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汕頭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消息,汕頭計劃建設濱海旅遊服務綜合基地,選址在澄海區萊蕪島,根據規劃,項目片區將整合為一個「生態型、濱海型、綜合型的城市功能實體」,對濱海旅遊進行綜合開發,建成集度假酒店、度假社區、遊艇基地、商業服務中心等多項開發項目為一體的濱海旅遊綜合服務區。
⊙ 項目位置示意圖
⊙ 項目用地示意圖
該項目需要填海,但很多網友疑惑,填海手續不是一般不給審批了嗎? 據了解,汕頭市澄海區萊蕪島濱海旅遊服務綜合基地建設項目於2014年取得海域使用證,項目已確權,建設填海造地用海 48.8531萬㎡,只是一直沒有啟動建設。
根據省市相關通知要求,項目將佔用生態紅線區及自然保護區調出圍填區域,核減填海面積2.81萬㎡,作為濱海觀光帶進行修復,調整後,汕頭市澄海區萊蕪島濱海旅遊服務綜合基地建設項目填海造地用海面積 46.0431萬㎡。
項目總投資估算為約9.5億元(澄海區財政統籌安排),新建護岸1574m,灘涂圍填造地42.3萬㎡。
⊙ 項目範圍示意圖
未來將依託汕頭東部新城建設的契機,藉助南澳跨海大橋過境的有利條件,發揮濱海半島的景觀優勢以及萊蕪島發展旅遊的自然與人文優勢,將萊蕪島打造成為集商務會展、休閒購物、觀光遊憩、休閒度假等功能於一體並具有濱海綜合旅遊度假勝地,成為汕頭新的城市旅遊名片
⊙ 萊蕪半島風光
關於萊蕪島的那些事
萊蕪島位于澄海南海濱,距澄海城區約8公裡,原為全島,1965年修起了與大陸連接的護岸後成為半島。附近有海濱遊泳場和海濱長廊,浴場的兩側有小山,形成天然的防波堤,使海浪減弱,最適宜遊泳。島上有1座古堡,建於清朝康熙五十六年,是清兵哨所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島的四周海底平坦,沙灘廣闊,怪石疊壘,浪花飛濺,是海水浴、沙浴、日光浴及拾貝、海釣的理想景地。「萊蕪旭日」為澄海八景之一。
島上除了邊防哨所和港口外,幾乎都是旅遊度假的建築,普通居民很少,正合了古人「蓬萊為仙人所居」的傳統意識。傳說海濱兩個圓錐形小山和周圍小島,被奉為海神,傳說是鳳凰仙姑的弟子,看到此地漁民受到河豚精的禍害,便私自下凡為民除害,因此被玉皇懲罰處死,曝屍海邊,化成萊蕪島。東嶼是她的頭顱,附近一片赤褐色的礁石,是她的鮮血,兩座山是她的乳房,南嶼和北嶼是她的展桃,當地人稱「向天美人」。實際上是潮人創造的海神,並在海濱巖石上刻有女神雕像。附近有神女廟天后宮祭奠之。
⊙ 萊蕪半島風光
萊蕪島上有金葉山莊、澄海財政招待所等少量生活配套設施,旅遊服務配套設施落後、欠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