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到今天,本來以為可能置身事外的北歐國家無一例外地出現了疫情,而且疫情發展速度非常快,一下子就抵擋不住的態勢。
回過頭來看,在國內疫情剛開始的時候,這些國家無視疫情是人類應該共同應對的公共衛生事件,做了一些讓中國人非常氣憤的事情。
挪威在我國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是幸災樂禍的,對我國採取的一些封城、限制人員流動的措施橫加指責,說這是侵犯人權,是專制措施,侵犯了人權;
瑞典一直對我國不是很友好,去年9月份我國曾先生一家三口到
斯德哥爾摩旅遊的種種遭遇,讓國人看到了瑞典的嘴臉,這些年來,瑞典對我國也是各種指責,甚至先諾貝爾獎這種國際上最高榮譽的獎項也成了很多國際政治勢力的棋子了;
圖片來自網絡
丹麥
《日德蘭郵報》出現的辱華事件後,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裡克森卻以「言論自由是丹麥傳統」為由,為《日德蘭郵報》的行為開脫。
圖片來自網絡
這些國家怎麼總是和中國過不去呢?總結一下,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這些國家的制度和我國不同,他們所崇尚的價值觀和我們不一樣,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法不同,長期以來,對中國都是另眼相看,和絕大多數西方國家一樣,中國實行什麼政策,他們都持懷疑、反對態度;
二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在很多歐洲及西方國家眼中,中國在古代非常強大,強大的中國將歐洲人直到了現在的地方,如元朝的版圖就擴大到了歐洲,加上近代史上,前蘇聯對北歐一些國家的政策讓他們至今記憶尤新,中國和前蘇聯一樣是社會主義國家,他們對我國一直心存介蒂;
三是我國這些年的強大,讓那些國家的人們心中的優越感一下子沒有,北歐國家原來在人均收入、生活水平各方面遠超我國,像瑞典過去的福利政策一直是各國效仿的對象,甚至很多國家都說:瑞典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但現在不一樣了,中國的強大讓他們一下感到,原來可以在中國人面前那種優越感已經蕩然無存了,就是一個失寵的孩子,自然會產生非常多的怨氣;
四是這些年,我們有些國人出國旅遊時也有些不好的表現,在帶給旅遊目的國財富的同時,對他們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些也讓他們對中國產生偏見;
五是他們是歐盟成員國,在很多時候要和歐盟和美國保持一致,他們又都是小國,在歐盟內部的影響力不在,為了找到存在感,對中國各種指責、刁難成了成本最低的辦法,所以每到有這樣機會的時候,他們都會抓住的,也就不難理解,歐盟一些大國在對待別國的很多問題上都沒有這些中國出格;
六是中國和這些國家距離遙遠,地緣政治的因素影響較小,本來應該是遠交近攻的,但是他們正好反過來用了,過去和這些國家經濟交往不多,中國的發展對這些國家影響不大,現在雖然大了,但是他們還是固執地認為,中國的發展是沾了他們的光了,中國要對他們作出補償。
正是這樣一些原因才導致了這些國家的所作所為,我們真正了解之後,可能會對這些行為有深刻的了解。
現在這些國家的疫情也越來越嚴重了,有些國家開始向中國求助了,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要幫助他們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