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政府工作人員出面協調,我們的工資不知什麼時候才有著落,代表大家感謝甘州區信訪局的工作人員」,武威籍務工人員馮某某說。日前,武威籍務工人員馮某某等22人到區信訪局,反映在某綠化工程務工,被承包人拖欠工資問題尋求幫助。區信訪局工作人員在了解基本情況後,及時協調有關單位處理,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得以圓滿解決,有效地維護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2019年,甘州區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緊扣國家信訪局「讓群眾最多跑一次」的目標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只進一個門只跑一趟路」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機制,堅持依法依規、落實政策、多元共治、預警預判,依託三級綜治中心,四級矛盾糾紛調處平臺,堅持發展「楓橋經驗」構建大調解格局,切實把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當地,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鄉鎮(街道),重大疑難問題不出區」, 推動信訪矛盾「案結事了」,努力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針對一些矛盾糾紛呈現出的跨鄉鎮、跨街道、跨系統、跨單位等特點,該區把鄉鎮司法、民政、國土、計生、信訪、村社幹部等站所工作人員充實到人民調解委員會中,建立了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網絡,充分發揮各種調解資源的能動作用,集中開展聯合接訪和聯合調處,形成了部門之間相互協調、鄉鎮(街道)之間相互配合、上下級行政部門之間相互貫通的矛盾糾紛多元調解的「大調處」工作格局。從2019年8月份開始,每日安排不少於1名區四套班子領導接待上訪群眾;在鄉鎮、街道和區直單位建立了接待周制度,公開每個工作日的接訪領導和工作人員;在村(社區)設立了民情接待中心,每日由鄉鎮駐村(社區)幹部同一至兩名村(社區)幹部共同參與接訪,傾聽群眾訴求。通過定點接訪、重點約訪、專題接訪、帶案下訪和領導包案等方式接待協調信訪群眾和重點信訪問題,有力地推動了領導幹部接訪下訪活動的深入開展。與此同時,建立健全定期入戶走訪排查制度,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堅持一般性民間糾紛經常排查、難點熱點矛盾集中排查、重大矛盾糾紛重點排查,切實做到排查工作不留死角和盲點,將排查出的矛盾糾紛進行梳理,登記造冊,每月進行匯總、通報,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在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中,該區高度重視研究制定和不斷完善帶有根本性、長遠性的治本之策,探索建立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預警防範機制、快速處置機制、聯合調處機制、督查指導機制、責任追究機制。積極建立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建設,在不同行業建立矛盾糾紛調解組織,組建了由區交通、水務、住建、人社、林業、教育、衛生等部門組成的專業性調解組織,對本部門、本系統所發生的矛盾糾紛進行調處化解。對於疑難案件,該區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開展調處,按照一人一策、一案一策,專班負責,推動問題解決,形成信訪聯治、矛盾聯調、工作聯動、合力攻堅的信訪矛盾化解大格局,最大限度減存控增,紮實推進信訪矛盾化解攻堅戰落地見效。
據統計,去年以來,該區開展信訪矛盾化解攻堅戰,共受理接待調處各類信訪矛盾糾紛1021件,辦結909件,現場辦結率達42%,按期辦結率100%。上級交辦的17(含本級排查5件)件信訪積案,目前已全部化解,化解率達100 %。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進京非訪下降40%、赴省集體訪下降60%、到市集體訪下降52.7%,全區信訪形勢明顯好轉,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得到提升。(甘州區信訪局 紀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