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會說話 聽這些江津「老物件」講述自己的故事……

2020-12-24 上遊新聞

江津文旅消息,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蹟,在江津這塊土地上,前人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寶貴的財富,今天就一起去感受下這些珍貴的「老物件」。

石門大佛寺摩崖造像

(航拍石頭大佛)

(山門、大殿)

(大殿側面)

(水月觀音)

石門大佛寺摩崖造像,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江津區石門鎮境內的長江北岸,由水月觀音造像、寺院建築等構成。水月觀音自在坐姿,依山崖鑿出,通高13.5米,頭戴花冠,面相端莊,項戴寶圈,胸腹飾瓔珞,披帛覆肩,下著長裙。右足下踏垂蓮,左足上曲,雙手擱於膝上,該造像為我國現存最大的石雕水月觀音像。寺院建築由寺門、像閣與廂房等組成,總建築面積720平方米,七重像閣為中心建築,依山構建,氣勢磅礴。

明三彩童子車馬俑

(明三彩童子車馬俑,二級文物,區博物館藏)

(明三彩童子車馬俑,二級文物,區博物館藏)

(明三彩童子車馬俑,二級文物,區博物館藏)

(明三彩童子車馬俑,二級文物,區博物館藏)

(明三彩童子車馬俑,二級文物,區博物館藏)

(明三彩童子車馬俑,二級文物,區博物館藏)

(明三彩童子車馬俑,二級文物,區博物館藏)

明三彩童子車馬俑,高32.7cm  寬28.7cm。此組器陶質三彩,童子頭髮雙結,面帶微笑,右手執韁,左手握鞭,身著綠色長衫,弓步背靠馬鞍。此三彩俑造型精美,色彩鮮豔。

清乾隆粉彩錦地開光獸耳瓷樽

(清乾隆粉彩錦地開光獸耳瓷樽,二級文物,區博物館藏)

(清乾隆粉彩錦地開光獸耳瓷樽,二級文物,區博物館藏)

(清乾隆粉彩錦地開光獸耳瓷樽,二級文物,區博物館藏)

(清乾隆粉彩錦地開光獸耳瓷樽,二級文物,區博物館藏)

(清乾隆粉彩錦地開光獸耳瓷樽,二級文物,區博物館藏)

(清乾隆粉彩錦地開光獸耳瓷樽,二級文物,區博物館藏)

清乾隆粉彩錦地開光獸耳瓷尊,口徑:12 cm;腹徑:26 cm;底徑:15.6 cm;高:38.4 cm。此尊瓷質,通體施粉彩。器形為敞口,圓唇,短頸,圓腹,圈足底,底外撇。器身頸部兩側堆貼獸形耳,耳下佩掛雙魚,蝙蝠等飾物。瓶腹兩面為圓形開光,其中分別繪有《春山行旅圖》和《飲酒行樂圖》。器物通體色彩豐富,色調柔和。繪圖內容豐富,器物造型古雅、莊重。器物底部有紅色篆書款「大清乾隆年制」。為典型的乾隆粉彩作品。

原標題:文物會說話,帶你了解身邊的江津文物

(想看更多熱點新聞,了解更多服務資訊,請下載重慶新聞門戶APP——上遊APP,1500萬+重慶人都在用的APP)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文物會說話,帶你了解身邊的江津文物,答題贏紅包(一)
    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蹟,在江津這塊土地上,前人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寶貴的財富,今天跟著江津文旅一起去感受下這些珍貴的
  • 讓老物件說話:水汆兒、車袢、虎鐺 老北京的老物件您認得嗎?
    胡同4號,朱漆木門旁的灰磚牆上,掛著白底黑字的大牌子——安定門京城老物件陳列室。 平常這裡悄無聲息,只有當王金銘出現的時候,這間40多平方米空間裡2000多件老物件,才「七嘴八舌」欣欣然活了過來。 「考考您,這是什麼?您聽我敲,『當—昂—昂—昂……』這叫罄,聲音特別悠長,有拍電影的導演專門來錄這個聲音。」
  • 這位民間收藏家 讓老物件講述光陰的故事
    「這些別人看不上眼的老物件,見證了青島從小漁村發展到大都市的歷程。」市民郝利晟向記者展示他近兩年收藏的「寶貝」,這些別人根本看不上的老輩日用品,是他在膠州灣沿岸舊城、舊村改造中,從搬遷居民家中淘回來的。圖為各種零碎的老物件,見證了青島的百年曆程。
  • 百年老街山城巷,具有重慶人情味的故事地,來這聽山城老故事!
    這一條百年老街巷藏著一個故事館,它的名字叫山城故事館,是由重慶市文物保護志願者服務總隊開設的展館。山城故事館位於渝中區山城巷金馬寺小學內,這裡集結了來自不同年代及人物的故事。也許不是驚天動地的,但是在時光的映射下,依舊會令人感動。
  • 「記憶交換」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時代的小故事
    在數位化上,今年山西省文旅廳把「時尚迴響」的老物件和故事納入山西省公共文化數字資源系列,開始用專業的照片、視頻來記錄這些有意義的人、物、事。太原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免費幫他們做城市記憶地圖,把物品的地理信息放置在真實的城區地圖上。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些街道、建築裡曾經發生的故事。「幾乎所有的捐贈人都想隔一段時間過來,看看他們的捐贈物。」
  • 金家嶺街道:走進楊德勝的「個人博物館」 聽聽他和老物件的故事
    青島新聞網11月30日訊 每一個老物件都是一段歷史的最好見證,他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一個個古老的故事,記錄著一段段難忘的歲月,傳承著那一份情懷和信仰。家住金家嶺街道康城社區的楊德勝,在青島收藏圈頗有名氣,人稱「青島秀才」。幾十年來,楊德勝將自己收藏的部分老物件,陸續捐贈給青島市各大檔案館和小學。
  • 走進金家嶺街道楊德勝的「個人博物館」 聽聽他和老物件的故事
    每一個老物件都是一段歷史的最好見證,他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一個個古老的故事,記錄著一段段難忘的歲月,傳承著那一份情懷和信仰。家住金家嶺街道康城社區的楊德勝,在青島收藏圈頗有名氣,人稱「青島秀才」。幾十年來,楊德勝將自己收藏的部分老物件,陸續捐贈給青島市各大檔案館和小學。
  • 俺家的老物件:有幾樣肯定讓你大開眼界!
    文:張力田有些老物件,它們緘默地躺在角落裡,我至今還留著,不是收藏,而是一種紀念。這些老物件曾伴隨著我們一同走過那些歲月。看到這些物件,會有一種曾經的感同身受,有時,它們會象定位系統一樣,將我們的心牢牢地鎖定在一個又一個值得回憶的故事裡。
  • 守望傳統,擁抱未來——聽博物館講述超級IP的中國故事
    新華社長沙5月18日電 題:守望傳統,擁抱未來——聽博物館講述超級IP的中國故事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蔣芳、柳王敏  承載著人類的歷史與記憶,博物館用一件件文化瑰寶,將流動的光陰定格。  自南通博物苑肇始,中國博物館事業已走過百餘年。
  • 海壇歷史的收藏者:老物件裡藏著嵐島歲月!
    8日,記者一行來到伊海家中「尋寶」,聽他訴說老物件背後的故事。從他口中,眼前這些泛黃的舊物似乎有了溫度,更添歷史厚重感,平潭昔日的倩影也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 30年搜集4000件老物件,長城腳下他把自家搞成博物館
    數百歲的三眼火銃無聲講述著金戈鐵馬的歲月,舊門板和老掛鍾失了顏色卻精緻依舊,石碾和舊簸箕記錄著農耕時代的印記……盛夏時節,記者走進延慶八達嶺鎮南園村村民孫泉家,滿院子的老物件讓人瞬時穿越。近30多年來,孫泉沿著長城沿線四處「淘寶」,攢了足足四千多件老物件。
  • 北京文博丨聽志願者講述中軸線的故事①
    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由北京市文物局主辦,北京博物館學會、北京博物館志願服務總隊承辦,北京市文物局宣傳教育中心、北京市文物局團委協辦的「中軸線上看北京——志願者講述視頻徵集活動」,以「認識中軸線,感悟北京城」為主題,邀請北京地區博物館志願者作為講述人,自製網絡微視頻,通過微信、微博、短視頻平臺等媒介進行宣傳推廣
  • 五分鐘聆聽國寶說話 聽的是故事更是自信
    為了更好地展現國寶背後的故事,製作團隊在影像敘事方面進行了不少探索與創新,不僅開闢行業先河,採用8K技術呈現文物精妙的藝術細節,更以沉浸式體驗回歸歷史現場、大數據算法模擬書法真跡等技術手段,讓觀眾從歷史的旁觀者化身為參與者。為《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打頭陣」的是《洛神賦圖》。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河南文物佔三分之一
    與《國家寶藏》用超過半小時的時間去說一件文物不同,《如果國寶會說話》每集只有短短5分鐘,總計100集。全片共分四季,每季25集,以時間為脈絡,依次講述國寶,目前豆瓣評價超過了9分。這部紀錄片拍攝的初衷是什麼,5分鐘的時間內又打算告訴觀眾什麼?日前該片總導演徐歡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老司城,講述古老的故事
    石街、石橋、石墓、石馬、石獅、石菩薩,在微風的輕撫下,講述古老的故事。 ■ 遺 址 清晨,站在宮殿區的高處遠眺,水霧從山谷的河道中升騰,順著山勢向山頂瀰漫,樹木、石頭,都模糊了。 恍惚之間,眼前的遺址,又回到了宮殿林立,繁華的過去。
  • 峰峰這些「老物件」你不一定見過!
    峰峰這些「老物件」你不一定見過!也許是故鄉的一幢老屋一棵大樹、一條小巷……但當你走進大峪鎮南山村時你便會發現原來鄉愁還可以是一座「村史館」為了籌建村史館,大家把自己家的老物件兒都捐出來了,希望能通過這些老物件兒、這些人物、這些故事,幫我們把鄉愁、把根留住,激勵村裡的下一代,不忘過去,努力奮鬥,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參觀時,村支部書記劉雪峰說。
  • ...古床、石磨、陶罐……他用老物件在科學城「碼」出一個文創園
    農業文創園當傳統農業「撞」上文化創意後農業也會變得時尚變得「性感」下面這些東西你有多久沒見過了?這些對於00後來說,或許一臉茫然但對於生長在農村的80後、90後這是一件件寄託著成長經歷的老物件文藝一點,它們承載著「鄉愁」如若遇見它們,你會做什麼感嘆兩句還是發朋友圈科學城香爐山街道的李啟利一個見證城市拓展的80後把老物件重新拼接構造並請來川美教授坐鎮指導打造出一個文創農業園
  • 湖人拍紀錄片紀念老巴斯 講述showtime湖人故事
    網易體育10月7日報導:現任洛杉磯湖人隊總裁珍妮-巴斯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正在籌劃拍攝一部全新的湖人紀錄片。
  • 《冷歷史會說話:你不知道的老成都》第三十期|九鬥碗:為啥就不能上...
    每天5分鐘,聽遍錦官城;  過往前朝事,歷史也新鮮。  《冷歷史會說話:你不知道的老成都》是四川新聞網&成都博物館&四川傳媒學院攜手打造的一檔文化類原創音頻節目。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傳統宴席「九鬥碗」和它背後的故事。
  • 說話給自己的心靈聽
    ,畫出日期,訂下機票,用一段出走,來說話給自己的心靈聽。小申看著一旁的好幾家商店說:「你看這些店門都沒開,他們十一點才開始工作,對他們來講,生活是不著急的。」我聽這些話,看這一旁的山說:「住在這種環境,呼吸都會變得更深,應該會更依自己的心情過生活吧!」小申點點,說了一個故事:有一段時間國家為了照顧他們,想改善他們的經濟狀況,和幾家工廠接洽,替他們安排了工作,連班車、住的都安排好了,每個月至少有四、五千塊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