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速4000公裡的列車要來了 在真空管道內運行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李 丹 趙 明 本報記者 付毅飛

  從北京前往武漢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記者坐的是高鐵,1152公裡的路程,跑了4個多小時。

  在此次論壇上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正在推進的「高速飛行列車」項目,或將把京漢旅程壓縮到半小時以內。

  將形成國內超級城市群1小時經濟圈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劉石泉介紹,高速飛行列車是航天科工聯合國內有關優勢單位,通過商業化、市場化模式,將超聲速飛行技術與軌道交通技術相結合,研製的新一代交通工具。

  該列車的最大運行速度可達每小時4000公裡,不僅比普通高鐵快10倍以上,相比民航客機也快了5倍。有了它,住在北京的人早上7點多出門,可以從容地前往武漢參加10點鐘的會。作為下一代交通系統,該項目正在醞釀發酵一場能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技術變革。

  記者了解到,高速飛行列車是利用低真空環境和超聲速外形減小空氣阻力,通過磁懸浮減小摩擦阻力,實現超音速「近地飛行」的運輸系統。不僅能拉近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同時具有不受天氣條件影響、不消耗化石能源、可與城市地鐵無縫接駁等優點,堪稱未來交通領域的發展趨勢和技術制高點。

  如此速度,會不會引起乘客不適?航天科工集團三院三部主任助理、高速飛行列車項目技術負責人毛凱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該項目會根據乘客感受設計最合適的加速度,給加減速留出線性的過程。「肯定比飛機起飛時更緩和。」

  該項目建設完成後,不僅會改變人類的出行方式,也將改寫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版圖,加快國內資源配置,形成超級城市群1小時經濟圈。

  在真空管道內運行

  當前,全世界對外宣布開展時速大於1000公裡陸地運輸系統研究的有3家公司,包括美國HTT公司、Hyperloop One公司以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兩家美國公司起步早,但航天科工是全球首個利用航天超聲速相關技術提出超聲速地面運輸系統的企業,起點更高。

  其實,磁懸浮列車並不新鮮,國內外早已開展研究。但高速飛行列車項目,將如何讓速度實現從幾百公裡到上千甚至數千公裡的跨越?

  毛凱說,現在的磁懸浮列車多為露天運行,除了克服摩擦力,還要面對空氣阻力。而該項目在真空管道內運行,所處環境是不同的。另外磁懸浮技術也有好幾種,例如此前上海研製的磁懸浮列車,是引進德國的電磁懸浮技術。而該項目則選擇了高溫超導磁懸浮技術,這項技術在我國已具備相當基礎。

  毛凱介紹,研製團隊正在開展多項關鍵技術攻關。比如超導磁懸浮技術,目前還不能完全滿足項目需求,需要進一步提升其能力。在真空技術上,我國通過載人航天工程等已取得一定的積累,但這麼長的真空管道還沒有人做過,在製造工藝、技術上存在挑戰。不過他說,按照基本原理,只需要推、阻之間形成正向的力,就能讓列車持續加速,因此並不需要絕對真空,否則會使工程難度、成本大大增加。

  此外他表示,很多技術雖然已在實驗室裡實現,但向工程轉化將是項目面臨的難點。記者了解到,工程項目實施注重發揮各方優勢,已聯合國內外20多家科研機構,成立了國內首個國際性高速飛行列車產業聯盟,目前團隊擁有相關領域專利200多項。

  三步走實現目標「4000公裡」

  毛凱介紹,4000公裡的指標是結合對技術的預判而提出的,以儘可能滿足未來使用需求。

  然而這個速度並不會一蹴而就。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將按照三步走戰略逐步落地開花。首先是通過時速1000公裡運輸能力,建設區域性城際交通網。

  「例如從北京到武漢、到上海,或是從武漢西至成都、南至廣州,距離都在1000至1500公裡之間。」毛凱說,項目的第二步就是再通過時速2000公裡運輸能力,建設國家超級城市群之間的一小時交通網。

  最後,該項目將通過時速4000公裡運輸能力,建設「一帶一路」交通網,形成一張繼航天、高鐵、核電之後的中國新名片。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在技術創新方面選用了最具前景的技術路線,通過關鍵技術攻關實現系統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經濟性;在商業模式上採用「沿途下蛋」模式,通過關鍵技術的產品轉化,可實現不斷自我造血;在管理模式上繼續聯合國內外優勢團隊,保證研發力量的先進性。

  (科技日報武漢8月30日電)

相關焦點

  • 內地研發真空磁懸浮 時速最低4000公裡
    一種最低時速4000公裡、能耗不到民航客機1/10、噪音和廢氣汙染及事故率接近於零的新型交通工具——真空管道磁懸浮列車已呼之欲出——真空管道磁懸浮列車,將把北京與華盛頓納入兩小時交通圈
  • 民營企業家構思海底真空隧道列車:理論時速2000公裡
    水下橋隧技術,是一種在水中懸浮的管狀隧道,通過控制管道自身的重浮比,依靠浮力支撐隧道約90%重量。採用真空管道及磁懸浮列車技術,可減少管道內90%的空氣阻力,大幅提高列車運行速度,大幅減少空氣噪聲。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基於我國這一領域技術的積累。近20年來,我國水下隧道建設迅猛發展,目前已建成各類水下隧道工程超過500座。
  • 中國製造,時速4000公裡,比飛機快5倍,廈門到北京30分鐘!
    前段時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提出要研製一種「高速飛行列車」 ,之所以叫飛行列車,是因為這種超級列車最高速度可達驚人的4000公裡每小時,用貼地飛行來形容是最恰當不過的,近日,在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對外正式展示了這個高速飛行列車1∶1仿真模型。
  • 中國研製飛行列車,時速高達4000公裡
    歐美等發達國家近年陸續試驗俗稱「超級高鐵」的真空管磁懸浮列車,內地早前亦開始研製中國版,並在四川成都搭建試驗線。該線採用真空管道加上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技術,時速有望達到1500公裡。有航天科技企業更宣布,將研發最高時速4000公裡的高鐵。
  • 最高時速4000公裡!北京到武漢30分鐘!中國飛行列車要來了!
    航天集團正聯合國內有關優勢單位,通過商業化、市場化模式,利用超導磁懸浮技術和真空管道,研製超音速的「近地飛行」的「超級高鐵」。時速4000公裡,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高速飛行列車是利用低真空環境和超聲速外形減小空氣阻力,通過磁懸浮減小摩擦阻力,實現超聲速運行的運輸系統。簡單理解,就是磁懸浮把它懸浮起來,它貼著地面去飛行。
  • 20分鐘北京到上海 世界級列車時速高達4000公裡
    央廣網北京8月31日消息(記者 賈斯曼 實習記者 鄭明杉)北京距離武漢約1152公裡,高鐵要跑5個多小時,最高時速4000公裡的超高速飛行列車只需20多分鐘!  昨天,在武漢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透露,該集團正在研製一種超高速飛行列車,該項目將落戶位於新洲區的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 飛行列車來了,時速4000公裡音速的3倍
    據權威報導:中國高鐵開始研製高速飛行列車已經提上日程,最高時速達4000公裡每小時。
  • 比飛機還快的高速列車來了?時速4000公裡,北京到成都1小時
    未來項目落地將按照最大運行速度1000公裡/小時、2000公裡/小時、4000公裡/小時三步走逐步實現。這樣的速度意味著,相比高鐵,高速飛行列車運行速度提升了10倍。相比民航客機,速度提升5倍。以武漢到北京的地理距離1200公裡計算,高速飛行列車建成後,若時速4000公裡,則僅需大約18分鐘即可完成兩地"穿越",屆時,京滬通勤時間縮短至1小時以內,可以形成北京、上海、武漢、成都以及廣州一小時經濟圈。航天科工人士告訴記者,高速飛行列車真空管道造價很高,軌道鋪滿永磁體,雖然造價高,但相較高鐵,運營成本低。"
  • 4000公裡/小時,武漢到北京30分鐘,中國飛行列車要來了!
    8月3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航科工」)副總經理劉石泉透露,中航科工已經開展了「高速飛行列車」的研究論證。「高速飛行列車」的設計最大運行速度分為1000公裡/小時、2000公裡/小時和4000公裡/小時三個等級,未來將逐步實現。你沒有看錯,不是400,是4000公裡/小時!
  •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搭建管道磁懸浮列車,理論時速超1000公裡
    2013年,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首次提出「超級高鐵」的概念,設想將「膠囊」列車置於低管道內,利用磁懸浮技術,速度接近飛機的1000公裡時速。如今,該項目已經在美國得到認可。   近年來,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進步神速,尤其是高鐵讓全世界矚目。據央視財經報導,在中國這項實驗也在進行中。
  • 美設計真空管道磁懸浮星際列車:時速3200公裡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學實驗室科學家近日設計了一種名為「星際列車」發射系統,該系統利用一條長約1000英裡(約合1609公裡)的真空管道和一條超導電纜將磁懸浮列車送往低地軌道。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技術不僅僅可以實現,而且實現成本也要遠遠低於火箭成本。
  • 時速4000公裡的飛行列車 是科幻還是現實?|政解
    日前,一個由中國企業提出的4000公裡/小時飛行列車設想,引發媒體關注。  什麼公司提出該計劃?  8月30日,在湖北武漢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宣布,正在開展時速4000公裡的「高速飛行列車」的研究論證。
  • 央視傳來大喜訊,時速將達到4000公裡!
    >每小時4000公裡比目前高鐵運行的最高速度還高10倍「每小時4000公裡」什麼概念?現在客運飛機時速一般為900公裡/小時高鐵時速400公裡/小時相比傳統高鐵高速飛行列車運行速度提升了10倍相比現有民航客機,速度提升了4倍!
  • 中國最高時速4000公裡「飛行列車」正論證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所謂高速飛行列車,是利用低真空環境和超聲速外形減小空氣阻力,通過磁懸浮減小摩擦阻力,實現超音速運行的運輸系統。  聯合國內外20多家科研機構  最高時速4000公裡,高速飛行列車被部分網友稱為「飛鐵」,並引發持續關注。
  • 院士籲「海底真空隧道列車」立項 時速可達2千公裡
    水下橋隧技術,是一種在水中懸浮的管狀隧道,通過控制管道自身的重浮比,依靠浮力支撐隧道約90%重量。採用真空管道及磁懸浮列車技術,可減少管道內90%的空氣阻力,大幅提高列車運行速度,大幅減少空氣噪聲。 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基於我國這一領域技術的積累。近20年來,我國水下隧道建設迅猛發展,目前已建成各類水下隧道工程超過500座。
  • 「超級高鐵」比高速磁浮還炫酷,最高時速4000千米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車?這項技術還要多久走進大眾生活?未來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什麼是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車?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車,實際上是一種超導磁浮列車,是一種在近乎真空管運輸系統中超高速運行的特殊交通工具。
  • 時速4000公裡"飛鐵"將與馬斯克"超級高鐵"爭霸
    被稱為「第五種交通方式」的「高速飛行列車」是個什麼「鬼」?4000公裡的時速,是否考慮過乘車群眾「小心臟」的承受力?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有理論與技術基礎 尚缺試驗數據支撐「在真空管道中運行4000公裡時速,是基於現有技術基礎上的推斷,有一定理論和技術基礎,但缺乏實驗依據。」西南交通大學超導中心教授趙勇說。
  • 中國製造,時速4000公裡,比飛機快5倍,廈門到北京30分鐘!
    前段時間,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提出要研製一種「高速飛行列車」 ,之所以叫飛行列車,是因為這種超級列車最高速度可達驚人的4000公裡每小時,用貼地飛行來形容是最恰當不過的,近日,在珠海航展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對外正式展示了這個高速飛行列車1∶1仿真模型。
  • 假如時速4000公裡的超級高鐵實現,它該怎麼去剎車呢
    今天還是繼續時速4000公裡的超級高鐵的話題,前兩天都是在說假如這種超級高鐵能夠實現,會怎麼怎麼的,今天小編從另外一個角度,當然,是個人角度,我們看到這個4000公裡的超級高鐵,會去思考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怎麼剎車,速度這麼快,怎麼讓它停下來,第二個問題,用什麼材料來製作這麼超級高鐵。
  • 時速四千公裡「飛鐵」 西安到北京不到半小時
    這麼快的速度,得要提前多遠就開始踩剎車啊?怎麼在中途設站?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將研製時速達千公裡級的「高速飛行列車」,實現超聲速「近地飛行」。這是記者30日在武漢召開的第三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獲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