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您早]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開啟科技文化年
[北京您早]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開啟科技文化年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開啟科技文化年。
-
「冰川印象」展在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開幕
2020年9月22日,「冰川印象」展覽展示活動在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順利開幕。由於受疫情影響,本次活動通過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模式,主要由線上的啟動儀式、科普視頻和「我與冰川有個約會」小小講解員活動,線下礦物晶體展和植物標本展共五部分組成。
-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冰川印象」展覽展示活動正式啟動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冰川印象」展覽展示活動正式啟動啦!為了更廣泛地向廣大觀眾傳播介紹地球、地質方面的科普知識,弘揚李四光等科學家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廣大觀眾更好地了解第四紀冰川學說的創立與發展、冰川系統的研究與應用,倡導人們更好地愛護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特舉辦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冰川印象」展覽展示活動。
-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明日將重新開放(圖)
位於石景山模式口地區的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明天將向社會重新開放。這座目前我國唯一的一座冰川遺蹟博物館,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大規模重建,已經變成國內首屈一指的觀眾交互式博物館,李四光當年勘察的冰川擦痕遺蹟則被完全封閉保護了起來。
-
[都市晚高峰]國際博物館日: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舉辦系列科普...
[都市晚高峰]國際博物館日: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舉辦系列科普活動 國際博物館日: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舉辦系列科普活動。
-
亞洲唯一的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由李四光發現,可以去看看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位於石景山區模式口,當年李捷、李四光等地質學家在這一代發現了第四紀冰川擦痕遺蹟。後世建立了陳列館,號稱是「我國乃至亞洲唯一一座建立在第四紀冰川遺蹟上,以冰川知識、地質巖石、古生物、地球環保等科普教育為內容的展覽館」。第四季冰川擦痕遺蹟為石景山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
2019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閉館
因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館內施工改造,為保證遊客的安全需閉館施工,定於2019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本周四至下周一)閉館五天,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 2019年11月25日 》》相關推薦:2019年冬季北京暫停開放景區大盤點 溫馨提示:建議遊客市民提前手機微信搜索關注「北京本地寶」微信平臺,在窗口回復【
-
第四紀冰川遺蹟在赤峰
300萬年前,地球經歷了第四紀冰川的洗禮,那時的赤峰是一片被冰雪覆蓋的地方。大約1萬年前,冰雪逐漸融化,巨型的猛獁象和披毛犀開始在這裡活動。約8000年以前,猛獁象、披毛犀已經在赤峰滅絕。由於1萬年前冰川剛剛過去,它們還可以在這裡生存,但是隨著氣候變化,這裡已經不適於它們生存……第四紀除了發生冰川活動外,還是人類誕生的時期。人類在幼年時期,便遭遇了多次冰河期,冰河期除了發育了冰川遺蹟外,還孕育發展了人類。冰河期是全球氣候變冷的產物,而氣候長時期變冷便構成冰河期。
-
彩陶冰川石 廣西第四紀冰川見證者
馬鞍形礫石(馬鞍石),是冰川對礫石進行塑性變形的結果,也是冰川作用下產生的特有的變形礫石。當然,冰川裹挾的礫石、石塊,在冰川流動過程中,也會給基巖和圍巖留下摩擦印記冰川擦痕,北京石景山區翠微山南麓的「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陳列館」,就建在模式口冰川擦痕集中區旁邊,館名分別為李四光和方毅手書。
-
第四紀冰川遺蹟,三井龍潭,遺落深山無遊人
這裡是第四紀冰川的遺蹟,遠古造山運動中,冰川、流水長期衝刷侵蝕,在峽谷中形成了具有冰臼特徵的地理風貌。三井龍潭,就是三個大冰臼,其成因,與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夾溪十八渦的冰臼群相似。冰川、流水、歲月,億萬年的侵蝕,成為了大自然的傑作,來自洪荒年代的洪荒之美,值得欣賞!
-
「震撼視頻」給我十分鐘,帶你看遍赤峰第四紀冰川遺蹟!
根據科研人員推斷,冰川運動時期,現在的赤峰地區曾經是一片冰雪覆蓋的世界。赤峰周邊有大興安嶺南段、努魯兒虎山和七老圖山。大約在2萬年前,第四紀冰川在這些山脈上積累了厚厚的冰雪層,三大山脈的崇山峻岭中,留下無數體量巨大的冰川遺蹟。赤峰本地人最先發現了境內的冰川遺蹟。
-
施雅風:對李四光第四紀冰川學說的探討—新聞—科學網
作者在大學讀書與工作的初期,深為李先生的雄文宏論所折服,奉為楷模,未曾懷疑,在實踐中也力圖尋川遺蹟,與李先生理論印證。也正由於先生著作的啟發,產生研究冰川的憧憬和興趣。50年代末期開始,得有去西部高山區長期工作的機會,積累起一些經驗,由於重點在現代冰川,對冰川形成的氣候條件、冰川運動及其刨蝕、堆積特徵稍有了解。
-
嶗山深藏冰川地貌 專家:遺蹟宜建地質公園(圖)
21日,第二屆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討會在青召開,來自全國的60多名地質專家「嶗山論劍」,經過三天實地考察和交流,專家們確認了嶗山第四紀冰川的存在。 徐興永告訴記者,目前關於第四紀冰川學說學術界還是有兩種不同的意見,大部分學者支持我國東部中低緯度地區曾經出現過冰川運動,以嶗山為例,那些上千噸重的巨石只有冰川運動才能解釋;另一方則堅持這片區域從未發生過冰川活動,形成這種地貌的還有可能是崩塌或者洪水衝擊。
-
大自然奇觀丨湖南唯一的「第四紀冰川」地質公園
如果你看過《冰河世紀》系列動畫片,想必會為兩百萬年前地球被冰川覆蓋的壯觀場景所震撼。時光荏苒,冰雪消融,我們無法回到幾十上百萬年前。但是我們可以走上幾十上百公裡,去觸摸一下冰川時代的記憶。在湖南瀏陽大圍山境內,就擁有著大量第四紀冰川的遺蹟。大圍山是湖南第四紀冰川地質遺蹟發育較好、類型較全的地區,其地質遺蹟齊全並且保存完整,堪與阿爾卑斯山第四紀冰川地質遺蹟媲美,卻鮮為人知。
-
到嶗山景點看冰川遺蹟
到嶗山景點看冰川遺蹟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13.05.31 星期五 巨峰:嶗山古冰川遺蹟密集區,有古冰川拖動作用形成的林立的山峰、刃脊、門、崮(巨峰兩側),有大大小小的冰臼
-
追尋250萬年前冰川遺蹟的秘密
冰川擦痕歷經250萬年仍安然無恙 通過各種實地勘測程序,專家們初步確定妙峰山這塊巨石為完整的冰川遺蹟,產生於250萬年前,即第四紀冰川時期。目前,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博物館的部分權威專家也基本確認了這一事實。
-
嶗山有冰川遺蹟 冰積物上建房穩如泰山
這一切的奧秘就隱藏在距今數百萬年前的冰川遺蹟中。 為期4天的第二屆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討會昨日在青島落下帷幕,與會專家認為嶗山發育中國東部最為典型、系統的第四紀冰川遺蹟等國內乃至國際罕見地質遺蹟,具有獨特的科學價值、普及教育價值和美學觀賞價值,完全具備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的條件。
-
北京首現約兩公裡冰川谷 形成於250萬年前(圖)
日前地質專家證實,在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鎮斜河澗村白龍溝新發現的大量冰川遺蹟,初步鑑定為第四紀冰川遺蹟。可以初步判定這些罕見的冰川遺址形成於250萬年前,為第四紀冰川。 這些冰川遺蹟將為確定北京西山古冰川分布範圍、分布特點以及分布規律,研究北京地區古冰川形成、消融時代以及冰川的融化對北京地區古氣候變化的影響,推演華北地區古氣候特點及演化趨向提供重要依據;對研究北京地區的冰川演化、古人類生活狀況和古人類進化意義重大。
-
青島嶗山保存第四紀冰川地貌 嶗頂仰口等處可欣賞
24日,為期4天的第二屆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討會在嶗山閉幕。與會大部分專家認為嶗山保存了系統的第四紀冰川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是迄今為止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保存第四紀冰川遺蹟最為完整的地區。這意味著嶗山旅遊增添了新景觀,遊客們可在華嚴寺、仰口、嶗頂、北九水等處欣賞到第四紀冰川地貌,還可領略到冰川擦痕和冰臼等景象。 據介紹,自80多年前,地質學家李四光首次提出嶗山為第四紀冰川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以來,針對嶗山地質特點的爭論不斷。
-
四川一山脈風景區,擁有第四紀古冰川遺蹟,風景不輸峨眉山
最先說的必須是第四紀古冰川遺蹟,海拔上了3000米就有可能有冰川風景看,但是這裡的冰川風景卻是上古時期留下來的,是一個天然的冰川博物館。其實看冰川風景就是要攀最高的山,經歷各種惡劣的環境,最後站在高山上,那一刻冰川的美才浮現在我們面前。這裡的冰川有各種冰鬥、冰刃、冰湖、冰階等形態,遠遠望去,白色和透明色一大片,非常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