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幾道和愛人重逢後寫下一首詞,措辭精美絕倫,堪稱千古名作!

2020-12-24 最美詩畫

晏殊去世後,歐陽修又因為反對新法逐漸失勢,這些親人或父執的亡故或失勢,使晏幾道失去了政治上的依靠,再加上他性格孤傲,不肯依附權貴,故仕途坎坷,淪為下僚,生活環境也一天比一天差,這讓晏幾道感受到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同時也讓他無比懷念之前的幸福生活。

特別是晏幾道在其父還活著時風流瀟灑,常年流連在胭脂叢中,並和很多歌姬都有情感糾葛,而隨著他家道中落,常年淪落在外地,便和這些歌姬分隔兩地,常年不得相見,有一天,晏幾道和其中一位女子久別重逢,高興之餘寫下這首《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上片回憶曾與伊人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這兩句寫的是當年歌女殷勤的勸酒,詞人是一杯接一杯地狂飲,這一幕將兩人的柔情蜜意生動地描畫了出來。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樓心月,指午夜。她盡情歌舞,他陶醉忘歸,兩人不知不覺就忘記了時間的流逝,一直到樓外金黃色的曉月落到柳樹梢之下,他們才恍然發現天快亮了。

下片寫別後詞人的思念以及兩人重逢後的喜悅。「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這幾句是說自從兩個相愛之人分別後,詞人就始終沒有忘記這段生活,他的感情仍然未變,他還想念著她,還會夢到她。而且這種思念和夢境並不是一次兩次,而是不知道有多少次在夢中和她相見了。

「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這重逢的一幕是多麼動人,詞人拉著愛人的手在燈下反覆端詳,生怕是在夢中。這兩句生動地寫出了詞人心底的喜悅之情。

晏幾道以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的典雅風格和「秀氣勝韻,得之天然」的清麗詞風冠蓋一時。這首詞措辭精美絕倫,堪稱千古名作!

相關焦點

  • 晏幾道挺「狠」的一首情詞,翻譯成白話:你走了,就不要再回來了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首晏幾道的情詞,詞名叫《清平樂》。提到兩宋的愛情詞,一般大家看到的要麼就是你儂我儂的深情之作,要麼就是入骨的相思之作,但晏幾道這首名作卻是一首挺「狠」的情詞,如果把它翻譯成我們現在常用的網絡語,那它的大意就是:你走了,就不要再回來!
  • 蘇軾半夜醉後回家,被關在門外,寫下一首詞卻成千古名作
    這份豁達和超然,令人不服都不行。他曾在半夜醉酒回家,被書童關在門外,卻寫下了一首千古名作,讀後發人深省。這首詞名為《臨江仙》。「烏臺詩案」是蘇軾一生的分水嶺,他因此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不久後,他的家人也來到了黃州,在太守徐君猷的幫助下,一家人遷到了臨皋亭。因為常有朋友前來相聚,故而他在親自開墾出來的東坡建造了一處廳堂。堂成時正逢大雪,所以他在堂屋四面的牆壁上都繪滿了白雪,並將其命名為「雪堂」。
  • 晏幾道採蓮詩詞,千古名作,優美如畫不輸李清照《如夢令》
    晏幾道採蓮詩詞,千古名作,優美如畫不輸李清照《如夢令》《採蓮曲》一直是古詩詞常見主題,自漢樂府《江南可採蓮》後吟詠不絕,豐富的創作數量構成一道藝術奇觀,婉約詞人晏幾道也奉獻有一首《鷓鴣天》。這是晏幾道比較別致的一首採蓮曲。寫得很美。文字、情境、採蓮人、蓮都很美。上闋寫相約採蓮。開篇兩句就給人心馳神往的美好。
  • 詞人與歌妓久別重逢,寫下一首詞,有兩大千古名句,撩人效果一等
    離別或重逢,總給人帶來銘心刻骨的感受,令人難以釋懷,而唐宋的詩詞歌者將之一一拾起,把這些情愫按進字裡行間,就化成了一首首潮溼的作品。有人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換句話說,兩顆孤獨的心,縱然跨越大山大河,奔波千裡萬裡,也在默默地牽引,直到相遇。我們管這叫緣分。在唐詩宋詞的世界裡,這種相遇已經發生了無數遍,而每一遍,都會留下一首千古傳唱的經典。
  • 柳永登樓遠眺,寫下一首詞,最後14個字堪稱千古第一情話!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其詞內容主要以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的愛情為主,雅俗並陳,善用鋪敘和白描的藝術手法。如柳永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便是一首著力抒發相思之情的詞作。《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是柳永登樓遠眺,觸景生情,所寫下的一首千古名作。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蘇軾作為我國宋代的大文豪,憑藉其出眾的才華,年少時就已經出名。蘇軾被貶黃州,大徹大悟後,寫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後一句飽含哲理由於「烏臺詩案」,蘇軾鋃鐺入獄,最後死裡逃生,貶官來到黃州。來到黃州後,他並沒有選擇自甘墮落,相反的,他將更多的時間,放到了參悟自己的內心上。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寫向丈夫撒嬌,卻無意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我國的才女不少,但能被稱一句「千古才女」的卻只有李清照一人,李清照給宋代文壇帶來的驚喜不亞於任何一個男性文人。他的筆下,既有女性的婉約,也有男性的大氣,當16歲的她寫出「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世人驚豔於這位大家閨秀的頑皮;當婚後與丈夫分別時的她寫下「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時,世人和這位痴情女子一起傷懷;而當面對大是大非的她寫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時,世人無不讚嘆她的霸氣。
  • 詞壇「賈寶玉」晏幾道,一首《臨江仙》,寫得很唯美很驚豔很痴纏
    但是與此同時,詞壇上還有一位詞人,走的是與蘇軾截然不同的一條路,他沿襲的是其父的「花間」傳統,固守小令的陣地,寫那些令人盪氣迴腸、男歡女愛的愛情詞,而且還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這位詞人就是有著「小晏」之稱的晏幾道。晏幾道,北宋著名詞人,字小山,在北宋婉約詞壇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與其父晏殊並稱為「二晏」。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門寫來向丈夫撒嬌,卻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當16歲的她寫出「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世人驚豔於這位大家閨秀的頑皮;當婚後與丈夫分別時的她寫下「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時,世人和這位痴情女子一起傷懷;而當面對大是大非的她寫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時,世人無不讚嘆她的霸氣。無論是頑皮、痴情還是霸氣的李清照,世人都照單全收,傳誦了數百年。但事實上,李易安也有小女子可愛加調皮的一面。
  • 蘇軾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既有美景,又有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所以在蘇軾的二千七百多首詩中,幹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極為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其實,蘇軾的詞也一樣。這種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反而可以增強詞境的哲理意蘊。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行香子·過七裡瀨》,便是蘇軾的一首既有優美景色,又有深刻哲理的千古名作。
  • 孟浩然遊覽寺廟後,寫下一首詩贈給僧人,成為千古名作!
    縱觀我國古代詩歌史,能夠成為千古名作的詩詞,無一不是具有深刻的道理,即便是描寫極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而它正是源於詩人對人生境遇、對客觀事物規律所產生的思想總結。小編今天便通過孟浩然的一首千古名作《題大禹寺義公禪房》,來和大家一起看看古詩中的微言大義。《題大禹寺義公禪房》是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詩。
  • 晏幾道為生計四處奔波,聽到杜鵑叫聲,寫下了這首千古著名的作品
    眾所周知,晏幾道是晏殊的第七子,早年在家境殷實,可以說是整天在歌舞中度日的公子哥,但是隨著父親的去世,晏家開始衰落,晏幾道也開始淪落到為了生計而四處奔波的地步。雖然,歷朝歷代都不乏落魄的才子文人,但是,像晏幾道這樣,從小在富貴鄉中長大,之後又落拓江湖的還真不太多,或許這反差太大了,讓晏幾道更能深刻體味到個中艱辛和悲涼。有一次,晏幾道在奔波的路途中,忽然聽到了杜鵑的叫聲,心中不禁激起一層漣漪,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千古著名的《鷓鴣天》詞作。
  • 李清照「最俏皮」的一首詞,專門向丈夫撒嬌的,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一提到傳統文化的才女,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腦海中第一想起的肯定是李清照,她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詞壓江南,文蓋塞北。李清照和趙明誠新婚後,李清照曾寫下了一首詞,專門是向丈夫撒嬌的,整首可以說是調皮可愛又任性,不料卻成就了一首千古名作。這首詞名為《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 蘇軾於重陽節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反用杜甫詩意,竟超越了千古!
    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西江月·重九》,便是一首吟詠重陽的千古名作。《西江月·重九》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不同於尋常吟詠重陽的作品,這首詞準確來說,是蘇軾送別友人時寫下的贈別詞。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重陽節,蘇軾照例登棲霞樓飲宴賓客,登高賞菊,懷念起好友徐君猷,即景生情,便寫下了這首詞。
  • 李清照最「俏皮」的一首詞,向丈夫撒嬌,卻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首李清照最"俏皮"的一首詞,在這首詞中,她向丈夫撒嬌,卻成了一首千古名作。《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詞的上闋寫的是她買花和賞花。她在走街串巷的賣花人的擔上買下一枝含苞待放的花兒。鮮豔的花兒在露珠的映襯下,顯得更加楚楚動人。這裡的"春"字用得最妙,既是指季節,也暗含她新婚後的甜蜜生活。"
  • 晏幾道最深情的一首詞,結尾10個字驚豔世人,寫盡人事全非的心酸
    在古代,尤其是當官經常換地方的讀書人,一身輾轉漂泊,一生會遇到很多人,但是大多可能別後就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了,所以古人多相思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就像那句話「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其實更應該說是「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別後便再難相見」。
  • 元稹吃白居易的醋,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白居易只好寫千古名作解釋
    元稹思念對方那是夜不能寐啊,翻來覆去總感覺不踏實,因此便寫了一首詞很達意的肉麻之作,其中一句寫道:「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雲雨,會合……這究竟是思友還是思春?不敢再想像下去了。唐元和四年,元稹於外地任監察御史,在梁州留宿時他夢到了白居易,頓時老淚橫流,寫下了這一首感傷之作。《梁州夢》元稹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裡遊。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門向丈夫撒嬌的,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在李清照18歲時,才和丈夫趙明誠結婚沒多久,有一次在逛街回家之後,她寫下了這樣一首送給丈夫趙明誠:《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代彤霞曉露痕。其實,這首詞並不難理解,就是在李清照心情很好的時候寫下的,剛結婚沒多久,正是最甜蜜的時候,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詞的意思吧。
  • 夜歸的蘇軾詩興大發,寫下千古名作,朋友卻說:千萬別讓人看見
    在這裡,蘇軾一口氣寫下了好幾首詞,著名的《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就是蘇軾在泗州雍熙塔下的浴池中寫下的,此外還有《如夢令·題淮山樓》,《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等等。一天晚上,蘇軾和泗州太守劉士彥到南山去遊玩,南山的美景,讓蘇軾詩興大發,回到家中,他提筆又寫下了一首《行香子·與泗守過南山晚歸作》北望平川,野水荒灣。共尋春,飛步孱顏。和風弄袖,香霧縈鬟。正酒酣時,人語笑,白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