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早午餐(Brunch)這個詞最先由一位英國學生創造,但讓它真正發揚光大卻是在美國,早午餐有了越來越多的社交意義,約三兩好友沐浴在夏日懶洋洋的日光中享用一頓豐盛香甜的早午餐再愜意不過,這次我們帶你暢遊9個國家的早午餐,讓你在周末的早午餐局裡擁有更多談資。
▶ 美國 文化融合
美式早午餐之所以風行,和它融匯了不同國家飲食文化有著重要關係。雖然變化很多,但美式早午餐離不開土豆、雞蛋、蔬菜以及肉製品這四大元素。在早午餐裡,肉製品最常和Bagel或吐司之類的麵包搭配,為了讓它吃起來更清爽,常常會加上各色青菜,淋上風味醬汁。
❶ 鮮蝦牛油果Bagel
用辣椒調味的鮮蝦辛辣爽口,下面的新鮮牛油果和生菜擁有絲滑綿密和清新脆爽的口感,讓整個Bagel的層次豐富,搭配的烤有機土豆表面金黃、內部鬆軟。
❷ 自製土豆餅早午餐
把土豆磨成細絲後壓成薄餅煎熟,相比土豆塊或土豆泥,土豆餅不僅能吃到土豆本身綿密厚實的口感,還能「假裝」在吃薄煎餅。依次墊上培根片、牛油果片、單面煎蛋,用香菜葉點綴,看起來很小清新,而且營養均衡。
菜品提供: The Rug三裡屯店
▶ 英國 顛覆印象
一杯開胃可口的鮮榨橙汁通常用來當作開啟英式早午餐的鑰匙,英國人對茶也是情有獨鍾。開胃之後,燕麥粥或者玉米片粥是最先上來的。用煎雞蛋、培根、烤麵包片、燉豆子以及時令蔬菜組成的大拼盤當作主菜最常見。
❶ 英式早餐
除了雞蛋、培根、番茄、土豆等早午餐典型的基本配備之外,這道相當豐富的英式早餐組合最具英國特色的無疑是血布丁,也就是血腸了,豬血和燕麥片是它的主要原料。由於顏色漆黑,很容易令人想起英國的黑暗料理,但只要你放輕鬆嘗上一小塊兒,你會發現它的味道和口感其實不錯。對於固守傳統的英國老饕來說,一片金黃色的烤吐司一定不能少,搭配的果醬、奶油或者黃油也絕對不能馬虎。
❷ 有機麥片
雖然只有一小碗,但混合的各種堅果讓酸奶加麥片瞬間增色不少,搭配的切成小粒的橙子、草莓等水果和西梅幹不僅開胃,還能讓口腔清爽,這樣你就能好好迎接英式早午餐的重頭戲了。
❸ 咖喱馬鮫魚飯
馬鮫魚的刺少肉多,而且脂肪含量高,相當適合下飯。這道帶有印度風格的黃色咖喱米飯是英國殖民時期的遺風,搭配的香菜酸奶汁味道清爽,帶一點點兒酸味,緩解咖喱過分濃重的後味。
菜品提供: Alfie’s Beijing
▶ 德國 點心時間
對於時間相當嚴謹、三餐劃分明確的德國人來說,早午餐的概念在德國並不是很流行。如果一定要說德式早午餐,那更像是早餐和上午9點到10點的點心時間的綜合。
❶ 德式小麵包
這種小而圓的麵包外皮酥硬,裡面軟嫩有彈性,通常和果醬或奶酪搭配。對於喜歡鹹口的人來說,搭配培根也不錯。
❷ 紐倫堡香腸
主要用豬肉和香料製成的這種香腸尺寸很小,通常和拇指差不多大,由於帶有類似發黴奶酪或臭豆腐的味道,很多人對它敬而遠之。對於喜歡這種獨特口感的人來說,只需簡單烤過,香腸的口感就極其爽脆,黃芥末醬或者德國酸菜是它的絕配。
❸ 土豆
作為德國人的重要主食之一,多達數十種的土豆品種能讓德國人根據口感和味道的不同製作不同的食物。名叫Festkochende Kartoffeln的品種質地較結實,適合製作沙拉或煎、炸;MehligKochende Kartoffeln擁有最鬆軟的特質,特別適合用來製作土豆泥。
▶ 法國 大餐前戰
比起法式晚餐的品種豐富,規矩複雜,早餐和午餐在法國人眼裡並沒有那麼重要。和英國人離不開茶一樣,法國人離不開咖啡,法棍和牛角包都更適合與口感和香氣更濃鬱的咖啡搭配,接下來通常是一款清爽可口的沙拉,用雞蛋製成的各種菜品也是法式早午餐上的常客。
❶ 可麗餅
源自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地區的可麗餅的口味較多變。甜味可麗餅有用小麥粉製作的,也有用蕎麥粉製作的,後者的味道比較清淡,吃的時候,會在餅內加入果醬、新鮮水果或奶油等調味。鹹可麗餅在製作餅皮的同時便加入了像是酸奶、火腿、雞蛋、燉燜蔬菜、香菇、各式肉品、鮪魚等各式可能的配料烹調。
▶ 澳大利亞 悠閒生活
和美國一樣,澳大利亞也是個美食的大熔爐,不同的是澳大利亞人更講究純天然的食材。很難給澳大利亞早午餐下個明確的定義,歸根結底,它們花樣百出,除了放鬆就是放鬆,也就是澳大利亞人悠閒的生活態度。
❶ 特製玉米煎餅鮮蝦早午餐
相比美國人直接用玉米粉做玉米餅不同,澳大利亞人喜歡用最原始的玉米粒。加入了少許麵糊的玉米粒攤平入鍋油炸,儘量趁熱吃,涼了不僅味道減分,而且隨著水分流失,玉米餅會越來越難嚼。搭配玉米餅的是稍微油炸的鮮蝦、新鮮芝麻菜、現做牛油果醬、過熱水的菠菜、紅辣椒以及烤櫻桃番茄。
❷ 三文魚蔬菜早午餐
醃漬過的三文魚排表面裹上用香料製成的表皮,下面墊的是彩色辣椒丁,搭配烤番茄片以及新鮮芝麻菜,對於不喜歡吃紅肉的人來說,這道魚肉配大量蔬菜的早午餐是不錯的選擇。
❸ 熱香餅佐香蕉早午餐
雖然是三大塊充滿雞蛋香味和滑嫩口感的熱香餅,但你根本不用擔心膽固醇過高的問題,因為在製作前,蛋黃被去掉了。因為只用了蛋清、麵粉以及少許糖,所以這款澳大利亞風味的熱香餅相當厚實,不像美式熱香餅那麼「貧瘠」。新鮮的香蕉和熱香餅搭配起來吃,口感會更綿密,沒有濃重氣味、帶淡淡甜味的裡科塔奶酪讓一般人也能接受。
菜品提供: The Rug三裡屯店
▶ 土耳其 東西交融
夾在東西方之間,土耳其式早午餐自然是融合了東西方不同豐富美食的精髓。比如看上去像是比薩,撒上炒過的羊肉碎和蔬菜粒捲起來吃的Lahmacun。還有將蔬果挖空後塞進混了香料的生米和牛肉的Sebze Dolmasi,吃法很像泰國的菠蘿飯。
❶ 土耳其茶
選用黑海的紅茶,煮成很濃的茶滷後再倒進玻璃杯中,再以一定比例的熱水衝開。上茶時會搭配小菜碟、茶匙以及方糖,非常提神。
❷ 土耳其開胃菜
土耳其開胃菜幾乎無處不在,裡面的材料有酸奶、醃黃瓜、蒜頭、肉丸、菜豆等等,加橄欖油以及鹽調味,最後再淋上含有檸檬汁或者香草的香濃醬汁。
❸土耳其比薩
土耳其比薩來源於阿拉伯地區在鐵板上烤熟的扁平麵包,除了裡面夾肉和蔬菜的口袋形狀之外,土耳其比薩還有菱形的,除了鮮美的肉塊以及香醇的奶酪,往往還會加上一個半熟的雞蛋。
▶ 西班牙 懶散小食
每逢周末,懶散的西班牙人通常習慣在十一二點起床,然後和朋友們去經常聚會的小館子,點上幾份Tapas,喝上一杯啤酒或紅酒,這就是他們的早午餐。西班牙式早午餐的真正目的並不在於填飽肚子,相反是為了留肚子給和家人一起享用的正餐。
❶ 馬略卡風味小小三明治(辣味紅粉腸和奶酪)
這道源自西班牙最大島嶼的風味小吃選取了當地最有名、也最具特色的Sobrasada,也就是辣味紅粉腸,它是由生肉末和紅辣椒、鹽、黑胡椒以及其他香料混合而成。加了芝士並烘烤融化之後,芝士和豬肉的味道融合在一起,點綴上黑醋,連續吃上幾塊也不至於感到膩。
❷ 香脆花生帕菲和珍珠巧克力配太妃糖漿
最底部的帕菲上有一小塊花生口味的冰激凌,表面除了酥脆的花生和脆米,點綴在太妃糖漿裡的珍珠巧克力會讓本來口感單一的帕菲吃起來完全與眾不同,像是幾道甜點的綜合體。
❸ 西班牙曼薩錄德火腿
成熟期為50個月的這款火腿屬於伊比利亞火腿,曾於2011年獲得世界最佳伊比利亞火腿的獎項。相比西班牙另一種塞拉諾火腿,伊比利亞火腿選用的肉是75%以上血統的本地黑蹄豬,製作起來更講究,品質更好,價格也高得多。如果你還不習慣火腿的強勁味道,試試先點上半份,沒有火腿的西班牙式早午餐是不完整的。
❹ 西班牙紅粉豬肉烤串配雞心豆醬和醋漬香蔥
用主廚Jordi自己的話說,這道Tapas源自他來中國之後的靈感,因為他發覺中國人太愛吃串了。豬肉串事先用西班牙辣椒粉和鹽醃漬過,因為製作過程的關係,西班牙辣椒粉會帶一點點菸燻味,這會讓豬肉串的味道層次更豐富。雞心豆其實就是鷹嘴豆,具有消炎和降血糖的作用,吃串的時候一定別忘了蘸上。
菜品提供: Agua
▶ 瑞典 魚肉混合
瑞典早午餐的經典之作是名叫Smorgas的三明治,它是一片稱為瑞典薄餅的脆麵包抹上奶油後再鋪上其他配料食用的。甜味的薄餅有以越橘醬配上蘋果片,也可以抹上花生醬;直接在薄餅上鋪上肉片、水煮蛋切片以及洋黃瓜算是最主流的吃法;第三種是豪華的海鮮版,在第二種的基礎上可以加上龍蝦肉、蒔蘿、魚子醬等食材。
❶ 瑞典肉丸
沒有瑞典肉丸的瑞典早午餐絕對是假冒的。瑞典肉丸一般都是用牛肉絞肉,偶爾也會混合豬肉、羊肉或者其他野味,在混合的過程中會加入牛奶、麵包屑、洋蔥、土豆或燕麥片,用鹽、白胡椒以及肉桂等香料調味,搓成球形煎熟即可。
❷ 醃鯡魚
瑞典人無魚不歡,而醃鯡魚可以說是魚料理中的靈魂所在。經過醃製、發酵後的醃鯡魚常常搭配土豆以及瑞典薄餅食用,而且有芥末、大蒜、蒔蘿等不同口味。對於想嘗試瑞典式早午餐的人來說,這道菜絕對不能錯過。
▶ 義大利 新鮮海味
義大利早午餐缺了貝裡尼雞尾酒就不算完整。用義大利白起泡酒加上桃子果泥調配的貝裡尼味道清爽,帶一點點酸甜,無論是在早午餐的開始還是結尾飲用都合適。三道或四道菜的意式早午餐基本都會融入海鮮的元素,番茄、奶酪、義大利麵則是其他必不可少的方面。
❶ 檸檬力嬌酒淋芭芭蛋糕,鮮果,馬斯卡布尼奶酪
這份甜點顏色相當清新,鬆軟的芭芭蛋糕夾著馬斯卡布尼奶酪,點綴上草莓等新鮮水果粒,再淋上檸檬力嬌酒,點綴上薄荷葉,吃起來相當清爽。
❷ 自製龍蝦意面,櫻桃番茄,節瓜
雖然看起來相當簡單,僅用了櫻桃番茄、節瓜和辣椒調味,但這道自製義大利麵的味道卻相當誘人,留下的些許醬汁攪拌後讓義大利麵帶一點點辣。
❸ 傳統義大利燉魚肉海鮮湯
用鱈魚、鮮蝦、蟶子為主料熬煮的傳統意式海鮮湯滋味相當濃鬱,除了義大利菜中最常見的番茄外,燉煮的過程中還加了辣椒,讓整道湯的味道層次更豐富。
菜品提供:北京華貿麗思卡爾頓酒店巴羅洛
編輯:王娜
攝影:張呈龍(光悅繪影)
插畫:趙斌 撰文:張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