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警報響起 明發集團7月連發7份財報 市場人士直言「復牌可能性...

2020-12-26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貝貝 上海報導

因三宗銷售交易未能提供足夠憑證、以及部分現金付款及首款未能解釋等原因,明發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0846.HK,以下簡稱「明發集團」)自2016年4月1日起遭港交所停牌,至今已三年有餘。按照港交所於去年8月31日執行的新規,如果在2019年7月31日前明發集團尚未達成復牌條件,將成為第一個因業績審計問題而被港交所退市的內地房企。

臨近「退市」大限,明發集團復牌心切,7月一連補發了7份財報。但明發集團的努力能否得到港交所的認可、能否解決市場的疑慮,目前仍是未知數。

「結合明發的種種努力及其當下的市場表現,明發集團成功復牌的可能性仍然不大。」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華夏時報》記者直言,明發停牌3年多,對持有股票的投資者非常不利,使得投資者資金被鎖定無法進行交易,投資者勢必將會對其「用腳投票」。

「退市風波」發酵40個月,資金鍊緊張

7月以來,深陷「退市風波」長達40個月的明發集團為達成復牌條件做出不少努力:密集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報告、2016-2018年三份年報及這期間的三份中期業績報告之外,明發集團還宣布成立風險管理委員會,進行部分人事變動等。更早一些時候,明發集團在今年1月31日發布了2015年度報告,3月31日發布的《獨立法證調查主要結果概要》報告,針對羅兵鹹永道(即普華永道,明發集團前核數師)提出的疑問一一進行了解釋說明等。

公開資料顯示,明發集團成立於1994年,2009年在香港上市,明發集團官網稱,公司以城市運營為核心,以商業地產、住宅地產、酒店經營為支柱產業,並涉及工業、商貿、投資等多項領域。而這場曠日持久的「退市風波」始於2016年4月1日:2016年3月17日,羅兵鹹永道告知明發集團,因其未能對明發若干股權轉讓、銷售交易以及多項與其他公司具資金流動性質的事宜取得足夠且適當的審核憑證,故對明發2015年財務報表「不發表意見」。

據悉,涉及的三個出售事項分別為:2014年明發集團以6.63億元代價出售天津一家附屬公司51%的股權;以1.89億元向控股股東及其關係密切家庭成員出售8個物業單位;以及向一名分包商出售若干物業的使用權,涉及42組物業,總代價6.44億元。同時,明發集團2015年在現金付款和收款上分別有約9億元和5.4億元款項沒有合法的書面證明。

基於此,明發集團自2016年4月1日起被暫停於香港聯交所買賣,而聯交所於2016年4月29日及2018年7月27日分別向明發集團發出函件並給出復牌條件:對前核數師提出的事宜進行調查並披露調查結果;處理2015年財報中的審核保留意見;將所有重大資料告知市場;刊發所有尚未發布財務業績。

不過,自2016年4月1日停牌之後,明發集團就在復牌之路上裹足不前,2016年之後的相關中報及年報均未能如期刊發。直到根據港交所刊發的「除牌新規」,如果明發集團在2019年7月31日前未能達成全部復牌條件、並令港交所信納而恢復股份買賣,港交所將展開取消該公司上市地位程序,明發集團才加緊復牌動作。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儘管今年上半年,集團錄得未經審核合同銷售總額約人民幣53億元,較2018年同期(約人民幣96億元)下降約44.8%。但在停牌期間,明發集團的銷售金額出現連年上漲,也未停止增加土地儲備。例如,明發集團2016-2018年綜合收入分別約為人民幣50.9億元、100.71億元、116.42億元,分別較上一年增加67.4%、97.9%及15.6%。同時,2016年-2018年,集團應佔土地儲備分別為1820萬平方米、2140萬平方米、2240萬平方米。

但與此同時,明發集團的淨利潤在逐年下滑,2016年-2018年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綜合利潤分別約為人民幣11.69億元、10.24億元、8.55億元。另一方面,明發集團也面臨資金鍊緊張、借貸增加、負債進一步高企的困境:截至2018年年底,明發集團的負債總額從2016年的476.4億元增長到600.85億元,總負債與總資產比率高達79.7%,而集團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不包括受限制現金)共約52.63億元,受限制現金約為4.3億元,帳面現金難以覆蓋短期債務。巨大的壓力之下,明發集團也曾「變賣家當」。例如,今年4月4日,明發集團向世茂房地產出售其全資附屬公司51%股權,代價為人民幣27.92億元。

復牌之路艱難,或「元氣大傷」

在2019年上半年的業績公告中,集團財務長潘永存表示,公司對於復牌有信心,認為可以做的一切已經盡力完成,並覺得已達到復牌條件,同時公司2017年及2018年度均是公布完整的財務報告,認為2015年所發生的問題已不復存在。

不過,《華夏時報》記者訪問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儘管對於盈利能力不佳以及債務壓力頗大的明發集團而言復牌非常重要,但對於其所提供的復牌報告能否順利通過港交所審核卻並不樂觀。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直言,結合明發的種種努力及其當下的市場表現,明發集團成功復牌的可能性仍然不大。如果明發被退市,對其的發展可能會帶來滅頂之災,同時也會嚴重抹黑其品牌形象:「明發停牌3年多,對持有股票的投資者非常不利,使得投資者資金被鎖定無法進行交易,這是對投資者交易權的侵犯,投資者勢必將會對其用腳投票。」

「資本市場應該對它是有一定疑慮的。」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向記者分析稱,如果退市的話,對明發集團的融資、商譽都是有一定影響的,對整體發展或者是調整戰略之後的再發展,可能都會是有影響。陳晟進一步指出,這充分證明了一個企業的模式和戰略的清晰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吻合整體的市場的發展方向,那麼可能很好的企業也會面臨一定問題。

「復牌成功的可能性會相對偏弱。如退市則會進一步加劇其品牌美譽度下滑和資金壓力增加,無疑是不利於企業後續發展的。」58安居客首席分析師張波解釋說,雖然明發在積極推進復牌事項,但由於企業自身存在負債率過高,且在多地的大型商業地產項目運營狀況不佳,造成了企業自身的品牌形象以及經營狀況都未能實現明顯變好。

結合明發「退市風波」,張波也認為,企業發展不僅要注重規模以及速度,對於自身運營、財務安全性要更為重視。否則,「過於激進發展引發的』後遺症』可能會遠超想像,這在房地產融資從緊的2019年顯得尤為重要」。張波覺得,如果明發可以通過自身的資產盤整以及運營模式的優化,就依然存在逐步向好的可能性。

針對明發集團復牌進展以及公司債務壓力、現金流緊張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致函明發集團公司郵箱,但截至發稿仍未收到回應。按照年報公布的聯繫方式,《華夏時報》記者撥打了明發集團位於香港的辦公電話。接聽人員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表示,「老闆交代過不接受訪問,他說不需要」。隨後,《華夏時報》記者又撥打了明發集團位於江蘇南京的總部及廈門公司,但前者告知「不知道投資部或是品牌負責人聯繫方式」,後者雖被前臺轉至相關部門,但對方稱「所在部門不了解此事」。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張豫寧

相關焦點

  • 明發集團被迫高息舉債:財報難題未解 土地儲備不足
    來源:時代周報原標題:財報難題未解 明發集團被迫高息舉債何時復牌未有時間表,明發集團(00846.HK)又迎新挑戰。日前,明發集團宣布,其已在日前完成發行1.76億美元債券。港交所責令明發集團自2016年4月1日起停牌,並給出四個復牌條件:對前核數師提出的事宜進行調查並披露調查結果;處理2015年財報中的審核保留意見;將所有重大資料告知市場;刊發所有尚未發布財務業績。2019年4月15日,在前述四個復牌條件上,港交所又給明發增加了三個復牌指引。
  • 明發集團負債超600億,黃煥明直面退市闖關殺
    作為明發集團的第一話事人,黃煥明最近很是焦慮。7月2日早間,閩系房企明發集團一口氣把2016年-2018年三份業績公告全發了,引發業界強烈關注。樓市資本論發現自2016年4月1日,因獨立會計師就其2015年財報「不發表意見」開始,明發集團就被香港證監會關注並責令其停牌至今。
  • 與退市「賽跑」 明發集團或於6月刊發前三年財報
    5月31日,明發集團公告顯示,明發集團未發布前三年財報,或於6月刊發,此外,公司將盡力達成復牌條件,並繼續就公司股份於聯交所恢復買賣進行其有關工作。不過,停牌已逾三年的明發集團,如未能於2019年7月31日前達成全部復牌條件,聯交所將展開取消該公司上市地位的程序。
  • 創始人黃煥明離任 明發集團復牌在望?
    黃煥明認為,目前是合適時機讓明發集團在董事會層面上進一步邁進專業管理。不難看出,董事會架構變更,明發集團內部管理會更加完善,也會提高公司對業務風險的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根據明發集團去年7月26日提交的復牌補充報告可知,其中涉及「改善董事會架構及監察董事會職能」。當時,劉煜煒被委任為新的執行董事,黃煥明則變更為非執行董事。
  • 「退市威脅」如芒在背 黃氏四兄弟隱退 明發集團開始自救
    從2016年4月公司股票停牌以來,明發集團的經營模式、管理層誠信、高息舉債乃至地方項目事故等問題飽受詬病,加上退市的「威脅」如芒在背,已經處於危險邊緣的明發集團不得不試圖從「源頭」解決問題。此次,明發集團能否順利復牌保住上市公司地位仍存變數。
  • 停牌超過三年能否蛻變 明發集團迎來最後時刻
    摘牌還是復牌?負債高舉、淨利下滑,但公司亦為復牌做出了諸多努力。如今,面臨著或復牌或退市的最後時刻,明發集團涅槃重生之路到底有多遠難?收入略增超百億拿地7月2日,明發集團公布了2016年-2018年度的業績報告,這是自2016年4月1日停牌後,明發集團為復牌工作邁出的第一步。
  • 明發集團旗下項目三個月內3起安全事故 退市警報仍未解除
    中國網財經8月6日訊(記者 劉小菲)馬鞍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的通知顯示,2019年8月1日18時左右,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明烏江鎮明發江灣新城二期三號地塊一標段,發生一起高處墜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
  • 發債利率高達32%,明發集團怎麼了
    停牌四年之久,明發集團以另一種姿態再次引發市場關注。近日,明發集團發布了一則美元債的公告,擬發行1.76億美元的債券,按年利率22%計息,於2020年12月5日到期。值得一提的是,若明發集團未能如期償還這筆美元債,則該美元債的利息將會由22%+10%飆升至32%,這是一個創紀錄的數值。
  • 明發集團高息舉債顯資金隱憂
    內部「造血」堪憂,外部融資渠道收窄,明發集團的資金鍊正在接受嚴峻考驗。   據明發集團2019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明發集團實現合同銷售113.1億元,同比下降約30.8%;綜合收入約為126.61億元,較2018年增長8.8%;年度利潤由2018年的12.891億元減少11.9%至11.359億元。
  • 昔日廈門地產首富的內憂外患,明發集團除牌倒計時
    除了業績的乏善可陳,這家上市將滿十年的閩系房企還面臨著被退市的危機。自2016年4月1日起,明發集團停牌已滿三年。而按照港交所最新修訂的《上市規則》,明發集團如未能於2019年7月31日前達成全部復牌條件,聯交所將展開取消該公司上市地位的程序。
  • 明發集團復牌暴跌60% 重點商業項目靠夜宵一條街、超市撐著
    今日(1月18日),港股停牌近5年的明發集團復牌,但跌幅達61.38%。
  • 債務壓頂中的明發集團:創始人退居幕後,職業經理人走上前臺
    來源: 中訪網財經近日,明發集團管理層又又又做出調整了。在今年4月黃煥明辭任明發集團非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授權代表各職務,黃麗水辭任公司執行董事之後,7月17日明發集團發布公告稱,黃慶祝辭任了公司執行董事兼執行長,黃連春則辭任了執行董事、營運長兼執行副總裁等職務。
  • 廈門明發或將退市?從野心勃勃,到最大鬼城,它經歷了什麼……
    如今門店生意日漸不好這是不爭的事實,廈門的朋友都很熟悉的明發集團,近日傳來消息!明發集團正式進入退市倒計時——隨著港交所退市制度調整,已經停牌兩年之久的明發集團,倘若公司未能於2019年7月31日前,達成復牌條件並令聯交所信納而恢復股份買賣,明發集團將被取消上市地位。自2016年4月1日至今,明發集團因獨立會計師無法就,公司2015年業績出具意見開始,一直停牌至今。
  • 發債利率最高可達32% 明發集團高息舉債自救
    值得注意的是,若明發集團未能如期償還這筆債務,則該美元債的利息將會由22%+10%飆升至32%。若以最高利息計算,這可能是迄今為止亞洲債券公開市場裡最高的融資利率。停牌四年之久,何時復牌尚未有具體的時間表,年利率22%的的消息再次引發市場關注。
  • 明發集團「去家族化」 四兄弟齊齊退居幕後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 明發集團在努力抹去家族式印記。7月17日午間,明發集團(國際)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黃慶祝辭任執行董事兼集團執行長,黃連春辭任執行董事、集團營運長兼執行副總裁,及鍾小明獲委任為執行董事兼集團執行長,均自2020年7月17日起生效。
  • 明發集團子公司被曝欠工資:老闆曾為廈門地產首富
    時間財經就拖欠工資等問題,撥打明發集團總部辦公室電話,對方表示需要實名轉接否則不予轉接;時間財經又撥打上市公司明發集團中國香港方面電話,相關人士表示,「不便回答」。去年3起事故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明發集團子公司首次因拖欠工資問題被通報。
  • 除了董事長黃煥明配合紀委調查,明發集團面臨的麻煩還有哪些?
    話雖如此,但明發集團還是調整了人事安排。看起來,確實是遇上麻煩了。不過,眼下明發集團面臨的麻煩可不只有這一個。一7月29日-8月31日之間開始「配合」黃煥明是泉州南安人,生於1963年。1994年他創立明發集團,業務涉及住宅地產、商業地產、酒店、工業、商貿、投資等。從廈門發跡之後,黃煥明向福建全省乃至全國進軍。
  • 中小房企高危樣本:明發集團發債利息已高達22%
    繼5月底鴻坤地產以14.75%的利息在離岸市場增發5500萬美元票據用於償還債務之後(請參考財經塗鴉5月30日刊發的《淨利潤下滑超20%,鴻坤地產高息融資》),明發集團(國際)有限公司(下稱:明發集團;00846.HK)迅速刷新了這一發債利率水平,除了發行後利率高達22%之外,違約之後的利率更是高達32%。
  • 欣泰電氣復牌一字跌停 退市後將無法重新上市或迎30跌停
    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則對記者表示,欣泰電氣徹底離開A股還尚需一年時間,這期間,公司7月12日復牌後,將在30個交易日內再度停牌,然後監管機構會決定是否作出暫停上市決定。隨之是近一年時間的是否將作出終止上市決定,並有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
  • 明發集團借「高利貸」求生
    樂居財經 曾亦 發自廈門停牌至今已有四個年頭,明發集團(國際)有限公司(HK:00846,以下簡稱「明發」)的股票,在此期間散失了流動性,無法進行交易、質押貸款等操作。融資渠道受限,少了許多真金白銀的流入,迫不得已,明發只能借「貴錢」來紓解資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