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明日將重新開放(圖)
位於石景山模式口地區的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明天將向社會重新開放。這座目前我國唯一的一座冰川遺蹟博物館,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大規模重建,已經變成國內首屈一指的觀眾交互式博物館,李四光當年勘察的冰川擦痕遺蹟則被完全封閉保護了起來。
-
「冰川印象」展在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開幕
2020年9月22日,「冰川印象」展覽展示活動在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順利開幕。由於受疫情影響,本次活動通過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模式,主要由線上的啟動儀式、科普視頻和「我與冰川有個約會」小小講解員活動,線下礦物晶體展和植物標本展共五部分組成。
-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冰川印象」展覽展示活動正式啟動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冰川印象」展覽展示活動正式啟動啦!為了更廣泛地向廣大觀眾傳播介紹地球、地質方面的科普知識,弘揚李四光等科學家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廣大觀眾更好地了解第四紀冰川學說的創立與發展、冰川系統的研究與應用,倡導人們更好地愛護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特舉辦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冰川印象」展覽展示活動。
-
施雅風:對李四光第四紀冰川學說的探討—新聞—科學網
作者在大學讀書與工作的初期,深為李先生的雄文宏論所折服,奉為楷模,未曾懷疑,在實踐中也力圖尋川遺蹟,與李先生理論印證。也正由於先生著作的啟發,產生研究冰川的憧憬和興趣。50年代末期開始,得有去西部高山區長期工作的機會,積累起一些經驗,由於重點在現代冰川,對冰川形成的氣候條件、冰川運動及其刨蝕、堆積特徵稍有了解。
-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科技周活動
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國科協等部門組織開展的2013年科技活動周,將於5月19日至25日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今年科技周以「科技創新美好生活」為主題,各地將組織1600餘項重點活動。據了解,2013年5月18日——5月24日,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在石景山金頂街地區舉辦科技周活動。
-
第四紀冰川遺蹟在赤峰
由於1萬年前冰川剛剛過去,它們還可以在這裡生存,但是隨著氣候變化,這裡已經不適於它們生存……第四紀除了發生冰川活動外,還是人類誕生的時期。人類在幼年時期,便遭遇了多次冰河期,冰河期除了發育了冰川遺蹟外,還孕育發展了人類。冰河期是全球氣候變冷的產物,而氣候長時期變冷便構成冰河期。
-
[北京您早]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開啟科技文化年
[北京您早]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開啟科技文化年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開啟科技文化年。
-
彩陶冰川石 廣西第四紀冰川見證者
仔細辨認,可以發現這些粗糙的灰白色刻痕大致有兩組方向,而且交角很小,儘管深淺、粗細不一,但總體上看,這些刻痕的深度、寬度還是相對比較均勻的,而這正是冰川沉積物與泥石流沉積物的區別所在。石頭渾圓的形狀以及淡綠色的釉麵包漿,應該是入水以後,歷經千萬年的滾動和河水衝刷所致,刻痕的底部也因河水的長期衝刷、浸蝕而變得圓潤化了。
-
[都市晚高峰]國際博物館日: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舉辦系列科普...
[都市晚高峰]國際博物館日: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舉辦系列科普活動 國際博物館日: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舉辦系列科普活動。
-
院士施雅風:對李四光廬山冰川學說的修正
上個世紀的20年代,李四光先生開始在太行山、山西大同等地發現一些現象,他在地質學會上作了報告,認為那裡存在第四紀冰川遺蹟,當時許多人不贊成他的看法,有一個瑞典的地質學家安特生[Andersson],對冰川當然非常熟悉,他對李四光的觀點就採取完全否定的態度。這個時期,李先生發表關於第四紀冰川的論文不多。
-
2019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閉館
因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館內施工改造,為保證遊客的安全需閉館施工,定於2019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本周四至下周一)閉館五天,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 2019年11月25日 》》相關推薦:2019年冬季北京暫停開放景區大盤點 溫馨提示:建議遊客市民提前手機微信搜索關注「北京本地寶」微信平臺,在窗口回復【
-
嶗山有冰川遺蹟 冰積物上建房穩如泰山
這一切的奧秘就隱藏在距今數百萬年前的冰川遺蹟中。 為期4天的第二屆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討會昨日在青島落下帷幕,與會專家認為嶗山發育中國東部最為典型、系統的第四紀冰川遺蹟等國內乃至國際罕見地質遺蹟,具有獨特的科學價值、普及教育價值和美學觀賞價值,完全具備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的條件。
-
大自然奇觀丨湖南唯一的「第四紀冰川」地質公園
如果你看過《冰河世紀》系列動畫片,想必會為兩百萬年前地球被冰川覆蓋的壯觀場景所震撼。時光荏苒,冰雪消融,我們無法回到幾十上百萬年前。但是我們可以走上幾十上百公裡,去觸摸一下冰川時代的記憶。在湖南瀏陽大圍山境內,就擁有著大量第四紀冰川的遺蹟。大圍山是湖南第四紀冰川地質遺蹟發育較好、類型較全的地區,其地質遺蹟齊全並且保存完整,堪與阿爾卑斯山第四紀冰川地質遺蹟媲美,卻鮮為人知。
-
青島嶗山保存第四紀冰川地貌 嶗頂仰口等處可欣賞
24日,為期4天的第二屆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討會在嶗山閉幕。與會大部分專家認為嶗山保存了系統的第四紀冰川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是迄今為止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保存第四紀冰川遺蹟最為完整的地區。這意味著嶗山旅遊增添了新景觀,遊客們可在華嚴寺、仰口、嶗頂、北九水等處欣賞到第四紀冰川地貌,還可領略到冰川擦痕和冰臼等景象。 據介紹,自80多年前,地質學家李四光首次提出嶗山為第四紀冰川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以來,針對嶗山地質特點的爭論不斷。
-
到嶗山景點看冰川遺蹟
到嶗山景點看冰川遺蹟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13.05.31 星期五 巨峰:嶗山古冰川遺蹟密集區,有古冰川拖動作用形成的林立的山峰、刃脊、門、崮(巨峰兩側),有大大小小的冰臼
-
嶗山深藏冰川地貌 專家:遺蹟宜建地質公園(圖)
正反雙方激辯古冰川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提出的「中國東部存在第四紀古冰川」的觀點在世界引起震動。圍繞嶗山是否存在古冰川,一代又一代的地質學家在艱難地尋找和求證。 「大家看這個區域,這就是一段典型的冰川形成的冰磧堤,兩個方向都隆起來,中間是石河。
-
追尋250萬年前冰川遺蹟的秘密
韓同林說:「根據冰川氣候形成的特點和規律,與北京緯度、海拔相近的地區,如廣東河源、浙江新昌縣、山東嶗山等地也發現過兩百多年前的古冰川遺址,相近緯度上的冰川是可以進行對比的。」據韓同林解釋,低緯度、低海拔地區出現冰川必然與全球最大冰期,即第四紀冰川期相關,因為冰期的分布規律都是從高緯度向低緯度推進,最小冰期根本到達不了低緯度地區。由此,確認妙峰山冰川遺蹟是大約250萬年前的。
-
第四紀冰川遺蹟,三井龍潭,遺落深山無遊人
這裡是第四紀冰川的遺蹟,遠古造山運動中,冰川、流水長期衝刷侵蝕,在峽谷中形成了具有冰臼特徵的地理風貌。三井龍潭,就是三個大冰臼,其成因,與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夾溪十八渦的冰臼群相似。冰川、流水、歲月,億萬年的侵蝕,成為了大自然的傑作,來自洪荒年代的洪荒之美,值得欣賞!
-
江西廬山是冰川遺址嗎?為何大半年時間都是霧天?
大霧茫茫,雲煙飛渡,給廬山平添了不少神秘色彩,然而,雲霧瀰漫、峰巒隱現的廬山真面目背後所隱藏的神秘冰川,至今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謎。 實際上,廬山有沒有出現過冰川的問題一直在我國地質界存在爭議。1931年,地質學家李四光帶領北京大學學生去廬山考察時,發現那裡的一些第四紀沉積物。
-
「震撼視頻」給我十分鐘,帶你看遍赤峰第四紀冰川遺蹟!
根據科研人員推斷,冰川運動時期,現在的赤峰地區曾經是一片冰雪覆蓋的世界。赤峰周邊有大興安嶺南段、努魯兒虎山和七老圖山。大約在2萬年前,第四紀冰川在這些山脈上積累了厚厚的冰雪層,三大山脈的崇山峻岭中,留下無數體量巨大的冰川遺蹟。赤峰本地人最先發現了境內的冰川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