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在全疆實行數位化保護
拜城克孜爾千佛洞(圖片來源:資料圖) 6月9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克孜爾石窟在全疆率先實行數位化保護管理。 克孜爾石窟又稱克孜爾千佛洞或赫色爾石窟、中國佛教石窟,位於拜城縣克孜爾鄉東南7公裡明屋塔格山的懸崖上,南面是渭幹河河谷。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克孜爾石窟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開幕
人民網北京7月20日電(記者 董子龍)2018年7月18日「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暨「克孜爾石窟與絲綢之路研究」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木木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新疆龜茲研究院多年來對流失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復原成果展,由新疆龜茲研究院主辦,北京木木美術館承辦。
-
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在全疆率先實行數位化保護管理
原標題:拜城克孜爾石窟在全疆率先實行數位化保護管理 資料圖:拜城克孜爾千佛洞 6月9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克孜爾石窟在全疆率先實行數位化保護管理。 克孜爾石窟又稱克孜爾千佛洞或赫色爾石窟、中國佛教石窟,位於拜城縣克孜爾鄉東南7公裡明屋塔格山的懸崖上,南面是渭幹河河谷。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克孜爾石窟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第二敦煌」——克孜爾石窟
2015-08-13 13:43:00 來源:今日中國 作者:文\圖:虞向軍
-
洛陽博物館舉行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
本次展覽共展出137幅主要在德國、俄羅斯等地收集到的克孜爾石窟壁畫高清攝影圖片,並利用VR等數字科技手段對克孜爾石窟進行影像復原,讓參觀者可以穿越千年,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克孜爾石窟壁畫的魅力。 據新疆龜茲研究院文化遺產展示交流中心主任申春介紹,克孜爾石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克孜爾鄉境內,現遺存洞窟349個,壁畫近1萬平方米,還有少量彩繪泥塑。
-
百餘幅流失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蘭州展出
連日來,「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在蘭州大學榆中校區美術館展出,展覽將持續到12月30日。 崔琳 攝中新網蘭州12月10日電 (記者 崔琳)連日來,「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在蘭州大學榆中校區美術館展出。
-
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高清復原國內首次大規模呈現
中新網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僧侶與藝術家」18日同時在位於北京798的木木美術館開幕。137幅流失海外的克孜爾石窟壁畫以高清圖片形式復原,這在國內是首次大規模集中呈現。
-
「克孜爾石窟壁畫」亮相西北大學,來感受1:1仿真洞窟!
揭開神秘面紗 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 9月20日上午,「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在西北大學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以圖片形式展示了流失海外的克孜爾石窟壁畫的復原成果,還原了兩個仿真洞窟,同時利用現代數位技術展示了四個洞窟的壁畫,為觀眾提供了較為完整的洞窟及壁畫原貌。
-
沒有這四個洞窟名氣大,但卻是開鑿最早的石窟——克孜爾千佛洞
上文中我們提到了克孜爾千佛洞前的鳩摩羅什雕像,那麼我們現在就來說說庫車的這個洞窟吧。很多人都知道我國有四大洞窟: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雲岡石窟、河南龍門石窟和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雲岡石窟被譽為是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龍門石窟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龍門石窟這些洞窟都有著數不清的特點與光環,而克孜爾洞窟的特點只有一個,就是當你一提到它的名字時,對其有點了解的人一定會脫口而出「就是那個我國最西邊的石窟是吧?」
-
克孜爾石窟海外流失壁畫藉助數位技術與母體「重逢」
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17日電(記者潘瑩)流失海外上百年的克孜爾石窟壁畫,經文物保護及科研人員長期努力,通過現代數位技術進行虛擬歸位復原,終於與離散多年的石窟母體「重逢」。這一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佛教石窟藝術藉助科技手段迎來「再生」。 5月12日至6月上旬,「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在天津舉辦。
-
克孜爾石窟探幽
車子在寬闊而曲折的公路上疾馳,大約1個多小時,我們來到了克孜爾石窟大門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門中間一個長方形的條石,中間鐫刻「克孜爾石窟」五個大字,當地人介紹說,「克孜爾」在維吾爾語中是紅色的意思,因為這個石窟分布在紅褐色的明屋塔格山腰,因此而得名。 走近一看,大門是多元風格的,兩邊的石墩上有兩個伊斯蘭風格的水泥圓頂,前面擺放著兩個石獅子,獅體微微內傾,相互呼應。
-
文物新疆 山腰上的臺臺爾石窟|洞窟|龜茲|克孜爾石窟|壁畫_網易訂閱
2021-01-04 16:53:12 來源: 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 舉報 臺臺爾石窟位於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克孜爾鄉東北約
-
克孜爾石窟壁畫「真容」再現
經過20年的努力,新疆龜茲研究院收集到400多幅流失海外的克孜爾石窟壁畫高清圖片。日前,隨著這批壁畫復原圖在北京木木美術館展出,壁畫流失、高清圖片的收集以及復原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壁畫之殤 克孜爾石窟大約建於公元3世紀。目前石窟留存洞窟339個,其內壁畫近4000平方米。
-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完成首個數位化洞窟製作
1月2日,以精美泥塑藝術聞名中外的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日前完成了首個數位化洞窟製作。 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副所長魏文斌介紹,完成數位化製作的洞窟是麥積山石窟西魏代表洞窟第123窟,未來5年內,麥積山石窟15個特窟都要進行數位化拍攝和建立數字信息檔案。
-
克孜爾石窟:深藏多少瑰寶
克孜爾石窟坐落於懸崖峭壁之上,共有大小洞窟251個。 近日,首次由中國主辦、最具規模的克孜爾石窟壁畫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對這樣一座歷史悠久的石窟來說,似乎來得有些晚。來自中國、美國、德國、英國、義大利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就石窟壁畫、古蹟保護與修復、佛教藝術研究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研討,並前往克孜爾石窟參觀考察。
-
流失海外的克孜爾石窟壁畫復原記
克孜爾石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拜城縣克孜爾鄉東南七公裡木扎提河北岸卻勒塔格山對面的明屋塔格山斷崖上。克孜爾石窟現存洞窟339個,壁畫近4000平方米,以及少量的彩繪泥塑遺蹟,是龜茲石窟的典型代表。克孜爾石窟大約建於公元3世紀,止於公元8世紀至9世紀,是我國開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
-
人文地理丨「穿越」克孜爾石窟
它是我國開鑿時間最早、規模最大、洞窟類型最全、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與敦煌、龍門、雲崗並列為全國四大石窟的克孜爾石窟,是漢唐時期西域佛教文化中心之一。如果說敦煌莫高窟是以多姿多彩的佛教壁畫聞名於世,那麼克孜爾石窟就是一條壁畫的長廊,其內容之豐富、畫面之精美、色彩之斑斕、人物之多樣,簡直就是「故事畫的海洋」。
-
克孜爾石窟融匯中外藝術
位於絲綢之路上的龜茲,盛行佛教小乘學,3世紀時佛教達於極盛,境內伽藍連路,少則僧徒數十,大則沙門成百,石窟寺院遺蹟豐富,克孜爾石窟就是其中的代表。克孜爾石窟位於今天新疆拜城縣東南60餘公裡處,鑿建於木札提河北岸明屋達格山的懸崖上。
-
遺失百年的克孜爾石窟壁畫以「特殊方式」亮相古城西安
9月20日,「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及洞窟復原影像展」在西北大學博物館開幕,展覽以圖片形式展示流失海外的克孜爾石窟壁畫復原成果,還原兩個仿真洞窟和利用現代數位技術展示四個洞窟的壁畫復原影像,為觀眾提供較為完整的洞窟和壁畫原貌。
-
新疆克孜爾石窟恢復開放 可網上預約參觀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烏魯木齊4月1日電(記者張曉龍、李志浩)大型佛教石窟寺遺址——克孜爾石窟1日起向公眾恢復開放。記者從負責克孜爾石窟保護管理與研究工作的新疆龜茲研究院獲悉,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克孜爾石窟自今年1月25日起暫停開放。為保證石窟開放安全有序,正式恢復開放前,龜茲研究院從3月21日起對克孜爾石窟進行了為期10天的恢復開放試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