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長江存儲、武漢新芯、武漢弘芯三大晶圓廠營運現狀剖析

2020-12-21 DeepTech深科技

武漢肺炎爆發導致封城的政策已將近一周,晶片產業開始聚焦在武漢三大晶圓廠長江存儲、武漢新芯、武漢弘芯的運營和出貨狀況,是否因疫情而中斷工廠運營?晶片能否能運出武漢抵達下遊封裝廠?然後再運往客戶端。

長江存儲和武漢新芯在疫情籠罩下,眼前的狀況和因應措施,牽動著當今全球最缺貨的三大晶片3D NAND、NOR Flash、CIS 的供給狀況。更可說,全球的快閃記憶體晶片大廠三星、SK 海力士、美光、威騰電子、鎧俠也都緊盯著武漢疫情和長江存儲的最新近況。

長存、武芯申請特殊許可,維持正常出貨

根據問芯Voice 獨家掌握,長江存儲和武漢新芯在武漢疫情封城下,已經藉由特殊申報的管道程序,讓晶片維持正常出貨。同時,公司也確實回應,目前完全沒有停產,且物流也沒有停止。

再者是武漢弘芯方面,問芯Voice 也獨家掌握,弘芯目前是處於等待機臺入廠的階段,因此沒有出貨問題。

只是,2020 年第一季到第二季之間,武漢弘芯是處於搬入機臺設備的高峰期,現在已入廠的設備主要以光刻機為主,而其他的設備預計於 3 月後陸續到位,等到機臺進場,會進行裝機和驗機程序,然後密集地展開研發。

根據問芯Voice 獨家掌握,武漢弘芯 CEO 蔣尚義在這次的農曆年前,才低調拜訪光刻機龍頭大廠 ASML 荷蘭總部,推測是之後弘芯要密集啟動,需要 ASML 在設備機臺上鼎力相助。

然而,這次的疫情狀況,是否會影響接下來的武漢弘芯的設備到貨進度,進而影響到研發和生產的時程,都要進一步觀察疫情發展的狀況。

武漢弘芯也對問芯Voice 回應,目前一切如常,在春節期間,每天所有部門都有人都會聯絡部門中的每一個人,確實了解健康狀況再上報。

外資點名:美光、威騰電子得利

由於武漢封城已經將近一周,開始有外資分析師出具相關報告,但內容多數是揣測為主。

美系外資分析師指出,武漢病毒的封城事件可能導致當地晶圓廠關閉,或是供給中斷,將「重創」當地晶圓廠,也直接點出「中國的產能下降可能會是美國企業的利多」,因此,美光、威騰電子兩家美系存儲廠將是武漢肺炎封城事件的最大得利者。

來源:美光官網

事實上,熟悉半導體工廠運營的人會知道,晶圓廠是365 天不停工的,不會有農曆春節假期導致停工或關閉的情況,只有每年(或是更久)會有一次的歲修,讓一些機器設備暫停運轉。

如果是處於產能吃緊狀況,會延後歲修的時間,以加緊增加生產量,所以有些晶圓廠不是每年固定歲修。

再者,一般晶圓廠也不會在產能開始爬升的期間進行歲修,像是長江存儲這樣的新工廠,目前就是處於3D NAND 晶片產能爬升的階段。

只有幾種狀況,就是當晶圓廠手上沒有訂單、產能稼動率太低時,晶圓廠才會考慮停工。或者,存儲晶片DRAM 和 NAND Flash 價格已經低於生產成本,做愈多賠越多,這時就會減產,但是晶圓廠一但停工,要再復工要花不少時間。

一般晶圓廠停工有cold shutdown 和 warm shutdown 兩種情況,cold shutdown 像是歲修,只有停工幾天會是 1~2 兩周。但是 warm shutdown 不一樣,這是指水、電等都切斷,要再復機可能要一個月,甚至更久,通常是晶圓廠減產的狀況,才會執行 warm shutdown。

自1 月 23 日武漢宣布封城以來,長江存儲和武漢新芯的工廠仍是正常運轉,沒有任何停工狀態出現。

因此,傳出有美系分析師說長江存儲的晶圓廠關閉或是中斷,就有晶片業者開玩笑表示,「應該立刻邀請這分析師親自到武漢瞧一瞧,就會知道真實的狀況。」

雖然目前長江存儲生產的3D NAND 晶片,以及武漢新芯生產的 NOR Flash 和 CIS 晶片已經順利藉由特殊申請管道,持續正常出貨,但由於疫情發展仍在觀察階段,接下來仍會面臨挑戰。

眼前隱憂:缺工潮、原物料的供應

武漢的晶圓廠接下來要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人員復工的問題。部分長江存儲和武漢新芯的員工,在春節過後因為封城之故,暫時無法如期回到崗位上,這有可能會暫時導致人力缺口。

再來是原物料的運輸,以及設備商的支援。一般晶圓廠會有數月的原物料庫存,暫時可以支應,或著也可以比照特殊申請讓原物料進來,但這點仍是要密切觀察。

再者,一般大型晶圓廠都會有設備商在旁設置據點,或是駐廠的工程師,配合晶圓廠客戶隨時隨地的解決生產線上的問題。因為半導體機臺非常精密,絕對不是把設備運進廠之後,供應商就與客戶銀貨兩訖、互道珍重。

但這次武漢疫情之故,已經傳出日本設備大廠東京威力科創TEL 開始撤退當地的日本員工,這樣的狀況應該是發生在多數的設備廠身上,可能會稍微影響武漢晶圓廠的運營進程。

存儲晶片的「心理戰」,勾引出人性賭徒面

長江存儲是一個3D NAND 新秀,以目前 1~2 萬片的產能,實際上是無法左右全球 3D NAND 晶片市場的供需的。但為什麼外資在看到武漢疫情事件,會直接點名美光、威騰電子受惠?

因為,存儲晶片是一個供需極度敏感的產業,價格的波動受到兩種力道的牽引,第一,即使是1%~3% 的供需增減或失衡,都會牽動存儲價格波動。

第二,存儲產業是一個非常「心理戰」的產業,而長江存儲的入局,是很多競爭對手心中的「那根刺」,有一種如坐針氈的感覺。

這種「心理戰」帶來的效應,會反映在資本市場對產業的評價上、會反映在價格的波動上,而一旦價格波動,就會牽動下遊分銷商的採購行為。

在預期價格可能會因此某個事件而產生短暫上漲下,即使這件事不是真的逆轉供需,下遊廠也會進場搶貨,這就是為什麼存儲產業長年來都具有十足的投機色彩,因為它真實投射出人性好賭的一面,價格劇烈波動,徹底激發出人性骨子裡賭徒式的快感。

眼前的存儲產業,又處於一個非常特殊的位置。在沒有武漢疫情爆發之前,3D NAND 就處於非常供給吃緊的狀況。

首先是因為過去兩年,3D NAND 價格跌到讓上遊供應商都財報赤字,只好減產、放緩新產能擴建。

再者,2019 年 CIS 傳感器需求大爆發,CIS 和存儲晶片的製程類似,開始有半導體廠將存儲產能轉去生產 CIS 晶片,種種原因讓 DRAM 和 NAND Flash 晶片從供給過剩變成供不應求,業界認為 2020 年是存儲晶片的好年。

這次遇到武漢疫情,不少人認為這波疫情不確定會持續多久,即使現在沒有影響出貨,接下來幾個月可能會讓當地的晶圓廠在各方面放緩,照理說會讓NAND Flash 存儲新片更為吃緊。

再者,武漢新芯也是NOR Flash 供應商之一,2019 年晶片受到 TWS 耳機需求爆發,導致需求大幅提升,一對 TWS 耳機需要兩顆 NOR Flash 晶片,從 16M、32M 一直到 128M,更將採用 256M 容量,讓 2019 年 NOR Flash 也是缺翻天,且該熱潮會持續至 2020 年。

但同時,千萬不要忽略一個問題,中國是存儲晶片、各種消費性電子產品的主要消耗國,這波疫情的蔓延,大家都不出門消費,可能會導致需求大幅放緩。

因此,這段期間會是存儲晶片供給減少(或是一種預期心理),以及需求可能降溫帶來的巨大衝擊期,兩者反方向的力道拉鋸,究竟會如何發展,華爾街的投資人可能會更關心此事。

但長線趨勢是不會改變的,長江存儲的崛起,無論是技術的一代代到位、產能到位,廣大的客戶已經等待許久,疫情和封城的影響或許會短暫放緩進度,但不會改變根本,這個艱難的過程,會在歷史上深深記下一筆,但不會扭轉歷史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存儲教父」全掌舵武漢新芯,或締造「紫光系」最快掛牌上市公司
    誰知道,隨後紫光集團入主武漢新芯,2016 年 7 月「長江存儲」這家全新的公司橫空出世,由紫光集團、大基金、湖北政府三方出資成立,長江存儲更將武漢新芯納入旗下 100 % 持股的子公司,從此,肩負起國家存儲基地的重要任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長江存儲,武漢新芯依附在長江存儲下面,沉默了多年。
  • 長江存儲、武漢新芯產能受疫情影響,武漢新芯已下調Q1產能
    集微網消息(文/小如)據經濟觀察網報導,武漢兩大晶片廠長江存儲、武漢新芯疫情期間未中斷生產,但在產能方面會受影響,其中武漢新芯已適當下調了Q1產能。據悉,武漢封城期間,長江存儲與武漢新芯採取輪班制度以維持生產線的正常運轉,武漢封城以來也並未影響長江存儲和武漢新芯工廠的正常運轉。此前新芯公司董事長楊道虹表示,公司已申請帶寬擴容支持,未來能夠保障5000名以上的員工同時遠程在線辦公。目前,除研發略有延遲外,企業基本保持計劃進度。
  • 武漢新芯晶圓級三維集成技術研發成功
    12月3日,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下稱「武漢新芯」)對外宣布稱,基於其三維集成技術平臺的三片晶圓堆疊技術研發成功。武漢新芯的晶圓級集成技術可將三片不同功能的晶圓(如邏輯、存儲和傳感器等)垂直鍵合,在不同晶圓金屬層之間實現電性互連。
  • 武漢新芯拼3D IC技術!「DRAM教父」高啟全接重任定位三大方向
    武漢新芯成立於2006年,2008年建成投產。2016年,在武漢新芯基礎上,紫光集團、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湖北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共同出資組建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武漢新芯整體併入長江存儲,成為長江存儲全資子公司。
  • 專訪丨蔣尚義:加入武漢弘芯要創全球獨特晶圓代工模式
    臺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人稱蔣爸)不再擔任中芯國際獨立董事後,日前傳出將赴武漢新成立的晶圓代工廠武漢弘芯出任執行長的消息,引發業界關注, DeepTech 特別專訪蔣尚義,暢談加入武漢弘芯的過程,以及營運模式的規劃等。能吸引蔣尚義的武漢弘芯,是家怎樣的企業?
  • 武漢新芯3D IC技術平臺,實現晶圓堆疊無限可能
    武漢新芯從 2012 年投身 3D IC 技術研發 CIS 產品,至今累積了超過 84 萬片晶圓出貨量。武漢新芯 3D IC 技術的緣起成立於 2006 年的武漢新芯,是華中地區第一個 12 寸半導體項目。
  • 半導體產業的突變: 武漢新芯的崛起
    上回我們分析了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的失敗原因,這回我們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新興的半導體代工廠企業――武漢新芯(XMC)(註:武漢新芯
  • 依託長江存儲、武漢新芯,湖北半導體三維集成製造創新中心揭牌
    集微網消息(文/小如)1月18日,湖北省半導體三維集成製造創新中心在武漢揭牌。據悉,湖北省半導體三維集成製造創新中心是全國半導體三維集成製造領域首個省級創新中心,依託長江存儲以及武漢新芯公司,推進共性技術研發、產業綜合服務、成果轉化育成等三大平臺建設工作。
  • 封城不「封產」,武漢長江存儲、天馬、華星光電等正常運行
    對於仍處於封城狀態的武漢而言,何時解除「封城」仍未可知,對復工復產是否有影響、對產業是否有影響也備受關注。武漢,是「產業大市」,集成電路、新興顯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網絡和生物醫藥4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位居產業集群第一梯隊。
  • 楊士寧博士辭去武漢新芯CEO,原來真相是這樣的...
    在此過渡期內,實行由武漢新芯董事會領導的管理小組負責制。管理小組的主要職責是尋求並推薦新的CEO人選供董事會擇優聘用,並在過渡期內處理武漢新芯所有重大事務。同時,在此過渡期內由武漢新芯COO洪渢代為處理應由CEO處理的公司日常事務。
  • 國家隊發力晶片存儲 習近平還考察武漢新芯
    年,央地政府持續大手筆投入武漢新芯,集成電路產業投資資金密集、周期長,這家在2017年前持續虧損的企業也在爭議中奮力突圍。4月2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紫光集團長江存儲下屬的武漢新芯調研時提到,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裝備製造業的晶片,相當於人的心臟。心臟不強,體量再大也不算強。要加快在晶片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勇攀世界半導體存儲科技高峰。
  • 投資1280億元行業大牛當總經理 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如今卻爛尾?
    投資高達1280億元,作為武漢市明星項目上馬,並邀請到曾經履職臺積電和中芯國際的半導體行業風雲人物蔣尚義擔任總經理,如今卻被傳出停工甚至可能爛尾的消息。近期,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引發行業震動。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危機的曝光源於一份官方文件。
  • 武漢新芯三維晶圓堆疊技術成功,大陸相關應用將提速
    12月3日,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對外宣布稱,基於其三維集成技術平臺的三片晶圓堆疊技術研發成功。該消息一出,就引發了業界的關注,其原因在於三維晶片具備多重優勢,因此武漢新芯在三維晶圓堆疊技術方面的突破勢必會引發大家的熱議。
  • 中芯國際接盤武漢新芯
    中芯國際(00981.HK)與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公司(下稱「湖北科技」)在武漢籤訂合資協議,雙方承諾將對武漢新芯12英寸半導體生產線項目實施合資經營,中芯國際
  • 楊道虹接替王繼增 任武漢新芯董事長
    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董事會9月5日發布公告稱,鑑於武漢新芯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王繼增先生新任長江存儲及武漢新芯監事長,故長江存儲董事會在8月24日召開的第一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上,同意王繼增先生辭去武漢新芯董事長和武漢新芯法定代表人職務,同時委派楊道虹先生擔任。
  • 除中芯國際以外,中國內陸還有這些晶圓代工廠
    武漢新芯 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XMC」),於2006年在武漢成立,是一家領先的集成電路研發與製造企業,專注於NOR Flash與晶圓級XtackingTM技術,致力於為全球客戶提供高品質的創新產品及技術服務。
  • 紫光大陸兩大國家隊合體並武漢新芯進軍NAND Flash
    外媒報導,中國IC設計龍頭紫光集團已完成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武漢新芯)超過50%的股權收購。本月初,有消息傳出,紫光將聯手武漢新芯大舉進軍NAND Flash記憶體領域,且可能獲得大廠美光(Micron)的技術授權,採取「華亞科」模式,可大大提高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速度。  所謂「華亞科模式」,即由美光提供技術、合作方出資建廠,讓美光在沒有額外支出的情況下,即可收取授權金與相關分紅。
  • 千億武漢弘芯:空殼股東障眼法 "芯騙"團夥鑽產業空子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近期通過大量採訪,以及對武漢弘芯項目各項細節的深入探尋,透過蛛絲馬跡,一個近年來活躍於晶片投資領域的小團體隱隱浮現,除了武漢弘芯外,濟南泉芯、安世半導體均有其神秘身影,其背後關聯的則是受質疑的「山寨央企」以及剛剛註銷的團體組織。
  • 武漢新芯真的很差嗎
    打開APP 武漢新芯真的很差嗎 發表於 2018-03-14 15:32:47
  • 華天科技牽手武漢新芯 共謀集成電路產業鏈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興彩)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武漢新芯)13日宣布,公司與華天科技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集成電路先進位造、封測等方面展開合作,共同建設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