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還在山坡上吃草,但放牛的卻不知道去了哪裡。並非他貪玩丟掉了牛群,而是放牛的孩子王二小…這首旋律悠揚的敘事民歌,背後其實是一個感人的故事,背後是一位童子的勇敢奉獻。王二小,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個名字,他出生於1929年,淶源縣上莊村一個貧農家庭,要是活到今天,也應該有91歲了。
可戰亂年代的孩子,往往無法自持,王二小八歲那年,全面抗戰爆發。戰爭迅速蔓延到王二小的家鄉,敵後戰場上的鬼子兵,特別是華北方面軍,往往實行三光政策。三光指的是燒、殺、搶,這種掃射非常瘋狂,非常激烈。僅1938年9月至1939年6月間,北嶽區的和縣就屠殺了10萬人,可以想見當時情況的慘烈。
自入侵者入侵後,王二小的家鄉再也沒有得到安寧,1940年,他的父母雙雙死亡。11歲的小孩會做什麼呢?在外面吃晚飯時,他聽說插箭嶺南離解放區很近,就逃往南馬莊地區的狼牙村。他在這裡受到同一位受苦民眾的仁慈幫助,也漸漸懂得了抗戰的道理,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當地的抗戰兒童團。
家被陷落,血流成河,使這個只有十一歲的小男孩迅速長大,早已下定決心要和鬼子拼到底。狼牙口是長城的重要關城,也是淶源通往阜平的要道,自然也成了鬼子掃蕩的必經之地。年輕的人眼力好,跑得快,便常為八路軍放哨,偶爾也為他們割草,送鞋,送信。由於年齡的限制,他只能暫時做些事,也是出力了。
一九四二年十月二十五日,日寇再來掃蕩,到了山口就迷了路。而且那時王二小正在山腰放牛,正好撞到了鬼子,鬼子就讓他帶路了。望著指手畫腳的鬼子,想起自己無辜死去的親人和同胞,又想起仍在遷移途中的鄉親。王二小下定決心,裝出順從的樣子,把鬼子們帶到包圍圈裡去。青少年偽裝下的計劃非常成功,鬼子被引入了包圍圈。
但他無法走出房間,因為鬼子生氣了,被刺刀刺死。在王二小過世的那年,他13歲,為革命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事實上,他的身邊也有一位朋友,那人名叫史林山,是本地人。與其年紀相仿,從王二小到狼牙村之後,兩人便一齊玩起了遊戲。事情發生時,兩個人在一起放牛,在鬼子還沒有找到他們之前,王二小就和史林山說了他的計劃。
並且讓他去報信,而自己帶著鬼子去包圍圈,就是有他的配合王二小的計劃才能成功。王二小的犧牲,是為了村民的安全,是為了自己的生命,看到自己的屍體,史林山悲痛欲絕。眾人都把屍身收在地下,後來還立起墓碑,不時去掃墓、祭拜。而且史林山永遠不會缺席,堅持了六十年的時間,仿佛還和當年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