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這份規劃官宣了!到2030年將會是...

2020-12-14 澎湃新聞

山在城中、城在山中

山水之城

是宜昌的城市風貌特色

生態宜昌、美麗宜昌

如何得以維繫?

9月20日,《宜昌城區保留山體生態修復規劃》新聞發布會召開。新聞發言人、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吳凱就《宜昌城區保留山體生態修復規劃》編制的背景、主要內容和治理成效等方面作簡要介紹。

新聞發布會現場。姚曉浪攝

2018年8月

《宜昌城區保留山體生態修復規劃》

編制工作啟動

2019年7月6日

宜昌市政府批覆該規劃實施

編制《宜昌城區保留山體生態修復規劃》(簡稱《規劃》),旨在通過宜昌城區山體生態修復實施,確保山體地災得到有效治理、山體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山體景觀特色得到顯著提升。構建較完善的山體生態修復和管理的體制機制,形成一套成熟可推廣的山體生態修復模式。

山平水闊大城浮。

宜昌山體恢復目標是什麼?

城區有哪些山體受損?

又將重點保護修復哪些山體?

小布帶你一起了解

宜昌城區山體受損現狀

因礦山開採導致山體受損的採石場共計20處,主要分布在點軍和小溪塔周邊。因城市道路建設導致受損的保留山體47座,受損面積約0.87 平方公裡,主要集中在各區新建道路沿線。

因城市房地產、工業等項目建設導致受損的保留山體87座,受損面積約4.53平方公裡,主要集中在城市新建區域。

因耕地使用導致受損的保留山體104座,破損面積約8.83平方公裡,主要存在於居民點附近的山體。因植被稀疏導致受損的保留山體92座,受損面積約16.29平方公裡。

規劃山體修複目標

規劃至2020年

受損山體修復率達到25%

規劃至2025年

受損山體修復率達到60%

規劃至2030年

受損山體修復率達到100%

針對不同類型的山體

將按不同修復策略進行治理

山體修復重點區域

規劃確定

重點山體共計67座

山體總面積約41.81平方公裡

共分為

生態保障型山體

景觀遊覽型山體

城市公園型山體

3種類型進行修復

生態保障型山體

規劃生態保障型的重點山體共計22座,山體面積約18.17平方公裡,涉及山體受損面積約3.20平方公裡。該類山體採取自然生態恢復為主,人工生態修復為輔的修複方式。

處理山體地災

採取適宜的工程措施消除西陵峽口山體、將軍包、譚包山、高家巖和譚家河山體等地質災害隱患。

經濟實用的邊坡治理

依據山體不同坡度和地質條件,重點對城鄉路山體、共前村山體、東站路山體、點軍坡、偏巖山、四方山、馬蘭路山體、羊子坪山體和石碑灘山體等採取經濟可行的穩固邊坡和植被恢復方式。

山體生態覆綠

首先清除山體保護範圍內的違建項目;

其次針對耕地使用和植被稀疏的情況,要求全部退耕還林和人工補植,考慮四方山、譚家河山體、荊門山和石碑灘山體四座獨立斑塊山體的規模較大,且分布大量村民點和耕地,因此重點對沿長江、黃柏河、翻壩高速、滬渝高速、夷橋路、江城大道、譚艾路、發展大道延伸段的山體界面予以修復,其他區域嚴格保護和控制,條件成熟後再完成該區域的退耕還林和補植工作;

最後通過封山育林、封禁圍欄等方式還原其自然生態本底,恢復鄉土植被群落,豐富生物多樣性。

景觀遊覽型山體

規劃景觀遊覽型的重點山體共計12座,山體面積約10平方公裡,涉及山體受損面積約1.48平方公裡。該類山體採取人工生態修復和自然生態恢復相結合的修複方式。

處理山體地災

採取適宜的工程措施消除五龍山體和七裡衝山體等地質災害隱患。

利於景觀營造的邊坡治理

依據山體不同坡度和地質條件,採取利於植被景觀營造的穩固邊坡方式,重點對青峰山、五龍山體和七裡衝山體等進行治理。

打造景觀遊覽山體

首先清除山體保護範圍內的違建項目;

其次針對耕地使用和植被稀疏的情況,要求全部退耕還林和人工補植,宜結合季相變化優先選擇鄉土樹種,營造觀賞性強的風景林;

最後是遊憩步道設置和景觀節點空間打造,依據山體修復實施方案,結合地形布置遊憩步道,局部區域植入觀景平臺、休憩設施等人工景觀,提供可觀可遊的休閒遊憩場所。

城市公園型山體

規劃城市公園型的重點山體共計33座,山體面積約13.65平方公裡,涉及山體受損面積約4平方公裡。該類山體採取人工生態修復為主,自然生態恢復為輔的修複方式。

處理山體地災

採取適宜的工程措施消除半島公園、東辰體育公園、白馬山公園、筆架山和磨基山公園等地質災害隱患。

契合公園主題的邊坡治理

依據山體不同坡度和地質條件,圍繞公園主題,可採取浮雕、景觀邊坡等方式進行治理,具體包括鎮鏡山公園、沙河環保公園、東辰體育公園、聯豐公園、雷家衝公園、筆架山、五龍公園、六泉湖山體和求雨包山體等。

建設城市山體公園

首先清除山體保護範圍內的違建項目;

其次針對耕地使用和植被稀疏的情況,要求結合公園景觀和場所活動需要,完成退耕還林和人工補植工作;

最後是營造環境優美的城市山體公園,結合上位規劃對山體公園的主題定位,因地制宜,建設文化、體育、教育、科研等不同類型的山體公園。

都有哪些治理成效

長江三峽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有新進展

上下滑動查看

三年共計實施水汙染治理與水生態修復子項目40個、長江岸線生態保護修復子項目19個、流域綜合治理與區域生態修復子項目6個、化工圍江治理子項目13個、國土綜合整治子項目3個、機制體制創新與能力建設子項目2個,共六個大類83個子項目(工程管理類),計劃總投資90億元。

2019年3月5日下達了第一批《宜昌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2019年實施計劃》。其中,2019年續建、開工項目62個,計劃總投資78.55億元,2019年計劃完成投資34.03億元,佔三年計劃總投資的37.8%。

湖北省長江三峽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獲批項目總投資103億元。

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有新路徑

上下滑動查看

積極對接落實部

關於長江幹支流廢棄礦山

治理項目及相關獎補政策

對宜昌市沿江十公裡全域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目前已將宜都、秭歸、五峰、長陽、夷陵、西陵6縣市區的175公頃土地納入部廢棄礦山恢復治理系統。

建立完善礦山地質環境

恢復治理新機制

下發《關於取消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備用金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的通知》,要求各縣市區對閉坑礦山應完成恢復治理,通過驗收方可退還備用金及利息。

強化礦山地質生態環境治理

與保護監管的新要求

出臺《宜昌市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生態復綠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0年)》,2019年計劃完成涉及夷陵區、長陽、當陽、五峰、興山、宜都、遠安、秭歸、點軍等9個縣市區的80個礦山生態恢復治理,治理面積3067畝,復綠面積1835畝,總投資約1.2億元。

截止目前,宜昌市已完成79家礦山,恢復治理940畝,復綠面積668畝。力爭完成每年一百萬平方米的治理目標。

城區山體生態修復有新成果

根據《宜昌城區實行「山長制」落實保留山體生態修復及管護責任工作方案》,城區15處共140.61公頃的自然山體劃分為85個責任斑塊,由62個「山長」單位進行覆綠提升和管理養護。

來源丨宜昌發布、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全媒記者丨姚曉浪 通訊員丨楊瑞

編輯丨楊楊 編審丨水仙

轉載須註明來源

◆◆

推薦閱讀

◆◆

#宜昌美景大家拍#

天藍水碧月潭河

圖 曹亞平 攝

微博 #宜昌美景大家拍# @宜昌發布 投稿

相關焦點

  • 武漢鐵路樞紐規劃(2016-2030年)獲國家批覆
    長江雲報導 13日,記者從武漢市發改委獲悉,江城未來鐵路樞紐規劃(2016-2030年)獲國家批覆。中國鐵路總公司認為,武漢樞紐位於京廣、滬漢蓉通道交匯點,是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路網性鐵路樞紐。結合新一輪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城市發展規劃、客貨運輸發展等,對武漢樞紐總圖進行修編是十分必要的。
  • 2030年,中國公路將會是什麼樣子?
    至2017年年底,中國公路總裡程477.35萬公裡,其中高速公路裡程13.65萬公裡。在未來的十年時間中,中國公路建設是否空間?哪一方面將會是公路建設的重點?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原巡視員於勝英在7月30日舉辦的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等主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公路建設高峰論壇」上回答了這一系列的問題。
  • 2030年的香港會變成什麼樣?說說香港的「規劃」
    日前記者訪問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副秘書長陳松青在介紹香港土地規劃概況時透露的這一數字,讓記者心生感慨:寸土寸金的香港,給自己留了這麼多的土地戰略儲備,可謂目光長遠!地少人多,是香港的基本區情。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數字,現有陸地面積為1106.3平方公裡,其中新界及離島為978.7平方公裡,九龍為46.7平方公裡,香港島為80.7平方公裡。
  • 沿江高鐵武漢—荊門—宜昌段或明年啟動,2025年建成
    相關項目將結合「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調整納入相關規劃後按程序報批,抓緊推進前期工作。 鐵路方面,交通運輸部表示,沿江高鐵是我國規劃的「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和「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運輸部將會同國家鐵路局,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落實各段線路,加快推進。 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陸東福表示,湖北在全國鐵路路網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
  • 南京規劃:到2030年建設704處停車場
    2018-08-01 10:33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根據最新規劃,至2020年,南京市域範圍內規劃建設89處停車場;至2030年,規劃建設704處停車場。停車難是大都市公認的管理難題,為進一步化解南京市域停車難題,南京市規劃局牽頭組織對《南京市停車設施規劃(2012)》進行修編。記者昨日從規劃部門獲悉,該規劃修編新近獲得市政府批覆通過。根據最新規劃,至2020年,南京市域範圍內規劃建設89處停車場;至2030年,規劃建設704處停車場。
  • 官宣!宜昌江豚朋友圈又擴大了
    圖 張泉 攝這一數據來自2018年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長江江豚科學考察報告▲2019年3月25、26日連續兩天來拍到江豚身影。拍攝:吳延陵、張泉,剪輯:張泉4月18日,宜昌市農業農村局召開長江漁業資源保護新聞發布會稱,宜昌江段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增至17頭以上。👉戳237公裡120種、從2增長到17...宜昌這些數字代表什麼?
  • 香港機管局著手研究香港機場2030年發展規劃
    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不忽悠」   (香港,2008年7月23日)香港機場管理局(Airport Authority Hong Kong,簡稱「香港機管局」)今天宣布,已委任茂盛(亞洲)工程顧問有限公司(Maunsell Consultants Asia Ltd)為《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的牽頭顧問公司。
  • 《黑龍江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18-2030 年)》印發!到2030年...
    昨日,臨雲行小編從黑龍江省發改委獲悉,《黑龍江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18-2030 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   《黑龍江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18-2030 年)》   《規劃》的發展目標指出,到 2020 年,全省建成 A2 級以上通用機場累計達 19 個, 密度達到每十萬平方公裡 4 個,基本實現各市(地)擁有通用 機場或兼顧通用航空服務的運輸機場。
  • 規劃敲定,區域利好已「官宣」!福州螺洲古鎮7000畝保護規劃出爐...
    規劃敲定,區域利好已「官宣」!福州螺洲古鎮7000畝保護規劃出爐!,區域利好已「官宣」3月27日,福州城鄉規劃局官網發布「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於公布《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保護規劃》的通告」。
  • 阜陽市空間規劃(2017-2030年)公開徵求意見
    記者了解到,這是阜陽市推進「多規合一」的重要成果,該規劃有機整合各類規劃的核心內容,形成一本總控性的空間規劃,將最終實現「一本規劃、一張藍圖、一繪到底」。  「多規合一」繪製城市發展總藍圖  據了解,「多規合一」,是指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多個規劃融合到一個區域上,實現一個市縣一本規劃、一張藍圖,解決現有各類規劃自成體系、內容衝突、缺乏銜接等問題。實施「多規合一」,能夠讓城市發展有一張總藍圖的引領,實現城市的科學、良性和可持續發展。
  • 網友@商洛市教育局:隔壁三市都官宣了,咱們也來個官宣吧!
    陸續看到隔壁市紛紛官宣就是沒見咱們商洛的官宣有同學和家長也是坐不住了直接跑到商洛市教育局微博公開「喊話」網友留言提問昨晚深夜市教育局官微終於出現動靜「商洛市其它年級開學時間確定後將會第一時間發布」雖然沒有等到開學的正式消息不過今天網絡上出現了丹鳳縣的正式官宣
  • 澳洲移民局官宣188類籤證將會被優先審核!
    澳大利亞移民局官網最新發布了各類籤證審核順序,在處理籤證申請時,移民局會適當考慮按照以下簽證類別逐一審核,優先審理級別從高到低:1.所有其他籤證申請綜合以上移民局最新發布的籤證審核順序來看,商業移民籤證享有最優先審核權,等待審核中的商業移民申請者不久將會收到好消息。澳洲188B 炒房炒股人士的首選無學歷、年齡、行業要求0成本即可撬動大國身份目前188B各州最新開門動態:西澳可正常遞交申請,維州本次開放少量名額申請截至9月21日!其他州也將陸續開門。官宣10月初各州將會全面開放申請!
  • 六盤水城市總體規劃獲批 確定2014至2030年城市規劃
    六盤水城市總體規劃獲批
  • 《海南省人口發展規劃(2030年)》印發 2030年常住人口預計約1248萬
    《海南省人口發展規劃(2030年)》印發  2030年海南常住人口預計約為1248萬  海南日報海口6月11日訊(記者梁振君)省政府近日印發《海南省人口發展規劃(2030年)》,預計今後一段時期海南省人口總規模將繼續增長,2020年海南常住人口為996萬左右,2030年將達1248萬左右。
  • 東方衛視終於官宣跨年晚會,漫畫版陣容曝光,粉絲卻在等一人官宣
    其他衛視也官宣了陣容,湖南衛視有王一博,王俊凱,李易峰等頂流,江蘇衛視則有王俊凱,韓紅,薛之謙和硬糖少女等當紅明星,這陣容也很不錯的,不同的明星粉應該會為了自家的偶像而追看晚會吧,衛視提前這麼久官宣陣容,也有這個意思在裡面,希望能憑藉嘉賓們來吸引粉絲呢。
  • 上海又在規劃修建新地鐵,目前規劃共設16站,將於2030年左右開通
    大家都知道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各大城市都是在積極的建設發展之中,城市的綜合實力已經有著顯著的提升了,城市在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作為發展的基礎之後,對於市內的市容市貌的建設也就更加的重視了,因為這是關乎到城市的形象問題的,一座城市擁有一個良好的形象對於城市的經濟發展也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
  • 寧夏水土保持規劃(2016-2030年)獲批
    經過4年調查、論證、徵求意見,《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土保持規劃(2016-2030年)》編製成功並於近日獲自治區政府批覆同意。該《規劃》確定了今後一段時期寧夏水土保持的目標、任務、布局和對策。
  • 官宣地鐵三輪規劃最新進展!S1號線線路曝光
    經總工辦核實,根據《合肥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為加強新橋國際機場和市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繫,規劃了S1機場線,該線串聯新橋機場、新西站、南站城際站、省政務中心、濱湖CBD。目前線路方案處於前期研究階段,具體線路路由、站點暫未最終確定。下一步,將會同市規劃部門深化S1號線線路路由、技術標準研究,積極推進該線相關規劃報批和落實,爭取早日開工建設。
  • 鳳陽縣將發布實施《鳳陽縣溼地保護規劃(2018-2030年)》
    12月3日,鳳陽縣城鄉規劃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6次專委會,原則予以通過《鳳陽縣溼地保護規劃(2018-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近期將發布實施。《規劃》至2020年末,溼地保護率達50.01%;《規劃》期內,力爭新增溼地400公頃以上,《規劃》末期,溼地率達5.82%,溼地保護率達51.79%。《規劃》主要對花園湖、高塘湖、鳳陽山水庫、燃燈水庫、官溝水庫、鹿塘進行保護,並將上述「兩湖四庫」飲用水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內進行重點管護。
  •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30年實現省會高鐵連通
    中國網7月21日訊 綜合消息,國家發改委昨日對外發布《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建成高速鐵路3萬公裡,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 2030年基本實現省會高鐵聯通2030實現省會高鐵聯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於2004年經國務院批准實施,2008年曾修訂。截至2015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已達12.1萬公裡,其中高速鐵路1.9萬公裡,提前實現原規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