌反映脫貧攻堅成效,折射發展致富勢頭。慢火車承載著貧困地區群眾的小康之夢,由此帶來的是貧困地區的日子越過越舒坦,幸福的滋味越來越濃烈!南博山中村是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村裡將種植獼猴桃作為脫貧致富的主要產業。
  • 這裡鄉村優美、幸福如歌
    日前,甘肅隴南康縣正式脫貧「摘帽」,終於甩脫了千百年以來的貧困,在邁進小康的路上完美地跨出了堅實的一大步。為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康縣連續9年以縣委1號文件全面安排部署農業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全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
  • 白銀平川區水泉鎮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中國甘肅網7月15日訊 據白銀日報報導 (特約通訊員 張安東)平川區水泉鎮認真落實「黨建引領固鎮,和諧穩定建鎮,特色農業興鎮,產業融合強鎮,文化旅遊活鎮,生態優美靚鎮,孝善勤儉治鎮」的鎮域發展戰略,凝心聚力,真抓實幹,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鄉村振興新的航程。
  • 新化鄉村旅遊扶貧叩開幸福門
    近年來,下團村在全縣推進旅遊立縣的背景下,大力推進鄉村旅遊精準扶貧工程,依託秀美的山水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俗風情,走出了一條發展鄉村旅遊助推全面小康的新路。下團村始終堅持走「農旅融合」的路子,以旅遊服務、茶葉、蜂蜜、特色蔬菜、雞、臘肉為主導產業,不斷豐富業態,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升知名度,吸引更多遊客前來旅遊觀光,帶動當地老百姓致富奔小康。
  • ...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爭立新功——訪金湖縣委書記張志勇
    這些年,金湖按照濱河生態區、城南新區、老城區、城東新區以及經濟開發區五個片區統籌推進、系統打造,大力實施引水潤城工程,極大地改善了城區水循環系統,讓城市水變綠了、岸變美了,同時,道路全部實現黑色化,按星級標準打造廁所,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從根本上提升了城市面貌。
  • 沃野田疇奏歡歌——上虞「八美」聯動打造新時代美麗鄉村
    浙江日報近年來,上虞區精準把握「創新之區、品質之城」戰略定位,深入實施「千萬工程」,依託「美麗鄉村精品線」「美麗鄉村升級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五星達標、3A爭創」「四季仙果之旅品牌建設」「八美行動」等工作載體,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上虞生根落地,精心著筆,全域打造新時代美麗鄉村靚麗風景。
  • 打開幸福門 鋪就小康路
    築牢貧困群眾的幸福牆,鋪好美好生活的小康路,是鳳臺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收官戰的主目標。近年來,鳳臺縣高站位部署,高質量推進,握指成拳,掛牌決戰,全力保障脫貧攻堅不斷檔、不停頓,打出脫貧攻堅「組合拳」,交出一份優異的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幸福答卷。
  • 「八美」聯動 匠心椽筆 描繪全域美麗大花園
    福特機械、冠峰食品機械等裝備機械企業搶抓市場訂單,美麗園區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平臺支撐……  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從一時美到持續美,上虞全域的美麗蝶變都源於一場覆蓋城鄉的新時代美麗行動。今年起,上虞區貫徹落實區委一屆八次全會提出的「大力實施新時代美麗行動」決策部署,全域推進美麗城鎮、美麗鄉村、美麗公路、美麗河湖、美麗園區、美麗街區、美麗小區、美麗庭院等「八大行動」,創新城鄉發展模式,創建城鄉特色風貌,創造城鄉優良環境,創優城鄉公共服務,致力打造浙東唐詩之路發祥地、全域旅遊目的地、美麗建設標杆地。
  • 荔波:紅色引領綠色發展 抒寫荔波發展新時代答卷
    從浴血淬火的戰爭歲月,到艱苦奮鬥的建設年代,再到波瀾壯闊的改革時期,一代又一代的荔波人在傳承恩銘精神的過程中默默耕耘,恩銘精神在時代發展中不斷充實新的元素,不斷在實踐中升華,成為新時代密切黨群關係,凝心聚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力量源泉。 奮發蹈厲,砥礪前行。"
  • 勉縣周家山鎮:凝心聚力 逐夢小康繪藍圖
    勉縣周家山鎮脫貧奔小康新面貌成績的取得都不輕鬆,追夢的腳步從未停歇。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勉縣周家山鎮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緊扣「六個精準」靶向攻堅,聚焦「八個一批」精準施策,堅持「黨建引領、思想立志、產業富農、民生託底」四條路徑,推進「四個不摘」鞏固成效。
  • 逐夢全面小康 點讚幸福台州——仙居篇
    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全面提高615萬台州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推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路上,台州收穫滿滿。由此,台州發布推出「逐夢全面小康 點讚幸福台州」專欄。小布帶您一起,去看,去聽,去感受,共同見證台州各縣(市、區)在小康路上的幸福變遷。
  • 推進全域旅遊建設 迎接旅遊發展新時代
    文/本報記者 林露虹  通訊 員 劉留輝   圖/本報記者 張奇輝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海上花園廈門風光之美眾人皆知。高顏值、美譽度,加上「以遊客體驗為中心」的旅遊環境,使廈門頻頻位列國內遊人氣排行榜前三位。
  • 【全域旅遊】「三線」繪譜 「三星」點綴——全域旅遊之榆樹街道
    據了解,榆樹街道嚴格實施「大樹進村、果樹進院」、「 連接各村屯道路沿線綠化植嚴栽滿」等工程,大力推進生態採摘園和美化綠化景觀建設,以美食美景帶動旅遊產業發展,重點推進以商業娛樂、休閒旅遊和婚禮度假為主的人文景觀項目。同時,在街道「中心」社區開發建設榆樹農墾佳苑安居工程的休閒廣場、健身廣場等休閒娛樂場所,建設宜居宜遊宜業假日花園小鎮。
  • 盤活美麗資源 扮靚幸福小康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之下,發揮特色資源優勢,「靠顏值吃飯」帶來了根本性的改變。花香蝶自來,桐高鳳必至。曾幾何時,「花香」「桐景」出滇路徑受阻,「蝶」「鳳」入滇通道不暢。在精準推進脫貧攻堅實踐中,雲南下大力氣打通「堵點」、消除「痛點」,開闢了一條條連結外界的大通道,讓沉睡的美麗資源「醒」了過來、閒置的美麗資本「活」了起來。
  • 廈門推進全域旅遊建設 迎接旅遊發展新時代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海上花園廈門風光之美眾人皆知。高顏值、美譽度,加上「以遊客體驗為中心」的旅遊環境,使廈門頻頻位列國內遊人氣排行榜前三位。數據顯示,2015年,廈門旅遊總收入首次突破800億元,會展業外來參會人數135萬人,總體經濟效益318億元,比原計劃提早一年實現了旅遊會展千億產值目標。廈門旅遊會展業實現了「十二五」完美收官,並為「十三五」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高水平全面小康「三農答卷」 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美」美麗如東
    全縣農村工作會議暨汙染防治攻堅、「清水綠岸」提質三年行動推進大會要求 奮力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三農答卷」 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美」美麗如東 來源:如東日報
  • 鐵腕治亂 虹橋深入推進「全域美」建設
    為切實提升鎮容鎮貌、改善人居環境,連日來,虹橋鎮以「十個一律」的剛性要求,圍繞主城區「一心、三點、十八路」,開展亂行車、亂佔道、亂搭建、亂堆放、亂無損「五亂」治理,重拳出擊、「鐵腕治亂」,深入推進「全域美」建設,開創「美麗城鎮」創建新格局。
  • 決勝小康第一鎮 全域旅遊谷隴行
    (二)旅遊與扶貧密切聯繫:目前,旅遊扶貧:一是正在成為國際減貧的重要途徑;二是我國新時期扶貧開發的重點任務;三是踐行五大新發展理念的必然選擇;四是推進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五是將「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的最好方式;六是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的戰略行動。
  • 全域新村建設帶來的「幸福」滋味
    如何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新村,實現城鄉統籌、全面小康?近年來,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堅持全域統籌規劃、全域發展產業、全域安居樂業、全域設施配套、全域綜合治理,每年啟動一片、建成一片、提升一片,連片成帶、持續縱深推進全域新村建設,截至2019年底,該區新村建設已累計覆蓋全區總行政村數的93%、總農戶數的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