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王二小的放牛玩伴,為其守墓60多年,只因報答當年的救命之恩

2020-12-19 希望的燈不熄滅

牛還在山坡上吃草,但放牛的卻不知道去了哪裡。並非他貪玩丟掉了牛群,而是放牛的孩子王二小…這首旋律悠揚的敘事民歌,背後其實是一個感人的故事,背後是一位童子的勇敢奉獻。王二小,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個名字,他出生於1929年,淶源縣上莊村一個貧農家庭,要是活到今天,也應該有91歲了。

可戰亂年代的孩子,往往無法自持,王二小八歲那年,全面抗戰爆發。戰爭迅速蔓延到王二小的家鄉,敵後戰場上的鬼子兵,特別是華北方面軍,往往實行三光政策。三光指的是燒、殺、搶,這種掃射非常瘋狂,非常激烈。僅1938年9月至1939年6月間,北嶽區的和縣就屠殺了10萬人,可以想見當時情況的慘烈。

自入侵者入侵後,王二小的家鄉再也沒有得到安寧,1940年,他的父母雙雙死亡。11歲的小孩會做什麼呢?在外面吃晚飯時,他聽說插箭嶺南離解放區很近,就逃往南馬莊地區的狼牙村。他在這裡受到同一位受苦民眾的仁慈幫助,也漸漸懂得了抗戰的道理,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當地的抗戰兒童團。

家被陷落,血流成河,使這個只有十一歲的小男孩迅速長大,早已下定決心要和鬼子拼到底。狼牙口是長城的重要關城,也是淶源通往阜平的要道,自然也成了鬼子掃蕩的必經之地。年輕的人眼力好,跑得快,便常為八路軍放哨,偶爾也為他們割草,送鞋,送信。由於年齡的限制,他只能暫時做些事,也是出力了。

一九四二年十月二十五日,日寇再來掃蕩,到了山口就迷了路。而且那時王二小正在山腰放牛,正好撞到了鬼子,鬼子就讓他帶路了。望著指手畫腳的鬼子,想起自己無辜死去的親人和同胞,又想起仍在遷移途中的鄉親。王二小下定決心,裝出順從的樣子,把鬼子們帶到包圍圈裡去。青少年偽裝下的計劃非常成功,鬼子被引入了包圍圈。

但他無法走出房間,因為鬼子生氣了,被刺刀刺死。在王二小過世的那年,他13歲,為革命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事實上,他的身邊也有一位朋友,那人名叫史林山,是本地人。與其年紀相仿,從王二小到狼牙村之後,兩人便一齊玩起了遊戲。事情發生時,兩個人在一起放牛,在鬼子還沒有找到他們之前,王二小就和史林山說了他的計劃。

並且讓他去報信,而自己帶著鬼子去包圍圈,就是有他的配合王二小的計劃才能成功。王二小的犧牲,是為了村民的安全,是為了自己的生命,看到自己的屍體,史林山悲痛欲絕。眾人都把屍身收在地下,後來還立起墓碑,不時去掃墓、祭拜。而且史林山永遠不會缺席,堅持了六十年的時間,仿佛還和當年相伴。

相關焦點

  • 王二小的放牛同伴,守墓60多年,用自己一輩子報答救命之恩
    不得不說,史林山和王二小一樣優秀,但是他本人卻一直對王二小的救命之恩念念不忘,為王二小守墓60多年。王二小 影視劇形象此時的王二小已經懂得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他開始幫村民們放牛,養雞等等。王二小為保護大家,選擇自己犧牲本來這一切都是風平浪靜的,王二小在這裡生活得也很安穩幸福。直到1942年的某一天,他和史林山一如既往的一邊放牛一邊偵查情況,走到山口時,史林山遠遠瞅見了那邊烏泱泱的一群人,下意識地拉著王二小躲到了一邊的草叢裡。
  •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犧牲時年僅13歲,兒時玩伴為其守墓59年
    在那時候,活潑好動的少年們成了傳遞信件的不二人選,生逢亂世,他們不曾懊惱,而是儘自己綿薄之力去為國家效力。這群少年郎挺身而出,在不知不覺間利用最原始的方式傳遞信件,和敵人鬥智鬥勇,在這個平凡的年紀他們幹著不平凡的事情。
  • 王二小墓地乾乾淨淨,兒時玩伴年過8旬仍為他守墓:怕他成了孤魂
    所以王二小作為抗日兒童團的一員就負責在狼牙口前面的山上放牛,負責為根據地的八路軍放哨警戒。同時在關鍵時刻還經常的為八路軍運送物資和情報,為守護抗日根據地建功不小。乖巧機靈的王二小不僅警惕性高又熟悉附近的地形,深受八路軍的信任和喜歡。
  • 王二小墓地乾乾淨淨,兒時玩伴年過8旬仍為他守墓:怕他孤單
    還記得小時候學唱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嗎?那一句「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至今讓人記憶猶新。在日軍發動侵華戰爭後,我國進行了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在這期間有無數中國人民英雄為保家衛國而流血犧牲。
  • 當年與王二小一起放牛的同伴,目睹王二小犧牲慘烈,自願守墓58年
    人不輕狂枉少年,人也只有在少年的時候才會敢去追求夢想,才會心甘情願為夢想不顧一切。有一個少年便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這也是一篇被寫入小學語文課本的英雄事跡。一個小小的少年可以不懼怕日軍的刺刀與槍炮,以一己之力為紅軍爭取了埋伏日軍的時機。
  • 王二小13歲死於日本人手中,此人為他守墓整整58年,讓人感動!
    王二小13歲死於日本人手中,此人為他守墓整整58年,讓人感動!從古至今,戰爭就沒有消失過,無論是為了爭奪糧食、土地還是權力,戰爭一直都存在在這個世界上。這首歌的主角是王二小,這首歌也是為了歌頌他而寫的,就是這首大家都知道的歌曲,讓我們知道了在那個時代還有王二小這樣一個勇敢的人,沒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就是王二小。王二小是河北人,他是家裡的第二個孩子,因為家裡貧窮,所以他平時都會去山上幫別人放牛。
  • 13歲王二小被日本人殺害,兒時放牛小夥伴為他守墓58年,讓人感動
    但是他們並沒有放棄,他們一直為祖國的未來而奮鬥,為了保護更多的人而踏上了戰場。他們是偉大的,他們是我們心目中永遠的英雄。每個人都有著相同的目的,那就是把帝國侵略者從我們的國家趕出去。有無數先烈犧牲在這場戰爭中,為祖國的未來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但是他們是不悔的,他們為祖國貢獻了自己所有的力量,他們值得我們一直銘記。我們曾經在小學的課本中學習過王二小的故事。
  • 這間以王二小命名的村小 孩子們唱著二小放牛郎懷念英雄
    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上世紀四十年代,作曲家李劫夫和詩人方冰坐在臺階上用半截鉛筆只用一個小時創作出《歌唱二小放牛郎》時,或許不會想到,這首歌會被傳唱至今,流傳了七十多年,成為全國各個版本音樂課本裡,都繞不開的一課。而與這首歌相比,1997年在王二小家鄉河北淶源縣上莊村建設的「王二小希望小學」,則年輕得多。在英雄故土上,孩子們默默記錄著曾經那個小小少年的故事。
  • 有故事的狼牙口長城也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家鄉
    ,可見其重要性。據領隊介紹,一號臺下原本有兩塊記事碑,一塊被紅衛兵砸成六塊扔到谷底,一塊未能砸碎,留下兩個鑿痕,也被扔下谷底,一定是當年的紅衛兵砸第一塊碑用盡了力氣,才放過了第二塊,我們尋到谷底,見到了這塊珍貴的文物和兩塊碎塊,領隊早些年拓過整塊碑帖,風吹日曬的字跡越發模糊了。
  • ...王二小」是千百個英雄的化身——《歌唱二小放牛郎》創作故事
    作曲家的女兒為您講述。劫夫在遼寧北鎮大廟(資料圖)「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藉助這首歌曲,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也被廣為傳頌。這首誕生於抗日戰爭中期的歌曲究竟是如何被創作出的,而「王二小」是否確有其人?為此,記者採訪了作曲家劫夫的女兒李丹丹,請她來講述歌曲背後的故事。
  • 河北有個淶源縣,坐擁太行之首白石山,山坡還有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保定所屬的淶源縣,位於太行山北端,取淶水源頭之意。淶源縣是革命老區,屬於燕山—太行山連片特困地區,也是環首都扶貧開發示範區。歲月迢遞,滄海桑田。淶源數千年的時光,先是走出新石器時代的氏族部落,又在歷史風吹雨打中劃歸察哈爾省,1949年8月由察哈爾省劃歸河北省保定專區。
  • 《歌唱二小放牛郎》誕生記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秋日,驅車前往西柏坡採訪。蒼茫的群山在車窗外飛過,同車的記者打開手機裡的微視頻作品,一位滄桑老人哽咽著在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 流浪小狗守墓14年 只為陌生人一飯之恩(圖)
    猴年春節剛過,首善之都北京連續發生兩起惡意縱火燒死流浪貓舍事件,上百隻小生命葬身火海,令善良的人們憤懣之餘,不禁再次思考,人與動物,究竟該怎樣相處?
  • 二十七勇士為抗日壯烈犧牲,村民為英雄默默守墓76年
    日軍大本營於當年5月糾集了第13、第11軍共9個師團14萬人,在5個航空兵大隊的掩護下,進犯浙贛鐵路。麻田之戰,守軍付出了巨大傷亡。戰鬥結束後,麻田的村民們將守軍來不及運走的英雄屍體掩埋。英雄墓村民羅金木和羅德富當年12歲,曾背著子彈袋冒著槍林彈雨給守軍送彈藥。守軍撤退後,他們又收集到了27具犧牲士兵的屍體合葬在一起。
  • 原本天上的神象,為報答救命之恩,化為一座雄偉的象鼻山
    象鼻山,又被稱做象山,山的形狀酷似一頭在江邊伸出長鼻暢飲江水的巨象而得名,其象鼻與象身之間的那個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水月洞裡的江水通流,可泛小舟通過,頗為神奇。象山被視為桂林山水的象徵,歷代詩人對其吟詠不止。
  • 金訓華:為2根電線桿獻出19歲生命,36年後卻讓「騙子」感動中國
    在戰友之間,陰陽相隔,為對方守墓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為王二小守墓58年的史林山;比如因為兩包煙為戰友梁漢江守墓39年的鈕本同;比如,為7位戰友守墓至死的91歲老兵歐興田;比如削髮為僧,為戰友守墓,超度20年,直到96歲圓寂吳淞。然而,今天要講的這位,為戰友「守墓」37年感動中國,卻迅速被知情人戳穿,成了騙子,他的名字叫陳健。
  • 墓王之王:墓王竟被親生兒子殺害
    今天我們來聊聊超火國漫——《墓王之王》~《墓王之王》第一季《墓王之王之麒麟決》故事背景:「公元前二百四十六年,駱武子助李斯修成秦始皇陵,被封墓王,建都墓王城,掌管天下亡陵之事,其臨終傳墓王之位於大弟子慕容休,是為守墓派,駱家子孫為奪回墓王之位,建駱家祖堂,另立門戶攻墓派。
  • 為報答日本人的救命之恩,德國建立博愛紀念碑,今成旅遊地
    1873年宮古島居民救起一批落難的德國船員,德國為了表達日本人的救命之恩修建了博愛紀念碑,此後修建了德國文化村主題公園。這也是去日本宮古島旅遊不會錯過的旅遊景點之一。園內建築也是富有德國藝術風採,最醒目的就是山坡上的德國城堡,這與日本傳統建築完全不一樣。
  • 遊戲王高清卡圖系列-神秘的守墓一族
    守墓一族,是侍奉王家的神聖職業,是對那對王家極為忠義的高貴一族,他們對以財富為目標的盜墓者們毫不饒恕。為了讓偉大祖先的靈魂可以安息。有著被王家委託著世世代代繼承進行守墓工作的一群人。發誓對王家忠誠的守墓一族,為了阻止盜竊王的陪葬品而騷擾王的安眠,先祖世世代代,守墓了幾百年。王家長眠之谷的御座王家長眠之谷的神殿出守墓融合怪獸的必備卡王家的生祭據說她是【守墓之長】的女兒,並與【守墓的司令官】暗暗心中相思相愛。守墓一族養的寵物貓?
  • 大恩不言謝,深恩幾於仇
    《莊子·內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