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州島「定點清除」中資地產
夾雜政治目的
然而,在一些分析師看來,濟州島項目被喊停背後的因素並不是那麼單一。
中投顧問項目總監朱文嘉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濟州島新知事剛剛上任就叫停中國房地產投資項目,更多的因素或表現為政治因素,「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來顯示自己權威,二來進一步拉攏當地居民,來實現自身政治目的」。
蔡為民對這樣的觀點也表示贊同,「元喜龍知事擔憂的觀點也是當地民意的體現,當地居民具有選舉權,而濟州道知事基本相當於中國的市長級別的官員,他必然要考慮到自己選民的一些利益。而在那裡購買房產的國外買家是沒有選舉權的。」
蔡為民指出,從中國企業在濟州島的項目被叫停的背後不難看出,元喜龍知事和那些中國投資企業之間的關係比較冷淡,「這大概也是那些開發商們始料未及的」。
不僅如此,除了要加強對於中資項目的審查,濟州島還將進一步提高外國人置業的門檻。據《首爾新聞》6月21日報導,濟州島今後將大幅提高外國人通過購買房地產獲得永居權的條件。元喜龍的職務交接委員會6月20日對外宣布,以後外國人要獲得濟州島永久居留權,除了購買5億韓元(約合50萬美元)以上的房地產外,還必須另外購買5億韓元的「濟州地方開發債券」,以「改善」濟州島的投資移民制度。此外,濟州道已經向韓國中央政府提議,準備在濟州實施「永居權總量制」,即將移民總數控制在濟州島人數總數的1%,約6000人左右。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是為了防止中國開發「商圈地式」地在當地造「中國城」,合理控制濟州島的外來購房人士。
對此,易居(中國)高級分析師薛建雄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韓國政府此次針對中國企業的叫停言論及措施,是出於對濟州島房地產長遠發展的考慮,是一次屬於房地產市場的合理調整。
「因為當地有些開發商採取的是快買快賣的模式,將房地產做成快銷產品,這樣後期很難運營好。這會讓濟州島當地的房地產市場空置率上升,對當地樓市造成不良影響。」薛建雄認為,如今,韓國政府發現問題後,就需要調整規劃,考慮設立更長遠、能把項目運營活的方案。
「就像中國的一些旅遊城市那樣,政府加強對旅遊地產項目的監控管理,才能將這些項目長期運營下去。」薛建雄說。
後續影響不小
無論韓國政府的一系列措施是為了當地房地產市場長遠利益考慮還是處於政治目的,項目叫停及置業門檻提高無疑會給中國的開發商和投資者帶來不小的影響。
「在濟州島採取快買快賣模式的房地產商必然會有所損失。」薛建雄指出,因為中國開發商的海外項目,大部分仰仗中國境內購房者捧場。如今,投資門檻上升,購房者將隨之減少,而沒有了中國購房者做後盾,這一段時期內中國開發商進軍韓國的信心和決心自然會受到打擊。
朱文嘉則認為,當地房地產投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將進入冰封期,外資投資將凍結。
「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中國及其他國家投資者不會貿然繼續投資。」朱文嘉指出,已經賣出的地塊,如今需重新審查,這對中國企業來說,無疑是直接的損失。而這樣的投資環境勢必會影響濟州島的整體房地產投資,對上下遊產業鏈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其實,受到傷害的不僅僅是中國企業。對於政府的措施,李泰蘭對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她坦言,其實濟州島當地人對中國購房者有一種矛盾的心理。「當地居民對高房價的問題意見很大,但從旅遊服務行業來說,由於政策性因素,中國購房者數量將減少,而當地旅遊業的經濟效益也將隨之減少」。
據記者了解,很多在濟州島購房的中國人,並不是長期居住在這裡,他們以旅遊度假為主,所以政府在叫停一些中國投資項目後,又抬高了外國人置業門檻,必然會導致遊客的減少,讓一些從事旅遊服務的當地人感到憂慮。
據《濟州周刊》報導,2013年,濟州島的外國遊客突破200萬人,帶來3.2萬億韓元的經濟效益(約合人民幣195億元)和更多的附加產值,其中中國人超過半數以上。截至2013年底,濟州島的所有外資中,中國資本高達98%。
「中國房地產投資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濟州島當地的經濟。」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韓國首爾建築工程師對記者指出,「不過,從長遠利益考慮,政府必須做出這樣的選擇,哪怕會因此傷害到一些小眾的利益。」
「叫停」與「歡迎」
濟州島項目被叫停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韓國政府對中國投資的警惕之心。但是,韓國並沒有將中國房地產投資完全拒之門外。
據韓聯社消息,美通(北京)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將與韓國ORCA籤訂投資合作協議。協議稱,美通投資2014年將向韓國房地產等開發項目投資300億元,投資規模創外資民間投資的最高紀錄。與此同時,《朝鮮日報》7月1日報導稱,萬達集團也將進軍韓國房地產,並積極支援衣戀集團的酒店度假村等休閒項目。
剛剛對濟州島的一系列項目按了暫停鍵,又對中國其他房地產投資商表示歡迎,有人質疑,韓國政府的這些舉措是否有些自相矛盾?
朱文嘉指出,美通投資在首爾與ORCA的合作投資高達300億元,大額投資項目的籤訂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然經過了長期的磋商和談判。因此,這一合作並不是在叫停期間達成的。
「與此同時,濟州島中國投資項目被叫停並不意味著其他州的項目也會一併被叫停。不過,唇亡齒寒,對中國投資企業而言,這確實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朱文嘉認為,不排除其他州項目被叫停的可能性。但若是在這個時候,其他州的項目也被叫停,對韓國國家形象也會有負面評價。
薛建雄也表示,其他投資項目所在的地區,並沒有出現濟州島這樣房價虛浮、過度開發的現象。這些城市也恰恰需要一些優質的投資來帶動發展。
上述工程師也對記者表示,相比濟州島的項目,首爾等其他地區的房價這些年並沒有出現大幅度上漲,首爾在近一年的房價甚至還出現了下跌。「因此,對比其他城市,濟州島房價上漲的情況完全與韓國整體房價發展趨勢不相符。暫停濟州島的房地產項目正是為了整合當地房地產市場的秩序」。
經歷了這樣的「磨難」,中國投資者對韓國依舊保持著較為樂觀的情緒。「這是一個無法阻擋的趨勢,中國房地產和建築業的資本正在大舉湧向韓國。不只是濟州島和海雲臺,中國資本正向韓國各地很多房地產開發項目席捲而來。」有媒體指出。
韓國房地產業界的一位相關人士指出:「中國建築商認為韓國市場很有發展潛力。」可以說,韓國市場已經成為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和建築商進軍國外市場的前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