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我們只知道黛玉葬花,不知道寶玉葬花,他才是葬花人

2020-12-18 潤楊閬苑

《紅樓夢》我們只知道林黛玉葬花,黛玉的葬花詞,讓多少人淚流滿面!其實在《紅樓夢》中賈寶玉也葬花,而且不止一次葬花。他一共葬了三次花。每次葬花的思想感情不同。第一次浪漫、唯美;第二次哀怨、悲傷,痛得不能自已;第三次看盡春歸無處覓,只得平靜接受殘酷的現實,不悲亦不痛。

第一次葬花在第二十三回,那一日正當三月中浣 ,早飯後寶玉攜了一套《會真記》走到沁芳閘橋邊桃花底下一塊石上坐著 看《會真記》。【正看到"落紅成陣"只見一陣風過把樹頭上桃花吹下一大半來 ,落的滿身滿書滿地皆是.寶玉要抖將下來恐怕腳步踐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來至池邊抖在池內.那花瓣浮在水面飄飄蕩蕩竟流出沁芳閘去了】回來只見地下還有許多花瓣,寶玉正踟躕,不知如何是好,只聽背後有人說道:「你在這裡作什麼?"寶玉一回頭,見是林黛玉來了肩上擔著花鋤鋤上掛著花囊手內拿著花帚。寶玉便讓黛玉把花掃起來撂在水裡。林黛玉說撂在水裡不好,雖然這裡的水乾淨,但是一流出去髒了,就會把花遭塌了。她告訴寶玉【那畸角上我有一個花冢如今把他掃了裝在這絹袋裡拿土埋上日久不過隨土化了豈不乾淨】。這是寶玉第一次葬花。接著二人在漫天飛舞的桃花下共同讀《會真記》。兩個人的愛情悄悄生長,這次葬花浪漫、唯美。

第二次葬花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正值未時交芒種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凋謝,花神退位,須要餞行。寶玉因前日與黛玉鬧矛盾,這日又不見了黛玉,【因低頭看見許多鳳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嘆道:「這是他心裡生了氣也不收拾這花兒來了……」於是寶玉便把那花兜了起來, 登山渡水過樹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處來。】寶玉要將這些花埋到花冢裡。轉過山坡就是花冢。這時只聽山坡那邊有嗚咽之聲一行數落著哭的好不傷感。這就是著名的黛玉葬花。黛玉邊葬花,邊落淚,邊吟誦「……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聽得寶玉哭倒在地,懷裡兜的落花也撒了一地。這次寶玉沒有真的葬花。寶玉由黛玉的葬花詞,從花聯想到人。寶玉哭倒,哭的不是花,哭的是如花的美人!與其說寶玉葬花,不如說寶玉在葬花樣美人、薄命紅顏。這次葬花,哀慟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寶玉第三次葬花是在第六十二回寶玉過生日的時候,香菱鬥草,弄溼了裙子,換了襲人的裙子後,【香菱見寶玉蹲在地下將方才的夫妻蕙與並蒂菱用樹枝兒摳了一個坑先抓些落花來鋪墊了,將這菱蕙安放好又將些落花來掩了方撮土掩埋平服】。寶玉將香菱的夫妻蕙,和自己並蒂蓮葬在一處。我很疑惑,這次葬花表達了作者什麼意圖呢?難道是為了表達香菱與丈夫的夫妻緣分終於死掉;並蒂蓮,只不過是寶玉一廂情願的祝福,終於歸於塵土。這次葬花,也許是寶玉看盡荼蘼花事了,對於愛情和婚姻已經了悟,不再奢望,於是平靜地埋葬了愛情與婚姻。不悲亦不痛。

花是美麗又易凋謝的,女孩子也是美麗又易香消玉殞的。花也是女孩的代名詞。寶玉最喜歡女孩子,不幸的是寶玉目睹了這些花一樣嬌豔的女孩子一個個枯萎凋零,不能不說是一出人間悲劇。

文:潤楊閬苑

相關焦點

  • 《葬花吟》黛玉演繹最完美的行為藝術!人葬花,花亦葬人
    《紅樓夢》中,黛玉葬花是最經典的情節之一,通過黛玉葬花,看到了黛玉多愁善感,惜花惜人之情。通過黛玉葬花,也正是寫出了黛玉悲慘命運的另一個縮影。黛玉終究在賈府的豪門深院中,在萬般委屈中香消玉損了。葬花吟,黛玉以花比喻自己,寄情於物,在《紅樓夢》中是最美麗多情的詩歌之一。
  • 黛玉葬花兩次,一次驚喜一次悲痛,其中滋味都在花中
    當耳邊又響起《葬花吟》悽美的詩句,我們仿佛又看見了那位遺世而獨立的白衣仙子——林黛玉,黛玉是真正愛花的人,她不忍心看著落敗的花瓣隨著無情流水飄走,不忍心這些純潔的花瓣爛了髒了,質本潔來還潔去,化入泥土才是最好的結果。
  • 紅樓夢×宋詞|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黛玉葬花」的美麗與哀愁
    你看那,微風細雨中,燕子雙雙飛翔;落花紛揚中,人卻幽幽獨立。記得當時初相見,兩重心字,金黃淺淺;琵琶四弦,相思淡淡。如今,早已是殘春時節,夢醒之後,簾幕低垂,這惱人的情思又湧上心頭,增添了無窮哀愁。每每讀到「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一句,總是想起「黛玉葬花」,想起林黛玉「肩上擔著花鋤,鋤上掛著花囊,手內拿著花帚」的場景。
  • 黛玉葬花為何在四月二十六日?隱藏了什麼重大歷史事件?
    作者:九峰真人我們「吳氏紅學」認為,《紅樓夢》的時代背景是明末清初,小說開篇提到的「真事隱」隱去的是明末清初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四月二十六日是《紅樓夢》裡反覆提到的一個重要日子,林黛玉葬花的日子正是在四月二十六日。
  • 賈寶玉對很多人用情,為何黛玉葬花讓他失魂落魄
    其實黛玉剛進賈府,寶黛年紀都還尚小,但是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寶玉卻因為從小嬌生慣養,與賈府的丫鬟小姐打罵慣了,突然看見眼前這位妹妹如清水出芙蓉,自然第一感覺就不一樣,甚至因為看見林妹妹身上沒有佩戴寶玉,非要把那個勞什子砸掉,可見寶玉的幼稚。
  • 撲蝶PK葬花:紅樓夢裡的雙美對峙,其中寓意你能看懂幾分?
    黛玉葬花和寶釵撲蝶,是紅樓夢裡最著名的經典場景。很多人一生沒讀過紅樓夢,但對這兩個畫面卻絕對熟悉。就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已經成為西遊記的招牌,天下無人不知。但凡黛釵登上什麼藝術作品,毫無懸念的,肯定一個葬花一個撲蝶。人們都說葬花是黛玉悲劇性格的經典瞬間;撲蝶則最好的詮釋了寶釵青春健康,表現了寶釵活潑、曠達的性格。
  • 對下聯:寶釵撲蝶黛玉葬花湘雲醉臥在紅樓,賈寶玉最怕哪副對聯?
    常常有人把此聯說成"真作假時假亦真,有為無處無還有」,這個順序變了,意思就不一樣了,因此,此聯的順序是不能改變的,它表示萬物的起始以及事物的兩個對立面可以互換轉化的辯證思想。作為假的化身,賈寶玉也很有歪才,正經的書讀不來,對聯詞賦還是可以的,紅樓夢中曹雪芹借賈寶玉之手,寫下了不少對聯。
  • 《黛玉葬花》賞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而從情侶間的小打小鬧,到林黛玉的內心由稚嫩轉向成熟,葬花這部分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轉折點。書中在黛玉葬花之前還描寫了寶釵戲蝶,通過場景描寫,將兩個人物的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畫出來,而兩人的性格也在這一部分,體現出最大程度的不同。
  • 《紅樓夢》:芒種日,餞花期,諸芳喜樂,為何獨黛玉悲泣葬花?
    滿園裡繡帶飄颻,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人間四月芳菲盡,既然是人力不可挽回的自然規律,那就坦然接受吧。不僅如此,這樣一個祭餞之日,諸芳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以歡送的方式告別花神。
  • 英文《葬花吟》 頗有文採和新意
    經典的《葬花吟》用英文唱出來是什麼味道?「林妹妹」唱歌劇時中氣十足,觀眾能適應麼?這一切,都將在今天晚上,英文原創歌劇《紅樓夢》的北京首演現場得到答案。 昨晚,本報記者在保利劇院直擊歌劇《紅樓夢》在北京的媒體彩排場。熟悉的故事,英文範兒的個唱,還有華麗的舞美,讓提前觀演的人們感覺既親切,又新奇。 盛宗亮彩排時仍在改譜 昨天的彩排從下午6點半開始。
  • 暖暖環遊世界黛玉葬花百美圖1146-1150怎麼過 一鍵通關套裝一覽
    暖暖環遊世界一款萌妹系換裝手遊,那麼暖暖環遊世界黛玉葬花百美圖怎麼一鍵通關?有哪些套裝搭配?接下來跟小編一起看一下黛玉葬花百美圖1146-1150通關搭配吧。  暖暖環遊世界黛玉葬花百美圖一鍵通關攻略:  百美圖1146 :初進大觀園  一鍵通關套裝:旅行者
  • 曹雪芹《葬花吟》詩賞,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葬花吟》這首古體詩,出現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是林黛玉在山坡後面哭泣時所吟,書中章節為《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那天是二十四節氣的芒種節,春天將盡,祭祀送花神。眾人開心地過節時,卻獨少了林黛玉,大家都找不到她。只有賈寶玉知道,林黛玉可能去了前天和他葬花的山坡。
  •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淺析林黛玉的《葬花吟》
    表面看來,《葬花吟》是作於黛玉被晴雯誤關在怡紅院外,一時想不開,心有所感而作。詩的內容,表達的不過是對自己的自憐自哀。試想,如果僅有這樣的意境,這首《葬花吟》還能稱之為優秀的詩嗎?《葬花吟》中有著很多林黛玉自身內心的想像,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願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 寶玉杜撰的《芙蓉女兒誄》中,所指的花神究竟是晴雯還是黛玉?
    紅樓夢第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誄」中,賈寶玉惦念晴雯,向丫環詢問她生前的遺言,因聽到晴雯託夢,到天上謀得一個花主之職。於是展開聯想,時值八月恰逢芙蓉封花主,所以他杜撰了一篇華美祭文《芙蓉女兒誄》,來悼念晴雯。
  • 黛玉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這也符合了黛玉敏感悲觀的性格,同時又按時了黛玉的結局正如同這花瓣一樣破碎凋零。葬花的不止黛玉一個,還有寶玉,然而寶玉做法卻和黛玉不同,他將花瓣放入水中,讓它隨水流去,直到它消失不見。寶玉和黛玉是知己,兩人當然有共通之處,同是惜花愛花之人,做法卻截然不同,黛玉葬花,埋葬的也是她自己,符合她多愁善感天性悲觀的性格。
  • 葉小鸞、金聖歎與《紅樓夢》
    在這30多年中,學術界推出了研究金聖歎的許多新的成果,特別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陸林的《金聖歎史實研究》一書,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過去不知道的(至少是我所不知道)的材料,打開了我們對金聖歎研究的視野。陸林這本書提供的材料證明,金聖歎和葉燮一家有緊密的聯繫,金聖歎對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有直接的影響,而這種聯繫和影響的關鍵人物,就是葉小鸞。
  • 葉小鸞、金聖歎與《紅樓夢》:金聖歎對曹雪芹的影響
    在這30多年中,學術界推出了研究金聖歎的許多新的成果,特別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陸林的《金聖歎史實研究》一書,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過去不知道的(至少是我所不知道)的材料,打開了我們對金聖歎研究的視野。陸林這本書提供的材料證明,金聖歎和葉燮一家有緊密的聯繫,金聖歎對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有直接的影響,而這種聯繫和影響的關鍵人物,就是葉小鸞。
  • 《紅樓夢》以花喻人——花人幻化,花人神三位一體
    《紅樓夢》中給人清晰、直觀感受的達到「花人幻化」層次的唯有黛玉和晴雯。第一百一十六回,寶玉於仙天福地遇見晴雯,照應前文,晴雯當成為掌管芙蓉的花神,而黛玉則成為司管各類花神的主人,當為百花神。此是小編在各人主花喻的基礎上,分析而得。但必須指出的是,雖諸釵有主花喻,與其人物特質最為符合,但並非主花喻為何花,即為何種花神。合山究也說:「那麼,晴雯和黛玉以外的美女們的情況又是怎樣呢?儘管由於書中沒有描寫,我們對此並不瞭然,但她們恐怕也會成為某一種花的花神;或者,縱不成為花神,也會成為天界的某種仙女。總之,從天界降凡的她們,死後必定成神回返天界。」
  • 黛玉究竟是怎麼死的?其實她自己已經親口說出了答案
    而作為金陵十二釵之首的林黛玉,是全書的核心人物,由於《紅樓夢》的後四十回沒有寫完,關於黛玉的最終結局一直是一個謎,但有一點是沒有爭議的,就是黛玉最終會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紅顏早逝。有爭議的是,黛玉究竟是怎麼死的?如高鶚續書裡面寫的,黛玉是在寶玉和寶釵的新婚之夜一病而亡。
  • 《紅樓夢》裡最富詩情畫意的三個場景
    我覺得《紅樓夢》裡最具有詩情畫意的場景分別是黛玉葬花、寶琴立雪、湘雲醉臥。《紅樓夢》裡第一次寫到黛玉葬花是在第二十三回。曹雪芹寫得也十分巧妙。那畸角上我有一個花冢,如今把他掃了,裝在這絹袋裡,拿土埋上,日久不過隨土化了,豈不乾淨。」可見,林黛玉多麼悲天憫人,多麼潔身自好,多麼希望給落花一個乾淨的歸宿。林黛玉的這個說法讓人想起杜甫在《佳人》裡寫下的「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再結合《葬花吟》裡的「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我們可以看出,林黛玉的內心是多麼高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