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2020·年終專稿)

2020-12-24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開欄的話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從積極推動抗疫國際合作到提出促進世界經濟復甦一攬子中國方案,從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到引領全球減貧合作,中國奮楫破浪,堅毅前行,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歲末之際,本報從今天起推出「2020·年終專稿」系列述評,聚焦大變局下中國與世界的深度互動,回顧特殊年份負責任大國的勇毅擔當,矚望後疫情時代世界的發展走向。

2020年,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人類航船遭遇激流險灘。巨大挑戰,考驗人類破浪前行的意志和能力。風高浪急之時,更要把準方向。

「各國互聯互通,命運休戚與共。要超越國家、民族、文化、意識形態界限,站在全人類高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習近平主席深刻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為疫情陰霾中的世界撥雲見日。

這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這一年,習近平主席同外國領導人及國際組織負責人會晤、通話80多次,出席重要外交活動20多場,為全球擺脫當前危機提供思路,為重塑後疫情時代的世界指明方向。

「有了中國的支持,聯合國才能夠更好地履行職責」「中國再次引領世界經濟復甦」「外國投資者蜂擁回到快速增長的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始終與各國同舟共濟、攜手共進,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抗擊疫情:

團結合作是最有力武器

「這座城市的夜生活經濟的復甦,令人們得以一窺疫情結束後的生活方式。」英國路透社12月17日的一篇報導在描述武漢人夜生活全面恢復時如是說。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網站的報導指出:「他們(中國)在控制這種病毒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抗擊疫情,中國展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團結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積累的雄厚綜合國力和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的顯著成效,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中國人民深厚的家國情懷、天下情懷,匯聚成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英國輿觀調查公司和劍橋大學近日聯合發布的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25個國家中,中國人民在抗擊疫情中表現出了最強的凝聚力。

抗擊疫情,中國交出了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中國答卷」。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國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進而又接連打了幾場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殲滅戰,奪取了全國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中國全力阻擊疫情贏得國際社會讚譽。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最關鍵的是什麼?「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三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指出。

從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主動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發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時間公布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到建立向所有國家開放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從堅定支持世衛組織發揮領導作用,到宣布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中國為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貢獻重要力量。

中國發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範圍最廣的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向150多個國家和9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為有需要的34個國家派出36支醫療專家組,發揮最大醫療物資產能國優勢……中國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生動詮釋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俄羅斯總統普京稱讚,中國為國際社會樹立了良好典範。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特別峰會發表聲明,堅定承諾建立抗擊疫情統一戰線;世界衛生大會通過決議,呼籲國際社會加強團結合作;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敦促會員國通過加強國際合作與團結互助應對疫情……正是在全球抗疫鬥爭中,人類命運休戚與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發展經濟:

開放合作大勢沒有改變

今年,阿根廷牛肉促進協會負責人塞瓦斯蒂安·本達揚進行了一趟特殊的中國之旅——往返飛行60多個小時,累計隔離28天,至少進行5次核酸檢測。「花這麼大力氣,一切只為進博會。」他說,「中國市場太重要了,參加進博會是和中國進口商直接溝通的好機會。」

與本達揚一樣對中國市場青睞有加的,還有全球投資者和跨國企業。今年8月,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刊文指出,中國消費和經濟復甦使其成為不少美國公司的「避風港」。俄羅斯《星火》周刊報導也認為,中國市場成為全球商家希望所在。外國在華企業紛紛增加投資,擴大在華業務。

中國市場吸引力不斷增強的原因何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是中國市場吸引力增強的重要基礎。持續擴大開放,是中國市場吸引力增強的關鍵。

「各國走向開放、走向合作的大勢沒有改變。我們要攜起手來,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共同加強合作溝通,共同擴大對外開放。」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大國要率先示範,主要經濟體要以身作則,發展中國家要積極作為,通過共同開放、共擔責任,推動世界共同發展。

面對疫情衝擊,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明顯加快。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瘦身」,自由貿易試驗區再次擴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深圳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的實施方案發布實施,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等成功舉辦……中國以一系列擴大開放的舉措,助力世界經濟走向復甦。

「面對經濟全球化大勢,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裡假裝視而不見,或像堂吉訶德一樣揮舞長矛加以抵制,都違背了歷史規律。」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閉孤立的狀態,更不可能被人為割裂。在多邊舞臺上,中方呼籲減免關稅、取消壁壘、暢通貿易,毫不動搖支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自由開放的貿易和投資,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在雙邊層面上,中國與有關國家協商開闢「快捷通道」、設立「綠色通道」,持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暢通世界經濟運行脈絡,提振復甦士氣。

順應歷史潮流,中國主張凝聚起廣泛國際共識。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宣言明確寫道,「我們致力於實現自由、公平、包容、非歧視、透明、可預期和穩定的貿易和投資環境,並保持市場開放」;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吉隆坡宣言強調,「我們重申支持各方同意的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增強國際貿易往來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正式籤署,被認為是自由貿易的勝利,或將加快幾十年來全球經濟中心和重心不斷向東方轉移的趨勢。

中國即將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必將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為各國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帶來更多機遇。

完善治理: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

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重大挑戰,凸顯了全球治理存在的短板。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備受國際社會關注。

「我們要堅持走多邊主義道路,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全球治理應該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各國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使全球治理體系符合變化了的世界政治經濟,滿足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現實需要,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趨勢。」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主席闡明中國立場主張,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新思路。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中國為應對全球性挑戰、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提出的系統性解決方案。巴黎和平論壇主席、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幹事帕斯卡爾·拉米指出,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關於全球治理問題的重要思想,完全適用於解決全人類團結抗疫面臨的包括疫苗供應在內的一系列迫切問題。

習近平主席在多邊舞臺上深入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路徑。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上,首次在上合組織框架內提出構建「衛生健康共同體」「安全共同體」「發展共同體」「人文共同體」的重大倡議;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首次系統闡述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為新形勢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提出重要倡議。

堅持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中國是積極的倡導者,更是堅定的踐行者。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將設立第三期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信託基金,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將在2025年到期後延期5年……一項項務實舉措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讚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中國是多邊主義的支柱,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智利總統皮涅拉表示,中國擁有悠久古老文明和長遠戰略眼光,相信中國將為完善全球治理、更好應對全球性挑戰作出更大貢獻。

「我們確實在經歷一場大變局,它將主導未來十年,甚至幾十年的發展進程。成功應對這些挑戰,將是一場治國理政的大考驗,需要中國和其他國家攜手開展大合作。」英國學者馬丁·雅克指出。

在人類前途命運面臨重要抉擇的關鍵時刻,中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始終堅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同各國一道,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關焦點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楊潔篪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演講,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發出「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愈加彰顯出璀璨的真理光芒,指引著中國和世界前進的正確方向。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深刻體現歷史大趨勢的時代先聲「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是人類社會永恆的命題。
  • 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式上升為國家意志,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致力於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崇高目標。  二、深刻認識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內涵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發展描繪了藍圖,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指明了方向。
  • 習近平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共十九大,更是宣示了中國願同各方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誠願望。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的重要內容,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日,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出版。本報從該書中摘錄相關論述,供讀者參考。
  • 全南縣推動「五型」政府建設走深走實
    12月9日,全南縣「五型」政府建設辦公室工作人員鍾勇通過工作群完成了對監督員提出建議的工作回復。「這個月已徵集7條意見,轉辦了6條。」鍾勇介紹,為確保「五型」政府建設監督工作取得實效,2019年7月,全南縣聘請了20名「五型」政府建設監督員,充分發揮他們在各自領域的獨特優勢,為推進全縣「五型」政府建設積極建言獻策。
  • 習近平:深化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從世界汲取發展動力也更好惠及世界
    「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化命運共同體意識」,是他在講話中貫穿始終的「中國主張」。推動科技創新,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綠色經濟,堅持綠色低碳,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支持聯合國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推動構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發展夥伴關係,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發展中國家,更好滿足弱勢群體需求……在重要外交活動中,習近平始終堅持並倡導這樣的發展理念。
  • 推動落實全球能源網際網路中國倡議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從人類社會發展看,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充分體現了合作、共享、和平、包容的發展理念和發展道路,以能源綠色發展為紐帶,全面推動能源與經濟社會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總之,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符合能源轉型發展的客觀規律、順應清潔發展的歷史潮流,是能源系統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時代呼喚,本質就是全球能源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內容和載體。
  • 【國際銳評】「中國倡議」推進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7日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發表視頻致辭,強調要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並就此提出四點倡議,體現出中方持續推進與東協合作、推動雙邊關係再升級的真誠意願。
  • 人民日報評論部:天下一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當人類的共同敵人新冠病毒迅速在全球蔓延時,人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意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由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首次提出,並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的重大理念,既來自「天下一家」的中華文化傳統,也彰顯著一個百年大黨的世界胸懷。
  • 萬紫千紅春滿園——如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世界命運握在各國人民手中,人類前途繫於各國人民的抉擇。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   微言   ◆中國是全球和平發展的「穩定錨」,是世界繁榮進步的「發動機」,是各國合作共贏的「助推器」。   ◆「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獨唱,而是沿線國家的大合唱。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譯策略初探
    一、引言《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收錄了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3年1月以來有關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論述的85篇文章,深刻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這一關乎人類命運前途的重大課題,為新時代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 天水市清水縣六舉措推動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走深走實
    天水市清水縣六舉措推動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走深走實 2020-12-18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考驗下「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
    2020年,不易且不凡。儘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但「一帶一路」建設仍呈現十足韌勁,交出亮眼成績單。近日,由中國建築承建的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項目(蘇庫爾—木爾坦段)正式移交通車。
  • 沙坪垻:「陸海新通道」多式聯運體系建設走深走實
    藉助鐵公水空的立體交通優勢,地處西部內陸的重慶正全力打造多式聯運體系,推動「陸海新通道」建設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走深走實。據興隆場車站調度車間副主任葉琦介紹,「陸海貿易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以前每周只能開行1列,現在每天至少可以開行1到2列。
  • 人民日報和音:重溫《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際社會普遍稱讚,這篇重要演講描繪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用思想之光照亮了人類前行之路。2021年剛剛起步,世界正被新冠肺炎疫情陰霾所籠罩。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層出不窮……世人更加認識到,生活在一個互聯互通、休戚與共的地球村裡,必須站在全人類高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張掖市委黨史研究室大學習大討論推動五中全會精神走深走實
    市委黨史研究室大學習大討論推動五中全會精神走深走實每日甘肅網12月16日訊 據張掖日報報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市委黨史研究室結合黨史研究工作實際,周密安排、精心組織,多措並舉推動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走深走實
  • 王文:後疫情時代 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所屬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發起成立的絲綢之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於2020年4月發起了「智庫行動倡議活動——加強國際合作 共築健康絲路」,共同體智庫專家和其他具有專業建樹和影響力的國內外專家積極響應、建言獻策,呼籲國際社會振奮精神、加強合作,為共同抵禦疫情衝擊提供智力支持
  • 圖說: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非凡歷程
    作者: 是說新語「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是人類社會永恆的命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人類社會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從中國與世界的共同利益出發,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回應了各國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普遍訴求,充分展現了大國領袖的世界情懷和責任擔當。讓我們通過一組圖片,回顧這一理念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 《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英文版首次進駐第125屆廣交會
    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英文版首次進駐第125屆廣交會巡展,深受全球客商喜愛,同期展出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書籍。此次巡展單位北京崇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餘富文介紹:《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收入習近平有關重要文稿85篇。為適應國外讀者閱讀習慣,英文版在中文版基礎上增加了注釋、索引、縮略語等內容。
  • 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日文版出版發行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翻譯的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收入習近平同志論述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文稿85篇。該書日文版和此前出版的英文、法文版,對於國外讀者深入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刻理解習近平外交思想的豐富內涵和我國外交方針政策具有重要意義。
  • ...凸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訪法國巴黎第...
    新華社巴黎5月25日電專訪:新冠疫情凸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訪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教授皮卡爾新華社記者唐霽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教授皮埃爾·皮卡爾24日在巴黎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為維護人類和平與福祉所提出的重要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