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83年卡的日本築地市場要沒了,只留網紅店的魚市沒有靈魂

2020-12-14 騰訊網

-東京-

走過了83個年頭,世界最大的魚市築地,終於要落幕了。沒了築地直送的市場,還能留住挑剔的食客們嗎?

10月6日的清晨5點,日本東京最著名的築地市場內,早已人來人往,燈火通明。

這是它83年以來,正式營業的最後一天。

跟過去一樣,眾多遊客和採購員們都聚集到了著名的拍賣場邊,等待著今天金槍魚的拍賣。

但是這一天,大家在競拍前用力地拍手、鞠躬、互相道賀,人數超過了平日裡的4倍。

5點30分,鐘聲響起,來自青森縣的金槍魚以每公斤約2.7萬日元的價格,競拍出了當天全場的最高價。這也為築地市場的最後時刻,劃上了句號。

有日本作家形容,築地市場關閉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這個地處東京市中心、佔地23萬平方米的海鮮批發市場,每天都在為世界各地提供著優質的魚類產品。它號稱是「日本人的廚房」,每天有近42000人進出,賣出的商品差不多有1600噸。

更為重要的是,這裡聚集了大批一輩子以海鮮為職業的人,他們對新鮮食材的挑剔、認真,也成為食物的匠人精神的代表。「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就直言,「沒有築地市場,就沒有生意可言。」

對於多數中國遊客來說,到了東京,這裡也是一定要去的打卡地。除了能領略日本最地道的食材文化,周邊也有眾多可以品嘗新鮮魚生的名店。

這裡的魚市

早在江戶時代就有了

2016年,在築地市場的搬遷計劃正式提上日程之際,紀錄片《築地仙境》的製作團隊便深入探訪了這個歷史悠久的地方。

早在東京仍被稱作江戶的時代,日本橋附近就建起了一座充滿活力的魚市。然而在1923年,整個市場遭遇關東大地震,被徹底摧毀。當時的政府便決定選擇新址,重建市場。

於是在1935年,如今已然八十餘歲的築地市場誕生了。

在它最繁盛的時期,一天之內約有3200噸、價值30億日元的水產銷售量。每天都有超過6萬人次的批發商來到這個市場工作,為2500萬人提供食材。

作為魚市,築地是獨一無二的。

這裡同時也是匯集所有魚類信息的場所。鏡頭隨意掃過,就能看見懂貨的批發商們在互相討論著魚類的品質——「沙丁魚不行啊」,「最近開始好一點了」。

大家各司其職,判斷魚類的好壞。

八十年如一日的穩定運作

源於每個環節上的一絲不苟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裡,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其實更多的,是在店內用餐,而非進入市場、親自挑選魚品。

而在享用美味之前,生產鏈上的各個專家先要對產品進行專業的操作——從捕魚,到運送,再到挑選,然後才會輪到烹製這一環節。

不少批發商在凌晨1點就會出現在築地。

他們要做的,是打電話確認貨品的數量與質量,然後對照訂單進行分配,其中除了日本本國的訂單,還有不少來自海外買家。

還有些批發商們已經是店面的第二、三代繼承人,家族的事業和市場本身一樣歷史悠久。

被採訪到的一位七旬老人說,他的父親在戰前的1939年就在這裡開了店,自己在築地也已經工作了五十幾年。

除了日常的選貨、出貨,真正讓築地成為旅遊熱地的,是它獨特的市場拍賣。

臺下的競拍者一邊打手勢一邊抬高自己的價碼,數秒之內便能完成競拍。

聚集在此的,都是世界最好的魚類產品。

出價買到的金槍魚,經常能和豪車一樣昂貴。

不過由於魚的狀態每天都不一樣,所以批發商必須進行準確的判斷,然後才給出理想的價格。

這份不確定性,讓即便是老手的批發商們也常常會在出價前緊張不已,生怕搶不到心怡的寶貝。

而對於一個魚市來說,品質的維繫不僅在於上遊的供貨,更需要大量冰塊來保證魚肉的新鮮。

每天凌晨3點,專為市場提供的冰塊便會準時送到。

正是有了這些天衣無縫配合著的每個環節,築地市場才得以保持幾十年不變的穩定運作。

「如果你是廚師

必然要來一次築地市場」

築地市場的規模不僅滿足了海內外的各大訂單,同時也向個人買家表示歡迎。

《築地仙境》採訪到的一位外籍廚師做了這樣的類比:

「如果你是一個考古學家,你會去考察金字塔。而如果你是廚師,就必然要來一次築地魚市。」

早些年的時候,小野禎一還是「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學徒,以為築地市場只是個「所有小攤都是一樣的」地方。

當他跟著師父面對這23公頃(約合23萬平方米)的超大排場時,一邊驚訝一邊擔心迷路,於是背著大包小包地緊跟其後,生怕走丟。

對於頂尖的料理人來說,只有最好的材料才能突出他們的手藝。

築地市場則能恰如其分地迎合這份一絲不苟。

專注於鰻魚料理的另一位料理人定期光顧築地,因為歷史最悠久的海鰻供應商就在這裡,早在戰爭開始之前就開始供應了。

為了滿足顧客的要求,供應商會從30到40條魚當中挑選最好的海鰻,只有築地的這家店能做到。

即便是購買力不高的家庭主婦,也被築地市場深深吸引。

市場不僅有著當地超市沒有的魚類,魚販們的言傳身教更是難能可貴的學習機會——他們會根據魚的不同種類,給出獨到的烹飪建議。

他們對工作的熱情,把築地變成了一個特別的地方。

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築地市場的存續才被不斷推動著。

最近10年,越來越多的普通遊客也被築地吸引。

作為吃貨遊客,

這些名店都是打卡聖地

壽司大

這家店內沒有菜單,只有2600円和4000円兩種價位的套餐可供選擇。

這裡可以吃到的壽司種類有很多,食材特別新鮮,不少食客都表示,已經不能用美味來說明吃到壽司大的壽司的感覺了。

大和壽司

大和壽司的種類比壽司大少一些,店內的產品不是壽司師傅現場製作的,所以產量比較大,排隊時間不需要那麼久。

八千代

八千代最出名的是它的炸物,人氣菜品有炸大蝦、星鰻和乾貝套餐。

炸豬排套餐和被戲稱為「黯然銷魂飯」的叉燒蛋定食也是店內必點,星期二、四、六限量供應。

高はし

這家店主打烤魚、煮魚,還有穴子丼。另外店內的金目鯛特別下飯。

其他

小田保:主打洋食

福せん:主打鰻魚和燒鳥

愛養:主打咖啡和茶

丼匠:主打海鮮蓋飯

おかめ:主打壽司

たけだ:主打洋食

鮨文:主打壽司

和食かとう:主打魚料理

仲家:主打海鮮蓋飯

米花:主打鰻魚

大江戸:主打海鮮蓋飯

市場すし:主打壽司

やじ満:主打拉麵

壽司弁富:主打壽司

魚市搬遷

變身「豐州市場」重新開業

雖然築地市場關門了,但是從後天(11日)開始,它將搬遷至距離這裡2.3公裡的豐州市場,重新開始營業。

當天的魚家收攤後,就開始通過電動搬運車進行搬家。

在黑夜的東京馬路上,2600多輛搬運車,都秩序井然的朝著都江東區的豐州前進。這浩浩蕩蕩的畫面,吸引了好多日本當地的居民,紛紛朝他們揮手示意。

比起設施陳舊的老築地,新的豐州新市場,光面積就是原來的1.7倍。

新址不僅根據不同的職能分了4棟大樓,24小時的冷氣系統和新增加的冷藏庫,更是保證了食材的安全和衛生。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每棟樓都設有觀景臺。這樣的設計可以讓遊客在不影響市場工作的情況下,也能欣賞到魚市的運作。

好在,遊客們最關心的場內必打卡的餐廳,在這裡也會正式回歸。所以別擔心,該留的還是會留下來的。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好消息。擁有將近500家店鋪的場外市場,仍然會在搬遷後繼續營業。

場外市場是哪裡?許多人對築地市場的劃分也許沒什麼概念,其實築地市場分為了場外和場內2個市場。

以水產批發、售賣為主(包括金槍魚拍賣)的是場內市場,聚集了吃和廚房用品等等的是場外市場。當然,場內也有一些一開始便提供給最辛苦的工作人員的餐館。

簡單來說,以後只是想體驗一下海鮮飯並且淘點小物件的,仍然可以來這裡。

但想要更深入地欣賞關於海鮮拍賣和交易的,就需要搭車去豐州市場。

雖然新市場比較正規但商家們都有點忐忑,在一篇採訪裡,就有人對記者說:「我很擔心貨物配送的物流沒有從前快,魚的品質和銷量都會不好,也很怕距離遠了之後,人氣會大不如前。」

曾經一以貫之的經營模式,如今都成為了未知數。

築地市場的這份文化將在豐州市場如何延續?讓我們拭目以待。

你有去過築地市場嗎?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歡迎在留言裡與我們分享。

文|周洲、冷麵圖|來自網絡

十六鋪生活家-本周愛買好物

合作推廣

相關焦點

  • 83年歷史終結,築地市場迎來落幕
    2018年10月6日,築地市場的內場迎來了最後一個營業日,83年的活動雖然結束,但築地會被銘刻於歷史。佔地23萬平方米的築地市場,每天為2500萬人提供食材,日交易額達到1500萬美元。世界上每有5條魚被捕獲,就有一條在築地市場被交易。
  • 世界第一的築地魚市關門,吃貨們的匠人時代落幕了
    個年頭築地不僅僅是世界最大的魚市它的背後更是一群職人在用臻選的食材表達對食物與食客的尊重10月6日的清晨5點,日本東京最著名的築地市場內,早已人來人往,燈火通明。這也為築地市場的最後時刻,劃上了句號。有日本作家形容,築地市場關閉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 「桌遊推薦」新鮮絕美——《築地魚市》
    眾所周知,日本好魚,魚類已經成為他們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而要在日本買到新鮮可口的魚,就要去魚市,築地就是日本之前最大的魚市,為什麼是之前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日本的築地魚市。2017年的時候恰巧有一款叫《築地魚市》的桌遊推出,重度為1.38,適合2-4人,20-30分鐘一局,屬於歡樂的輕策遊戲。
  • 有83年歷史的東京築地市場,今日關閉!
    很多想要朝聖的小夥伴都會這樣問「築地市場真的要搬嗎?什麼時候搬?」有著83年歷史,被稱為「日本的廚房」的東京築地市場於今天中午關閉,吉野家史上第一家店也於今日關閉。而新的豐州市場將於11日開始營業。1923年,政府便規劃在當時海軍省屬地的築地建設魚鮮市場。1935年,築地市場掛牌營業。
  • 魚味無窮的「日本廚房」:築地市場
    2018年10月6日,全球最大的魚市,有「日本廚房」之稱的築地市場停止營業,結束了83年的歷史。佔地23萬平方米的築地市場,是全世界最著名的魚市。每天能為2500萬人提供食材,日交易額能達到1500萬美元。每天世界上捕獲的魚,5條中就有1條是在築地交易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曾說過:「築地市場很重要,沒有它,我們做不成生意。」
  • 築地關閉還有這些海鮮市場
    最近,運營了將近83年的日本東京築地水產市場正式關閉,讓人唏噓不已,畢竟築地市場已經成為遊東京不可不去的景點。除了築地市場之外,世界上還有不少名氣響亮的海鮮市場,去到當地一定要去轉轉,領略一下各地的風味與特色。
  • 別了,築地市場
    10月6日,有「日本廚房」之稱的築地市場正式停止營業,83年的歷史落下帷幕。
  • [東方新聞]日本:最大魚市「築地市場」推遲搬遷
    [東方新聞]日本:最大魚市「築地市場」推遲搬遷 日本:最大魚市「築地市場」推遲搬遷。
  • 再見,東京築地市場!
    金槍魚拍賣現場 自從確定要搬遷後,築地市場的參觀人數增加了好幾倍。然而,正如日本作家坂本由香裡所言,築地市場關閉是「一個時代的終結」,1935年-2018年,原汁原味的築地到時候說再見了。也許,全世界只有這家魚市的關閉,才會引發如此多的惋惜和感慨。 運營了近83年的東京築地市場,昨天進行了最後一次金槍魚拍賣。中午時分,場內市場正式結束營業。
  • 開了83年的日本築地市場關閉!你每吃5條魚就有1條是來自這裡!
    那就是——日本的築地市場宣布關閉。你可能覺得,一個日本魚市的關停只是情懷黨們的小事,但是你要知道,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魚市,你吃的每5條海魚裡就可能有1條是來自這裡,更別說那些金槍魚三文魚了。然而每年都傳聞要關門搬家的東京築地市場,這次是真的說再見了。運營了將近83年的日本東京築地市場,10月6日進行最後一次金槍魚拍賣後結業關閉。
  • 探秘世界最大魚市:日本東京築地魚市
    魚市全景【環球網綜合報導】築地市場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鮮批發市場。其佔地面積23萬平方米,每天超過2000噸水產品在這裡交易。下面,我們跟隨美國《赫芬頓郵報》一起去東京築地魚市感受一下吧。凌晨的東京,夜色正濃。位於東京都中央區的築地魚市確早已一片繁忙的景象。
  • 日本築地市場搬遷華人懷舊感恩 盼豐洲市場續寫繁榮
    中國僑網10月16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本東京都政府當地時間9月13日在豐洲市場提前舉行開業紀念典禮,並宣布新市場將於10月11日正式啟用。在豐洲市場開業之際,《中文導報》專題報導組對豐洲市場進行了採訪,穿越83年的歲月,撫今憶昔,走進歷史新的一頁。
  • 探秘世界最大魚市:東京築地魚市
    日本人好魚,從江戶時代開始在日本橋一帶就形成了規模很大的魚市場群,在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後,由於舊的市場被完全摧毀,漁民商家們就把市場搬到了銀座南側的築地居留地一帶
  • 日本最大魚市:築地市場即將搬遷,這些美食抓緊去吃
    築地市場是日本最大的魚市,並且被稱為:東京的後廚房。這裡每天凌晨2點起就開始忙碌,每天的魚市開賣熱鬧非常,遊客湊熱鬧的同時還能吃到超級多「一手」海鮮!可以說去東京錯過築地,那簡直是大遺憾!但是由於市場的擴建及土地規劃等等原因,2014年年末築地宣布將於2016年11月進行搬遷,雖說之後一直有消息變動說搬遷延後。
  • 築地市場今日關閉,83歲的它是匠人精神的象徵
    運營了近83年的東京築地市場,今天(10月6日)進行最後一次金槍魚拍賣。中午時分,場內市場正式結束營業。昨天,包括「大和壽司」在內的一些店鋪已經提前關閉。很多人擔心新市場人氣不足,設施雖新,卻難以復現築地83年歷史積澱下的「舊東京」風味。
  • 東京築地市場關閉 還有這些海鮮市場
    原標題:築地關閉 還有這些海鮮市場   對於喜愛美食的遊客來說,海鮮市場無疑是個吃貨的天堂,既匯集了海產的鮮味,也能從中感受到當地的生活。最近,運營了將近83年的日本東京築地水產市場正式關閉,讓人唏噓不已,畢竟築地市場已經成為遊東京不可不去的景點。
  • 被稱為「東京廚房」的日本築地市場落幕,83年光景承載太多回憶
    築地市場為什麼有名在1935年日本築地市場開始營業,到如今已有83年光景。佔地23萬平方米,面積相當於32個足球場,號稱「東京廚房」,也是全球最大的魚市場。築地市場分為內場和外場,內場主要經營各種海產品,每天世界上捕獲的魚每5條中就有1條是在築地市場交易的。
  • 築地關閉 還有這些海鮮市場
    對於喜愛美食的遊客來說,海鮮市場無疑是個吃貨的天堂,既匯集了海產的鮮味,也能從中感受到當地的生活。最近,運營了將近83年的日本東京築地水產市場正式關閉,讓人唏噓不已,畢竟築地市場已經成為遊東京不可不去的景點。除了築地市場之外,世界上還有不少名氣響亮的海鮮市場,去到當地一定要去轉轉,領略一下各地的風味與特色。
  • 築地市場搬遷一年後,原址變成了什麼樣?
    記者 | 劉雨靜營運了83年的東京築地水產市場,過去是大多數遊客到訪東京都會打卡的著名景點。每日清晨,場內可以近距離觀看的的魚貨交易和金槍魚拍賣都是東京一景。2018年10月初,由於日本政府規劃,築地水產市場搬遷至3公裡外的豐州市場;同時與內部水產交易市場相連的築地場外市場,則繼續留在原址——場外市場有400多家店鋪,以各色餐飲店和日本土特產店為主。
  • 豐洲市場今日開業,築地海鮮83年歷史落幕,那些年撐起築地的名店
    83年歷史,面積相當於32個足球場,日交易金額1500萬美元、滿足東京1300人的口腹之慾……10月6日築地市場迎來了最後一個營業日。清晨5點多,在金槍魚拍賣前,作為批發商代表的「築地魚市場」社長吉田猛致辭稱:「築地將於今天結束83年來的活動,它會被銘刻於歷史」,明天新搬遷的豊洲市場即將開業,新市場長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