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報紙一節課一片好評《蒼梧晚報》進入高中思政課堂

2020-12-25 中國江蘇網

【連網】(記者 楊智)17日,新海高級中學舉行省內高品質示範高中公開教學研討活動,來自我省6個城市7所學校的教師500餘人參加。思政課教師相薇以《我國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為題參與同課異構,為高二(18)班學生上課,課上給學生分發當日的《蒼梧晚報》,通過「讀報」搜尋課程資源。《蒼梧晚報》進入思政課,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得到了師生和研討活動專家的一致好評。

相薇老師在課堂上,通過從相關新聞報導中找尋課堂資源,從本土出發,用身邊事展開議題教學,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結合個別市民在創文過程中出現的交通違法行為,引導學生討論「我們應該怎麼做?」並結合「連淮鐵路16日正式通車」的新聞,引導學生們討論連淮高鐵的建設、開通對於連雲港高質發展、後發先至的現實意義。參與研討活動的專家一致表示,「一張報紙一節課」,為《政治生活》複習課的教學提供了實踐課例,給學生提供了最新的、最真實的社會生活素材,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嘗試。

報紙進入思政課,學生很歡迎。學生杜一認為,報紙上的民生時事,拓寬了我們的視野,幫助我們把目光從書本延伸到生活,自己感受到了身為公民的責任。孫登銘同學在課後表示,要多看報,關注時政要聞,培養家國情懷。思政課課代表婁雪說:「在讀報過程中,從政府為人民辦的一件又一件實事中感受政府的宗旨和職能,加深了對政府職能的理解,也加強了我們對政府的信任。」

該校高二政治教研組組長武興華認為,報刊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更是在校學生認知社會的窗口,下一步將適時地把《蒼梧晚報》靈活運用到思政課堂,在校園傳播正能量。

新海高級中學校長顧愛軍表示,主流媒體報刊在校園文化意識形態建設中有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德育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作為主流媒體的《蒼梧晚報》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多角度反映社會生活,關注民生,貼近市民,是非常豐厚的課程資源。2020年,學校將把晚報進班級,晚報進課堂,作為豐富校園文化和課程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凸顯新聞資源的教育價值。

相關焦點

  • 2019年昆明盤龍區中小學思政課堂教學展示精彩開講
    昆明盤龍區中小學思政課堂教學展示活動  「我家的傳家寶就是這個老式的座機電話,對比如今的智慧型手機,我感覺到改革開放後,我家的條件越來越好了,大家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這是2019年盤龍區中小學思政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上的一幕。  本次教學展示活動分別展示了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三個學段的思政課,義務教育階段以部編版教材為主,高中階段以人教版教材為主,圍繞教學思路設計創優、教材創優、教法創優,進一步創新教學方式,推動思政課堂教學生態的轉變,打造新時代深受學生歡迎的思想政治理論精品課。
  • 浙商大博物館裡的這堂課,把「浙商精神」搬進思政課堂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鄭琳通訊員 林曉瑩近日,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夢雲,給學生上了一節特別的思政課。她把學生拉到了浙商博物館裡探尋浙江精神。思政課搬到博物館,理論與現實找到了契合點下午天氣晴朗,李夢雲和岑傑老師早早地來到了浙江工商大學教工路校區。因為下午2點,他們要在浙商博物館給學生上一門特別的思政課,需要提前做一些準備。
  • 看他們把思政課講得有滋有味
    清水塘小學二(四)學生在思政課教師王江玲的帶領下,既領略了祖國的美麗景色,又明白了想要留住青山綠水,應該先學會保護他們……今日,2020年湖南省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立德樹人」教學風採競賽拉開了序幕,全省有45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相聚長沙,參與本次高中組、中學組、小學組的思政賽課,共同探討如何在課堂上將思政教育做到「潤物無聲」。
  • 打造「行走的思政課」!濟南推8大類100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潘世金11月25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推出8大類100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課」。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濟南「雲課堂」開放數字教育資源3729.3萬個,課程下載量2.78億次。「五年來,我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體系。」
  • 京津冀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 讓百年「紅船」駛進思政課堂
    如何讓紅船精神更好融入大中小思政課堂? 12月4日,以「弘揚紅船精神 喜迎建黨百年」為主題的京津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專題備課研討會」 在天津舉行。來自京津冀地區的3000多名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通過校際網絡同步教學系統實現線上線下聯動,圍繞「紅船精神」同備一堂課。
  • 石家莊四十中學:創新課堂教學打造思政課特色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學校思政課堂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石家莊四十中初一道法組老師堅持守正創新,開展了富有特色的思政學科課堂活動。多樣活動讓課堂生動起來。
  • 河南扶溝:讓思政課成為有溫度的課
    二是……」近日,在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召開的全縣思政課教師培訓研討會上,該縣教研室黨支部書記劉保軍為全縣思政課教師上了一堂《如何讓你的思政課有溫度》的報告,讓老師們對思政課教學有了新的感知。「要把思政課講得『有溫度』,可以角色互換,學生講、老師聽,在互動交流中激發思想的火花、引起心靈的共鳴。」扶溝縣練寺鎮初級中學七年級思政課教師陳鳳蓮參加培訓後深有感悟。
  • 廢舊報紙,能用來做什麼?文一政苑的紙塑造型社團能"變廢為寶"
    浙江在線杭州12月2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麗麗)廢舊報紙、紙巾,能用來做什麼?這些看起來只是廢棄物品,但在杭州市文一街小學政苑校區的孩子們眼裡,都是「寶貝」,因為經過他們的巧手,這些都能「變廢為寶」!  沒錯!
  • 進課堂進會場,阜師大校領導零距離打磨思政課
    進課堂進會場,阜師大校領導零距離打磨思政課 2020-12-15 14:56:19   來源:安青網
  • 思政課:讓有信仰的人來講信仰-光明日報-光明網
    二是發掘地方資源,講述家鄉的故事,咱們扶溝縣本身就有愛國將領吉鴻昌等紅色資源,要把他們的家國情懷代代相傳……」日前,在河南省扶溝縣召開的全縣思政課教師培訓研討會上,該縣教研室支部書記劉保軍為全縣思政課教師上了一堂《如何讓你的思政課有溫度》的報告,讓老師們對思政課教學有了新的感知。
  • 南京中醫藥大學:最美逆行者登上「雲端」思政課堂
    國家有需要時要能頂得上南京中醫藥大學:最美逆行者登上「雲端」思政課堂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王平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為了講好戰「疫」這堂生動的思政課,南京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將奮鬥在「疫」線的師生校友
  • 講臺上「1+1」,思政課顯活力
    這樣的課堂讓思政學習更立體、更生動地走進了學生的心中,點燃了他們內心的思想火花,樹起了他們的信仰與行動準則。  「這思政課也太有意思啦!」在一堂別開生面的《毛澤東思想概論》課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創新實驗學院1704班學生楊洋由衷讚嘆。這堂課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探索「思政課+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網絡直播課。
  • 中央民族大學思政課教授楊宗麗:「有用的題外話」讓學生著迷
    近百人的大課堂上,楊宗麗精神十足,聲音洪亮,臉上露著親切的微笑。在講到「我們黨為什麼誕生在上海」時,講臺的大屏幕上呈現出楊老師的朋友圈截圖——「我走在舊上海時的法租界,看我身後的小樓,不夠高大上吧,可如今人數最多的黨,卻是從這裡起航」;在談及馬克思創作《資本論》的艱辛時,她向同學們展示了自己和學生的微信對話框——一名學生在學校《資本論》的借書卡上看到了楊宗麗38年前寫下的名字……楊老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作為講課素材,被學生們稱為「沉浸式教學」,她經常插進課堂的「有用的題外話
  • 對分課堂助力思政課教學改革
    對分課堂是一種立足於中國本土、吸納了古今中外優秀教學成果的教學新範式,是四元教學的實踐驗證。將對分課堂運用於新時代思政課教學改革,將有助於破解當前思政課面臨的困境,極大地助力新時代思政課建設。
  • 興平市秦嶺中學校長李力談如何上好思政課
    如何上好思政課?讓思政課充分發揮育人功能?怎樣讓思政課堂「活」起來?興平市秦嶺中學校長李力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李力說:「上好思政課,就是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辦好思政課 關鍵在教師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鍵在教師。
  • 思政課教學要「內容為王」
    近年來,關於提高思政課親和力、吸引力的教學探索頗多,比如翻轉課堂、手機互動、影視賞析、課堂辯論等創新手段被應用於教學。部分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為了「吸睛」而對教學內容和過程進行娛樂化處理,大量使用網絡「潮語」等流行性語言……這雖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過分重視形式創新難免為思政課改革帶來了某種隱憂。過分注重教學的形式創新可能會削弱思政課的思想性。
  • 形式越來越活 育才學校思政課迎來新「打開方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秦國玲「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今年以來,濰坊市育才學校創新思政課「打開方式」,思政課不再是單純道德法制課,不再照教材照本宣科地講授,而是和日常的教育教學、學生活動相結合,同學校的育人特色緊密結合,讓思政課在理論上有血有肉、課堂中有滋有味、課堂外活學活用,以更貼近學生、融入生活的方式變得鮮活可感。
  • 教學標兵趙崔莉:把創新帶入思政課堂
    教學標兵趙崔莉:把創新帶入思政課堂趙崔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從教15年,帶領「史綱」課的學生在國家級大賽中斬獲三等獎。趙崔莉認為:「時代的變化,導致思政課程的受眾年輕化,而當前的社會背景也是信息化、國際化的,因此作為帶有歷史學科性質的思政課,創新就很有必要。」疫情期間,雲端授課雖然為思政課程帶來很大的挑戰,但同時也為教學改革帶來了機遇。在此期間,趙崔莉的思政課程採取「線上慕課+小組騰訊讀書會+班級微信群推文+tas討論+期末學術論文」的方式,實現了從線上到線下的有機延展,展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立體化教學。
  • 新時代中學思政課教師的核心素養
    01思政課教師的核心素養思政課教師「六個」要求:思政課改革創新提出堅持八個「相統一」的要求:——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
  • 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精品
    我們要聚焦「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更好體現思政課教學的時代色彩。科學、合理運用蘊涵「真善美」的中外優秀音樂資源,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精品,是指在思政課堂裡恰當植入彰顯「真善美」的音樂元素,科學創設和諧愉悅的師生共同音樂認知空間,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強化學生對真善美的感悟和追尋,當好學生思想政治深度學習環節的指導者和陪伴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