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醫療獲多重催化

2020-12-15 大眾網

  在政策推動、需求增加和資本布局的背景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迎來多重催化。

  近日,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通知要求,推進「一體化」共享服務,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務水平;推進「一碼通」融合服務,破除多碼並存互不通用信息壁壘;推進「一站式」結算服務,完善「網際網路+」醫療在線支付工作。

  今年以來,政策頻發驅動行業加速發展。11月2日,國家醫保局網站發布《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協議管理的範圍等,完善了「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政策。7月,13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明確積極發展網際網路醫療,提出以網際網路優化就醫體驗,打造健康消費新生態。2月底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將符合條件的醫藥機構納入醫保協議管理範圍,支持「網際網路+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加強區域醫療服務能力評估,合理規劃各類醫療資源布局,促進資源共享利用,加快發展社會辦醫,規範「網際網路+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

  與此同時,資本動作頻頻,網際網路巨頭近年來加速在醫療科技領域布局卡位。安信證券指出,根據IT桔子數據,2016至2019年度及2020年1月至11月,網際網路醫療行業一級市場投資筆數分別為466筆、479筆、495筆、551筆和350筆,投資金額分別為400.31億元、483.94億元、1532.35億元、926.32億元和791.34億元,佔醫療健康板塊的比例為35.23%、27.15%、45.04%、29.11%和25.33%,2018年Collective Health獲110億美元D輪融資,刨除本次融資,融資金額2016至2019年度呈明顯的上升趨勢。

  受多重因素推動,我國網際網路醫療保持高增長態勢。國家衛健委不久前表示,中國已經有900家網際網路醫院,遠程醫療協作網覆蓋所有的地級市2.4萬餘家醫療機構,55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可以提供線上服務。艾瑞諮詢報告稱,2020年我國「網際網路+」醫療市場規模預期408.9億元,同比增長50.5%。疫情期間行業新監管政策出臺,明顯放寬了對「網際網路+」醫療的限制,且打通了醫保、支付等多處關鍵環節。新形勢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探索期。(記者 張小潔)

相關焦點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網際網路醫院、醫療AI、第三方獨立影像中心
    圖片來自「123rf.com.cn」本周,銀川市大數據管理服務局與銀川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銀川網際網路醫院監管平臺正式上線運行,開啟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管。這一舉動意味著,銀川的網際網路醫院乃至網際網路醫療診療正式進入「有人管」的行列,對於網際網路醫療企業來說,未免不是一個「緊箍咒」。
  • 支付寶、微信、銀聯疫戰網際網路醫療場景
    疫情加速了傳統醫療向網際網路醫療的進化。以微信支付寶、銀聯為代表的機構,會圍繞網際網路醫療場景中的行動支付市場展開激烈的角逐。國家醫保局聯合衛健委近日發布《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指出將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鼓勵定點醫藥機構提供「不見面」購藥服務。 疫情倒逼實體醫療機構網際網路化。網際網路複診納入醫保支付將從商戶側和用戶側加速傳統醫療機構的受理場景線上化水平,驅動網際網路醫療加速增長。
  • 為什麼說2020是網際網路醫療逆勢出圈的好時機?|星脈新知
    就像2003年的非典,我國網絡行業全線飄紅,中國醫療衛生和製造行業,尤其是中藥製造業,出現了新的商機。非典的來襲成為一些產業發展的催化因素,這與如今的情況頗為相似。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在線問診領域獨立APP日活最高峰達到了671.2萬人,最大漲幅接近160萬人,同比漲幅高達31.28%。
  • 600多家網際網路醫院上線,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的春天已經到來?
    易觀數據顯示,疫情催化下,未來1到3年內,習慣在線上獲得問診、續方、開藥等服務的患者將從不足10%增長到超過50%。在供給方,網際網路成為醫生維持接診量、開展病人管理的新選擇。多家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在疫情期間迎來了線上醫生數量的高速增長,有企業的醫療團隊增長人數在上半年就達到了2019年全年增長人數的兩倍。公立醫院也在「政策+需求」的雙輪驅動下,加速擁抱網際網路。
  • 疫情形勢下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展望
    探討疫情形勢下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及展望。基於文獻搜索及分析歸納等方法,研究了疫情與網際網路醫療發展的相互影響,並對網際網路醫療發展中有關問題或挑戰及未來發展進行了探討。疫情促進了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而網際網路醫療為疫情防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目前網際網路醫療還存在個人信息保護、網絡安全、醫療風險及法律責任、醫療質量及監管、醫療服務公平性等問題。
  • 「匯創·智觀」在線問診大爆發,網際網路醫療能否順勢崛起
    疫情之下,國內主流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丁香醫生、阿里健康、健康160、春雨醫生、好大夫在線紛紛推出各自的在線醫療服務。一時間,具備專業、及時、高效、便捷特點的網際網路醫療迅速升溫,並逐漸成為人們在特殊時期就醫的有效補充方式。
  • 網際網路病友社群:網際網路醫療的新礦藏?
    國內網際網路醫療領域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各類主體爭相涉足。大量的競爭主體把精力放在了線上電商平臺搭建、線下醫療資源整合等方面,試圖在線上線下同時打通,形成產業鏈條。但從更寬廣的視角來看,除了強化電商平臺建設、醫療服務整合這種套路外,若以病友為切入點,構建病友社交圈子,強化醫患社群互動,反向快速構建自身的"生態經營體系",也是一種可以考慮的選擇。
  • 河北數字經濟在戰疫中壯大:一家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成長
    通訊員邢偉亮攝 閱讀提示 在線問診、「雲端」購藥……疫情下,醫院成了高危區域,很多患者開始嘗試網際網路醫療。加上國家及各地支持政策密集出臺,一時間,蓄勢已久的網際網路醫療被激活,各大平臺流量井噴。
  • 機構:科技抗「疫」 醫療信息化迎發展良機
    安信證券分析師胡又文、凌晨指出,2019年下半年以來,國家一系列政策利好陸續發布,網際網路醫療「看病-購藥-支付(醫保報銷)」的就醫閉環已經徹底打通。本次疫情有望繼續推動政府加大建設區域信息化平臺和分級診療信息化系統的投入,醫療信息業有望迎來發展轉折點。重點推薦創業慧康、久遠銀海、衛寧健康、思創醫惠、東華軟體等,建議關注萬達信息、和仁科技、麥迪科。
  • 網際網路醫療:美國凱撒模式的解讀
    不得不承認,今年是網際網路+醫療的寒冬,無數的公司沒能夠挺過去。作為一名網際網路+醫療的產品經理更是感到憂心忡忡。業界都在探索網際網路醫療的新模式,但現在依然沒有一個明確的模式與變現方式。所謂關係,其內容非常廣闊,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用戶在進入醫療體系之後,與醫生的關係問題。其中包括診前服務、診後服務、慢病管理等等。網際網路醫療的目的就是為患者與醫生的關係服務,而這種關係就可以直接聯繫到我們今天討論的凱撒醫療模式體系。慢病管理一直是我非常看好的一個醫療模式,這種關係可以藉助網際網路進行效率的提升。
  • 打通便捷就醫賽道 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好大夫在線獲「2020年健康中國...
    霍鍵在主題演講中表示,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是低頻、追求穩定的行業,其整體發展與其他的網際網路企業發展速度不同。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發展一直是一步一個腳印,是疫情的出現使得網際網路醫療突然有了爆發式發展的機會。霍鍵在論壇上針對「網際網路醫療究竟能給老百姓解決哪些問題」這一點進行了相關的分享。霍鍵表示,好大夫在線使得全國優秀的醫生在線上為患者提供服務,平臺確保線上醫生擁有相關的資質。
  • 醫療信息化行業深度報告:政策推動醫療信息化持續高景氣,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醫療創新業務將迎來加速發展。網際網路+醫療未來成長空間最廣的幾類業務主要包括網際網路醫療、處方流轉以及醫保(商保)理賠業務。網際網路醫院模式能夠有效提高醫療資源配置效率,以醫聯體建設為基礎的分級診療制度有望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加速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將推動醫療IT公司商業模式變革。
  • 中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專題研究報告:用戶規模將達到6.35億人
    發展趨勢:加強5G、人工智慧在網際網路醫療中的應用5G和人工智慧技術依舊是網際網路醫療發展中的根本性的需求,在醫療方面,5G起到把醫療終端設備互聯的作用,人工智慧實現控制和管理,促進網際網路醫療模式提質升級。另外,人口老齡化仍是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 寧夏「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在銀川市第一人民...
    近日,寧夏「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國家區域中心建設在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啟動。未來,寧夏將以此構建集醫療服務、科研教學、健康產業為一體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區域醫療中心,為全國各地乃至「一帶一路」沿線提供疑難危重症的診斷與治療及健康服務。
  • 京東健康3380億上市,「網際網路醫療」三巨頭必有一戰
    這次發售不僅規模大,而且極其火爆,公開發售獲超額認購654倍,凍結資金超3768億港元。2019年底,平安好醫生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成為網際網路醫療行業中唯一入選的個股。京東健康,則是京東內部籌劃多年的產物。劉強東此前曾說到,「健康這個領域做好了,能再造一個京東」。
  • ...醫療行業深度報告(下):解構網際網路醫療模式,尋找重塑醫療生態王者
    醫保端:衛寧軟體(線下HIS資源價值得到重估);萬達信息(全產業鏈布局打造網際網路醫療生態閉環)。健康端:湯臣倍健(揚帆網際網路,擁抱大健康)、九安醫療(九米組合開啟國內市場,大數據成為未來金礦)、寶萊特(血透業務實現高增長,智能穿戴打開增長新極)、奮達科技(轉型移動醫療,步伐迅速成果斐然)。
  • 尋醫問藥網——值得信賴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平臺
    尋醫問藥網成立於2004年,是目前中國值得信賴的一站式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平臺,也是中國較早探索和實踐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平臺之一。經過十餘年的深耕細作,尋醫問藥網運用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智能醫療設備等先進技術,圍繞患者、醫生、醫院、藥企,將其有機結合,搭建並形成了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產業鏈條的完整布局和生態體系建設。
  • 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醫療公司登陸新三板
    朱洪波 攝 12月15日,以掛號服務為切入點的就醫160正式登陸新三板,標誌著國內真正意義上的網際網路醫療第一股正式誕生。就醫160現已將業務拓展到全國200多個城市,服務1788家醫院,正將其成熟的深圳模式向全國快速複製。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網際網路醫療的盈利模式都還處在探索階段,就醫160未來要有更好的發展,還需要打通醫院信息流和服務流。
  • 網際網路醫療爆發,黑天鵝撈出「水中月」
    筆者從此次新冠疫情出發,分析了網際網路醫療的爆發、目前的障礙以及如何破局的方法,歡迎對網際網路醫療感興趣的童鞋閱讀。微醫、好大夫等基於在線掛號問診,與醫院合作共建網際網路醫院;企鵝杏仁基於家庭醫生,在各地自建連鎖線下診所;平安好醫生則建立自有醫療團隊,提供遠程醫療諮詢服務。從目前的運營方式來看,網際網路醫療模式分為共建合營模式和自建自營模式兩種。共建合營模式是第三方機構與醫療機構或區域衛健委共同建設和運營網際網路醫院或區域醫療網際網路平臺。
  • 郭廣昌談復星集團網際網路醫療布局
    3月30日,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對外公開了對股東的一封信,其中闡述了復星的網際網路醫療戰略布局。一是布局傳統醫療和網際網路醫療,二是整合資源,推動醫療領域的「獨角獸」戰略。健康板塊自復星創立以來,醫藥健康就是我們最核心的產業板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