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和行動」

2021-01-13 人民網

由中土集團、中鐵十九局聯合承建的烏本戈立交橋,是坦尚尼亞首都三蘭港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也是坦尚尼亞首座立交橋項目。2020年9月30日,烏本戈立交橋實現通車。圖為烏本戈立交橋鳥瞰圖。新華社發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指出,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引領,精神內涵更加豐富,目標方向更加清晰,行動實踐更有活力。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表示,中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以正確義利觀為價值導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積極開展國際發展合作,為全球發展注入中國力量。

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在馬達加斯加西部的貝馬農加小學,學生們一到學校就去教室後面的水井壓水。「老師告訴我們,多洗手才不會生病!」二年級學生亞歷山大說。「中國打井隊給學校打了水井,孩子們在學校喝水、洗手不再成問題。」貝馬農加小學教師莉莉介紹。

2018年,應馬達加斯加政府請求,中國政府無償為梅那貝和阿齊莫·安德烈法那兩個大區援建200口水井,解決了當地缺乏穩定飲用水問題,惠及約20萬民眾。在一些地區,水井建成後,周圍民居增多,甚至形成集市。馬達加斯加總統拉喬利納表示,中國政府支持馬民生領域發展,為緩解南方乾旱地區用水困難給予了巨大幫助。

埃及《金字塔報》執行總編曼蘇爾說,從改善住房到健全醫療教育,再到困難群體救助等,中國以消除貧困、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實施民生項目,讓當地民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在中國幫助下,象牙海岸、喀麥隆、衣索比亞等國完善供水系統,民眾飲水難、水質差等問題得到解決;中國在斯裡蘭卡、塞內加爾、幾內亞等國援建醫院,提升當地醫療服務水平,民眾看病更加便捷;在斐濟、賴索托、盧安達等國,中國援助的菌草種植示範項目使農戶掌握菌草種植技術,帶動農戶增收致富……通過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減貧事業,中國為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積極貢獻力量。

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方宣布將設立規模5000萬美元的第三期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信託基金,繼續支持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實施農業與農村發展項目。該基金設立以來,約有350名中國專家和技術人員被派往非洲和亞洲的12個發展中國家,與當地農民分享知識與技術,助力其農業生產水平提升。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總裁洪博表示,中國一直通過雙邊和多邊等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減貧事業,有力扶持了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和農村發展。

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在柬埔寨金邊,柬埔寨新國家體育場正在緊張建設之中。主體育場總建築面積8萬多平方米,可容納6萬名觀眾,建成後將成為2023年東南亞運動會的主要場館。柬埔寨3號公路擴建、金邊—西港高速公路建設、上丁湄公河大橋……在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成功落地。柬埔寨民間社會組織聯盟論壇項目計劃部主任謝莫尼勒表示,中國堅定支持南南合作,堅持正確義利觀,與各方深入開展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為柬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距埃及首都開羅老城區大約50公裡處,中企承建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首座塔樓近日實現幕牆封頂。曼蘇爾強調:「這是埃中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疫情防控期間,項目建設穩步推進,中國展現出大國責任和擔當。」

向喬治亞、亞美尼亞、坦尚尼亞等20多個國家援助了貨櫃檢查設備,加快貨物通關速度和效率;幫助巴基斯坦、尼泊爾、馬爾地夫等國實施機場升級擴建項目,為跨境人員流動和貿易往來帶來更多便利;中歐班列聯通歐亞20多個國家100多座城市,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物流通道作用……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的重要平臺。中國積極支持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改善基礎設施,創造更多發展機遇。

肯亞裡亞拉大學國際商業和貿易高級講師貝亞特麗斯·馬蒂裡—邁索裡表示,作為非洲重要的貿易夥伴和主要基建融資提供方和建設者,中國對非洲在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和發展非常關鍵。

墨西哥城市自治大學教授海因茨·迪特裡希表示,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中國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充分展示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彰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和行動」。

攜手應對全球人道主義挑戰

面對公共衛生、自然災害、移民和難民問題等全球人道主義挑戰,中國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向其他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為應對重大挑戰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中國力量。

自2016年起,中國連續向亞非拉50餘國提供緊急糧食援助,惠及上千萬受災群眾。截至2019年底,中國使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與世界糧食計劃署合作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24個國家提供糧食援助,保障當地最脆弱群體的糧食安全。

在尚比亞,中國政府提供優惠貸款援建的9個大規模糧倉緩解了當地糧食儲備容量不足的情況,中國援助的水井項目和玉米粉廠項目惠及眾多當地民眾。尚比亞農業部農業司司長彼得·倫古表示,感謝中國長期以來在農業基礎設施、農業機械化、農業發展交流等方面給予尚比亞的支持,期待在兩國共同努力下,尚比亞農業和農產品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

面對疫情挑戰,中國在做好自身抗疫工作、保障國內抗疫需要的前提下,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和支持,開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範圍最廣的一次緊急人道主義行動。

埃及新聞總署政治院研究員海珊·伊斯梅爾表示,中國積極推動抗疫國際合作,讓各方廣泛受益。伊拉克共產黨總書記拉伊德·法赫米表示,中國以實際行動展現負責任的大國姿態,為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作出貢獻。

烏克蘭《每周鏡報》評論員科瓦利說,在烏克蘭遭遇突發災害之時,中國都會及時伸出援手。「《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勾勒出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未來發展路徑。烏克蘭期待與中國繼續開展各領域合作。」

2020年,中國向世衛組織分兩批提供現匯援助,用於支持世衛組織開展抗擊疫情國際合作。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使大衛·納巴羅認為,中國支持受疫情影響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抗疫鬥爭以及經濟復甦,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貢獻,令人欽佩。

(本報北京、約翰尼斯堡、羅馬、曼谷、開羅、墨西哥城、基輔、布魯塞爾1月11日電記者曲頌、萬宇、韓碩、丁子、黃培昭、景玥、劉旭霞、譚武軍、張朋輝)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2日 03 版)

相關焦點

  • 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深刻認識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  在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總體框架和核心要義的「十個堅持」中,「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居於靠前的突出位置,鮮明地提出了新時代中國外交的總目標,理念引領作用突出,體現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愈加彰顯出璀璨的真理光芒,指引著中國和世界前進的正確方向。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深刻體現歷史大趨勢的時代先聲「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是人類社會永恆的命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寫入黨章和憲法,而且多次寫入聯合國文件,反映了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凝聚著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其深遠影響必將隨著中國和世界的發展進一步彰顯。
  • 人民日報評論部:天下一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從毫無保留地同國際社會分享防控經驗和診療方案,到承諾待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從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到落實「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世界各國並肩作戰、共克時艱,始終為國際組織和其他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為全球抗疫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一個個務實的行動,讓世界感受到什麼是大國擔當,也生動詮釋著什麼是人類情懷。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哲學意義
    作者:譚苑芳(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教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應對國際複雜挑戰、著眼於世界前途和人類發展提出的中國方案,不僅彰顯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代光輝,也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的中國智慧,在國際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 人民日報和音:重溫《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原標題:重溫《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音)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層出不窮……世人更加認識到,生活在一個互聯互通、休戚與共的地球村裡,必須站在全人類高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題為
  •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很高興在新年伊始就來到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同大家一起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命題。   我剛剛出席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在達沃斯,各方在發言中普遍談到,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人們對未來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是整個世界都在思考的問題,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 發布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西安共識》
    人民網西安9月11日電 (記者 王比學)在近日由中國國際商會、西安市政府、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陝西省貿促會共同主辦「第二屆絲綢之路工商領導人(西安)峰會暨絲綢之路國際文化周」上,以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名義對外發布了《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的西安共識》(以下簡稱《西安共識》),表示將同心同向
  • 習近平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江 山 史奎吉攝(人民視覺) 2013年,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此後有大量論述。近年來,中國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不斷拓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支持和贊同,這一倡議正在從理念轉化為行動。
  • 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版出版發行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翻譯的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日文版,近日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發行。
  • 「平語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照亮人類進步之路
    在國際形勢日趨複雜、風險挑戰和新老矛盾問題交織並存、全球治理體系亟待完善的今天,重溫這篇演講,感悟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意義和獨特價值,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創造性開展工作,努力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書寫時代華章,可謂正當其時,尤為必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上作出的重大判斷。
  • ...凸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訪法國巴黎第...
    新華社巴黎5月25日電專訪:新冠疫情凸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訪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教授皮卡爾新華社記者唐霽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教授皮埃爾·皮卡爾24日在巴黎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為維護人類和平與福祉所提出的重要倡議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持久和平築牢堤壩
    為了花朵一樣的孩子免受災難,為了全人類的幸福與安寧,國際社會就應該致力於傳播和平理念、維護世界和平,大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這,才契合國際和平日設立的宗旨,符合世界各國及各國人民的利益。
  • 萬紫千紅春滿園——如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身處這個不確定的世界當中,雖然光明和黑暗交織、希望和失落同在、機遇和挑戰並存,但我們不能因現實複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世界命運握在各國人民手中,人類前途繫於各國人民的抉擇。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 推動落實全球能源網際網路中國倡議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5年來,這一倡議在全球廣泛傳播,產生了巨大影響力和帶動力。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已成為我國參與世界能源治理、推動世界能源變革的響亮名片,展現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為服務人類可持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譯策略初探
    一、引言《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收錄了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3年1月以來有關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論述的85篇文章,深刻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這一關乎人類命運前途的重大課題,為新時代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首次亮相廣交會
    4月17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首次進駐第123屆廣交會向全球讀者推介,在展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參會客商高度關注。習近平主席在2015年博鰲論壇主旨演講時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秉承共商共建共贏發展理念。在全球形成很大影響,得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認同和響應。
  • 聯合國日內瓦講話: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很高興在新年伊始就來到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同大家一起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命題。我剛剛出席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在達沃斯,各方在發言中普遍談到,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人們對未來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是整個世界都在思考的問題,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認為,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我們從哪裡來、現在在哪裡、將到哪裡去?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首次進駐第125屆廣交會
    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英文版首次進駐第125屆廣交會巡展,深受全球客商喜愛,同期展出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書籍。此次巡展單位北京崇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餘富文介紹:《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收入習近平有關重要文稿85篇。為適應國外讀者閱讀習慣,英文版在中文版基礎上增加了注釋、索引、縮略語等內容。
  • 習近平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意義之三:中國貢獻繁榮全世界
    回望2017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倡導「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演講提及拉丁文銘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人類、全球、世界、國際四個詞彙出現總次數高達106次…… 進一步聯結遍布全球的「朋友圈」,中國促進共同發展的決心不會改變。中國正以實際行動,承擔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使命,為人類社會作出實實在在的中國貢獻。
  • 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2020·年終專稿)
    從積極推動抗疫國際合作到提出促進世界經濟復甦一攬子中國方案,從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到引領全球減貧合作,中國奮楫破浪,堅毅前行,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歲末之際,本報從今天起推出「2020·年終專稿」系列述評,聚焦大變局下中國與世界的深度互動,回顧特殊年份負責任大國的勇毅擔當,矚望後疫情時代世界的發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