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是越來越冷了
早上出門時被老媽一頓數
因為我穿了一條九分褲
還沒有穿秋褲
她不理解現在的小年輕心裡都裝了啥
急的跳腳
我吐吐舌頭不做辯解
90後的穿衣時尚她不懂
衣可以穿的薄,但貼秋膘的節奏不能少,下了班的世界是那麼美好,作為牛城土生土長的娃,那些藏在蠅頭小館裡的美食,我自然是如數家珍。不是曾經有位名人那麼說嗎:「地道的美食在民間,在群眾聚集的地方」。哈哈,不用想了,那個名人就是我。嘻嘻…咱們不瞎扯了,今天就一起來扒一扒那些我吃著變老emmmm…長大的牛城美食。
一中街,麻辣燙八中街,炒冰果五中街,裹面羊肉串清風樓,湯茶……
這些承載著我們青春記憶的小吃,來一波回憶殺
一中街麻辣燙
那間有點兒破舊的臨街小鋪子,印象中總是爆滿,不只是學生,還有很多人從很遠的地方開了車過來,老闆是四川人,操著很濃的四川話說:「妹妹,吃啥自己挑哈!」
挑一把自己喜歡的串串,一定要選辣的那種,老闆說辣椒和麻椒是自己老家寄來的,再點一份燃面,嗯,配一杯酸梅湯,解辣解渴還便宜。
上中學那會兒,我跟我媽說好想上一中啊!我媽還有點感動,勸慰我說:「人嘛!總有聰明點的和不聰明點的,咱盡力了,媽知道,咱不難過哈。」其實她不知道,我是羨慕一中的學生出校門沒幾步就可以吃上麻辣燙,代記奶茶,咖喱小鋪……我愛吃的都在這兒呀。我的遺憾,老媽又怎麼會懂?雖然因為施工拆遷,一中街很多商鋪都已經搬到別處了,但這家麻辣燙還在哦,想懷念一下這家麻辣燙的、或者以前沒吃過的小夥伴們,可以去嘗嘗哦。
八中街炒冰果
不知道炒冰果是不是邢臺特有的產物,但要說學生時代的夏天最喜歡吃什麼解暑,不是雪糕、冰棍、糯米餈,而是炒冰果!!!尤其是八中街的炒冰果,花生碎配葡萄乾,跟阿姨撒個嬌多來點兒葡萄乾還是可以噠。各種口味的冰激淋,放在炒冰機上炒一炒,不一會兒一份酸甜可口的炒冰果就做好了。還記得有一次吃的太著急,冰的腦仁疼,但還是抵抗不住誘惑,吃完了一整份。
幸好,那家店的名字從「好運來」到現在的「暖雪」味兒還在。(PS.因為某些原因,八中街的炒冰果現在在門店裡,不在門口擺著了,想去吃的小夥伴們,一定要好好找哦!)
清風樓湯茶
清風樓,邢臺的地標性建築。小的時候,跟著爸爸媽媽去逛清風樓,我就總是找賣茶燙的老爺爺,(現在是他兒子)手持一把龍嘴大銅壺,壺嘴又細又長,我那會兒覺得那壺裡頭肯定有啥秘密,不然衝出來的湯茶咋那麼好喝?調製好的藕粉、米粉再選上喜歡的口味,巧克力味兒、桔子味兒……再放入白糖、葡萄乾、花生豆、芝麻,一人來一碗,攪拌均勻就可以吃啦!吃完擦乾淨嘴邊,既心滿意足又意猶未盡。
隨著時代的發展,雖然賣茶湯越來越少,但清風樓那家依然還在哦,味道還是小時候的味道,好多人從很遠的地方趕過來,就是為了嘗嘗這口小時候的味道。
五中街裹面羊肉串
上小學那會兒,門口有一家炸串,每天放學都有很多同學圍著買炸串,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我最喜歡的就是裹面羊肉串,將羊肉串成串,裹上麵漿,放入油鍋炸至表面金黃,撒上孜然辣椒粉,嘗一口,外焦裡嫩、香脆可口。要說它的缺點,就是串小、肉少,總覺得吃不夠。不過自從我畢了業就去的少了,等之後再去找,那家店早已經搬走了。為了找到兒時的感覺,我吃過很多家的裹面羊肉串,還是覺得五中街的裹面羊肉串最好吃,最符合兒時的味道。
哎!都說愛回憶說明你老了,原來不明白,那些已經工作了可以吃得起高雅餐館的小白領,開著車跑來和我們這些窮學生擠個啥?現在自己工作了,也可以小資的點上一份西餐牛排,卻總是在某一瞬間惦記曾經擁擠的簡易房裡穿著校服吃著的那一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