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館,觸摸上海的前世今生

2020-12-17 人民日報

上海從哪裡來?

誰是「上海第一人」?

這座城市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伴隨著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

這些答案已經揭曉。

經過近兩年的建設,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於2018年3月26日正式開館,首日接待6200多名參觀者。

這是第一個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誌性博物館。遵循「以城市史為脈絡,以革命史為重點」的原則,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全面梳理目前上海行政區劃下6000餘平方公裡內的近6000年歷史脈絡,展現城市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節點和重大革命歷史事件。

四大部分呈現上海歷史

在對於上海6000年歷史的展示安排上,館方表示,博物館分為「序廳」、「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和「尾廳」四大部分,通過9個單元,綜合反映上海社會發展歷程和人文歷史特徵。

底樓序廳,綜合介紹上海歷史發展脈絡和歷史地理信息。二樓是「古代上海」展廳,以6000年前的馬家浜文化拉開序幕,崧澤文化、福泉山文化、良渚文化一一展現,著重介紹上海地域範圍內從遠古到清朝中期的社會發展。

三樓、四樓展示「近代上海」,下設7個單元,「上海開埠,國中之國」、「中西交匯,城市轉型」、「辛亥革命,上海光復」、「中共創建,開天闢地」、「經濟中心,遠東都會」、「同心戮力,抗戰風雲」和「爭取民主,都市新生」。

尾廳部分,則通過短片選取1949年上海解放以來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人民幸福生活的70餘個精彩瞬間,通過視覺展項表現了上海取得的偉大輝煌成就。

上百件珍貴文物首次展出

從11萬餘件館藏中精選的1100餘件展陳文物,將紅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這三種獨具魅力的上海城市文化娓娓道來。它們中80%為首次公開亮相,其中珍貴的一級品多達100餘件。

展陳文物中,包括6000年前的上海文化遺存、血灑疆場的抗英英雄陳化成督造的振遠將軍銅炮、《共產黨宣言》的首版本、反映上海棉紡工業的清花機、1911年孫中山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選票、上海滙豐銀行銅獅、百子大禮轎等重要文物。

振遠將軍銅炮

1923年上海滙豐銀行大樓建造時向英國訂購的一對銅獅,一尊嘶吼狀,一尊靜臥狀,全世界僅此一對。上世紀40年代,這對銅獅曾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險些被投進熔爐燒毀。這是銅獅自60年代作為文物被收藏後,首次成對與公眾見面。

1923年上海滙豐銀行大樓建造時,向英國訂購的兩尊青銅獅之一

物華號百子大禮轎則是代表上海江南文化的經典文物,也是該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它運用了朱金漆木雕、玻璃畫和彩繡等中國傳統技藝,用時十年、耗費一萬多個工時,其製作技藝如今瀕臨滅絕,十分珍貴。

物華號百子大禮轎

讓文物活起來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指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展陳體系以故事線、體驗區和網際網路為核心,致力打造一座讓市民看得懂記得住的城市歷史博物館。尾廳通過《難忘的瞬間》視覺展,呈現1949年上海解放以來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人民幸福生活的70餘個精彩瞬間,讓人心潮澎湃。

法國鍍金嵌琺瑯四柱銅擺鐘。資料圖片

開館期間,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還同時推出《陳毅與上海》文物文獻展、《銘記初心——〈共產黨宣言〉》史料展、《上海城市記憶》館藏油畫展等臨時展覽。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選址南京西路325號。該建築原為上海跑馬總會大樓,現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上海市中心區最重要的近代優秀歷史建築之一。它見證歷史變遷,從英國殖民者的娛樂場所到新中國的文化場館,歷經跑馬廳、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和上海美術館,留存了城市發展中重要的文化信息,承載著幾代上海人的記憶。

早期上海跑馬總會大樓。資料圖片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建成後,與附近的上海城市規劃館、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一起,形成上海的昨天、今天與明天。與大光明電影院、國際飯店、天蟾舞臺、上海音樂廳、大世界等,共同增強了人民廣場文化風貌區中的老上海元素。

參觀貼士:

開放時間:9:00—17:00(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免費開放(部分特展若收費另行公告)。每日限流1萬人次。

相關焦點

  • 上海歷史博物館|觸摸上海的前世今生
    上海從哪裡來?誰是「上海第一人」?這座城市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伴隨著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3月26日正式向公眾開放,這些答案已經揭曉。為了看一看上海的風雲變遷,更為了目睹心心念念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模樣,不少市民起個大早,第一時間趕來飽覽上海6000年歷史軌跡。
  • 揭秘辣條的前世今生!首個辣條博物館在長沙開館
    揭秘辣條的前世今生首個辣條博物館在長沙開館 11月1日,首個辣條博物館開館在湖南長沙開館,館內展現了辣條發源地湖南平江的辣條發展史,用科學的方式展示辣條的原料、生產與檢測,讓市民近距離了解辣條。
  • 上海歷史博物館開館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外景。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經過近兩年的建設,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近日正式開館,首日接待6200多名參觀者。   這是第一個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誌性博物館。遵循「以城市史為脈絡,以革命史為重點」的原則,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全面梳理目前上海行政區劃下6000餘平方公裡內的近6000年歷史脈絡,展現城市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節點和重大革命歷史事件。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館 梳理上海6000年歷史脈絡
    中新網上海3月26日電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上歷博」)26日在上海正式開館。作為一座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誌性博物館,上歷博全面梳理了上海目前約6000平方公裡行政區劃內,上下6000年的歷史脈絡。
  • 講述上海故事,市三八紅旗手走進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東方網通訊員柴麗琴9月27日報導:博物館是走進一座城市文化和歷史的窗口。近日「與巾幗大咖同頻博物館盛宴」項目走進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們追尋歷史足跡,探尋上海誕生的故事。這趟歷史之旅不僅是學習上海文化的時尚地標打卡之行,也是在黨的誕生地接受「四史」教育的現場教學課。
  • 上海歷史博物館今起正式開館:看遍上海上下六千年
    地處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的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上海跑馬總會大樓經過近兩年的建設,終於「轉身」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並於3月26日正式免費對外開放。「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今天在現場看到,觀眾可在館中飽覽上海上下6000年的歷史軌跡,直至 1949 年上海解放。這是第一座綜合反映上海城市歷史發展的地誌性博物館,而建築本身就見證著歷史變遷,歷經跑馬廳、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和上海美術館,留存著城市發展中重要的文化信息,也承載著幾代上海人的記憶,如今又成為了上海文化的新地標。
  • 「新僑沙龍——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之行」暨市僑知聯第九屆理事會第...
    5月25日下午,近30位上海市僑界知識分子聯誼會常務理事齊聚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參加「新僑沙龍」暨市僑知聯第九屆理事會第一次常務理事會。市政府僑辦副主任、市僑知聯會長姚卓勻,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長、市僑知聯副會長胡江,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市僑知聯副會長陳立東等出席會議並參加活動。
  • 人民廣場再添全新文化地標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正式開館
    上海人民廣場又迎來一個全新文化地標。經過近兩年的建設,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3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這是第一座綜合反映上海城市歷史發展的地誌性博物館,市民可在館中飽覽上海上下6000年的歷史軌跡。
  • 記錄城市歷史變遷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明天正式開館
    【新民網·最新報導】上海第一人長什麼樣?上海第一房在哪裡?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經過1年多的建設,從3月26日起正式全面對外開放。
  • 上海歷史博物館:看遍上海上下六千年!
    >——上海跑馬總會大樓經過近兩年的建設,終於「轉身」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並於2018年3月26日正式免費對外開放。「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今天在現場看到,觀眾可在館中飽覽上海上下6000年的歷史軌跡,直至 1949 年上海解放。這是第一座綜合反映上海城市歷史發展的地誌性博物館,而建築本身就見證著歷史變遷,歷經跑馬廳、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和上海美術館,留存著城市發展中重要的文化信息,也承載著幾代上海人的記憶,如今又成為了上海文化的新地標。
  • 在這裡追溯上海歷史:搶先探營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近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近期開始內部試運營,為明年三月的正式對外開放做準備。  將展出千餘件展品80%為首次展出觸摸數字展牆,參觀者即可看到唐宋元明清以來上海的海岸演變、市鎮分布等。側面的LED大顯示屏播放短片《上海簡史》,作為基本陳列的總起和上海歷史概要。東樓二三四樓為「古代上海」與「近代上海」的常設展廳,用於基本陳列。其中四樓主要是革命歷史部分。基本陳列共展出文物1000餘件組文物,其中80%文物為首次展出。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3月底正式開放 一千件文物梳理六千年歷史
    原標題:上海市歷史博物館3月底正式開放,一千件文物梳理六千年歷史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資料圖  位於人民公園西側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自從2017年11月1日試運行以來,已有上萬名觀眾預約參觀,2018年3月底,整個博物館就將免費向市民開放,除了試運行期間開放的標誌性的擁有大鐘的東樓
  • 上海火車頭體育場的前世今生
    上海火車頭體育場的前世今生 2020-06-16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遇見美好目的地,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遇見美好目的地,享旅帶你周邊遊,重點推薦上海黃浦區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擁有幾座大型綜合性的博物館,包括上海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以及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等,各有不同的定位。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著重反映上海本地的歷史變遷,上自遠古文明,近及現代,全面展示上海的滄海桑田。在上海市中心黃浦區的人民公園圍牆外、南京西路和黃陂北路的路口,有幾幢古典歐式建築組成的院落,這裡便是整修一新後開放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 晶·世界玻璃藝術館開館 展示宿遷玻璃產業的前世今生
    中國江蘇網9月26日宿遷訊 (記者 薛惠芹 通訊員 莊瑤瑤)9月26日上午,晶.世界玻璃藝術館開館暨宿遷秋季旅遊產品發布儀式在三臺山國家森林公園隆重舉行,活動吸引了大量遊客市民前來參觀。宿遷市政府副市長曹秀明,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峰,原江蘇省建委副主任、原江蘇玻璃廠黨委書記徐益民,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莊小蔚,著名城市雕塑家潘奮教授,江蘇省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張筱東,宿遷市文明辦、旅遊局、文旅集團主要領導等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1991年6月20日,我國最大的現代化歷史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在西安開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全國政協副主席馬文瑞、陝西省委書記張勃興、省長白清才等領導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馬約爾參加了開館典禮並剪彩。
  • 上海遊記|大世界的前世今生
    一百年前它橫空出世,成就了一段傳奇,百年之後讓我們一起走進它的前世記憶,一瞥它的此世今生。它就是上海「大世界」記憶如果能擁有見證的物質載體往往讓人感覺更加生動,也能更好地區別於謠言妄想,更好地止於肆意篡改。
  • 上海歷史博物館不再流浪,10月驚豔開館!記者探營工地劇透改建效果
    ,它的歷史十分漫長,保存和展現這個城市歷史記憶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經過幾番周折,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終於結束了從1999年開始的有館無址的不固定狀態,在南京西路黃陂北路口的原跑馬總會落戶。,這些都是在10月開幕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中可以期待的。
  • 上海地鐵博物館昨開館試運營 看5D電影感受"上天入地"
    圖片說明:上海地鐵博物館昨天開館試運營  東方網10月29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從1956年上海市地下鐵道初步規劃,到如今形成15條地鐵線路,567公裡、333座地鐵站的龐大公交網絡。上海地鐵經過了何種歷程?未來的上海的地鐵又將是如何的先進智能?昨天上午,國內首家地鐵博物館——上海地鐵博物館(一期)正式開館對外試運營。  新落成的上海地鐵博物館位於吳中路1779號,緊鄰上海地鐵10號線紫藤路站。博物館總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其中一期開館面積為2800平方米。
  • 上海16區推出16個夜遊上海好去處!聆聽歷史建築前世今生
    今年旅遊節期間,上海市文旅局聯合全市16個區文旅局共同推出16個夜遊上海好去處,市民遊客可跟隨這些旅行線路,用腳步丈量上海這座「人民城市」,聆聽歷史建築前世今生,感受城市歷史人文氣息。下面就跟著周到君去看看,這16條夜遊上海好去處究竟是哪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