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事件12年後,你喝到的牛奶變得更安全了嗎?|凰家實驗室

2020-12-20 騰訊網

一杯250ml的純牛奶,裡面擁有9克蛋白質,300毫克鈣質,每天喝三杯,就能滿足一個成年人一半的蛋白質攝入需求,和全部的補鈣需求。

幾個月前,有一篇《深扒某牛某利六大罪》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開篇的第一句就戳中了我:「現在的牛奶,奶味越來越淡了。」

的確,現在的牛奶的味道確實越來越淡。但當我看完全篇之後,我對於牛奶的疑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更多了。

這篇文章就像過去12年裡的其它自媒體文章一樣,讓很多人宣洩了情緒,但並沒有拿出可靠的數據來解答問題。而牛奶企業、行業協會,甚至地方政府,很多時候也沒有解決消費者的疑問。

既然牛奶是塊難啃的硬骨頭,那就讓我們凰家評測來試試它的硬度。這一次我們自費購買了22款常溫純牛奶,有國內大牌,也有進口牛奶,更有各地方的品牌。

22款牛奶

同時,我們走訪了多位業內人士,有奶企的工作人員,也有最普通的奶農。

我們也查閱了各國的牛奶標準,聯繫了兩家具備國家認證資質的實驗室,花了四萬塊的檢測費。

實驗室檢測

我們還找來了多位同事來試喝這些牛奶,一度造成了公司廁所的爆滿。

口味眾測

所有的這些,只為能夠相對客觀的回答三個問題:

1、大牌國產牛奶、進口牛奶、二線地方品牌牛奶,誰好誰壞,誰更良心?

2、中國的牛奶標準是不是全球最低,價格是不是真的比國外貴很多?為什麼?

3、做完這期測評,UP主到底會不會被跨省?

提前聲明一下,我們不會刻意抹黑任何一個廠商,但我們更會毫無保留的展現全部測試結果,每一款產品我們都留有樣品,直到它們的保質期結束,都歡迎各大廠商和業內人士對我們的評測內容提出異議。

一、大牌/二線/進口牛奶對比

1、安全

任何一款牛奶,評測的前提都是安全。按照國標要求,正常銷售的超高溫滅菌乳不得檢出致病的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黃麴黴毒素M1不能超過0.5ug/kg。

在食品安全問題愈發被大家重視的當下,我相信奶企不會拿自己的品牌生命開玩笑。不過我們還是找到了具備CMA認證資質的第三方微生物實驗室,依照國標的測試方法,對22款牛奶進行了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黃麴黴M1的檢測。

結果不出所料,22款牛奶均未檢出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黃麴黴素M1,在安全性上所有產品都表現良好。

全部達標

2、營養

牛奶中相對比較重要的營養物質,在外包裝上都標註了含量。這就讓我產生一個疑問:正經純牛奶,都是100%由生牛乳構成的,而生牛乳,就是從健康奶牛乳房中擠出的正常牛奶。可生產生牛乳的奶牛並不是機器,再怎麼科學養殖,也不可能每一天都生產出完全一樣的奶。那麼,廠商是如何精準控制這些營養物質的含量呢?

其實,原理很簡單。因為除了倉儲、消毒、包裝以外,牛奶生產還有很重要的一步——標準化。

先是用高速旋轉的離心分離器,把脂肪從牛奶中分離出去,再按照全脂、低脂和脫脂牛奶需要的脂肪比例來進行添加。

離心分離

在這中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均質。用一定的壓力,把分離出的脂肪壓過一個個小孔,讓乳脂從大顆粒變成小顆粒。

通過使用這項技術,我們現在喝到的牛奶,味道沒有那麼衝了,放久了,也不會有一層厚厚的奶皮了。

均質

蛋白質和鈣的含量同樣是可控的,牛奶中87%都是水分,只要控制水分的比例,自然就能調節蛋白質和鈣的含量。

目前國內廠商主要使用的是兩種方法,一種是通過類似淨水器的RO反滲透技術,將牛奶中的水分分離,再調整比例。另一種是閃蒸技術,類似高壓鍋洩壓,通過瞬間的壓力變化,讓牛奶中的部分水分快速蒸發。

所以理論上,廠商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嚴格控制牛奶中各種營養物質的含量,這也就意味著你買的高端牛奶和低端牛奶有可能出自同一頭奶牛。當然,過度處理會影響產品的氣味和滋味,對於奶廠來說,提升原奶的質量才是更有效更經濟的處理方式,大家日常購買牛奶時,不用過分擔心這個問題。

控制水分

那牛奶廠商會在營養物質含量上搞虛標麼?這方面我們也嘗試找實驗室來檢測,之前的三方實驗室雖然也有這方面的測試能力,但並沒有相關的認證資質,為了給觀眾和廠商一個能夠信服的結果,我們又聯繫了新的檢測機構:中國海關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在檢測的同時,我們也扒了扒五款進口牛奶的底細。

丹麥愛氏晨曦本身就是歐洲的乳業巨頭,安佳品牌出自於全球排名第六的紐西蘭恆天然集團,至於紐麥福,它也是一家老牌的紐西蘭奶企,但已經歸入了金龍魚母公司益海嘉裡旗下。

而德亞和蘭雀的背後,就是實打實的中國公司了,特別是蘭雀這個品牌,它的身世堪稱魔幻。

正牌的蘭雀確實是來自波蘭,而我們買到的這款,是波蘭蘭雀中國總代理自己的品牌,走的是歐洲奶企代工,貼牌銷往國內的套路。

波蘭蘭雀

我們買到的貼牌蘭雀

不過,大家先別因為品牌的問題把德亞和蘭雀一棒子打死,起碼它們的奶源確實是國外的,咱們一視同仁,用22款牛奶最終的檢測結果看問題。

首先值得表揚的是:除了三元極致的脂肪含量明顯低於標稱值以外,22款產品的主要營養成分都沒有虛標。

營養值檢測報告

蛋白質含量前三的分別是夏進塞上牧場、紐麥福以及光明優加。

鈣含量前三的分別是三元極致、塞上牧場,以及紐麥福。

五款進口牛奶表現都很不錯,以國產平價牛奶的價格,達成了國產大牌高端牛奶一樣的營養成分含量,看起來性價比是要顯著高於國產牛奶的。

二線國產牛奶的發揮相當讓人出乎意料,出現了「反向虛標」的情況,各家的蛋白質含量和鈣含量都要比標稱值高出不少。

就連最便宜的,每升價格不到10塊的輝山牛奶,都有每百毫升3.42克蛋白質的優秀指標,鈣含量更是達到了和金典、特侖蘇相當的水平。可以說,起碼我們拿到的這個批次裡,輝山——低價的神。

最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是,蒙牛這三家大廠的平價牛奶,穩穩地超越了歐洲標準,當然也遠遠甩開了國標要求,但是——它們還是非常穩定的把握住了蛋白質和鈣含量的倒數前三名。只能說,其它二線牛奶不講武德。

再好好想想,也可能是因為一線大廠擁有更先進的技術,在標準化上做的更好,實測的營養數值都和標稱基本一致。但另一方面,我們買的二線品牌,也都是隨機購買的,每一款產品在營養數值上都遠高於標稱值,也間接說明了,低價牛奶中,二線品牌普遍表現的更加良心。

3、安全

明確了安全和營養問題之後,還有一個指標對於愛喝奶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哪一款更好喝。

好喝不好喝,不是毫無根據的瞎評,參照乳品行業的品鑑標準,我起草了一份《凰家評測牛奶感官體驗標準》文件1.0版本,未來我們如果評測鮮牛奶的話,也會按照這個標準來繼續迭代測試。

《凰家評測牛奶感官體驗標準》1.0

我們找了十位品奶無數的志願者,實名制、盲評了這些牛奶,最終得出了22款牛奶的真實感受評分。

綜合口味和口感部分,大家最愛喝的三款牛奶,分別是河南的科迪牛奶,寧夏的夏進塞上牧場,以及北京的三元極致牛奶;網上呼聲很高的新疆品牌麥趣爾獲得了第四名,表現也很不錯。

而安佳、紐麥福以及愛氏晨曦這三大外國品牌,穩穩地包攬了倒數前三名,蘭雀和德亞這兩個中國品牌,也確實表現出了向國外大廠靠攏的姿態,分別斬獲倒數第五和倒數第六位。看來外國的平價高溫殺菌純牛奶的口味,並不完全符合中國人的味蕾。

口感排行

牛奶的喜好其實是挺個人的一件事,有一些我喜歡的產品,排名就不是很好,不過這前10名確實都各有特點,值得大家嘗試。

我們也按照甜、香、濃、滑這四個側重點,給前十名的產品做了簡單的分類。大家可以按照自己平時的偏好來嘗試,可能會有新發現。

二、綜合推薦

根據這22款牛奶的營養價值、口味和價格,我比較推薦的產品有平價的新希望原態牧場、輝山,以及科迪純牛奶,這幾款產品都在相對低廉的價位下,達到了均衡全面的營養指標。當然,如果你能喝的慣,那麼紐麥福、安佳和蘭雀也是可以考慮的。

而在高端牛奶上,我會推薦大家選擇夏進塞上牧場、光明優加和三元極致,需要注意的是,夏進塞上牧場的品質雖然很突出,但包裝質量不是特別好,我們拿到的這一箱,送到手就已經有不少盒子變形的情況,送人的話要慎重考慮。

三、國標與牛奶價格

我知道你們都在等我聊更敏感的話題——中國的牛奶標準和牛奶價格,沒問題。

不過醜話說在前,如果你們想看我無腦噴,那我建議就別等了,凰家評測並不是一家煽動情緒的媒體,而是想和大家一起探究真相的評測機構。

網上爭議很大的牛奶標準,其實是GB19301生乳標準,很多人說,在蒙牛和伊利的主導下,這個標準成為了全球最低的牛奶標準。

這句話我覺得沒有太多道理,因為生乳標準,更多是針對於養殖奶牛的牧場和奶農。在國內仍以散戶養殖為主的十年前,這項比老標準更低的標準,其實是為了讓散養的奶農,也能產出符合標準的牛奶,不至於鋌而走險,通過往牛奶中加氮來來提升蛋白含量,防止三聚氰胺慘劇的再次發生。

GB19301生乳標準

回到這份標準身上,它爭議最大的兩個點分別是,蛋白質含量和菌落數量。在蛋白質含量上,國標的2.8%確實顯著低於澳洲標準的3.5%,也低於歐盟的2.9%;但遠高於美國的2%。

在菌落數量上,歐盟、澳洲、美國的標準基本都是每毫升菌落總數小於10萬,而中國的標準看起來就比較粗曠了,每毫升菌落總數不超過200萬,看著就嚇人。

可你們猜猜日本的標準是多少?每毫升菌落總數不超過400萬,直接在中國標準上再翻一倍。這麼看下來,是不是可以說中國標準也是合理的?

標準對比

合理個屁啊!

啥都和最差的比,就意味著本身也是最差的那一檔。而根據我們這次測試的結果來看,當前的國標顯然已經不適合當下的主流國產牛奶。作為行業裡絕對的領導者,蒙牛和伊利低端平價牛奶的表現更是出乎我意料的全面墊底。

如果說維持這樣的水平,能讓更多孩子喝到牛奶,那麼我也會覺得一切都是合理的。然而,過去的十年裡,我國的牛奶產量從10年的3110萬噸,到2019年的3201萬噸,幾乎沒有明顯的增長。

至於價格,當我們去和西方國家對比時,我們甚至很難找到合適的對比產品,因為西方更多是以巴氏殺菌的低溫鮮奶為主。然而,我們拿到的進口產品已經足以說明,同樣的理化指標下,中國牛奶價格是顯而易見的貴。

牛奶行業在生產端,是養殖和包裝行業的整合,在銷售端,是渠道和廣告的比拼。對於國內頂尖的兩大奶企來說,過去的十年中,能讓人記住的,有無數經典的廣告,充滿創意的標語,但大家對於國產品牌的信任卻始終留在原地,無人拾起。也許這兩家奶企會認為,那些外人的指責毫無道理,但乳企自身的傲慢也顯而易見。

三聚氰胺事件已經過去了12年,市場需要一個新的標準來推動產業再向前一步。

參考資料

GB25190-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滅菌乳》

GB19645-2005《巴氏殺菌、滅菌乳衛生標準》(已廢止)

GB19301-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生乳》

GB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汙染物限量》

《○乳及び乳製品の成分規格等に関する省令》——日本厚生勞動省

《Raw Milk Products Specifications 10 September 2020 》——紐西蘭第一產業部

《laying down specific hygiene rules for on the hygiene of foodstuffs》——歐盟議會法規No 853/2004

《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Dairy Plants Approved for USDA Inspection and Grading Service》——美國農業部

RHB102-2004《滅菌乳感官評鑑細則》——中國乳製品工業行業規範

《中國18-49歲成年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國營養學會

《各國乳品的生乳標準分析比對》——王海、沈秋光、鄒明暉、韓奕奕

《20108-2019中國牛奶產量及大數據監測分析》——艾媒諮詢

《幾種牛奶濃縮工藝的比較》——蘇米亞 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乳業研究院乳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監製:於浩

主筆:李治欽

編導:李治欽

攝 影:張琦 馬生

剪輯:晁壯

後期:周靄延 晁壯

視覺:蔡夢瑤

推廣:邱若燦 謝建琪 張凱傑 王琳琳

支持:於雷 何靜宜 邱若燦

張閃閃 楊倩 胡頔

相關焦點

  • 三聚氰胺事件12年後 ,你喝到的牛奶變得更安全了嗎?|凰家實驗室
    而牛奶企業、行業協會,甚至地方政府,很多時候也沒有解決消費者的疑問。既然牛奶是塊難啃的硬骨頭,那就讓我們凰家評測來試試它的硬度。這一次我們自費購買了22款常溫純牛奶,有國內大牌,也有進口牛奶,更有各地方的品牌。
  • 某品牌牛奶沒有乳脂卻含有三聚氰胺?不可信
    較真鑑定:牛奶中檢不出乳脂,檢出三聚氰胺,有可能是操作或儀器方面的問題,學生說法可信度不高。與食品安全有關的結論,要以有資質的權威機構的檢測結果為準。後來還有同校的人轉發說「含有大量三聚氰胺」。那麼純牛奶為什麼會檢不出含有乳脂呢?為什麼會「含有大量三聚氰胺」呢?隨著事件的不斷發酵,有當事人公布了當時實驗的內容。可以看到,實驗的標題是《巴氏殺菌乳的質量檢驗》,在實驗內容部分,可以看到要求使用於2016年12月底發布的,即將於6月份實施的新國標針對牛奶進行一些檢測。
  • 喝遍14國66款牛奶,進口奶真的更好喝更安全?
    成分檢測   味道可以盲喝,但是牛奶是否安全,其中的營養價值並不能直觀感受到。   曾經的三聚氰胺、黃麴黴毒素M1、亞硝酸鹽、重金屬,是否讓你對國產牛奶失去了信心?不同國家、品牌牛奶的營養成分到底有多大差異?
  •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已過十年,你會買國產奶粉嗎?
    為孩子的奶粉也真的是操碎了心 三聚氰胺」事件回顧 年5月,一封控訴三鹿奶粉的帖子在天涯社區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發帖者反映,自己的女兒因為喝三鹿奶粉導致身體異常; 3 2008年6月,在國家質檢總局網站,關於三鹿奶粉的投訴接連不斷; 4 2008年8月,三鹿奶粉的質量安全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在之後的抽檢中,檢出含有三聚氰胺成分的奶粉比例高達
  • 科迪牛奶含有三聚氰胺?第三方檢測還原真相
    ,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 與此同時,南京中醫藥大學也出面闢謠,稱該事件是在大學生自身實驗不嚴謹下完成的,並猜測原因是「第一次實驗做液相的時候洗針沒多洗幾遍,而之前用過三聚氰胺做標品,所以可能有殘留的三聚氰胺出峰了。」 《消費者報導》也聯繫到南京中醫藥大學宣傳部,相關人士表示,「這個事情相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了,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我們也不適宜對外發布一些其他的信息。」
  • 西安萌娃化身「小小檢測師」 自帶牛奶檢測三聚氰胺
    西安從6月3日提出「硬科技在西安」願景轉變到10月18日打造「硬科技之都」,短短4個月從理念升級為信念。「小小檢測師—極寒之旅」是西部網、國聯質檢聯手娃呀共同打造的科學實驗系列活動首場,後期將會有不同科學主題系列活動。讓孩子們走進科學,近距離了解科學,參與實驗互動。
  • 「三聚氰胺」事件十年,奶粉易辨人難變
    2014年,72歲高齡的田文華改判有期徒刑18年2016年三鹿奶粉事件責任人孫鹹澤升任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品安全總監,總管疫苗。我們再不喝國產奶品了。在「三鹿」接受調查之後,國家質檢總局對全國多個品牌奶粉進行了三聚氰胺含量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有22家奶粉產品的三聚氰胺含量不合格,其中就包括你手裡可能就拿著的伊利、蒙牛,「有健康就有可能」的聖元,「因為用心所以放心」的雅士利等等。
  • 三元奶粉的「後三聚氰胺」時代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席捲了幾乎所有中國嬰幼兒奶粉品牌。奶業內部人士將2008年之後稱為「後三聚氰胺」時代,如今消費者對於國產嬰幼兒奶粉仍然信心不足,國外代購奶粉成為一個普遍現象。  2008年上市之後困難重重  吳松航,是北京三元奶粉事業部的總經理。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席捲了幾乎所有中國嬰幼兒奶粉品牌。而當時三元還沒有奶粉產品,在三鹿倒閉之後,三元將其收購開始生產奶粉。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國產奶粉幾乎是一蹶不振,消費者對國產奶粉完全不信任。在這樣一種形勢下,三元奶粉上市也意味著困難重重。吳松航說,2011年三元奶粉的經銷商只有90戶。
  • 純牛奶評測下:三聚氰胺、激素、營養、新鮮度都測了,結果是這樣
    除了比較包裝標註的營養含量值外,為了給寶媽們提供更全面的牛奶選購指導,笨爸爸又對【上篇】中評分排名靠前的牛奶產品,進行了第三方實驗室檢測和口感試喝評測,涉及到寶媽們比較關注的幾個問題,包括:牛奶中有無添加三聚氰胺、激素,蛋白質、脂肪、鈣等營養素的實際含量是多少
  • 南京有一家乳品企業 已為星巴克提供14年的好牛奶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陶魏斌/文 施向輝/攝   如何保證牛奶的安全?  衛崗工程師要管住奶牛的嘴   如果說,中國民族乳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來自國外品牌的競爭,那麼當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則讓這場競爭的天平出現了傾斜。
  • 被三聚氰胺「拉低」的生乳國標:10年後再上熱搜,誰在背後「做空」?
    例如2010年8月鬧得沸沸揚揚的聖元「早熟門」引起了公眾恐慌,最終被證明是子虛烏有,衛生部也專門就此發布聲明稱奶粉與性早熟無關,為國產乳業「正名」。 從2011年初,市場「做空」機構開始出現擴散和升級的苗頭。在那年,媒體炒作的「皮革奶」事件引發了消費者恐慌,後經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調查後證明是不實報導。
  • 香港通報雀巢牛奶含三聚氰胺 已有12人入院求診
    【新民網·港澳臺快報】香港特區食物安全中心9月21日公布,雀巢牛奶公司餐飲業用1公升裝純牛奶,發現「三聚氰胺」。據香港政府新聞網消息,香港特區食物安全中心表示,雀巢牛奶公司餐飲業用1公升裝純牛奶樣本被檢出含「三聚氰胺」,含量為百萬分之1.4,食安中心目前已要求業界停止售賣並回收有關產品。
  • 酷暑來襲牛奶「鼓包脹袋」 你家牛奶還安全嗎?
    原標題:酷暑來襲 你家牛奶還安全嗎?   近期,在銀行上班的張女士表達了這樣的困惑:現在超市裡,牛奶種類繁多,每次買牛奶都要仔細研究半天,但最終也不知道如何選擇。還有消費者反映,最近自家訂的牛奶時有「鼓包脹袋」的現象,是不是產品質量不靠譜?發出了「我家牛奶還安全嗎」的困惑。
  • 讓喝慣牛奶的外國人改喝豆漿
    記者 程超     本報訊 20年前,喝不起牛奶的居民習慣用豆漿來代替;20年後,越來越多老外選擇用豆漿來取代牛奶。日前,在杭州檢驗檢疫局的幫助下,杭州九陽小家電有限公司近5000臺豆漿機順利出口到了越南。去年以來,九陽有近15萬臺豆漿機分別出口到美國、加拿大以及日本、越南等國家。
  • 被處決的三聚氰胺奶粉咋又復活了
    這已是三聚氰胺奶粉三出江湖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22家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生產的69批次產品被檢出含有三聚氰胺,近30萬名嬰幼兒因此中招,成為讓人揪心的「結石寶寶」。事件發生後,國家相關部門採取措施,查源堵漏,嚴懲違法犯罪分子,追究領導責任,使得這一特大食品安全事故得以迅速解決。
  • 三聚氰胺事件過去十年了,當年喝過三鹿奶粉的小孩怎麼樣了?
    現已是2018年了,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已經過去十年了,那麼當年喝過三鹿奶粉的小孩現在怎麼樣了?   @總是不小心的小心:   當年我家隔壁飯店小老闆夫婦的兒子毛毛,3歲的孩子動不動就趴在椅子上哭著喊腰疼,他爸爸媽媽不懂以為他嬌氣,為此還挨了不少打罵,後來醫生讓父母把孩子帶去上海看病,家裡才意識到孩子真的有問題,到了上海發現是雙腎結石
  • 牛奶與羊奶哪個更營養?
    當牛奶及奶粉頻頻出問題的時候,不少人把目光轉向了羊奶。所謂牛羊牛羊,二者連在一起,既然牛奶給「糟蹋」了,試著以羊奶來替代,一來覺得它稀有,便更安全。二來覺得羊奶更貴,也許更有營養。可是營養專家卻表示,牛奶羊奶的營養各有所長,對牛奶過敏和體質較弱的人群倒可選用羊奶,至於安不安全則要看監管了。
  • 「後疫情時代」,你學會喝牛奶了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朝林 文圖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喝牛奶一事又變成熱門話題。不管是知名醫學專家也好,還是普通人群也罷,喝牛奶似乎變成「勢在必行」的一件事。但,你真的懂牛奶,會喝牛奶嗎?街頭採訪,市民對喝牛奶的「新認知」近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就「喝牛奶」話題街頭採訪。對於「喝牛奶,您做到了嗎?」話題,多數受訪市民表示:之前沒有太注重喝牛奶,但是,疫情之後牛奶已經成為生活伴侶,再也離不開。
  • 國產奶粉心酸往事:公司遭做空、三聚氰胺和大頭娃娃
    1949年建國後,5億中國人只有12萬頭奶牛,4家乳品廠。具有延安大生產經驗的開國將領、時任國家農墾部長的王震,為發展乳業到處奔走,幾乎碰到人就講[7]:「要使人民健康,娃娃們長高一寸,只吃大米和苞谷是不行的,要多喝牛奶,要大力發展奶牛」。但在中國,養奶牛有天然的困難。首當其衝的問題是:歷屆國產奶牛都不太行。
  • 旺旺仙貝被查出大腸菌群 盤點近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關注食品安全 檢測需「淋漓盡致」地發揮  近期,有媒體報導浙江省質監系統國家質檢中心由「十五」期末的8家增加到22家,檢驗檢測能力得到了增強,同時截止去年年底,在食品質量安全檢測裝備方面投入達1.5億元,建成一批技術水平高的檢驗檢測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