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軍山 文/圖
每年的春天,我國南方各省漫山遍野盛開的紅木棉,紅豔逼人,景色優美;木棉又有「英雄花」之名,春季各地木棉花開時節,總是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賞花和拍照。
一、拍攝木棉花開的最佳季節
拍攝木棉的最佳時間點是在每年的春節前後,木棉樹在當年12月底至第二年的3月底前都會陸續開花;但大規模開花及賞花的時間集中在每年的1月下旬至2月中旬之間;而這個最佳賞花花期也會隨天氣變化而出現變動;如果當年的天氣偏冷,那麼木棉的花期便會延後;相反便有可能提前一些。
另外,同一個地區的木棉花也會因所處的地理位置與氣候的不同,開放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在海南島上,往往越靠南或靠海,天氣比較熱的地區的木棉樹開花的時間相對要早一些。
二、海南哪裡的木棉花比較多
南方各省只要處於熱帶和亞熱帶的省份均有木棉花,但是全國以海南、雲南、廣東或廣西等省份為多。在海南島上,木棉樹最多的地方有昌江、白沙、瓊中、五指山、東方、樂東等地,主要位於中部、西部和南部的山區或丘陵地帶。另外,海口市區內也有零星種植木棉花的街道,比如五指山路等街道均可拍到木棉花。
而每年春季,海南個別市縣如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縣也會舉辦與木棉有關的主題旅遊活動,以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而這些市縣又以海南西部的昌江為代表,有專門的木棉觀賞旅遊推介活動,並在當地的霸王嶺附近與昌化江邊建成系列木棉賞花觀景平臺及棧道等。而島內其他市縣專門針對木棉花的觀景平臺則相對較少,多數是在村邊、路邊、田間地頭或登山觀賞和拍攝為主。
三、拍攝木棉需要什麼器材
拍攝木棉花,主要看你的照片用途,如果只是為了發朋友圈分享受的話,一般用手機拍就可以了。現在的手機拍照功能已經很完善,手機的鏡頭接與135單眼相機的35mm廣角鏡頭的焦距相近,適合拍攝木棉樹的全景。而要拍攝清晰的木棉花朵的特寫就比較難,手機相機鏡頭的長焦多數為是電子數碼變焦,清晰度很差。
對於攝影愛好者的話,用單反或無反之類的相機拍攝較為合適。拍攝木棉花的景色,長焦與廣角都是必需的。拍攝全景至少需要35mm及更小的廣角鏡頭;另外100mm以上的中長焦焦距也會經常用到,一是木棉花常常距離拍攝者距離較遠,二是便於拍攝木棉花的特寫。
另外,由於木棉樹多處於山區,碰上霧天、雨天和陰天的機率比較大;解析力高的變焦或定焦鏡頭能帶來更好的成像質量。當然如果沒有定焦鏡頭,一般全幅或半幅單反所使用的大變焦比的變焦鏡一樣可用的。
「牛頭」與「狗頭」,兩種鏡頭之間的成像肯定有一些差距,但這個差距並不大。如果用數字要描述的話,僅有5%-10%的差距。而更多的成像素質的差異與拍攝者的水平、拍攝時的天氣條件和照片後期的製作水平上面。
四、拍攝時一些注意事項
木棉花及其風景是「靜態拍攝」居多,困難不大;易拍卻難出精品。往往影響照片的是構圖與拍攝的時機。拍攝木棉以光線良好的早晨或傍晚的天氣為宜;早上的大霧天氣是出好作品的最佳拍攝時機。
1、 晴天時的拍攝
晴天時拍攝時,木棉花色澤鮮豔;但也常遇到大光比的情況,尤其是以在空為背景拍攝逆光照時,這種天氣拍出來的木棉花往往反差過大過硬,不美觀。在後期調整時需要抑制和降低反差;前期拍攝時需要調整拍攝的角度與構圖等來適當降低反差。
另外由於木棉樹的樹幹接近於色澤較深,近攝和特寫都容易造成天空與花朵的高光部位出現過曝;拍攝時查看直方圖,確定準確的曝光很有必要;可進行包圍式地曝光,多拍幾張擇優選擇,準確曝光才能夠得到更好的成像質量。
2、 陰天時的拍攝
早晨或傍晚的時間段、或霧天、雨天等天氣時拍攝,可以得到反差柔和適中的照片。但是這種天氣下往往光線偏暗,拍攝木棉花遠景時,花色暗淡無光,清晰度比晴天要差很多;這個以傍晚太陽下山後更明顯,光線暗得很快;所以傍晚和清晨拍攝時最好用三腳架,儘量降低ISO感光度,採用解像力更高的鏡頭或使用鏡頭的最佳光圈拍攝等,在弱光下都有助於獲得更好的成像。
陰天拍攝時,曝光失誤一般很少;需要注意的是用慢門拍攝時要防抖動,當使用三腳架時還要及時關閉鏡頭的防抖功能,以免影響清晰度。另外,在這種天氣下,構圖適當選取深色的、優美的前景有助於增加反差,提升照片的空間感與層次感。
五、後期數碼暗房時的注意事項
後期把照片存入電腦翻看時,我們會發現陰天、霧天或雨天等天氣拍攝的木棉花與晴天時拍攝的相比,色彩暗淡,成像似乎不太清晰。有的人會懷疑是相機與鏡頭的成像質量有問題,或者是懷疑自己的拍攝水平有問題。
其實這是個誤解,惡劣天氣下拍攝的木棉花往往與現場看到的色彩有非常大的差別,如果沒有高低光的溢出或者聚焦或構圖失誤的話,直出的原片就是這個樣子的,特別是遠景照片,木棉花花朵所佔的比例比較小時,不管用多高級鏡頭也都差不多。惡劣天氣下拍攝的照片必須要精緻的後期調校才能入眼的。就算是好天氣拍的照片依然存在反差過大不柔和的情況,致使氛圍感缺失等,所以恰當的數碼暗房後期調整是必要的。
對於各種天氣情況下拍攝的木棉景色的照片,處理起來有大致兩個原則:一是保持景色的現場真實感外,晴天拍的儘量降低一些反差和飽和度;陰天拍的要適當提升反差和飽和度,並且用各種手段突出木棉花的紅豔度。其次是對於大霧、中霧天拍攝的照片,消霧、去霧時要恰當,不能單純追求通透和清晰度而消霧消得過猛;而是要根據圖片的特點,適當地保留霧景的朦朧感以體現出霧景的現場感與氛圍感,這樣效果反而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