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接受一批近現代文獻史料捐贈

2020-12-18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

編者註:本文原載於新民晚報,時間:2011年4月20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歷經百年風雨的上海清末民初年畫

  今天上午10時,民間收藏家程皓先生將多年來精心收藏的清末民初上海舊校場年畫、辛亥革命紀念瓷筆筒等一批上海近現代珍貴歷史文獻史料,無償捐贈給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據了解,程皓曾在2009年將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原版唱片捐贈給了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今天他還捐贈了老上海大世界遊樂場文獻史料、民國國貨公司廣告宣傳單、華商電氣股份公司股票、聶耳歌曲集、1982年版國歌唱片等物品。而據專家介紹,經歷百年風雨的上海舊校場年畫、辛亥革命紀念瓷筆筒等,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程皓先生表示,家藏不如國藏,這批歷史文獻如對歷史博物館有幫助,就捐得值。

相關焦點

  • 劉鐵飛為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捐贈史料
    劉鐵飛館長捐贈的日軍高密慰安所建築殘件近日,紅高粱抗戰紀念館收到一份《捐贈證書》,劉鐵飛館長將館藏的日軍高密慰安所部分史料捐贈給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捐贈證書《捐贈證書》內容為:茲收到紅高粱抗戰紀念館捐贈的高密慰安所建築殘件一塊、高密慰安所鋁水壺一把、高密慰安所搪瓷碗一個。作為二戰時期日軍"慰安婦"制度的史料佐證,現已收藏於中國"慰安婦"歷史博物館。對紅高粱抗戰紀念館的捐贈與支持,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抗疫物證捐贈展、市民捐贈展開幕
    昨天,82歲的劇作家、原長寧滬劇團團長張東平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西館三樓,指著櫥窗內展陳的滬劇《白衣長城》劇本手稿對記者說。  當天,《眾志成城 抗疫必勝――上海市抗疫物證捐贈展》和《市民記憶——上歷博(上革博)市民捐贈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同期開展。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市民捐贈展 滿是城市的記憶
    11月18日至12月20日,《市民記憶——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市民捐贈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自2018年正式開館以來,得到廣大市民的踴躍捐贈,至今已收到各類物品1600餘件/組,上歷博(上革博)從中選出50餘件/組物品,舉辦了《市民記憶》展。展覽分為「烽火·新生」「市政·經濟」「文化·民生」三個部分,展品的時間跨度從抗日戰爭到改革開放。
  •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獲贈珍貴文物史料
    本報訊 記者趙乃林報導 9月16日,「銘記歷史 勿忘九一八——抗戰文物史料捐贈儀式」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抗戰歷史研究專家、文物收藏家及熱心市民共30餘人出席捐贈儀式。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辦《北大營賦》及抗戰文物史料捐贈...
    《北大營賦》及抗戰文物史料捐贈儀式舉行。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館長範麗紅代表博物館向作者頒發了「博物館之友」聘書及「捐贈證書」並表示感謝。   在《北大營賦》座談會上,著名專家學者焦潤明、胡玉海、趙傑、王建學等對馬仲喜教授捐贈的《北大營賦》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捐贈儀式上,瀋陽民間收藏家、文物愛好者、書法家向博物館捐贈文物史料、書法作品儀式在博物館舉行。
  • 重讀黃賓虹|「黃賓虹與近現代文獻研究」研討會摘要(下)
    3月18日-20日,「神州國光:王中秀藏黃賓虹藝術文獻展」暨「黃賓虹與近現代美術文獻發掘、整理和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美術學院舉行。「黃賓虹與近現代美術文獻發掘、整理和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海報王中秀與同道往來書信(其中部分為黃賓虹在世學生及晚輩來信)研討會現場「黃賓虹與近現代美術文獻發掘、整理和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參與者既有藝術史者、
  • 一批珍貴紅色文物亮相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新華社上海5月28日電(記者孫麗萍)一九四九年四月陳毅等籤發的解放上海命令、一九四七年解放軍臨時入黨證、渡江戰爭勝利紀念章……上海迎來解放70周年之際,一批珍貴紅色文物亮相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展覽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聯合渡江勝利紀念館、杭州博物館、中國共產黨杭州歷史館和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共同舉辦。展覽精心選取了260餘件文物文獻資料展出,其中實物原件70餘件,36件為首次展出。包括解放軍戰士遺物、烈士陳爾晉王曼霞夫婦的遺物、《上海概況》、《上海各種公用事業概況》、隨軍記者採訪證、1949年5月28日發行的《解放日報》等展品。
  • 《北大營賦》等文物史料捐贈「九·一八」博物館
    9月16日,由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主辦的《北大營賦》及抗戰文物史料捐贈儀式在博物館會議室舉行。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辭賦作家馬仲喜及民間收藏家、文物愛好者等4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捐贈儀式。  《北大營賦》分為北大營之烽火、北大營之困境、北大營之抗擊、北大營之變遷、北大營之銘記等5個部分,充分表達了中華民族堅貞不屈、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和理念。
  • 銘記抗疫的日日夜夜,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抗疫物證捐贈展
    11月18日至12月20日,《眾志成城 抗疫必勝――上海市抗疫物證捐贈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舉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自2018年正式開館以來,得到廣大市民的踴躍捐贈,至今已收到市民捐贈的各類物品1600餘件/組,其中,2020年上半年上海各機關團體及普通市民捐贈了近400件的抗疫物證。
  • 熱心市民向松江博物館捐贈藏品
    「這些東西家裡藏著保存不善容易壞,捐給博物館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它的故事。博物館才是藏品最好的歸宿。」日前,上海市民張平來到松江博物館,捐贈了一批具有松江歷史文化和考究意義的藏品,其中包括《松江文獻》第一期、錢同壽贈沈思期詩稿、《張琢成山水畫立軸》、松江生產救濟協會公告等。
  • 眾心築夢70年 申城35家博物館推出近40個主題展覽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為了新中國的成立——館藏英烈文物史料展》、上海市檔案館的 《70年記憶 見證上海傳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檔案展》等一批展覽以文物、史料文獻、檔案等形式,呈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各領域的發展歷程,生動記錄壯麗70年
  • 史料與研究:中國近現代美術留學研究的現狀與展望
    中國近現代美術受到過哪些影響?如何看待現代美術史中的「東方」意識?當前中國的美術留學研究存在怎樣的現實困境與方向?近日,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舉辦的「中國近現代美術留學史料研究國際交流工作坊」,聚集近年來在美術留學領域卓有成績的研究者,呈現他們的研究成果。
  • 林同炎向浦東捐贈珍貴史料
    林同炎向浦東捐贈珍貴史料2001年12月18日09:16 東方網-解放日報  東方網12月18日消息:昨天,海外建議開發浦東的第一人———國際著名建築和橋梁專家、美籍華人林同炎先生,委派其婿羅伯特由美國來滬,將一批有關建議開發浦東的第一手珍貴史料捐贈給籌建中的「浦東開發開放史料陳列館」,體現了海外炎黃子孫的拳拳報國之心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年內開放,時間或在十月
    1957年,博物館借用原文化廣場露臺下基址,改建成約3700平方米的陳列室。兩年後,因故中止籌備工作,人員併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所藏文物、文獻等分別移交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上海博物館等機構。「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很多年沒有開放了,面對市民的熱切期待,我們感覺責任重大。」去年的5月18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新館「發帖」,向海內外徵集能反映上海歷史和文化的實物和文獻、照片資料。如今,徵集已過去10個月,哪些有趣的「身邊歷史」將加入歷博館藏中?有市民把家裡祖輩、父輩的結婚證,以及抗戰時期救助難民的醫方捐給歷博,還有人捐獻了租界裡的石碑,這些都是難得的歷史見證。
  • 華僑畫家向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捐贈抗疫主題系列畫作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前天,滬上著名華僑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陸志德,將自己的「愛與希望——陸志德抗疫主題展」系列畫作《五朵金花》《英雄回家》,捐贈給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這是陸志德繼向瑞金醫院捐贈抗疫題材畫作後,再一次開展的富有紀念意義的捐贈活動。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館,觸摸上海的前世今生
    伴隨著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這些答案已經揭曉。經過近兩年的建設,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於2018年3月26日正式開館,首日接待6200多名參觀者。這是第一個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誌性博物館。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是中國地誌性博物館
    上海歷史博物館的發展,有著一段艱辛歷史。如今的上海博物館的外貌,給人以古典精緻印象,這種西式建築,乍一見,但聯想到上世紀三十年代。遊客對這種建築風格極為推崇,即有歷史的滄桑感,還在現代風情。及至館內參觀,更為其中豐富的藏品感到驚奇。
  • 嘉興市首部大型歷史文獻彙編《嘉興近現代叢書》推出
    近日,嘉興市「百年百部」精品文化項目、35卷本大型歷史文獻彙編——《嘉興近現代叢書》正式推出。市委書記張兵特致賀信,指出:「《嘉興近現代叢書》是嘉興首次出版的大型歷史文獻彙編,從江南近代史的起始地,到浙江辛亥革命的先行地,再到黨的誕生地,系統而又完整地演釋了嘉興在中國近代史上獨特的歷史地位。」
  • 人民廣場再添全新文化地標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正式開館
    經過近兩年的建設,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3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這是第一座綜合反映上海城市歷史發展的地誌性博物館,市民可在館中飽覽上海上下6000年的歷史軌跡。昔日跑馬總會大樓變身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選址南京西路325號,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展廳面積約9800平方米。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近代上海的滄桑圖卷
    3月26日全新開放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選址在南京西路的舊上海跑馬總會建築,基本陳列由《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組成,遵循「以城市史為脈絡,以革命史為重點」的原則,全面梳理了上海從遠古到1949年解放6000年的歷史脈絡,展現城市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節點和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