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拆除被改造 合肥老城區的舊水塔何去何從?

2021-01-20 網易新聞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在三四十年前,合肥市老城區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矗立在居民小區裡的高大水塔,隨著歲月流逝和供水設施的日益完善,這些原本給居民生活提供方便的建築,變得逐漸衰老,破敗不堪的塔身也給周邊居民帶來了安全隱患。日前本網記者走訪省城部分老舊水塔進行探訪,發現有的水塔已經被爆破拆除,而有的則被改造成了文創產品,用另外一種方式保留著這份「城市記憶」。

地點:曙光菜場「我在這住了幾十年,它在這站了幾十年

圖為曙光路菜場的水塔還在使用

在包河區曙光菜場西北角,有一座高高矗立的水塔,今年66歲的周師傅和老伴就住在這附近,和水塔共同生活了近40年。

朱師傅年輕時曾是安徽省水利建築安裝公司(下文簡稱「省水安公司」)一處的員工,據他介紹,一處在當年專門設置了一個水塔隊,為全省乃至全國修建水塔。這座水塔建於1982年,當時是為了給水安公司的家屬樓和附近居民區供水建造的。朱師傅的老伴現如今回憶起來還滿臉自豪地說「我們家建的水塔是最漂亮的」。

每個月朱師傅都會帶著消毒用品,來到這座水塔內部給這座建築「洗胃」,一直幹到2013年6月22日這一天,朱師傅最後一次認認真真地給這座水塔內部進行了清洗,次月他就退休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座已有近40年歷史的水塔,塔身呈圓柱體,頂部是蓮花形,上面鑲有防雷針,外牆被粉以白藍相間呈螺旋狀上升的條紋,在風雨的洗禮下,水塔的四周已顯現出了斑駁汙漬。據原供職於省水安公司的76歲的張大爺介紹「這個水塔如今還在使用,為兩棟11層的家屬樓和附近的菜市場供水,如今向這樣有年頭的水塔不多見了。」

今年36歲的李先生也住在省水安公司分配的房子裡,他說到「我父親原來是水安公司的員工,我小的時候,這邊都是平房或者是二層樓,遠遠的就看到這座高高的水塔,經常來這附近玩,如今都被這些樓給擋住了。」

「我在這住了幾十年,它在這站了幾十年。再過一段時間,那兩棟11層後面的高層建築完工,就會實現全面自來水直供,這座水塔也就不再使用了,也不知道它還能留多久?」朱師傅講到。

如何處置這座舊水塔?轄區街道曾在市長熱線回應稱,區住建和安檢等部門已經為該水塔做過鑑定,得出其並不是危險建築,而且由於水塔和相鄰的樓房距離較近,無法進行拆除工作。此外,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施工不會對水塔結構造成影響。

地點:臨泉路兩座水塔剛剛「退役」

臨泉路上的老水塔今年剛「退役」

在合肥市瑤海區臨泉路萬達廣場對面,城中村內矗立的兩座水塔特別引人注目。

「水塔是最近才不用的,今年我們這邊通了自來水,這兩個水塔已經沒用了,估計過兩年就會拆除了。」劉女士是站塘城中村的老住戶,她介紹說,這兩座水塔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時建立的,一直以來都負責為村裡五十多戶住戶供水,今年村裡剛剛通了自來水,水塔才慢慢不用了。

據劉女士介紹,裡面有東西方各一處水塔,一座豎立在一個工廠內,另一座豎立在城中村旁。記者來到現場發現,兩座水塔整體看上去呈「火炬」狀,上面一個小圓柱鑲嵌著一個長圓臺,塔身不少處已經「蛻皮」。工廠內的水塔上面有部分地方已經長滿了青苔,周圍長滿了樹木;城中村裡的水塔看起來要新一點,塔壁水泥掉落的較少,但整體發黑。

「現在都沒人用水塔了,一些地方的孩子估計都不知道水塔是什麼了。」村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今年村裡通自來水了,這些水塔日後只會漸漸的成為發展的阻礙,或者日後坍塌造成災害。「但是,不少老一輩的人都是靠著這兩座水塔生存發展下來的,如果強行將水塔拆除,他們肯定捨不得,相關部門或許也就不能順利地進行拆除工作。」

地點:瑤海180藝術街區舊水塔改造成攀巖場所

瑤海區180藝術街區裡的水塔被改成了攀巖場所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位於瑤海區的安徽省通用機械廠還是機器轟鳴,一片紅火地生產景象。但是隨著時間流逝,從1997年起,這座工廠就已經破產改制,往日的轟鳴聲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有紅磚廠房和廠區裡50米高的水塔,隨著風吹雨打日益破敗。

近兩年,長江180藝術街區的建立,挽救了這座老去的水塔,投資人對其進行加固和改建,將其變成了一處攀巖的絕佳地點。記者在現場看到,水塔整體結構未變,但在靠近地面的地方豎直懸掛了七個輪胎、上面是繩子做的爬梯一直通向頂上圓盤供攀巖愛好者攀爬。最上面的圓盤處周邊按順序依次安裝了十幾個燈,圓盤上醒目的「180藝術」字牌清晰可見,整個水塔被改建的現代氣息十足。

今年年初,有「亞洲蜘蛛人」之稱的李童星在水塔上表演了一次攀巖,他從懸掛在50米高的水塔頂端的吊帳中一躍而下,接著開始了障礙攀巖挑戰。在他的登頂之路上,有輪胎、繩梯、蜘蛛網等關卡層層阻礙,但最終他還是成功登頂,讓觀眾嘆為觀止。

據李童星介紹,城市攀爬是攀爬愛好者的一大追求,但是苦於缺少場地,往往鮮有機會,180藝術街區裡有高大的廠房和水塔,稍加改造就可以進行攀爬,他們終於找到了理想的攀爬點。

地點:宣城路老鍋爐房被改成「城市會客廳」

2017年12月25日下午,在合肥市中鐵四局八公司宿舍區裡,一座使用了32年的老水塔面臨著即將被爆破的命運,小區居民紛紛與之留影紀念。隨著一聲巨響,這座33米高的水塔緩緩倒下。

如今在合肥市的老城區,這樣的老水塔還有不少,隨著城市供水管網的不斷完善,這些水塔終有一天要完成自己的使命,與水塔類似,合肥仍然還有不少老煙囪也已被廢棄,這些承載了一代人記憶的建築究竟應該如何處置?是「一炸了之」,還是另有他用?

在宣城路上,有一座40米高,由紅磚砌成的煙囪,夾在周邊高樓裡,但還是非常顯眼。這座煙囪底部的鍋爐房當年是給齊雲山莊做供暖配套,從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廢棄不用,

但煙囪一直保留了下來並未被拆除。2017年1月,安徽7位設計師得知其存在後,經過近9個月的改造,鍋爐房被改造成城市藝術會客廳和7間藝術客房以及設計創意聯合辦公為一體的綜合文藝空間。

穿過一個小門,走進這個名為「鍋廬space」的會客廳,充滿現代感落地鋼化玻璃窗的外立面,與飽經滄桑的紅磚煙囪互相碰撞,復古和現代氣息這兩者在產生巨大的反差又有機地並存,令人驚豔不已。

專家觀點:老舊建築可有選擇性進行改造

記者採訪了省城藝術家謝澤,他認為,在合肥市老城區,有不少老煙囪老水塔這樣的歷史建築,隨著時間推移,其中不少建築肯定存在安全隱患,如果沒有特殊的意義,可以慢慢將其拆除。但是對於其中一些具有特殊意義,同時又質量可靠的建築,可以考慮採取改造的方式,保留這一份城市記憶,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安徽大學社會系副教授王雲飛也持有類似觀點,他告訴記者,如果有的建築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可以予以拆除,但有的如果有特殊的意義,也可以在不影響安全和規劃的前提下,有選擇性地進行保留。「這些老建築的存在,是一個城市的變化史,也是人類的進步史,帶有一定的符號意義,比如以後我們要和後代說什麼是煙囪或者水塔,就可以通過觸碰實物的方式和他們進行講解。」

相關焦點

  • 廣州:老城區舊學校舊醫院按規納入「三舊」改造
    為加快支持廣州「四個出新出彩」,實現老城市新活力,近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耕地保護利用、土地供應與土地市場管理、「三舊」改造、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海洋經濟、「放管服」改革等領域出臺25條具體支持意見。
  • 南寧民生路將重現古城門 83歲老水塔華麗變身(圖)
    新華街水塔腳附近建築已被拆除83歲的新華街老水塔將被「喚醒」,成為全新人文景觀——水塔廣場的地標建築;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古城門倉西門,將穿越時空重新現身繁華的南寧街頭……昨日,記者從南寧威寧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南寧威寧集團)獲悉,「老南寧·三街兩巷」項目金獅巷銀獅巷保護整治改造(二期)正在拆遷階段,項目建設周期預計需要
  • 還好,南寧「水塔腳」沒拆,如意酒樓、澳莉西餐等「老字號」將變成...
    在南寧新華路有一個地標性建築——新華路水塔,但凡老南寧人說起水塔腳都會如數家珍、津津樂道,最近,水塔腳旁的舊樓開始動工改造,水塔是否被保留?它又會變成什麼樣呢?隨著南寧高樓越來越多,水塔也漸漸黯然失色。最近,水塔旁的舊房陸續被拆除,這座有著83年歷史的水塔也再次被人們聚焦。南寧市民 鄭大姐:可能不會拆吧,真的會拆掉啊?就說給它留在這裡做個紀念。其實新華路水塔早在1994年就被定為南寧市文物保護單位,新華路水塔不僅不會被拆除,還會被更好地保護。
  • 合肥城隍廟商業街改造後「遇冷」 癥結到底在哪?
    合肥城隍廟有「廬州城隍廟,三絕天下稀」之美譽,是老合肥市民集體的記憶歸屬之一。2016年6月,轟轟烈烈的合肥城隍廟經歷一期改造後首度亮相,一條不失原有風貌但更富有現代氣息的城隍廟商業街區重新開張。然而,重開業僅一年時間,停車尷尬頻現,人氣下滑厲害,商戶生意慘澹,城隍廟商業街改造後似乎「遇冷」。
  • 多處「口袋公園」扮靚合肥老城區
    四古巷花壇改造效果圖。  中安在線訊  據江淮晨報報導,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區,要想植入大片綠化已不太現實。一個個小小的「口袋公園」或能如沙漠中的綠洲,為高樓大廈送去舒爽。昨日,記者從合肥廬陽區綠管辦獲悉,淮河路、六安路、四古巷等地將現多處「口袋公園」,綠量雖小,但個個精緻。如四古巷的花壇綠化將因地制宜,融入楊振寧對老宅記憶深刻的「吉祥圖案」。
  • 福隆園拆除水塔發生事故 一老人險被「活埋」
    本報記者陳璇3月28日下午,幾位施工人員在穿山鄉福隆園19組拆除一座高約25米的閒置水塔時發生安全事故,腳手架突然崩塌,大量磚塊滾落,砸穿水塔下方一小賣部屋頂。一位高齡老人躲閃不及,被大量磚塊和泥土掩埋。村民們立刻你一刨我一刨地將老人挖出,緊急送往人民醫院搶救。
  • 琶醍將升級改造:水塔保留,新增548個地下車位
    27日,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意園區東區地下空間及停車場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開始招標,將在園區最東側的啤酒博物館周邊建設3層地下車庫,提供548個車位,同時結合水塔建設綠化廣場。方案總平面圖 保留水塔 建設綠化廣場綠化廣場和水塔效果圖。
  • 青白江老城區改造又一條幹道建成
    這兩年青白江的城市建設在飛躍的發展,城市建設首先就是道路的建設,這兩年青白江除了新建的道路外,以對以前老的道路進行了加寬改建,在對道路建設和改建的過程中,同步對道路兩旁的綠化進行了改造。這樣一來,以前道路兩旁髒亂差的環境得到了徹底的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越來越好,越來越美麗!
  • 合肥步行街非字巷將啟動改造(圖)
    流動的夜色  挖掘城隍廟附近的文廟文化,步行街非字巷改造正式啟動,四古巷、拱辰街打造特色街區,喚起合肥人的城市記憶。昨日,記者從廬陽區開展的「明挑戰、舉實招、勇擔當、爭一流」、全力打造「引領時尚的國際化首善之區」主題實踐活動動員會上獲悉,今年老城區將重點打造合肥記憶的品牌,通過對老城區特色街區的打造,來喚醒城市記憶。
  • 南昌洪都老城區城市景觀改造_2020年南昌洪都老城區城市景觀改造...
    南昌洪都老城區城市景觀改造專題為您提供南昌洪都老城區城市景觀改造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南昌洪都老城區城市景觀改造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舊改來襲!要不要放棄五象,進入老城區?
    在老城區,很多舊改項目,生活配套成熟,選擇範圍更大,如果你只有一張房票,會不會放棄五象,進老城區?基於今年的一條政策背景:「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推動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年初,各省市對舊改目標都做了巨大的調整調幅度之大,令人咋舌。▲截圖南寧也不例外,舊改已「上馬」,僅2019年,將計劃拆遷17823套,舊改地塊供應也在加速。
  • 在合肥,沒有水塔糕的冬天,日夜難熬
    / \ 水塔糕 /水塔糕,也被稱為「酒釀發糕」。慢工出細活製作一塊好吃的糕想在合肥吃到好吃又熱乎的老式糕點還真不太容易,現在的人追求新潮和精緻,私人烘焙、高級糕點比比皆是,傳統的中式點心反倒埋沒了。老闆是個秀麗的姑娘,每天在狹小的操作間來回穿梭,忙不過來時還需要自己親自配送。
  • 老城區今年大動作!一大批城中村改造,這裡變廣州「外灘」
    大洋網訊 農曆新年剛過不久,廣州老城區又迎來一波開掛的好勢頭。2月21日,荔灣召開2019年建設大會,部署推進83個重點建設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04.8億元。包括白鵝潭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恩寧路二期改造、大坦沙島更新改造、沙面-沿江西路改造、廣州呼吸中心建設、「三隧四路五軌道」建設、黃沙水產市場搬遷等諸多備受市民關注的項目都有了進度表。另外,還有一批舊村將進行改造,黃沙水產市場將重點推進搬遷,沿江西路也要對標上海外灘來打造。荔灣作為老城區,將更加煥發新活力!來看看哪些重點項目將推動?未來的廣州老城區將變成什麼樣?
  • 舊船廠改造的網紅公園
    中山岐江公園舊船廠改造的網紅公園,中山美術館也在這裡,值得拍照打卡。開放式的園區,不需要門票剛好去的那天有攝影展覽,就假裝一下文藝青年。除了美術館,還有船塢、鐵軌、機器、草地、骨骼水塔等等~ 工業風、文藝風、小清新拍照都可以滿足還很適合和小姐妹們野餐打卡️
  • 壽縣加快實施老城區東園西園排澇站更新改造工程
    日前,列入壽州古城保護投資項目的老城區東園西園排澇站更新改造工程正有序推進。東園、西園2座排澇站沉井下沉、封底混凝土已澆築完成。底板鋼筋綁紮、底板鋼筋製作、鋼管加工、鋼板樁圍堰按照工序保質保量加緊施工。
  • 修舊還舊留住文脈 福建連江修繕保護老城區古建築
    歷史長河為連江老城區留存了不少古建築,如何在城市建設進程中留住文脈,是連江縣幹部群眾關心的話題。2018年以來,連江縣決定圍繞中心城內發現的82座古建築,建設溫麻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分為上林街、天王前街、王步街、魁龍坊「三街一坊」,街區總面積276畝,項目總投資約22億元。
  • 合肥連續出臺三條土地新政 暗助開發商拿地
    從即日起至今年底,合肥市城市規劃區內的商業、工業、辦公、綜合等存量國有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人可自行升級改造發展成商服項目,不用再像以往一樣須先退地再招拍掛拿地。合肥富邦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孫斌認為,合肥土地新政是為這類地塊尋找買家的一種創新和嘗試。這既可推動此類地塊的開發改造,保障原產權單位的利益,又可給意欲進入合肥拿地的企業以曲線入市之機。
  • 合肥「長江180藝術街區」:老舊工廠變身文創園區
    合肥版「798」亮相瑤海 廢棄的紅磚廠房、斑駁的工業水塔,生鏽的工具機零件……這裡曾是合肥恆通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安徽省通用機械廠)的廠址。1997年,該企業破產改制,轟鳴的機器聲在時代的變遷中漸漸消散。 如今,廢棄的廠房保留了外部的主題框架,改建為充滿朋克氣息的文創街區。
  • 又一個舊廠區被拆除 長安區熱電廠冷卻塔拆除 周邊發展利好
    11月23日凌晨1時30分,臨近石濟客專僅16米的石家莊最高、最大的冷卻塔——河北華電石家莊鹿華熱電有限公司16號舊機組冷卻塔成功拆除,石家莊市這個高85米的地標性建築完成歷史使命,退出了歷史舞臺。(16號冷卻塔拆除現場視頻)石家莊鹿華熱電有限公司地處石家莊市北部工業核心區,長安區豐收路與體育大街交叉口,是國家「一五」計劃期間156項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曾是國內供熱量最大的熱電廠之一。早在2014年,依據省發改委組織市發改委淘汰落後產能任務和削減燃煤任務,河北華電石家莊熱電廠15、16號機組就已進行了關停工作。
  • 洛陽即將拆遷,改造面積高達100萬平方米,老城古蹟何去何從?
    導語:洛陽即將拆遷,改造面積高達100萬平方米,老城古蹟何去何從?中國一直以來有一句俗話這樣說:生於蘇杭葬於北邙。蘇杭一帶被稱為人間天堂,最適合生活,而洛陽的邙山,匯聚天地之靈氣,最適合作為身後之地。但是最近,隨著河南經濟發展,洛陽的建設也被重視起來,洛陽政府發文稱近日洛陽老城區將進行規劃改建,從護城河到中州路,從新街西到金業路東這一大片區域都會進行搬遷改建,規劃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