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館 梳理上海6000年歷史脈絡

2020-12-18 環球網旅遊

中新網上海3月26日電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上歷博」)26日在上海正式開館。作為一座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誌性博物館,上歷博全面梳理了上海目前約6000平方公裡行政區劃內,上下6000年的歷史脈絡。上歷博選址南京西路325號,分東西兩樓和開放式庭院。該建築原為上海跑馬總會大樓,後曾被用作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和上海美術館,留存了上海城市發展中重要的文化信息。「這是一座具有80多年歷史的優秀近代建築,上歷博在修舊如舊的原則下進一步拓展了建築的功能,來滿足現代博物館的展陳以及服務需求。」上歷博館長胡江告訴記者。

現場上歷博基本陳列分「序廳」「古代上海」「近代上海」和「尾廳」,共陳列展示文物約1100餘件/套。走進「序廳」,兩尊上世紀20年代從英國定製的滙豐銅獅映入眼帘,一尊張嘴吼叫,一尊閉口靜蹲,它們曾險遭日軍回爐改制成軍火材料,1966年後作為文物被收藏,可謂見證了上海外灘近百年的歷史滄桑。另一件重量級展品「物華號百子大禮轎」是上歷博的鎮館之寶之一,為民國時期滬上「物華號貰器店」所有,由10位木雕藝人用時10年、耗費萬工精心製作而成,由於製作技藝瀕臨滅絕,該轎已成為珍稀之物。

與此同時,「古代上海」以「上海第一人」頭骨、神人獸面紋象牙權杖復原模型等豐富的古文化展品,呈現了古代上海地區的地域特色和文明成就;「近代上海」通過陳列《共產黨宣言》首版本、上海地區見證鴉片戰爭的振遠將軍銅炮、反映上海棉紡織工業的清花機等重要文物,展現了近代上海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生活。

「在上歷博,既可以看到遠古上海的風貌、古代上海的精華,也可以領略近代上海的整個風情,進一步了解上海的遠古文化、紅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胡江說。

隨著當天上歷博的正式開館,該館還與周邊的上海城市規劃館、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等文化地標共同構成了上海人民廣場文化空間的新格局,集中呈現上海這座城市的古今與未來。

相關焦點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館,觸摸上海的前世今生
    伴隨著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這些答案已經揭曉。經過近兩年的建設,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於2018年3月26日正式開館,首日接待6200多名參觀者。這是第一個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誌性博物館。
  • 上海歷史博物館開館
    資料圖片   經過近兩年的建設,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近日正式開館,首日接待6200多名參觀者。   這是第一個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誌性博物館。遵循「以城市史為脈絡,以革命史為重點」的原則,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全面梳理目前上海行政區劃下6000餘平方公裡內的近6000年歷史脈絡,展現城市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節點和重大革命歷史事件。
  • 上海歷史博物館今起正式開館:看遍上海上下六千年
    地處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的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上海跑馬總會大樓經過近兩年的建設,終於「轉身」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並於3月26日正式免費對外開放。「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今天在現場看到,觀眾可在館中飽覽上海上下6000年的歷史軌跡,直至 1949 年上海解放。這是第一座綜合反映上海城市歷史發展的地誌性博物館,而建築本身就見證著歷史變遷,歷經跑馬廳、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和上海美術館,留存著城市發展中重要的文化信息,也承載著幾代上海人的記憶,如今又成為了上海文化的新地標。
  • 上海歷史博物館:看遍上海上下六千年!
    >——上海跑馬總會大樓經過近兩年的建設,終於「轉身」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並於2018年3月26日正式免費對外開放。「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今天在現場看到,觀眾可在館中飽覽上海上下6000年的歷史軌跡,直至 1949 年上海解放。這是第一座綜合反映上海城市歷史發展的地誌性博物館,而建築本身就見證著歷史變遷,歷經跑馬廳、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和上海美術館,留存著城市發展中重要的文化信息,也承載著幾代上海人的記憶,如今又成為了上海文化的新地標。
  • 記錄城市歷史變遷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明天正式開館
    【新民網·最新報導】上海第一人長什麼樣?上海第一房在哪裡?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經過1年多的建設,從3月26日起正式全面對外開放。
  • 上海的過去都在這裡!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國慶起開放
    最近傳出消息,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將承擔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的功能,兩館合一,坐落於南京西路原上海美術館原址,建築改建完成後是綜合反映上海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包括上海革命歷史)的城市博物館,也是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與休閒於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博物館。從今年10月1日起,建築部分將逐步對外開放。
  • 上海歷史博物館|觸摸上海的前世今生
    上海從哪裡來?誰是「上海第一人」?這座城市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伴隨著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3月26日正式向公眾開放,這些答案已經揭曉。為了看一看上海的風雲變遷,更為了目睹心心念念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模樣,不少市民起個大早,第一時間趕來飽覽上海6000年歷史軌跡。
  • 「新僑沙龍——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之行」暨市僑知聯第九屆理事會第...
    5月25日下午,近30位上海市僑界知識分子聯誼會常務理事齊聚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參加「新僑沙龍」暨市僑知聯第九屆理事會第一次常務理事會。市政府僑辦副主任、市僑知聯會長姚卓勻,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長、市僑知聯副會長胡江,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市僑知聯副會長陳立東等出席會議並參加活動。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年內開放,時間或在十月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確定年內開放,力爭在10月左右。上海已有六千年歷史,新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將展示上海所有重要的歷史節點,打破上海只有一百年歷史的錯誤概念。 面對外界詢問,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研究部主任裘爭平3月8日表示「壓力山大」,「哪有這麼快」。據悉,歷博確定年內開放,力爭在10月左右。目前歷博工作人員正在為開館做緊張籌備工作,徵集展品、招募志願者、加固建築、設計展陳……開館,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該館的前身為籌建於1953年的上海歷史與建設博物館,但籌備以來,始終沒有固定的陳列館址。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近代上海的滄桑圖卷
    3月26日全新開放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選址在南京西路的舊上海跑馬總會建築,基本陳列由《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組成,遵循「以城市史為脈絡,以革命史為重點」的原則,全面梳理了上海從遠古到1949年解放6000年的歷史脈絡,展現城市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節點和重大事件。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3月底正式開放 一千件文物梳理六千年歷史
    原標題:上海市歷史博物館3月底正式開放,一千件文物梳理六千年歷史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資料圖  位於人民公園西側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自從2017年11月1日試運行以來,已有上萬名觀眾預約參觀,2018年3月底,整個博物館就將免費向市民開放,除了試運行期間開放的標誌性的擁有大鐘的東樓
  • 上海歷史博物館不再流浪,10月驚豔開館!記者探營工地劇透改建效果
    ,它的歷史十分漫長,保存和展現這個城市歷史記憶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經過幾番周折,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終於結束了從1999年開始的有館無址的不固定狀態,在南京西路黃陂北路口的原跑馬總會落戶。進入展廳之後,觀眾將首先看到一個長度為六七分鐘的影像資料片,閃回上海6000年的歷史,在大廳通道裡還有一個互動項目,了解上海人口疆域的變遷,行政區劃的變遷。
  •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11月1日起內部試運行
    「上歷博」自1953年開始籌建,1983年建成「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1991年7月更名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2015年年底,經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式批覆,位於南京西路325號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完好修繕的前提下,作為「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上海市級重大文化設施之一 ——「上歷博」建設項目正式啟動。
  •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開館 梳理中國近現代美育發展脈絡
    11月21日,國內首個以「藝術教育」為主題的博物館——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在浙江寧波正式開館。博物館由葡萄牙建築大師阿爾瓦羅·西扎設計,館藏匯聚了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先驅作品百餘件,系統梳理了百餘年來中國近現代美育發展脈絡,旨在打造開放、多元、無圍牆的社會美育實踐基地。
  • 「觸摸」上海的歷史 歷史博物館首日觀眾6200餘人
    每一件展品都講述著上海故事/晨報記者 何雯亞  成立於1953年的上海歷史博物館,幾十年來幾經易址,終於選址在南京西路325號,以上海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雙館合一的面貌呈現在觀眾眼前。  共展陳1100餘件文物  上海歷史博物館館長胡江表示,上海擁有6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上海既是近代中國歷史的縮影,又是近代中國光明的搖籃。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國際化大都市,在中國近現代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上海歷史博物館正是全面反映上海這座城市歷史最重要的窗口。
  • 在這裡追溯上海歷史:搶先探營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圖片說明:上歷博新館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汪偉秋11月1日報導: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在20年後終於有自己的館址了。近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近期開始內部試運營,為明年三月的正式對外開放做準備。  將展出千餘件展品80%為首次展出
  • 人民廣場再添全新文化地標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正式開館
    上海人民廣場又迎來一個全新文化地標。經過近兩年的建設,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3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這是第一座綜合反映上海城市歷史發展的地誌性博物館,市民可在館中飽覽上海上下6000年的歷史軌跡。
  • 江西滬辦機關黨支部赴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5月27日上午,按照江西省駐滬辦黨組的統一部署,深化支部「四史」學習教育,滬辦機關第一、第二和第三黨支部開展以「從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經驗智慧、汲取堅守人民立場的定力,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更好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更好增進人民群眾福祉」為主題的黨日活動,組織黨員參觀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
  • 上海歷史博物館要開館啦!哪些寶貝值得一看
    去年10月1日試運行以來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受到各方關注據館方透露雖然開館日期未定但觀眾可以先做好參觀功課喲!上海歷史博物館有哪些不容錯過的重點文物?咱們先睹為快↓↓↓玉琮是良渚文化首創的玉器種類,也是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禮儀用玉器,只出現在權貴大墓中。從材質選擇、紋飾裝飾等方面推測,玉琮可能是作為祭祀天地和祖靈的禮器。
  • 從「跑馬廳」到「博物館」,帶您迅速遊覽上海6000年歷史風雲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也叫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雖沒有上海博物館知名度那麼高,但也見證著上海歷史的變遷,歷經跑馬廳,上海博物館、上海圖書館及上海美術館,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場所和城市地標。記得拿好身份證,參觀前可先拿本參觀指南,想詳細了解的還可租賃講解器,另外館內每天還有定時講解,是個了解上海,認知上海的好去處。安檢進入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樓序廳,左側有個互動觸控螢幕,在虛實變幻中呈現歷史;中間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時長為6分鐘的短片,講述了上海6000年的歷史軌跡。另外邊上還有兩隻原版的上海滙豐大樓前的「滙豐銅獅」威武佇立在大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