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死後,三個孫子瓜分了領土,建立的國家都成為今天的世界強國

2020-12-12 小蕾要加油哦

歷史對事業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結果來評定的。——喬萬尼奧裡(意)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文章字數|1005字,閱讀約3分鐘

中國古代史是一部久久為功必分的歷史,是一部久久為功必分的歷史。無論怎麼變,最終都會走向統一。雖然歷朝歷代大一統時期都出現過不少叛軍,但叛軍的思想卻出奇的一致,不拿到整個中原絕不罷休。我不知道該說他們貪婪還是野心勃勃,但這就是我們的信念,只有一個中國。雖然我國歷史上沒有發生過「解體」,但並不意味著外國歷史上沒有發生過。

法蘭克王國是一個龐大的帝國,在公元7世紀覆蓋了西歐的大部分地區。帝國的國王是查理大帝。在位44年間,查理大帝發動了55次大大小小的戰爭。他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後來被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查理大帝在教育和行政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引進歐洲文明,把文化從地中海轉移到歐洲萊茵河附近。因此,查理曼被後世尊稱為「歐洲之父」。

傳說查理大帝統一大半個歐洲的行動是在天使的指引下,主動肩負起保衛基督教世界的重任。撲克中紅桃K上的圖是查理大帝。查理大帝29歲登基時,法蘭克王國已經是當時西歐最強大的國家。查理大帝登基後,繼續鞏固統治,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徵服。在他的領導下,歐洲自羅馬帝國衰落以來,還沒有一個國家控制過如此遼闊的領土

查理大帝有三個孫子,他們都深受查理大帝的寵愛。年事已高的查理經常想著將來國王的位置會傳給誰。814年,查理大帝,在72歲的時候,堅持在寒冷的冬天打獵。不幸的是,他染上了感冒,病重而死。本來,這是舉國哀悼的時候,但他的三個孫子卻在暗地裡努力,準備登上國王的寶座。

原來查理大帝有三個兒子,他們都有自己的封地。但沒想到的是,白髮人送黑髮人,三個兒子還沒到繼承王位的那天就死了。國王的位置自然落在查理曼的三個孫子身上。不過,祖孫三人也不是傻子。他們知道打起來是不會有結果的,他們還是兄弟。於是,他們約定將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各自在自己的領土上建立自己的國家,互不幹涉,三人都做國王。那不是很美嗎?

於是,歐洲從此誕生了三個國家。它們是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現在他們都是世界強國。幾百年過去了,各國語言也出現了分化,形成了現在的德語和法語。這是歷史上罕見的兄弟不爭王位的案例,但如果查理大帝在九泉之下知道他的三個孫子將野田的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他會不會很生氣呢?。

你覺得呢?

這裡是《小蕾要加油哦》,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相關焦點

  • 國王死後,3個孫子瓜分領土,建立的3個國家都成了如今的世界大國
    查理大帝29歲登基時,法蘭克王國就已經是當時西歐最強大的國家。查理大帝登基之後,不斷鞏固統治,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徵服。在他的帶領下,歐洲地區自羅馬帝國衰敗以來,還沒有這麼廣闊的領土在一個國家的控制之下。
  • 盤點由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四次被瓜分的波蘭
    (波蘭2019年2月人口約3840萬,面積31.2萬平方公裡,2018年人均GDP15424美元)波蘭在10世紀末建立波蘭王國,1569年與立陶宛合併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為東歐最強大的國家。(面積有115萬平方公裡,北抵芬蘭灣,東到莫斯科的郊外,南到烏克蘭,是歐洲一等一的強國。)由于波蘭位於歐洲大陸中部,中歐東北部,是孫子兵法說的「衢地要衝,兵家必爭」,而且波蘭地勢平坦,國土大部分處於低矮的波德平原,無險可守,一旦衰落極易被周邊強國瓜分。
  • 老國王分家,將國家平分給3個兒子,現今都發展成了三個世界強國
    漢朝是在公元前202年建立的。儘管在後來的漢朝是一個非常輝煌的時代,但在當時卻是比較衰弱的。外邊有匈奴、南越、羌、西南部夷等威脅,內邊有各路諸侯的牽制。若以西漢初年真正的疆域來看,也許連當年的楚國都無法達到。
  • 世界歷史上最牛的爺爺:德國法國義大利三個國家的開國之君是他的三...
    歐洲歷史上有名的君主很多,如古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第一個世界級徵服者,屋大維,凱撒大帝,君士坦丁大帝,而名氣最大的要屬「歐洲戰神」拿破崙了,這些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是劃時代的領袖
  • 他是歐洲千古一帝,王國卻被3個孫子瓜分,如今變成3個發達國家
    而法蘭克帝國創始人查理曼大帝也成為攻佔最多領土的千古一帝。撲克牌中的紅桃K,就是以他的原型而設計的。查理曼父親是創立加洛林王朝的丕平,公元751年,丕平自立為君,並且因「獻土」獲得教皇支持,從此成為正式國王。公元768年,丕平國王去世,查理曼和弟弟共同管理法蘭克帝國。他弟弟於771年去世之後,查理曼便大權在握,但是這些仍滿足不了查理曼的野心,他想要更多領土。
  • 曾經的東歐強國波蘭,各種作死挑戰俄國,結果被戰鬥民族三度瓜分
    此時的俄羅斯雖然對土耳其連戰連勝,但是為了避免奧地利真的加入土耳其一方進攻自己,也就同意了與普魯士、奧地利一起瓜分波蘭。就這樣,在1772年8月5日,俄、普、奧三國瓜分了波蘭30%的領土,約20萬平方公裡。至此,波蘭第一次被瓜分。但可悲的是,這不是最後一次。
  • 世界強國俄羅斯,領土的總面積,為何能夠擴張170多倍?
    在世界各國中,俄羅斯的領土面積最大,達到了1700多萬平方公裡。第二名加拿大、第三名中國、第四名美國的領土面積,都在900萬到1000萬之間。換而言之,俄羅斯在領土面積方面遙遙領先。其實,在沙俄帝國時期,俄羅斯的領土面積達到了2200多萬平方公裡。
  • 一歐洲國王去世,三兒子各自建立國家,如今發展為世界三大強國
    因為分家而導致的矛盾大家也見過不少,這裡不舉例子;今天要說的是分國,分國可得謹慎一點,《周禮·夏官·量人》記載:「是人掌建國之灋,以分國為九州。」周朝的分封制某種程度上講跟「分國」沒啥區別,周天子把天下這塊大蛋糕分成很多塊,諸侯們各佔一塊。而在歐洲歷史上,也有個國王曾嘗試把自己的王國分成幾塊,每個兒子都能嘗到甜頭,結果兒子們居然氣得把他囚禁了,為啥呢?
  • 此國盛產美女,曾是歐洲領土面積最大的強國,為什麼會被鄰國瓜分?
    波蘭人沒有19世紀,因為波蘭在18世紀的最後十幾年被三個鄰國瓜分,整個19世紀波蘭處於亡國狀態,所以說波蘭人沒有19世紀。立陶宛人更慘,不僅沒有19世紀,而且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不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波蘭人和立陶宛人的黃金歲月是16世紀和17世紀。曾經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是歐洲領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
  • 波蘭到底做了什麼,人緣這麼差,竟然會被三大強國三次瓜分?
    波蘭歷史上也闊過,甚至是個歐洲強國,尤其是和立陶宛合併後,周邊國家根本不是對手,甚至把打進了莫斯科。但是從17世紀中葉開始走向了衰落。說起三次瓜分波蘭,時間分別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涉及的鄰國就是俄國、普魯士以及奧地利。
  • 瓜分世界:是誰點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自1765年約瑟夫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起,世界形勢的風雲變幻直接影響到維也納東部:幾百年來歐洲歷史中的兩大政體——波蘭和奧斯曼帝國,突然岌岌可危。首先分裂的是波蘭。18世紀的歐洲邦國林立,瓜分歐洲國家的企圖此起彼伏。
  • 從東歐強國淪為菜鳥,被瓜分3次最終亡國,波蘭是如何玩殘的?
    皮亞斯特王朝的大公梅什科一世(960-992)建立早期封建國家。966年,波蘭接受基督教。傳說中波蘭的建立者列赫就是在一處白鷹築巢的地方定居下來,這就是現在波蘭國徽的來源1025年,博萊斯瓦夫一世(992-1025)加冕為波蘭國王,波蘭成為一個強大而統一的國家。
  • 法國19個叫路易的國王,從路易一世到路易十九,你能認出幾個?
    稱呼歐洲君主跟稱呼中國君主不同,沒有某帝、某祖某宗這種諡號、廟號稱呼,而是直接稱呼名字,而同一個國家的歷史上也有多個相同名字的君主,所以會在名字後面加上多少世來區分。就拿法國歷史來介紹,法國歷史上有19個叫路易的國王,其他歐洲國家也有叫路易的國王,路易是整個歐洲歷史最多君主使用的名字。法國國王從路易一世到路易十九,你能認出幾個?
  • 八國聯軍侵華,七個國家要求瓜分中國領土,為什麼美國不同意?
    八國聯軍輕鬆拿下北京,不過當時七個國家贊成並準備瓜分中國,為何只有美國拒絕?如果你認為美國人當時是善心大發那就錯了,在那種環境下,沒有國家同情清政府,美國也是為了給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才會提出反對直接瓜分中國的提議。
  • 老國王去世,將國家平均分給3個兒子,如今已發展成三個世界強國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漢自立,建立魏國,定都洛陽,東漢正式結束,劉備為延續漢朝,建立「蜀漢」,章武二年,孫權定都建業,國號改為「吳」,三國鼎立局面基本形成。
  • 歐洲黑歷史:三次被俄國瓜分,只怪波蘭自己太作
    雖然1612年波蘭軍隊被驅逐出境,但依然奪去了斯摩稜斯克、切爾尼戈夫、塞維爾斯克等三個地區。 羅曼諾夫王朝建立後,俄國國力有所恢復,1632年沙皇米哈伊爾打算趁著西吉蒙特三世病逝的機會收復失地,結果再次被波蘭打敗,波蘭依然握有軍事優勢!
  • 從一代強國到在「夾縫中生存」,波蘭都經歷了什麼?
    16世紀,波蘭已成為東歐強國,其領土面積位居歐洲第三,佔據包括當今烏克蘭、白俄羅斯的大片領土。  此時的波蘭躲過了蒙古人西徵以及黑死病的摧殘,仍為歐洲強國,波蘭也來到了自己的高光時刻,然而常言道,盛極必衰,之後波蘭就經歷了三次亡國,命運極其悲慘。  蒙古人西徵
  • 領土縮水最嚴重的國家—第21期—英國:人類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帝國
    入榜標準:1、公元1500年以來的帝國與王國(狹義帝國)、殖民帝國(廣義帝國);2、帝國在今天有廣被認可的繼承國;3、在下圖中,即1914年世界瓜分完畢時,帝國或其繼承國依然保持獨立。在全世界都在加強中央集權的時候,英國逐漸發展出君主立憲政體,走在了時代的前列。18世紀後期,繁榮的海外貿易、寬鬆的社會環境、拼搏進取的社會風氣,讓英國率先產生工業革命。政治民主化、生產工業化的英國,成為第一個現代化國家。英國拉開了與法國、西班牙等傳統強國的差距,她不再是個地區爭霸的強權,而是成長為世界霸主。
  • 領土縮水最嚴重的國家—第14期—德國:一隻不斷頑強重生的不死鳥
    入榜標準:1、公元1500年以來的帝國與王國(狹義帝國)、殖民帝國(廣義帝國);2、帝國在今天有廣被認可的繼承國;3、在下圖中,即1914年世界瓜分完畢時,帝國或其繼承國依然保持獨立。843年,查理曼大帝的三個孫子瓜分了帝國,分為東法蘭克、中法蘭克和西法蘭克王國。西法蘭克最終演變成法國,而東法蘭克演變成德國。中法蘭克比較慘,在870年被東西兩個兄弟瓜分,法德對峙局面初步形成。法德兩國互相競爭,衝突不斷,直到二戰後才消停。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薩克森王朝。
  • 西班牙近代為什麼沒有崛起成為強國?
    在科技、經濟、文化乃至思想上仿佛只有英法德三駕馬車在並肩行駛,西班牙緣何沒有在近代給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要回答這一切還得從歷史上找原因。歐洲最後崛起的德國完成統一時,世界早已瓜分完畢,連喝湯的機會都沒有,最後只能從英法等國手中硬搶而付出慘重代價。不過肉吃多了,不見得就是好事。西葡兩家在巴西發現金礦、在墨西哥發現銀礦、在智利發現銅礦,在亞非獲得香料,又在南美大陸種種甘蔗,種咖啡,種葡萄,然後運回歐洲販賣。這讓原本在農田裡耕種的西葡農民紛紛發家致富,賺的手腳發軟。這也一度讓歐洲其他國家的人們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