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蝶PK葬花:紅樓夢裡的雙美對峙,其中寓意你能看懂幾分?

2021-01-11 卓語紅樓

黛玉葬花和寶釵撲蝶,是紅樓夢裡最著名的經典場景。很多人一生沒讀過紅樓夢,但對這兩個畫面卻絕對熟悉。就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已經成為西遊記的招牌,天下無人不知。

但凡黛釵登上什麼藝術作品,毫無懸念的,肯定一個葬花一個撲蝶。

人們都說葬花是黛玉悲劇性格的經典瞬間;撲蝶則最好的詮釋了寶釵青春健康,表現了寶釵活潑、曠達的性格。

這個說法,甚至是教科書的標準答案。在百度百科這樣的公知網站上,就是這樣告訴世人的。

事實真是如此嗎?

0101撲蝶之喻

撲蝶是小兒女的常態,許多人在兒童時代都撲過蝶,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可是放在紅樓夢裡就不一樣了,因為它是一部非常注重寓意的作品。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蝴蝶有兩重象徵意義。

其一代表愛情。

梁山伯與祝英臺雙雙變成蝴蝶,這是至死不渝的愛情。

其二代表靈魂自由。

莊周化蝶是《南華經》中最為知名的寓言。變成蝴蝶後的莊子,沒有了人身的束縛,感到無比愉快和愜意。因此它成為老莊哲學追求天人合一的經典寓言。

寶釵撲蝶出現在紅樓夢的第27回:

剛要尋別的姊妹去,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十分有趣。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

暫時不要管她怎麼撲,先來說說這個蝴蝶。各位看官,天下哪裡有「大如團扇的蝴蝶」?你見過嗎?

一隻團扇起碼不小於人臉。天啊!跟人臉一樣大的蝴蝶啊,那是蝴蝶嗎,恐怕是老鷹吧?

呵呵,開玩笑的,曹公絕不會寫老鷹的。但總而言之,這不是常見的蝴蝶,也不是一般意義的誇張。曹雪芹到底在幹嘛,如此獨闢蹊徑?

請注意,團扇又稱合歡扇,象徵著團圓,亦引申為愛情。

再看「一雙玉色蝴蝶」。何謂玉色,各位誰能說清楚?普天下蝴蝶或白、或黃、或花,玉色是什麼色?玉本來就沒有固定色嘛。

如此誇張的個頭,出奇的色彩,團扇的比喻,作者當真在寫蝴蝶?

顯然不是!現實裡無論如何找不到這樣的物種。當奇特奇出天際,無疑就是個警示牌。警示內容為:讀者們,我可不是真蝴蝶哦!

其實它是一個象徵,象徵著寶玉和黛玉。

賈母常常把寶黛叫做「兩個玉兒」,人盡皆知。「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不就是兩個相愛相依的玉兒,在享受愛情的美好時刻嗎?

在寶釵撲蝶之前,她剛剛看到寶玉進了瀟湘館。書上寫寶釵很知趣的避開她倆:

忽然抬頭見寶玉進去了.......此刻自己也跟了進去,一則寶玉不便,二則黛玉嫌疑。罷了,倒是回來的妙。想畢抽身回來。剛要尋別的姊妹去,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

上一秒心想避開他倆,才剛轉身,下一秒瞅見一對玉色蝴蝶,開撲!

那一對玉兒,和這一雙玉色蝴蝶,就這樣緊緊相連著。神奇不?

如果你認為寶釵撲的僅僅是蝴蝶,那這紅樓夢還有什麼看頭?真是索然無味,全成了流水帳。

一旦看懂其中的隱喻,就讓人拍案叫絕!如此瞬間神變,身體和心靈的嚴重割裂,活脫脫刻畫出一個口是心非之人。

對那小情侶的甜蜜蜜,寶釵其實有一腔嫉妒和憤恨。否則,她不會一反矜持人設,一反寡婦式的死氣沉沉。

在普通人而言,追逐蝴蝶是與春天互動,是天真童趣的爆發。但對頂著寡婦大腦的人而言,哪來的童趣呢?明明是殲滅戰好嗎!

0202 姦淫狗盜

你以為這是對寶釵的偏見?不,曹雪芹兩百年前就想到了,他特意又安排個故事來說明,就是著名的「滴翠亭偷聽事件」。

寶釵追著蝴蝶來到滴翠亭,偷聽了小紅談話,之後把偷聽嫌疑嫁禍給黛玉。在這段公案裡,大部分人只把焦點聚集在嫁禍上,忽略了寶釵對小紅的評價。

從小紅墜兒的寥寥數語中可以清晰的印證,小紅跟賈芸並不熟。說她兩人私遞手帕,壓根不成立。因為賈芸追要謝禮,小紅有點不知所措,僅此而已。

什麼男女私情啊,一點都不沾邊呢。就算小紅有點春心懵懂,也連個影都還沒有!可是就這樣,硬生生被寶釵認定為「姦淫狗盜」。

如此變態的「道德狂魔」,不是頂著寡婦大腦又是什麼?

有人為之開脫說,寶釵乃封建淑女的典範,一旦涉及男女嫌疑之事,禁不住就要心驚。

這又是強行洗白。如果真是淑女,絕不會住進滿是公子哥的賈府。即便住下了,梨香院大門一關,二門一鎖,端坐繡房等媒人提親,才是正確人生。

不分晝夜的往絳雲軒、怡紅院裡鑽;甚至在梨香院私宴外男,同席飲酒;還要在閨房解衣扣,還要留寶玉住在梨香院........社交禮儀做到這個地位,實在與xx差不多少,還提什麼封建淑女?

自己釣金龜婿時,做什麼都無所謂。看到小紅這點春心,馬上就心驚如此。這是為什麼?

我只想說,論全世界最擅長雙標的文學人物,莫過紅樓夢裡的寶姐姐。

當然,曹雪芹在此處不僅僅寫她的雙標。更重要的是,在她的意識裡真的感覺不到自己有什麼男女私情。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她最忌憚、最排斥,也是最痛恨的是愛,而不是欲。

一切以完成婚姻、完成傳宗接代為目的的行為,在寶釵看來都自帶免罪性。一切以真情實感、精神契合為目的的行為,都是洪水猛獸。

這一套邏輯,恰恰就是程朱理學的核心內容。

寶黛之間可是真的遞過手帕,甚至比之更親密十倍的事情也多著呢!既然小紅都被視為「姦淫狗盜」了,那寶黛呢?

寶黛間的愛,不僅是典型的精神之愛,更直接阻擋她的婚姻、她的生存。因此,無論從思想意識角度,還是從現實利益角度,黛玉都是她的死敵。兩人可謂不共戴天!

「滴翠亭偷聽「這段故事,是對撲蝶的補充和說明。以此來揭示寶釵的內心,證明她撲蝶不是撲童趣,而是撲殺愛情!

0303 花神退位

由以上可知,撲蝶其一寫寶釵對愛情的牴觸;其二寫她熱毒病發,對黛玉深深嫉恨。

身體離開了那對情侶,心卻惡狠狠的扑打他們。貌似大度淡定,實則打翻醋瓶、恨意叢生。

這樣的高度反轉、明暗交替,將人物的內與外同時刻畫得形銷骨立。縱觀世界名著,你找不到如此高級的劇情!

顰兒,我看你往哪裡藏的

剛剛扑打蝴蝶,接著就高喊著顰兒追趕。顰兒不正是她要扑打的蝴蝶嗎?蝴蝶只是個引子,『撲蝶』 撲的既不是蝴蝶,也不是小紅,最終指向了黛玉。

蝴蝶還象徵著靈魂自由。寶釵要扼殺的也不僅僅是寶黛之愛,更是黛玉的靈魂和靈氣。

你們把林姑娘藏在那裡了.......一定是又鑽在山子洞裡去了。遇見蛇,咬一口也罷了。

偷聽、撒謊、誹謗、醜化,已經無所不用其極。然而最令人驚心的是,還要對黛玉下個惡毒的詛咒。

這段故事可兼看《滴翠亭:簾窺壁聽為那般,自古奸佞扮聖人 》《林紅玉因何深受寶釵忌憚?裡面藏著太多紅樓真相》

黛玉那一面呢: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她悲苦的內心向天吶喊,不知這濁世哪裡才有自己的容身之所。

儘管《葬花詞》名聞天下,是紅樓夢傳世最廣的傑作。但真能理解黛玉心境的讀者,萬裡無一。許多人都在納悶,她成天哭什麼呢?

如果僅從物質層面去看黛玉的生活,肯定無法理解。她苦在心靈,苦在無望的愛情,苦在豐沛的靈性卻活在壓迫的時代。

她是花的魂魄,玉的精神,詩的化身,集天地靈氣於一身。如此美好、透明的心靈,遭到封建腐朽文化的荼毒和扼殺。在作者眼中,沒有什麼比這更可悲。

扼殺她的人,最具體的操刀者,就是薛寶釵!

二女爭一男的橋段,還只是本書表面上的東西,是給普通人看熱鬧的。

行家要看出門道:無情冷雪(薛寶釵代表的程朱理學)對林木生機(黛玉代表的自由精神)的破壞和扼殺,才是本書最核心的主旨。

關於黛玉的精神內涵,詳見《黛玉:我是古典文學的女神高峰,不好意思,你真的理解不了》

27回的回目叫做《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撲蝶和葬花放在同一回裡,寓意就更為深刻。

撲蝶能給自己帶來一時歡娛,對蝴蝶來說卻是恐怖的災難,她把歡樂建築在其他生命的苦難上。

葬花則相反,體現了對世間一切生命的憐惜之情,即便是無聲的生命。

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

二十七回開頭先交代了芒種節,又特別描寫了芒種節餞花神的風俗。

黛玉前世來自於仙界,其生日二月十二日恰恰是民間傳說的花神生日。紅樓夢所有角色中,跟花兒發生故事最多的人,也是黛玉。所以她才是妥妥的花神!

紅樓夢中多次寫到芒種節,為什麼作者要反覆餞花神呢?就是為了哀悼黛玉!

儘管黛玉此時肉體還活著,但寶釵排山倒海的冷雪之氣,源源不斷的襲來。在這個世間,花神始終無立足之地。所以每到送別花神的日子,黛玉怎能不悲從中來?

單從故事層面看,是因為寶黛誤會而令黛玉痛哭;但它有更深的思想層面、命運層面。黛釵的對立是天然的,你興我衰,絕對無法共存。

寶釵撲蝶,撲到汗流,破天荒的興奮異常。這也是她追逐世俗名利的模樣。

而在畫面的另一邊,黛玉以靈魂之淚來緬懷逝去的春日,安葬每一片落花。每一個美麗的載體,在黛玉眼中都是神聖的,都應該得到歸宿。

這其實就是對萬物靈性的歌頌和緬懷,也是對令人窒息的人類世界的控訴。

0404 被無限美化的撲蝶

黛釵深刻的對比中,是一明一暗,一褒一貶的立意。然而世人絕不樂意接受這個局面,世人要看的是雙美,是環肥燕瘦。

自從紅樓夢問世以來,歷代藝術者都在美化寶釵撲蝶。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們知道寶釵用什麼撲的蝴蝶嗎?書上寫的是:

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甲側:可是一味知書識禮女夫子行止?寫寶釵無不相宜。】

「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親愛的紅迷們,清代可是窄袖,這袖子可放不下團扇。

很顯然,這是一把摺扇。摺扇藏於衣袖,是典型的男性形象。也就是說,曹雪芹在這個地方故意放了個大大的bug。

他故意把寶釵寫成了個爺們!

脂硯齋深諳其道,緊跟著評說「可是一味知書識禮女夫子行止?」

釵粉認為這是脂硯齋在誇寶釵,說她也有活潑的時刻。可是不好意思啊,這「女夫子」三個字,跟前面的摺扇、爺們做派呼應著呢。

脂硯齋此前沒有將她定為女夫子的慣例,相反一直對她各種吹捧。此處忽然說「女夫子」,只能是揶揄和提醒。

摺扇和團扇雖說都是扇子,但前者是男性社交必備之物,後者為貴族女性彰顯優雅的飾品,兩者是截然不同的象徵。

扇子最早是禮儀之具,又叫"儀仗扇"。它是統治階級為顯示地位和特權而使用的,某種意義上可以代表專制權力,尤其與男性掛鈎時。

插個題外話,下層女僕用不了團扇,她們用的是材質較差的摺扇。晴雯跟寶玉發生矛盾源於一把扇子,寶玉以男主姿態壓制晴雯而引發口角。所以晴雯撕扇也含有寓意,是對統治者專制權的挑戰。

由此可見,這位女夫子用爺們的動作去扑打愛情和自由,不是代替統治者表演又是什麼?

這是一場禮法和人性間的博弈。真實的畫面是:統治者揮舞著狼牙大棒,對覺醒者殘酷鎮壓。而世人卻把它演繹成香汗淋漓的美嬌娘,穿花度柳,春心蕩漾。

為了營造這意境,自然要改頭換面。奇異的超大蝴蝶變成了日常小蝴蝶,漢子扇變成了美麗的團扇,扇面上還要繪上牡丹蝴蝶之類的畫。再配以各種春色旖旎,把所有的春日美好都堆砌上。

總之一切都美噠噠,一切都是楊貴妃」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再現!

古畫裡是這樣的:

近代國畫裡是這樣的:

87版裡是這樣的:

你不要以為古往今來的讀者粗心,不!很多時候是故意的。

在87版拍攝中,撲蝶這一場就有過爭議。編劇和導演都注意到原著寫的是摺扇,但掏出摺扇,打開再去撲,這動作給人感覺非常難看,像是武器似的。討論再三,還是變成團扇。

你看,真的按原著去走一遍,曹雪芹的本意瞬間就出來了。可惜,人們不樂意看他的本意!

就是秉承這樣的創作思路,在曹雪芹筆下與花兒絕緣、日日青灰色打扮,如寡婦般無趣的女子,到了影視裡就成了粉嫩嫵媚、眾花圍繞的角色。

連頭上的簪花,都是她的最大最美最搶眼!

至於花神如何塑造呢?換換頭繩顏色,也就差不多了:

0505 如何對待醋意

黛玉吃醋了,她獨自傷春去。寶釵吃醋了,她去扑打春色,並迅速找到機會抹黑黛玉、詛咒黛玉。

黛玉常常吃醋,但她的醋只跟寶玉有關,只在寶黛兩人之間進行交流和化解。所有的醋最終都成為寶黛成長的一部分,令她們愈加了解對方。

寶釵的醋,絲毫不會引起她本人的悲傷。看上去心理素質棒棒噠。不過她並不平靜,撲蝶就告訴我們,她心裡充滿了恨!

她化解醋的方式是典型的宮鬥主義,散播謠言、挑撥是非、輿論抹黑、抱團孤立.........總之就是想辦法消滅對手。但對寶玉嘛,卻不想多了解一分。

這就是截然不同的生存觀。寶釵非常符合厚黑學、成功學,而黛玉注重是心,她得到的也是寶玉的心,這更像個智者。

從這個角度說,大多數人喜歡寶釵是合理的。我們國人不就很喜歡看當街手撕情敵嗎,消滅對手一直都被視為正義之旅。

0606 小結

釵黛兩人分別代表了儒道兩種文化,她們的精神內質截然相反。黛玉的悲劇裡,寄託著作者的滿腔憤懣。

撲蝶和葬花,最集中的體現了黛釵的文化衝突、人格衝突、修養差別、生存差別。

賈府的敗落、眾人的命運陡變,固然是巨大的悲劇,但這些物質領域的毀滅,本質上是因為精神領域早已腐朽不堪、尸位素餐。

物質世界極度優渥的賈寶玉,集千寵萬愛於一身的賈寶玉,也是【咽不下玉粒金蓴噎滿喉,照不見菱花鏡裡形容瘦。展不開的眉頭,捱不明的更漏。】

賈寶玉尚且如此,無依無靠、集千怨萬恨於一身,倍受權貴打壓、小人排斥的黛玉,又當如何?

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只見那一雙蝴蝶,忽起忽落,來來往往,穿花度柳,將欲過河。倒引得的寶釵躡手躡腳的,一直跟到池中的滴翠亭,香汗淋漓,嬌喘細細,也無心撲了。

看上去多美的畫面啊!可惜,深藏殺機!

美而恐怖,這正是曹雪芹要塑造的薛寶釵。有迷惑世人的皮囊,有麻痺世人的道德包裝,有取悅世人的人設、言辭。

唯一你想不到的是,還有一套戕害扼殺人類靈魂的手段。#讀懂紅樓夢#

相關焦點

  • 對下聯:寶釵撲蝶黛玉葬花湘雲醉臥在紅樓,賈寶玉最怕哪副對聯?
    紅樓夢的對聯俯首皆是,其中有內涵的妙對也不少,這也反映了曹雪芹同志在文學方面的全才與造詣,太虛幻境中的那一副可謂是千古名對,語言雖淺顯,意蘊卻深刻,非曹公而不能得。但是,大觀園是凡界的太虛幻境,紅樓夢的故事主要發生在大觀園,沁芳亭是大觀園第一處景點,所以,此處一聯的意義不可能如此簡單。此聯以匾額沁芳生發而來,雖然對聯無一水字,但寫的卻是水,一脈,三篙(篙原意為竹或木做成的櫓漿)均與水關聯,為什麼要寫水?在外是為了呼應匾額沁芳二字,在內與賈寶玉的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的思想意識相通。
  • 《紅樓夢》我們只知道黛玉葬花,不知道寶玉葬花,他才是葬花人
    《紅樓夢》我們只知道林黛玉葬花,黛玉的葬花詞,讓多少人淚流滿面!其實在《紅樓夢》中賈寶玉也葬花,而且不止一次葬花。他一共葬了三次花。每次葬花的思想感情不同。第一次浪漫、唯美;第二次哀怨、悲傷,痛得不能自已;第三次看盡春歸無處覓,只得平靜接受殘酷的現實,不悲亦不痛。
  • 寶釵撲蝶用的是紈扇還是摺扇?
    寶釵撲蝶用的是紈扇還是摺扇?作者:子凡shine清富察明義喜愛《紅樓夢》,留下了《題紅樓夢》絕句二十首,其四描寫了寶釵撲蝶的故事,全詩如下:追隨小蝶過牆來, 忽見叢花無數開, 盡力一頭還兩把, 扇紈遺卻在蒼苔。
  • 《紅樓夢》裡最富詩情畫意的三個場景
    我覺得《紅樓夢》裡最具有詩情畫意的場景分別是黛玉葬花、寶琴立雪、湘雲醉臥。《紅樓夢》裡第一次寫到黛玉葬花是在第二十三回。曹雪芹寫得也十分巧妙。曹雪芹不是平鋪直敘,而是藉助了另一個本身就很唯美的場景:賈寶玉正在看《會真記》,正看到「落紅成陣」的時候,一陣風吹過,把樹頭上桃花吹下一大半,落得賈寶玉滿身都是,賈寶玉於是就把落花抖在沁芳溪裡。這個場景本身就很有畫面感。可是,林黛玉看到賈寶玉這樣做,卻說:「撂在水裡不好。你看這裡的水乾淨,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髒的臭的混倒,仍舊把花糟蹋了。
  • 黛玉葬花兩次,一次驚喜一次悲痛,其中滋味都在花中
    在《紅樓夢》中有個經典的片段,那就是黛玉葬花。「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在《紅樓夢》中,對於黛玉葬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黛玉吟出《葬花吟》這一次,其實在《紅樓夢》中,黛玉葬了兩次花,並且是在不同的情況下葬了品種不同的花,兩次葬花帶給了黛玉不一樣的心情,第一次黛玉是歡喜的,但是第二次卻讓她悲痛欲絕,事情的緣由究竟為何?下面就讓我們細細品讀。
  • 紅樓夢×宋詞|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黛玉葬花」的美麗與哀愁
    你看那,微風細雨中,燕子雙雙飛翔;落花紛揚中,人卻幽幽獨立。記得當時初相見,兩重心字,金黃淺淺;琵琶四弦,相思淡淡。如今,早已是殘春時節,夢醒之後,簾幕低垂,這惱人的情思又湧上心頭,增添了無窮哀愁。每每讀到「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一句,總是想起「黛玉葬花」,想起林黛玉「肩上擔著花鋤,鋤上掛著花囊,手內拿著花帚」的場景。
  • 《葬花吟》黛玉演繹最完美的行為藝術!人葬花,花亦葬人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是最經典的情節之一,通過黛玉葬花,看到了黛玉多愁善感,惜花惜人之情。通過黛玉葬花,也正是寫出了黛玉悲慘命運的另一個縮影。黛玉終究在賈府的豪門深院中,在萬般委屈中香消玉損了。葬花吟,黛玉以花比喻自己,寄情於物,在《紅樓夢》中是最美麗多情的詩歌之一。
  • 《紅樓夢》:芒種日,餞花期,諸芳喜樂,為何獨黛玉悲泣葬花?
    這一天,大觀園裡還發生了幾件事,幾件突顯個性的小事。首先是無情冷豔的寶釵,被餞花節的歡樂氛圍所感染,偶遇兩隻翩翩起舞的蝴蝶,釋放天性,在花間撲起蝶來,為我們展示了寶姐姐熱情奔放的一面。寶玉就是一架通往外面世界的橋梁,既在女孩堆裡混,又能自由進入外面的世界。讀懂了這一段,探春臨時管家時與寶釵探討學問,就不再突兀。李紈也讀書,她怎麼就聽不懂?因為探春寶釵所讀的書,來自外面的世界,已經超越了李紈的見識。玩樂中不忘主業,所以探春能從諸芳中脫穎而出。
  • 《紅樓夢》第二十八回馮紫英家宴上的秘密!
    既雲「尚古風俗」,到底此風源於何時並無據可靠;回前批語寫道:《葬花吟》是大觀園諸豔之歸源小引,故用在餞花日諸豔畢集之期。餞花日不論其典與不典,只取其韻耳。餞花日可以看作是作者故意杜撰的一個節日。這一天發生了很多事情,黛玉葬花、寶釵撲蝶,馮紫英舉行家宴回請薛蟠和賈寶玉。
  • 紅樓夢裡四首梅花詩的寓意
    紅樓夢之所以被稱為迷宮,就是因為裡面 的寓意太多,有些寓意通過脂硯齋批語透漏了出來,有些卻需要讀者去善察能悟。在第五回中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子領他見了很多仙姑,其中點出名號的有四位,第一個是痴夢仙姑;第二個是種情大士;第三個是引愁金女;第四個是度恨菩提。
  • 曹雪芹《葬花吟》詩賞,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葬花吟》這首古體詩,出現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是林黛玉在山坡後面哭泣時所吟,書中章節為《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那天是二十四節氣的芒種節,春天將盡,祭祀送花神。眾人開心地過節時,卻獨少了林黛玉,大家都找不到她。只有賈寶玉知道,林黛玉可能去了前天和他葬花的山坡。
  • 葉小鸞、金聖歎與《紅樓夢》
    他認為,第一,整個說,一門婦女(少女)能詩,這就給《紅樓夢》以影響,第二,就葉小鸞一人來說,少年才女,未嫁而亡,她的「戲捐粉盒葬花魂」末三字即為黛玉採用,足證林黛玉身上有葉小鸞的影子。四歲就能誦《離騷》,不數遍即能了了。十歲,正值初寒,她母親說:「桂寒清露溼。」她就應了下句:「楓冷亂紅凋。」十四歲,能弈。十六歲,有族姑善琴,略為指教,即通數調,清泠可聽。家有畫卷,即能摹寫。每日臨王子敬《洛神賦》,或懷素草書,不分寒暑,靜坐北窗下,一爐香相對終日。第三,命運悲慘。葉小鸞年十七而夭折,而且是在婚前五日以小病而逝。
  • 紅樓夢裡的棗泥山藥糕,誰解其中味?獨有聰明的秦可卿能領悟
    《紅樓夢》持久不衰的魅力在於:以最小的面積,驚人非凡地堆積了最大量的處世智慧!魯迅先生認為《紅樓夢》是一本為人處世的智慧奇書,詩綠鳳從人情世故的視角,與你分享紅樓精華。秦可卿心有所虛,一方面與公公偷情之事已經敗露,另一方面更有弟弟秦鍾火上澆油,告訴她學堂裡大家都在八卦瘋傳她的緋聞花絮。看來寧府人沒敢撕破那層窗戶紙,只不過礙於賈珍的權勢罷了,但越是這樣,秦可卿內心裡越是煎熬,越發羞愧難當。
  • 葉小鸞、金聖歎與《紅樓夢》:金聖歎對曹雪芹的影響
    他認為,第一,整個說,一門婦女(少女)能詩,這就給《紅樓夢》以影響,第二,就葉小鸞一人來說,少年才女,未嫁而亡,她的「戲捐粉盒葬花魂」末三字即為黛玉採用,足證林黛玉身上有葉小鸞的影子。四歲就能誦《離騷》,不數遍即能了了。十歲,正值初寒,她母親說:「桂寒清露溼。」她就應了下句:「楓冷亂紅凋。」十四歲,能弈。十六歲,有族姑善琴,略為指教,即通數調,清泠可聽。家有畫卷,即能摹寫。每日臨王子敬《洛神賦》,或懷素草書,不分寒暑,靜坐北窗下,一爐香相對終日。第三,命運悲慘。葉小鸞年十七而夭折,而且是在婚前五日以小病而逝。
  • 黛玉葬花為何在四月二十六日?隱藏了什麼重大歷史事件?
    作者:九峰真人我們「吳氏紅學」認為,《紅樓夢》的時代背景是明末清初,小說開篇提到的「真事隱」隱去的是明末清初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四月二十六日是《紅樓夢》裡反覆提到的一個重要日子,林黛玉葬花的日子正是在四月二十六日。
  • 該不該讓小學生讀《紅樓夢》?王旭明:不宜過早讀紅樓
    原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不提倡六年級以下孩子閱讀 中國紅樓夢研究學會會長建議小學生看繪本幫助理解「剛才有位老師講到讓孩子讀《紅樓夢》,沒有必要一定要讓孩子讀《紅樓夢》,我不提倡6年級以下的孩子讀《紅樓夢》,甚至初中也未必都要讀。」
  • 英文《葬花吟》 頗有文採和新意
    經典的《葬花吟》用英文唱出來是什麼味道?「林妹妹」唱歌劇時中氣十足,觀眾能適應麼?這一切,都將在今天晚上,英文原創歌劇《紅樓夢》的北京首演現場得到答案。 昨晚,本報記者在保利劇院直擊歌劇《紅樓夢》在北京的媒體彩排場。熟悉的故事,英文範兒的個唱,還有華麗的舞美,讓提前觀演的人們感覺既親切,又新奇。 盛宗亮彩排時仍在改譜 昨天的彩排從下午6點半開始。
  • 鋼琴獨奏中國歌劇紅樓夢片段《顰兒心系讀書郎》詞曲:靜遠
    擔心處事你莽撞,   大情小事欠思量。   打架鬥毆學業荒,   同學情意必毀傷。   遠親緊鄰多尊重,   友誼地久愛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