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空寺是怎麼懸到空中的?

2021-02-23 酸秀才帶您看山西古壁畫

山西北部渾源縣的群山中

有一座「空中樓閣」

兀然「懸掛」於崖壁之上

人稱「懸空寺」

(懸空寺,攝影師@楊柳岸)

樓閣的上方是危危巨巖

遠古海洋沉積形成的石灰巖層理清晰

如陣列般排列整齊

斜刺天空

形成地質學上的「單斜構造」

(懸空寺,攝影師@楊柳岸)

下方則是一條時常泛濫的河流

夏季驟然而至的雨洪

裹挾著泥沙碎石

不斷衝刷山谷

直到現代

人們才在上遊修築水壩

形成了一個1330萬立方米的水庫

將洪水之災逐漸消除

(恆山水庫,1960年建成,以防洪為主,兼顧灌溉,右下為懸空寺,攝影師@楊柳岸)

懸空寺就位於這樣的山水之間

其最高處的殿閣底部

距離下方河谷約90米

相當於30層樓

(懸空寺高度示意,此處為初建時的相對高度,後來因為河道淤積,相對高度降為60-70米,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01 

修建

寺廟的建造者

選擇了恆山腳下的一處山谷

(下圖為懸空寺周圍景色,攝影師@楊柳岸)

如何才能將重達十數噸的寺廟

懸掛到山體上呢?

首先

它需要一組掛鈎」

山谷西側翠屏峰的半山腰處

並非直上直下

而是一處天然的凹槽

工匠們從高處懸下

利用工具擴大凹槽

鑿出一個可以施展的平臺

(山體開鑿示意,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再在平臺上鑿出巨大的石孔

石孔內大外小

深達數米

「掛鈎」將在這裡安裝

(石孔示意,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而「掛鈎」本身也頗為奇妙

它選用質地堅硬的鐵杉木

並且用桐油長時間浸泡

防腐防潮

最神奇的是木材的一頭

預先打上了楔子

當這些木材插入石孔

楔子便會將木材撐開

恰好卡在內大外小的石孔內

等同於現代的「膨脹螺釘

(「膨脹螺釘」示意,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這些木材超過2/3的長度深入山體

以巖石平臺為支點

每根可以承受數噸的重量

「掛鈎」便製作完成了

(「掛鈎」示意,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框架

有了「掛鈎」之後

工匠們再次展開「懸空作業」

將建築材料運上山崖

再懸吊至「掛鈎」處

(材料運輸示意,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在半空中

工匠們以「掛鈎」為橫梁

橫梁上設立柱

立柱上再搭梁、枋

利用中國傳統的榫卯梁架組合

將建築材料拼接為一體

(榫卯梁架組裝示意,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類似搭積木一樣層層垛堞

一個完整的框架

便成形了

(榫卯梁架系統,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殿閣

有了框架之後

屋頂、門窗、欄杆接連鋪設

一層層殿閣躍然而出

(殿閣搭建,因現存懸空寺主要重建於明清時期,所以本文呈現的建築樣式亦為明清時期,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而在殿閣內部

為了獲取更大的空間

工匠們向山體一側繼續挖掘出石窟

窟連殿,殿連窟

形成木結構高空摩崖建築

(石窟與殿閣,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懸空寺的建築主體

南北兩座閣樓

正是這樣搭建完成

(南樓,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北樓,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於是

包括寺院、禪房

佛堂、鼓樓、鐘樓在內的

大大小小殿堂40間

南北錯落排列

(懸空寺建築群,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殿閣之間

則用棧道連接

後世更是加建為上下兩層棧道

形成一個閉環

人們行走其上

樓梯或明或暗、曲折迂迴

有如攀登天梯

(懸空寺內部棧道示意,下層棧道為現代增設,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最終

一個完整的懸空寺

一個形制毫不遜色於平地寺廟的懸空寺

便呈現在了我們眼前

堪稱奇蹟

(請橫屏觀看,懸空寺建築群,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02 

奇蹟

懸空寺的奇蹟

首先是力學上的奇蹟

它成功塑造了

一種輕飄飄的「懸空"假象

(懸空寺木構架,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而後世又在樓閣下方

增設了數十根纖細的立柱

從而製造出另一種假象

仿佛整個建築

都由這些顫顫巍巍的柱子支撐

(懸空寺立柱,攝影師@胡澍)

(晃動的立柱,攝影師@石耀臣)

而實際上

在一般情況下

這些立柱並不承重

但是遇到極端情況

立柱相當於為懸空寺增加了一份保險

這讓懸空寺從一般的「靜定結構」

躍升為能抵抗極端情況的

超靜定結構

據當地縣誌的記載

在最近的40年內

曾發生過2次6級左右地震

而懸空寺依然挺立

這裡面就有中國傳統木構架梁柱體系

以及下方立柱的功勞

(超靜定結構示意,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其次

懸空寺的奇蹟

也是選址的奇蹟

它的選址烘託了「懸空」效果

還為懸空寺增添了許多優勢

避免了風雨、洪水的侵襲

(雨淋不到的懸空寺,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風吹不到的懸空寺,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懸空寺每天日照2-3小時,可以避免暴曬引起的木材風化,攝影師@許兆超)

經歷過1500餘年的風霜

懸空寺看盡了人來人往

雲起雲湧

歷經了王朝更替

星月沉浮

它在戰亂天災中屢經修葺

今天我們看到的樣貌

基本上是明清時期重建的遺物

(懸空寺雷音殿,攝影師@王寰)

(懸空寺三教殿,圖片來源@繪圖網)

創造它的北魏王朝

已埋入歷史的黃沙

而它依然在那裡,細數著滄桑

與時間同流

(懸空寺,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本文創作團隊

撰稿:所長、李張子薇

製圖:張靖

圖片:餘寬

地圖:鞏向傑

審校:擼書貓

分享自:星球研究所

怎麼樣?想不想來實地看看這座空中樓閣9

下周周末雙休日 10.19-20日

酸秀才帶隊的古壁畫遊學將會去這裡考察

並且還會去應縣木塔 以及永安寺看壁畫

如果想來可以看一下行程:

10月19一早太原集合出發

第一天

 懸空寺(知名古蹟 打卡必去 國保)

懸空寺位於北嶽恆山腳下的金龍峽,是我國五嶽名山之一的北嶽恆山十八景中最獨特的一景,號稱恆山第一勝景。在中國眾多的寺廟中,這座懸空寺稱得上是奇妙的建築。一般寺廟都建在平地上,但這座懸空寺卻是名副其實,建在懸崖峭壁上,懸在半空之中,其設計思想可謂真絕,其建築藝術可謂真高。這裡山勢陡峻,兩邊是直立百餘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懸崖,懸空寺就建在這懸崖上,或者說像是粘貼的懸崖上似的,真有凌空欲飛之勢,驚險奇特,別具一格。

(知名古蹟 打卡必去 國保)

     

永安寺(壁畫殿堂 氣勢宏偉 國保)

        

永安寺當地人稱之為「大寺」。據《寰宇通志》和《大永安禪寺銘》記載,永安寺始建於金代,後毀於火災。元初,渾源州都元帥高定父子在原有廢墟上大規模復建。元延佑二年(西元一三一五年)高定之孫高璞又捐資在寺內修建了現存規模最大的傳法正宗殿。其他建築如山門、天王殿、東西配殿等建築,皆為明清遺構。大殿內四壁的巨幅工筆彩畫,高 3 米,長 56.8 米,畫面總計 170 平方米。是明代壁畫中的精品,其內容豐富,畫技高超。882 個人物形象,表情生動自然,儒、釋、道三教融會在一起,為研究中國繪畫藝術以及宗教思想演進和變化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永安寺的建築,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一部分,它充分反映了北方古代建築風格和高度藝術水平,是中國古代建築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

律呂神祠(明代壁畫 國保)

渾源州志(乾隆癸未刻本)律呂神祠在城北七裡神溪孤石上,北魏時建。相傳唐太和元年(827)六月望,宏州人張珪晚憩石上,有神人空中言曰:"律呂!律呂!上天敕汝是月二十五日行硬雨!"語畢,騰空而去。珪至家,遍語鄰村,使速收麥,未及收者輒敗,事聞朝廷,遣使致祭,元至元六年(1269)重修,東昌教授麻治撰記。明成化間重葺。 祠廟名為律呂是源自傳說中的律呂報雨,是讓人們遵循天命,按客觀規律辦事的意思。律呂是樂律的統稱。殿內壁四周是近七十平方米的四海龍王行雲布雨彩繪壁畫,筆工精細,逼真動人,共畫有各種大小人像一百三十九個。

 

第二天

應縣木塔  (遼代木塔 壁畫  國保)

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AAAA級景區。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艾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釋迦塔獲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塔內各層均塑佛像。一層為釋迦牟尼,高11米。內槽牆壁上畫有六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側壁上也繪有金剛、天王、弟子等。二層壇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薩和二脅侍。

        淨土寺(金代藻井 國保)

淨土寺,位於應縣城內東北隅,又名北寺。創建於金天會二年(1124年)。主殿為大雄寶殿, 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原有山門、舍利塔、天王殿、鐘鼓樓、東西配殿、大雄寶殿、後殿、藏經樓等。如今,僅剩大雄寶殿和配殿。其中,大雄寶殿建於金大定二十四年,平面略呈方形,鬥拱疏朗,尚可看出金代建築風貌。殿內的藻井四面金龍盤繞,造型美觀,構圖精細,是研究金代建築學的實物資料。殿內四壁的壁畫,始繪於清代,主要記述釋迦牟尼佛以及諸菩薩的佛教事跡。

 惠濟寺(宋代大殿與宋金彩塑 國保)

寺坐北朝南,由山門、文殊殿、鐘樓、伽藍殿、大佛殿及東西廊廡等建築組成,佔地面積2135平方米。文殊殿為康清熙五十三年(1714年)重建,面寬、進深各三間,平面近方形,單簷懸山頂。大佛殿為宋代遺構,面寬五間,進深八椽,單簷歇山頂,磚建月臺寬大。殿內使用減柱造,金柱上用大雀替承內額,其上四椽栿與前後乳栿搭交。柱頭鬥栱五鋪作雙下昂,裡轉六鋪作出三抄,後尾置於順梁下,明間補間鋪作出45度斜昂。殿內佛壇上塑佛、菩薩、脅侍、童子、金剛等,為宋塑佳作。

        

本次遊學領隊~酸秀才,本職工作是電視臺紀錄片編導,從事文化紀錄片創作20多年,酷愛山西本土文化,熟悉山西文物資源,特別是對於山西古代壁畫有深入研究和自己獨到見解,願意竭誠為大家服務。

想深入了解酸秀才本人請識別以下二維碼看酸秀才的故事

以下是酸秀才在千聊課堂的壁畫課程分享。

https://m.qlchat.com/wechat/page/topic-intro?topicId=2000001406334249

(複製網址後 到百度打開)

本次遊學活動包食宿門票保險講解車輛等所有服務,每天800,兩天1600.

注意外地往返太原高鐵需要大家自理,您需要提前一天晚上到太原,酸秀才已為您定好入住酒店。方便第二天早晨出發。活動最後一天返京車票最好定在下午18;50,這樣時間會比較寬裕。

另鄭重聲明酸秀才古壁畫遊學活動都

與省內有正規資質的旅行社合作推出

有正規國內旅遊人身意外傷害險

有正規營業資質的車輛提供服務

確保您的行程安全無虞

途中無任何購物環節

以下是往次遊學視頻

以下是往次遊學群友的留言


如果想關注本公號

觀看以往視頻

請長按並識別以下二維碼

酸秀才組建了一個

三晉古壁畫文化群

在群裡可

和大家一起暢聊山西和中國

傳統文化

如果想進群

請掃描以下二維碼

加酸秀才為好友

多謝您抬手轉發 

每一次轉發都會增加您的福報

佛祖會保佑您萬事吉祥



相關焦點

  • 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探秘「懸空寺」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在翠屏峰峭壁西側的山崖上,就是「懸空寺」。 懸空寺也是恆山十八景之一,是恆山「第一勝景」。「壯觀」懸空寺遠看懸空寺,在金龍峽中,懸空寺像浮雕鑲嵌在凌空的山崖上。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弔民間有詩讚曰: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
  • 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
    ,一座規模不大的寺廟凌空其上,歷經千年而不衰,為南北朝時期北魏道教天師寇謙之臨終遺訓建一座懸空寺,以「上延霄客,下絕囂浮」,弟子們謹遵師訓,多方籌資,精心設計,建設了懸空寺,公元491年建成。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說法。懸空寺主要是木質結構,整個寺院,上載危崖,下臨深谷,背巖依龕,以西為正,寺門向南開。全寺為木質框架式結構,依照力學原理,半插橫梁為基,巧借巖石暗託,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緊聯。僅152.5平米的面積,建有大小房屋40間。
  • 恆山懸空寺,懸在空中千年不倒,石壁上刻著四個大字
    我國建築史上有很多奇怪的建築,也有很多美麗的建築, 這些建築物一般設計成風水好,地勢好的地方建設,但在我國建築史上,有人走相反的路,喜歡迎接困難,把建築物放在被認為不可能的地方建設, 這座建築是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建築的懸空寺,雖然很危險,但在一千年間,他們依然漂亮地掛在空中。
  • 遊記 懸空寺
    第一站-懸空寺懸空寺位於山西渾源縣,距今1500年的歷史,峭壁懸崖上,一座規模不大的寺廟凌空其上,歷經千年而不衰,為南北朝時期北魏道教天師寇謙之臨終遺訓建一座懸空寺,以「上延霄客,下絕囂浮」,弟子們謹遵師訓,多方籌資,精心設計,建設了懸空寺,公元
  • 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為什麼這樣說?帶你現場找答案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在翠屏峰峭壁西側的山崖上,就是「懸空寺」。 懸空寺也是恆山十八景之一,是恆山「第一勝景」。「壯觀」懸空寺遠看懸空寺,在金龍峽中,懸空寺像浮雕鑲嵌在凌空的山崖上。 懸空寺南北兩樓遙相對應,中間棧道相連。
  • 秋遊恆山懸空寺
    懸空寺位於距山西省大同市八十公裡的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師道長寇謙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遺訓:要建一座空中寺院
  • 山西懸空寺
    山西懸空寺位於山西省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建成於1400年前北魏後期,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山西懸空寺原來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傳統宗教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來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之上,「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懸空寺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恆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2010年入選《時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築。是國家4A景區。
  • 山西行06:懸空寺,懸掛在天上的寺院
    大巴啟動,從恆山景區大門到懸空寺只需十幾分鐘。 懸空寺,原來叫「玄空閣」,後來改名為「懸空寺」,位於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建成於1400年前北魏後期。
  • 天下巨觀 遊恆山懸空寺
    「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有這樣一座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 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原名「玄空閣」,是恆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
  • 世人皆知懸空寺,卻少聞寧武縣有一座神奇的「空中村落」
    曾經在北嶽恆山見過懸空寺的奇絕險峻。懸空寺是為了完成北魏天師道長寇謙之仙逝前的遺訓,建造一座「上延霄客,下絕囂浮」的空中寺院,因地制宜,利用峭壁和自然狀態布局寺廟,使古寺免受雨水衝刷和洪水衝淹,同時減少太陽的照射時間,修建了讓人稱嘆的建築奇觀。
  • 懸空寺 景區講解
    二、懸空寺導遊詞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懸空寺參觀遊覽。我是此次懸空寺之行的導遊員小張,我很榮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遊覽,下面將由我來為大家講解懸空寺。公元 491 年,孝文帝拓跋宏將天師道場移到恆山,也就在當年,按照寇謙之道長的遺訓「上延宵客,下絕囂浮」修建了這座懸空寺。那整個懸空寺的特點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奇、險、巧」。那這三個字就體現在懸空寺的建築藝術,選址技巧以及其他各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寺廟分為三個部分。
  • 福建千年懸空寺,神秘瀑布從天而降,卻鮮為人知
    文/初見說到懸空寺,大家一定會想到山西最著名的恆山懸空寺。其實在我國還有很多奇險壯觀的懸空寺。例如位於河北的蒼巖山懸空寺,雲南的西山懸空寺還有河南朝陽的懸空寺等等。這些著名的懸空寺,氣勢磅礴,各有特色。
  • 懸空寺在天空懸,險峻奇絕心膽顫
    「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今天就說這名不虛傳的「空中樓閣」懸空寺。懸空寺位於山西渾源縣境內,從大同火車站到懸空寺景區有直通的大巴,票價是往返120元,懸空寺門票15元,登臨費100元。不過另一種說法更可信,北魏天師道長寇謙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遺訓,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達「上延霄客,下絕囂浮」。之後天師弟子們多方籌資,精心選址設計,經過幾十年的施工建設懸空寺於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建成,懸空寺起初叫「玄空閣」似乎有這層意思。
  • 你不知道的懸空寺秘密
    南樓往前是一段空中棧道,通過空中棧道我們可以進入北樓。棧道上方的石壁上刻有「公輸天巧」四個大字,公輸是指魯公輸,也就是魯班。是的,這麼奇巧的建築確實如公輸天巧。懸空寺距地面高約50米,據說在剛建成時距地面近百米,後來由於河道衝集泥沙而抬高。先說說它的懸。它也是懸空寺的最大看點之一,全寺40間房,兩個閣樓和棧道從表面看,是靠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撐著,其實不然,木柱根本承受不了那麼大的壓力。木柱只是為了渲染一個懸字,千年以來我們多少人,被這種假象遮蔽了雙眼。為了使人相信,有人還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來形容懸空寺,來掩蓋它的真像。
  • 北嶽恆山·懸空寺
    懸空寺全寺均為木質框架式結構,在陡崖上鑿洞插懸梁為基,樓閣間以棧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絕壁,下臨深谷,雖然懸空寺並不大,但巧奪天工,頗為壯觀。登上了懸空寺精巧典雅的空中小樓閣懸空寺
  • 航拍恆山懸空寺,金庸筆下絕巧險奇,詩仙李白在此留下錯別字
    過去,懸在空中的寺廟距離地面約90米左右,但由於唐峪河流經的地區多為柔軟的砂巖,所以每當下大雨,河水就會帶著砂土從峽谷中傾瀉下來,穿過峽口,淹沒在山外村莊的田野裡,洪水過後,砂土不斷地揚起河床懸空寺離地面越來越近了,懸空寺的天空很高,感覺很危險。
  • 山西懸空寺,屹立1500年不倒,與千年前「膨脹螺絲」有關
    在中國眾多寺廟當中,有一座寺廟,它坐落於山壁之上,懸空而建,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歷經風吹雨打,也經歷過地震,令人震驚的是它卻依然屹立千年不倒,令人匪夷所思,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座寺廟便是山西懸空寺,現已成為山西的旅遊名片,每年吸引的遊客數不勝數,來到懸空寺的遊客無不稱讚懸空寺建設精妙絕倫。
  • 山西旅行記(六)恆山懸空寺
    這可能有點吹噓了,再怎麼,它也不能與比薩斜塔和艾菲爾鐵塔齊名,那可是人家國家的標誌性建築啊。再說,如果不是導遊刻意指出,我也看不出應縣木塔怎麼斜,但作為最高的全木結構高層塔式建築,歷經地震戰火和電閃雷擊仍千年不倒,堪稱木構建築的奇蹟。 從應縣木塔到桓山懸空寺有一個多小時車程。到懸空寺時,也近下午4點。導遊提醒我們,晉北白天短,黑得早,所以大家只能從下面遙望一下懸空寺,拍拍照。
  • 天下巨觀,世界十大危險建築——恆山懸空寺
    從空中視覺觀察,懸空寺整座建築就如同懸掛在危崖之上的象牙浮雕,凹凸玲瓏、精巧別致,令人不得不嘆服古代工匠的超凡想像,他們充分利用翠屏峰環壁內凹的自然狀態,用無與倫比的智慧和超凡脫俗的技藝,設計並建造出這看似危樓凌空卻又宛若仙宇樓閣的懸空寺。
  • 第二站懸空寺
    第二站是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建成於1400年前北魏後期的懸空寺,位於 山西 省 大同 市 恆山 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尺馬尾空中吊」的美譽,是 中國 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的選址之險,建築之奇,結構之巧,豐富的內涵,堪稱世界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