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南邊有一個叫海南省的島嶼,一說到海南省,相信大夥並不陌生對吧,海南省作為一個島嶼距離我國大陸之間肯定相隔著海洋,那便是瓊州海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瓊州海峽吧!
首先還是來看看瓊州海峽的地理位置吧,瓊州海峽是海南省與廣東省雷州半島之間的一條海峽,西接北部灣,東連南海北部,呈東西向延伸,是海南島瓊州島與雷州半島之間所夾的水道,瓊州海峽東西長約80千米,南北平均寬為29.5公裡,最寬處直線距離為33.5公裡,最窄處直線距離僅18公裡左右,面積0.24萬平方公裡,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114米,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瓊州海峽其實並不是很寬,給人的感覺反而很窄,那麼瓊州海峽的距離這麼窄,在未來會消失嗎?
這個問題還得從遠古時期講起,最初瓊州海峽依然是根本不存在的,在250多萬年前,火山大規模的爆發,形成了海南島的雛形,因為地殼的斷裂,瓊州海峽也因此形成。最開始海南和大陸依然是連在一起在一起的,也就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海南省三亞市的一個落筆洞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處洞穴的遺址,他們經過20多年考古研究,發現了大量的最早的時候古人類的骨骼和幾十種動物的骨骼,而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還發現了一塊華南虎的下頜骨,在這麼多的證物下,直接推翻了漢書地理志裡面說的海南省五虎卻有熊的說法,專家對文物大量研究和化驗,發現這些骨骼都是來自一萬多年前,這是海南省最早出現的人類記錄。
通過地質學家的調研,瓊州海峽在一百萬年前與大陸依然是有一部分相連接。因此就證實海南省一萬多年前與大陸依然是連在一起的。換句話說最早的時候的古人類和華南虎在一萬多年前就已經從大陸來了海南島。那麼瓊州海峽是什麼時候與大陸完全斷了聯繫呢?在一萬多年前,地球經歷了長時間的低溫時期,在當時地球的氣溫不斷地下降,南北極的冰山範圍覆蓋面廣,導致了瓊州海峽的海平面迅速下降,最終與大陸連通。同時還發現海南省三亞市的落筆洞文化跟大陸的嶺南洞穴文化幾乎相同。更進一步證實了在當時的瓊州海峽有陸地與大陸連在一起,換句話說海南島與大陸並不是一直都處在分離狀態。
瓊州海峽確實也是有很有可能會消失。瓊州海峽將來要是消失大致會出現三種根本原因,第1個便是地質原因導致地殼活動,儘管海南省處在地震帶,但這麼些年來海南省的地質條件依然是非常穩定。地處海口市的馬鞍嶺火山口是世界上最完整的休眠火山之一。據考察,馬鞍嶺火山口依然是距今2.7萬年至100萬年間,火山爆發時,火山口群中最大的一個。近兩萬多年來,這裡的地質已經相當穩定。
第二個便是自然與氣候因素,比如全球氣溫降低導致海平面下降,另外還有河流的衝擊導致泥沙淤積。南渡江依然是海南省最大的河流,其出海口地處海口市,目前南渡江的出海口距離雷州半島只有19公裡,江口處有明顯的泥沙淤積。目前海岸線向外擴張了不少,與現在相比至少向外擴張了兩公裡。由於瓊州海峽中部水深浪急,儘管距離很窄,但不可能靠泥沙淤積來填平
第三個便是人為因素,填海或者依然是造橋。我們需要人類的智慧與之共存,在技術條件成熟之後,建設大橋或者隧道來造福兩岸人民。打破目前只能靠船隻或者飛機的交通方式,再也不用等全球氣溫下降與大陸連通。大家對此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