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斯,長於斯」,本文作者在澳門生活了十八年,歷經澳門高速發展的年代。現在的澳門可謂是「滄海桑田」,已不復是過往的小漁村了。但是,有一種食物仍能體現過往澳門的味道,那就是──葡式蛋撻。
「澳門,就是與別不同」這是澳門旅遊局對世界宣傳澳門的一個口號。
澳門,南中國海北部的一個小城。這座小城,除了有燈紅酒綠的賭城吸引遊客外,其古舊的街道也是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另外,地處「大廣東」的範圍,美食當然多如恆河星數。澳門的美食集多家之所長,我認為最能表達澳門的美食並不是什麼驚為天人,什麼山珍海味的美食。而是一個小小的、表面上有數點的啡黑色焦糖的小食──葡式蛋撻。
葡撻 • 發源澳門葡式蛋撻的發源地是葡萄牙,但把它帶來澳門並把它發揚光大的人是英國人──安德魯先生(Andrew Stow)。他在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吃到裡斯本附近城市Belem的傳統點心Pasteis de Nata後,決定在傳統食譜上加進自己的創意,用英國式的糕點做法,創作出廣受歡迎的葡式蛋撻。
澳門版葡撻可謂是集英國、葡萄牙小食製法之所長。這葡撻揚名世界的契機更令我們大跌眼鏡。澳門版葡撻雖然是安特魯所創,然而揚名卻是拜安德魯和妻子的婚變所賜。
1996年,安德魯和妻子瑪嘉烈離婚後,瑪嘉烈便開了「瑪嘉烈蛋撻店」和安德魯唱對臺戲。據說瑪嘉烈離婚後最傷人的一招,是將安德魯視為至寶的蛋撻配方賣給了肯德基。不過,因為瑪嘉烈的無私奉獻,大家不必千裡迢迢跑到路環,只要在到處可見的KFC就能吃到安德魯蛋撻了,但KFC的味道及不上他們兩夫妻開的店,可能是因為KFC為節省成本和時間而進行了改版。
總的來說,澳門葡撻的起源是安德魯,名揚世界的是瑪嘉烈,這對夫妻可說是發揚澳門美食的兩位重要領航人。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令澳門葡撻增添了好幾分傳奇色彩。
初試 • 美妙現在問題來了,哪家的葡撻最好吃?當然是澳門路環市區的安德魯餅店最正宗。
我是什麼時候開始嘗試這味道「奇特的」蛋撻的,我也記不清了。我對當時的感覺,仍然歷歷在目、刻骨銘心的。那時候,我只吃過普通的蛋撻,第一次見到蛋撻表面多了幾點黑色的泡,我還記得我問了一句:這蛋撻是不是過期了?我媽就回了句:「傻孩子,這是葡撻,不是蛋撻,沒有過期,這是爸特地在路環買的。」我心裡想:「為了這東西跑了這麼遠去買,值得嗎?我還不太想吃呢。」但見是爸特地帶回來,我就勉為其難地吃了一口。當那葡撻一接近我的口中,鼻子已率先聞了那濃濃的蛋香味。吃了第一口,外層的酥皮、內層濃厚的焦糖味和淡淡的蛋香味完美融合,外酥內香,簡直是澳門小食之最!
那天爸買回來的六個葡撻,我一口氣吃了四大個!葡撻雖無蛋撻般油膩,但正常吃兩個就會感覺很飽。從那次起,每當我爸要去路環工作時,我必然會跟爸說:「記得要去安德魯買葡撻回來給我吃。」澳門葡撻,是陪伴我成長的一樣重要的小食。
窺見 • 深愛我從一個黃毛小子變成一位年青人,愛好的食物也一直在變動,口味幾乎與小時候無相同之處。但唯獨有一小吃,我到現在仍然深愛著,那就是──澳門葡式蛋撻。從第一次吃到葡撻,到不知再吃多少回後,才有機會走到路環本店去「朝聖」,要知道路環市區離我的家有一大段距離(雖然不能跟北京這種大城市比較)。有一次跟朋友去路環遊玩,終於能一窺本店的廬山真面目。
安德魯本店就處於路環市中心的恩尼斯花園西面一隅,店面不大,是一幢樓高兩層的小型南歐風格混合中式平頂的建築物。店內,一進去左邊就是一櫃檯,負責供應英式口味的三明治,口味很特別,用的餡有甜咖哩雞、吞拿魚、蟹柳……
然後右邊則售賣一些英國式飲料,這樣在澳門也能享受到英國人引以自豪的英式下午茶。然後,剩下二分之一的區域才是這家店的靈魂所在──葡撻製作點。在這區域除了有四臺焗爐外,就只有一張大理石臺,技工們用他們靈巧的手把麵團擀成長片、折迭面片、加上片狀麥淇淋、製成葡撻皮、加入撻水、放進焗爐,最後出爐便大功告成!別以為這一小小的葡撻只是小食而已,它可是每天能吸引千裡外的人群來購買它的葡撻,本地居民也會不辭勞苦開車或乘坐交通工具來這裡購買。
自20世紀80年代末,澳門歷經大大小小的風波。安德魯餅店與澳門人一同見證了澳門的回歸、經濟的高速發展年代、由過去的小城發展成亞洲賭城等等重大事件。這裡的葡撻自開業以來,口味一直未變,依然堅持以開店時的製作方法製作。所以說這裡的葡撻不僅僅是吸引遊客來澳的一個美食,它還承載著澳門變化歷程的味道。它雖起源於外國人之手,但它充分地展示澳門原有的風貌。
遊客對澳門初步的印象:現代化和燈紅酒綠迷人的賭城。但這只是澳門的一部分,只要你真正的感受澳門,澳門是一座具有濃濃人情味古風的小城,靜下心來,走進舊澳門,享受澳門特色的葡撻。我相信定能帶給你們一個完全不是旅遊冊上介紹的澳門,而是一座文化融和的、迷人的澳門。
澳門葡撻,就是這樣的一個具濃濃人情味的小食;澳門,就是這樣的一座魅力無窮的小城……
附:傳統葡撻做法
原料:低筋麵粉270克,高筋麵粉30克,酥油45克,片狀麥淇淋250克,牛奶500ml、砂糖適量、雞蛋2個。
做法:
1、撻皮材料:低筋麵粉270克,高筋麵粉30克(若都沒有,就用中粉270g+玉米澱粉50g配的低粉),酥油(或色拉油)45克,片狀麥淇淋(包入用,可以用植物黃油代替)250克,水150克。
2、以上材料混合揉成光滑的麵團,醒20分鐘;讓麥淇淋在室溫軟化,放入保險袋擀成15px薄片;面擀成長片,麥淇淋放在中間是面片長度的1/3。
3、把面片折三折後,用面片包住麥淇淋並擀成長條。再將長條四折。重複以上步驟(擀長,疊四折),然後用保鮮膜包住,鬆弛20分鐘。
4、鬆弛結束,擀成15px左右的大片;將面片捲起,用保鮮膜包住放冰箱鬆弛30分鐘。
5、把牛奶、砂糖、雞蛋2個、低粉15g混合成撻水;從冰箱取出鬆弛好的面,切成25px左右的段;在其中的一面沾少許麵粉;沾麵粉面朝上,放在模子裡壓出形狀。
6、倒入撻水,七分滿;放入烤箱,置於220度烤15分鐘,香噴噴的葡式蛋撻就新鮮出爐了~
文/本報記者 林榮嘉
圖/網絡
(編輯 張藝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