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指出:「旅遊業是戰略性產業」。要「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其戰略意義在於對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有持久的積極推動作用。其支柱的功能在於拉動與促進相關行業的發展。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關鍵在要把「提升文化內涵貫穿到吃住行遊購娛各環節和旅遊業發展全過程。」
提升文化內涵的核心在於充分開發旅遊的育人功能與創新功能——以遊施教,寓教於遊,以遊激勵創新,這是體現「以人為本」,實現「可持續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
要在提升旅遊景點、景區、景帶、線路、環境的人文與自然知識、科學知識、文化創意、文明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環境育人、活動育人、服務育人的功能,使旅遊的目的從「觀光、休閒、度假、健身、養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上升到提高人的素質、人生價值與精神境界的高度。
開發與實踐旅遊的育人功能與創新功能,要貫穿到吃、住、行、遊、購、娛的全過程和經營、管理、服務、研究的各環節,關鍵在旅遊從業人員的素質,尤其是導遊的素質。導遊的導,要有畫龍點睛、提神造魂的功能,為遊龍點睛,為遊客造魂。導遊要把自身的職責從導遊提升為導師,結合旅遊過程的具體實際內容,為遊人的發展提供導向、導路、導法的服務。
導遊要憑藉自身的思想與業務水平,積極地引導、指導、幫助遊客:把提高人生價值與精神境界,作為人生的發展方向;把創建和諧關係與優化自身的素質結構,作為人生的發展道路,把掌握健身、修身、學習、思考、創新的基本方法,學會隨時隨地學本領、練技能、開發智能、創新知識、開拓精神境界、創造人生價值、調整與優化自身的素質結構、深入開發獲得知識中的科技含量與人文哲理,提高學習、實踐與創新的質量、效率、效益、收益率、決策水平,作為實現人生發展的具體方法,努力使遊客在旅遊中有最大的收穫。
在導遊的指導幫助下,遊客獲得更充沛的精力,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時間,運用全部的感官功能,最大限度地獲取新知識,由感性知識的豐富而使理解認識更加接近客觀實際;運用科學思考的方法加工信息,從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運用奧斯本的頭腦風暴法,藉助語言、文字、實物、實踐、想像的信息,激發靈感,創新知識。在專項主題旅遊活動中,由於知識、人才的集中,結合實際的程度高,爭取有更多的創新成果。
提高導遊以及旅遊從業人員素質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加強培訓,不斷總結交流工作經驗,在培訓中開設「優化人的素質結構」課。
旅遊的育人功能與創新功能,會使旅遊像飲食能為人的生存發展提供必要的營養與能量而成為生活的必須,旅遊會因其能為人的生存發展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而成為生活的必須,因其創新功能而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因其育人的功能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地發展,因其育人與創新的功能而有旺盛的生命力,長盛不衰。高質量、高功能、高價值、高境界的旅遊,必將有力地推動與促進教育改革。
認識的深化、提高、擴展沒有止境,否定的意見會促進肯定的意見深化、提高、完善,質疑與批評會促進思想進步、發展真理。歡迎對本文提出質疑與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