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疫情嚴重的北歐小國,為什麼總和中國過不去?

2020-12-24 網易新聞

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到今天,本來以為可能置身事外的北歐國家無一例外地出現了疫情,而且疫情發展速度非常快,一下子就抵擋不住的態勢。

回過頭來看,在國內疫情剛開始的時候,這些國家無視疫情是人類應該共同應對的公共衛生事件,做了一些讓中國人非常氣憤的事情。

挪威在我國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是幸災樂禍的,對我國採取的一些封城、限制人員流動的措施橫加指責,說這是侵犯人權,是專制措施,侵犯了人權;

瑞典一直對我國不是很友好,去年9月份我國曾先生一家三口到

斯德哥爾摩旅遊的種種遭遇,讓國人看到了瑞典的嘴臉,這些年來,瑞典對我國也是各種指責,甚至先諾貝爾獎這種國際上最高榮譽的獎項也成了很多國際政治勢力的棋子了;

圖片來自網絡

丹麥

《日德蘭郵報》出現的辱華事件後,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裡克森卻以「言論自由是丹麥傳統」為由,為《日德蘭郵報》的行為開脫。

圖片來自網絡

這些國家怎麼總是和中國過不去呢?總結一下,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這些國家的制度和我國不同,他們所崇尚的價值觀和我們不一樣,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法不同,長期以來,對中國都是另眼相看,和絕大多數西方國家一樣,中國實行什麼政策,他們都持懷疑、反對態度;

二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在很多歐洲及西方國家眼中,中國在古代非常強大,強大的中國將歐洲人直到了現在的地方,如元朝的版圖就擴大到了歐洲,加上近代史上,前蘇聯對北歐一些國家的政策讓他們至今記憶尤新,中國和前蘇聯一樣是社會主義國家,他們對我國一直心存介蒂;

三是我國這些年的強大,讓那些國家的人們心中的優越感一下子沒有,北歐國家原來在人均收入、生活水平各方面遠超我國,像瑞典過去的福利政策一直是各國效仿的對象,甚至很多國家都說:瑞典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但現在不一樣了,中國的強大讓他們一下感到,原來可以在中國人面前那種優越感已經蕩然無存了,就是一個失寵的孩子,自然會產生非常多的怨氣;

四是這些年,我們有些國人出國旅遊時也有些不好的表現,在帶給旅遊目的國財富的同時,對他們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些也讓他們對中國產生偏見;

五是他們是歐盟成員國,在很多時候要和歐盟和美國保持一致,他們又都是小國,在歐盟內部的影響力不在,為了找到存在感,對中國各種指責、刁難成了成本最低的辦法,所以每到有這樣機會的時候,他們都會抓住的,也就不難理解,歐盟一些大國在對待別國的很多問題上都沒有這些中國出格;

六是中國和這些國家距離遙遠,地緣政治的因素影響較小,本來應該是遠交近攻的,但是他們正好反過來用了,過去和這些國家經濟交往不多,中國的發展對這些國家影響不大,現在雖然大了,但是他們還是固執地認為,中國的發展是沾了他們的光了,中國要對他們作出補償。

正是這樣一些原因才導致了這些國家的所作所為,我們真正了解之後,可能會對這些行為有深刻的了解。

現在這些國家的疫情也越來越嚴重了,有些國家開始向中國求助了,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要幫助他們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為什麼是北歐小國丹麥的領土?
    寫在前面: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為什麼是北歐小國丹麥的領土?格陵蘭島位於北美洲的東北角,面積217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但在世界地圖上,格陵蘭島的「格陵蘭」三字後面,往往有一個括號,括號裡面只有一個字:丹。
  • 曾經有個國家和中國無怨無仇,卻總和中國過不去,現在已經涼了
    導語:曾經有個國家和中國無怨無仇,卻總和中國過不去,現在已經涼了大家都知道,在晚清的時候,朝廷已經十分的衰弱,差不多就只有一個空架子了。在中法戰爭的時候中國曾經擊敗了法國,但是依舊和他們籤了不平等的條約,讓人很不能理解。因為在晚清,真正的掌權人是慈禧太后,她為了自保,選擇了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讓,不敢和外國交惡。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慈禧不知什麼原因突然選擇和列強們開戰,雖說勇氣可嘉但是以當時的國力來說簡直是以卵擊石,許多的國家知道這件事後,都躍躍欲試。
  • 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不是中國義大利,卻是這個人口只有3萬的小國
    中國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防治,義大利變成了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截止目前,義大利已經確診人數高達14955人,昨日新增人數2547人,但從確診人口佔比來說,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卻不是義大利,更不是中國,而是一個很少被人提起的小國。這個小國,不僅有著天空之城的稱號,更是很多旅遊愛好者心目中的聖地。
  • 奧特快談:澳大利亞為什麼總和中國過不去?
    (原標題:奧特快談:澳大利亞為什麼總和中國過不去?)當時正值一些歐美國家抵制北京奧運會,陸克文旗幟鮮明地站在中國這邊,稱自己是中國的「諍友」。接受央視採訪時,還用普通話字正腔圓地念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儼然一副中國人民老朋友的模樣。作為一位中國通,陸克文大學時主修中國文學與中國歷史,在北京當過外交官。
  • 為何北歐小國瑞典有這麼發達的軍事工業?
    可是後來瑞典意識到曠日持久的戰爭會嚴重消耗自身的國力。隨後從十八世紀開始,瑞典開始奉行中立政策。這也使得這個國家兩百年來也沒有遭受戰火的洗禮。可是瑞典的中立不是僅僅宣布中立那麼簡單,而是真正的武裝中立,以強大的軍力來威懾敢於侵犯自己的敵人。真正奠定瑞典軍工產基礎的是瑞典中立之後重視軍工產業和科技人才的政策帶來的。這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諾貝爾了。
  • 這個北歐最「高冷」的國家,為什麼防控疫情最成功?
    在新冠病毒橫掃全球的時候,一個北方小國的疫情防控表現可謂可圈可點,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它就是偏居北歐一隅的芬蘭。截至4月19日,芬蘭全國累計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為3783例,累計死亡病例是94例。北歐諸國裡更「冷」的那個芬蘭地處歐洲最北部,陸路接壤的國家只有瑞典、挪威和俄羅斯。而且,和瑞典、挪威接壤的地方都是北部靠近北極圈的地廣人稀之地。除此之外,僅有東南部與俄羅斯接壤。相對於其他幾個北歐國家,芬蘭離此次疫情的重災區南歐諸國的距離更遠。
  • 移民彈丸小國的華人很緊張,新加坡前期疫情好,第二波為何嚴重?
    新加坡第一波疫情防控,被西方樹「典範」,能否躲過第二波疫情?在東南亞以華人為主小國新加坡,一直以來以富裕發達而聞名,也成為國人移民的理想之地。近年來,通過媒體資料看到,很多富人以及娛樂圈的名人都移民新加坡。
  • 澳大利亞為什麼總和中國過不去?
    當時正值一些歐美國家抵制北京奧運會,陸克文旗幟鮮明地站在中國這邊,稱自己是中國的「諍友」。接受央視採訪時,還用普通話字正腔圓地念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儼然一副中國人民老朋友的模樣。 作為一位中國通,陸克文大學時主修中國文學與中國歷史,在北京當過外交官。
  • 有一種尷尬叫挪威的求援,為何這個北歐小國讓人想到了農夫和蛇
    原本以為北歐那麼偏遠,疫情的影響或許波及不到這裡,至少一個月前的挪威國內就有一些人就是這樣想的,因此他們才會在中國疫情爆發之時,站在岸上,挑剔地對中國抗疫工作進行著品頭論足。
  • 無端辱華還拒不道歉,這個歐洲小國現也淪陷,24小時內確診數翻倍
    因為疫情的嚴重影響,他們與英格蘭的足球賽,也被迫取消,丹麥首相也宣布了,會做出「封城」措施,那些公務員只能在家上班,大批公共場所也被關閉,與此同時交通工具也受到了限制。丹麥對辱華問題拒不道歉無端辱華還拒不道歉,這個歐洲小國現也淪陷,24小時內確診數翻倍。
  • 芬蘭:最另類的北歐國家。這個北歐小國走的道路有多特色?
    這個人口不到六百萬,有著聖誕老人故鄉之稱的北歐小國進入到國內媒體和大眾視野的時候,也許我們才發現她是如此的看似熟悉卻又很陌生。在筆者看來,在這幾個「北歐」國家中,芬蘭也許是最奇葩、最特殊的一個。
  • 被義大利包圍的小國,新冠肺炎患者超千分之六,卻能更好控制疫情
    本文比較的新冠疫情的大國小國的差別,一個比較明顯的情況就是,在新冠疫情中大國比小國更難。典型的例子就是歐洲大國義大利、被義大利包圍的小國聖馬利諾。眾所周知,義大利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嚴重,如果從單位人口的感染者來看,被被義大利包圍的小國聖馬利諾比義大利高數倍,但卻能很好控制疫情。下面是被義大利包圍的小國聖馬利諾在地圖上面的位置。
  • 北歐彈丸小國100年沒戰爭,人口千萬,為什麼成為了全球軍工強國
    在世界的版圖上瑞典只能算一個小國的存在,全國就土地面積不過45萬平方公裡,人口也不過一千萬,一般的情況下,我們不知道還有這樣的一個國家,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國。
  • 北歐「小國」如何成為創新「巨人」
    這個地處北歐、僅有560萬人口的小國,卻擁有許多全球知名的創新科技企業——早年以手機業務知名的諾基亞和以「憤怒的小鳥」風靡全球的Ravio遊戲公司便是其中的代表。芬蘭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所做的2016年創新指數排名(GII)中排在第五位,高於中國的排名(第25位);在2015年「創新聯盟記分牌」上,芬蘭和瑞典、丹麥及德國位居歐盟前四位。
  • 海外日記 | 瑞典:成為北歐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瑞典的首例確診出現在2月1日,是一名中國旅客。因為這名中國人並未感染任何人,因此在之後的一個月內,瑞典都沒有新的疫情出現,讓人安心了好一陣子。而在這段時間,我們一直擔憂的是國內的疫情,每天囑咐親朋不要出門。直到2月26日,我和小夥伴剛從西班牙飛回瑞典,突然收到了中國留學生群裡發來的一則新聞《一位男性從義大利返回哥德堡後,被確診新冠肺炎》。
  • 北歐各國取消旅行限制,將「群體免疫」的瑞典排除在外
    【文/觀察者網 齊倩】隨著疫情和緩,歐洲各國逐漸開始放鬆邊界管制。目前,北歐的丹麥、挪威和芬蘭已經互相恢復了國家間公民正常往來。不過,這三國並沒有帶上「老鄰居」瑞典。瑞典本次被北歐各國「孤立」並不令人感到意外——該國在應對新冠疫情上採取了消極應對政策,試圖通過所謂「群體免疫」來實現抗疫的最終勝利。然而數據證明了瑞典防疫措施的失敗:每天每百萬人中約有1.68人死亡,數據高居歐洲第二;累計死亡人數也已達到三個北歐鄰國總和的四倍之多。
  • 疫情面前各國反應千差萬別:日本患難見真情,北歐國家卻落井下石
    首先是我們的近鄰日本,在疫情於1月20日左右開始爆發後,很多旅日華人開始在日本大規模購買口罩,但讓人暖心的是,日本各地的藥妝店並沒有趁機哄抬價格發一筆他國的國難財,很多店家都在店門口貼出了「中國加油」的字樣,同時主動降低口罩價格,部分店家甚至是免費為華人提供口罩。
  • 這個只有500萬人口的北歐小國,電動汽車普及率卻是世界第一
    在北歐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有這麼一個國家:只有530萬人口只有1.6萬名軍人只有61萬人的首都只有相當於中國4%的土地面積但是人民巨有錢他就是挪威當然咱們今天不上地理課提挪威的原因主要是今天的一則新聞:沒錯
  • 北歐人為什麼都是「窮富窮富」的?
    高曉松去了趟北歐,回來寫了篇《在北歐,我覺得自己內心很醜陋》的文章,一時間,整個中國都開始嫉妒北歐人了!北歐超跑科尼賽克雖然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宣布中立,是一個永久中立國,但其卻是世界第九大軍火出口國。我們熟悉的薩博汽車的前母公司——薩博集團就是全球最大的軍火公司之一。薩博集團雖地處北歐一隅,卻創造出「小國大軍工」的防務奇蹟。
  • 丹麥,挪威發生疫情,欲向中國尋求幫助你們怎麼看?
    丹麥,挪威發生疫情,兩國元首欲尋求中國政府幫助,曾經公開辱華歷歷在目。大家是否還記得這兩位國家元首,一位來自丹麥,一位來自挪威,偏偏碰到這次「新冠肺言病毒」疫情,而焦灼,欲向中國尋求幫助。你們怎麼看?丹麥挪威都地處北歐,此次疫情前一直被稱為全世界福利最好、生活最幸福的國度!但是兩國對中國態度並不友好!都涉嫌辱華言論!而現如今,在她們國內疫情迅速蔓延,兩個國家女元首紛紛向中國求援!可兩位元首都曾是公然辱華的代表人物。截至目前,挪威確診病例近1609例,而挪威全國人口才531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