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南交通大學搭建管道磁懸浮列車,理論時速超1000公裡

2020-12-14 騰訊網

  2013年,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首次提出「超級高鐵」的概念,設想將「膠囊」列車置於低管道內,利用磁懸浮技術,速度接近飛機的1000公裡時速。如今,該項目已經在美國得到認可。

  近年來,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進步神速,尤其是高鐵讓全世界矚目。據央視財經報導,在中國這項實驗也在進行中。

  據了解,由成都西南交通大學搭建的全球首個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懸浮列車環形實驗線平臺,是國內第一個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實驗線。該線路總長45米,設計載重300公斤,最大載重可達1噸,懸浮淨高大於20毫米,是目前國際上同等載重能力,截面最小、永磁材料用量最少的超導懸浮系統,可進行0-50 km/h的實際動態運行實驗。

  據介紹,在真空管道理想狀態下,這項技術上的創新,可將列車理論時速提高到1000公裡以上的更高速度。換句話說,這堆實驗設備,搭建的將是人類目前能觸摸到的未來超級高鐵的雛形。

  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衛華表示,隨著今年時速400公裡、400公裡+試驗平臺的完成,未來速度也可以做到最高,接下來還將做時速1500公裡。他表示,這一技術在國際上,無論高溫超導磁浮還是真空管道,都是走在前面的。

  目前,中國、德國、日本、美國、巴西等國都在大力度推進超導磁懸浮車的實用化進程。在國內,中車青島四方機車公司曾在2016年10月正式啟動研製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浮列車項目。

  2017年8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宣布,人類第五種交通工具「高速飛行列車」項目已開展研究論證,時速最高可達4000公裡。

  此前,

  據澎湃報導,

  航天科工副總經理劉石泉透露,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開展了「高速飛行列車」的研究論證,擬通過商業化、市場化模式,將超聲速飛行技術與軌道交通技術相結合,研製的新一代交通工具,利用超導磁懸浮技術和真空管道,致力於實現超音速的「近地飛行」。中國航天科工的「高速飛行列車」最高速度可達4000公裡/小時。而目前的民航客機的飛行時速約為900公裡。

  再比如理論時速2000公裡的海底真空超級高鐵項目,據澎湃報導,4月,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樂嘉陵和眾多專家來到舟山普陀就建設世界首條海底真空懸浮隧道,進行技術研討。

  在水下30-50米中建一個密閉的管道,把裡面抽成真空。然後把人或物裝載在一個膠囊裡面,再把膠囊放到管道中運行。由於採用真空磁懸浮技術,無機械摩擦阻力,速度可超過1000公裡/時。

  有了海底超級高鐵,大連到天津,只要27分鐘;福州到臺北,只要13分鐘;廈門到高雄,只要20分鐘;上海至北京,只要30分鐘。而上海到日本東京,全程1850公裡,也只要2小時。

  這個項目當前的最大問題是,國家相關部門何時能立項。為此,孫鈞等三位院士及專家呼籲爭取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部門批准立項支持。

相關焦點

  • 探訪西南交通大學真空管道磁懸浮實驗室
    其實,早在2003年,西南交通大學就已經開始研究這種「真空管道磁懸浮列車」了,還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真空管道磁懸浮列車實驗系統」。10米長實驗設備計算出最有效運動方式「真空管道磁懸浮列車——未來世界交通的終極解決方案」。在西南交大真空管道磁懸浮實驗室的牆上,掛著這樣的一句話。
  • 中國研製飛行列車,時速高達4000公裡
    歐美等發達國家近年陸續試驗俗稱「超級高鐵」的真空管磁懸浮列車,內地早前亦開始研製中國版,並在四川成都搭建試驗線。該線採用真空管道加上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技術,時速有望達到1500公裡。有航天科技企業更宣布,將研發最高時速4000公裡的高鐵。
  • 時速1000公裡「超級高鐵」試驗車2年內或「上路」
    在10月29日下午舉行的浦江創新論壇「科技創新青年造就者圓桌峰會」間隙,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型軌道交通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鄧自剛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時速1000公裡「超級高鐵」項目已經開始籌備,「真空管道已經開始建設了。」至於試驗車何時能真正跑起來,鄧自剛表示,「管道安裝完還要進行測試,差不多1-2年時間。」
  • 內地研發真空磁懸浮 時速最低4000公裡
    一種最低時速4000公裡、能耗不到民航客機1/10、噪音和廢氣汙染及事故率接近於零的新型交通工具——真空管道磁懸浮列車已呼之欲出——真空管道磁懸浮列車,將把北京與華盛頓納入兩小時交通圈
  • ...軌道交通國際高峰論壇上透露 成都將建6公裡磁懸浮列車試驗線
    2018「一帶一路」軌道交通國際高峰論壇上透露 成都將建6公裡磁懸浮列車試驗線
  • 理論時速可達1000公裡 超級高鐵還是紙上談兵嗎
    在這次測試使用的500米長管道中,高鐵車廂在管道強磁力的作用下,僅用15秒就到達了終點,最高時速達172公裡。而在更長的管道中,超級高鐵的理論時速可達1000公裡。  人們對便捷出行的渴望,促使有關軌道交通時速的研究不斷推進,那麼今天這種研發已經走到哪一步了?
  • 理論時速可達1000公裡!超級高鐵還是紙上談兵嗎?
    在這次測試使用的500米長管道中,高鐵車廂在管道強磁力的作用下,僅用15秒就到達了終點,最高時速達172公裡。而在更長的管道中,超級高鐵的理論時速可達1000公裡。人們對便捷出行的渴望,促使有關軌道交通時速的研究不斷推進,那麼今天這種研發已經走到哪一步了?
  • 時速1500公裡!「超級高鐵」試驗線正在成都搭建 所需磁鋼杭企提供
    「超級高鐵」是特斯拉和SpaceX創始人、科技「神人」埃隆·馬斯克2013年提出的狂想:「超級高鐵」車廂像一個膠囊,放置於真空管道中,像炮彈一樣被發射到目的地,最高速度可達1200公裡/小時。以平均時速1000公裡/小時計算,乘坐「超級高鐵」從杭州到上海(約150公裡),全程只要9分鐘。
  • 中國超級高鐵試驗線正搭建 時速有望達到1500公裡
    「中國版超級高鐵將採用『高溫超導磁懸浮+真空管』技術,目前已著手探討時速1500公裡的可行性。」6月19日,在2018年世界交通運輸大會「高速鐵路技術發展論壇」上,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張衛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超級高鐵"時速達4000公裡 "第五種交通方式"可行嗎?
    有理論與技術基礎 尚缺試驗數據支撐   「在真空管道中運行4000公裡時速,是基於現有技術基礎上的推斷,有一定理論和技術基礎,但缺乏實驗依據。」西南交通大學超導中心教授趙勇說。  國防科技大學磁浮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教授李傑也認為,依據磁浮原理,磁浮列車速度確實可以「無極限」。
  • 美設計真空管道磁懸浮星際列車:時速3200公裡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學實驗室科學家近日設計了一種名為「星際列車」發射系統,該系統利用一條長約1000英裡(約合1609公裡)的真空管道和一條超導電纜將磁懸浮列車送往低地軌道。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技術不僅僅可以實現,而且實現成本也要遠遠低於火箭成本。
  • 美國宣布來我國修高鐵:時速1000公裡!網友:我們修的快你3倍
    我國「復興號」列車可是聞名中外。確實,我國高鐵已經修建到了世界各處,之前,有美國人還來我國做了一個實驗,同樣的距離,我國高鐵僅用時4.5小時便到達目的地,而美國最快的火車都要行駛22小時。一片眾說紛紜中,這件事已經塵埃落定,美國公司將在要我國貴州銅仁修建首條10公裡長的超級高鐵,該高鐵時速可達1000公裡以上,是和諧號的3倍,遠遠超過了過去所有的高鐵。
  • 時速1500公裡 超級高鐵要來了
    「中國版超級高鐵目前已著手探討時速1500公裡的可行性。」近日,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張衛華透露,世界上時速最快的真空高溫超導磁懸浮比例模型車試驗線正在成都搭建,預計今年底前將建成並投入試驗測試。  試驗線  正在搭建  在2018年世界交通運輸大會「高速鐵路技術發展論壇」上,張衛華介紹說,由西南交通大學承擔的「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是在1500米可模擬不同低氣壓環境的真空管道裡,開展不同磁懸浮模式比例模型車運行測試,包括高溫超導磁懸浮模式在內,試驗速度超過音速,理論上有望達到時速
  • 時速4000公裡高鐵背後 中國七八個項目組研究磁浮
    8月3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在武漢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放出要研製超高速飛行列車的消息,航天科工集團三院高速飛行列車項目技術負責人毛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甚至詳細勾勒了研發三步曲:第一步研製出最大運行時速1000公裡的列車,建設區域性城際飛行列車交通網;第二步研製最高時速2000公裡的列車,建設國家超級城市群飛行列車交通網;第三步研製出最高時速4000公裡的列車
  • 時速4千公裡的「飛鐵」:面臨懸浮、導向、牽引等幾大難題
    4000公裡的時速,是否考慮過乘車群眾「小心臟」的承受力?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一探神奇列車背後的究竟。4000公裡時速有理論與技術基礎 尚乏試驗數據支撐「在真空管道中運行4000公裡時速,是基於現有技術基礎上的推斷,有一定理論和技術基礎,但缺乏實驗依據。
  • 時速4000公裡"飛鐵"將與馬斯克"超級高鐵"爭霸
    被稱為「第五種交通方式」的「高速飛行列車」是個什麼「鬼」?4000公裡的時速,是否考慮過乘車群眾「小心臟」的承受力?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有理論與技術基礎 尚缺試驗數據支撐「在真空管道中運行4000公裡時速,是基於現有技術基礎上的推斷,有一定理論和技術基礎,但缺乏實驗依據。」西南交通大學超導中心教授趙勇說。
  • 中國研製超級磁懸浮列車 時速可達2900公裡
    當日,記者來到西南交通大學超導技術研究所、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探秘國內首例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實驗線。  香港《商報》網站5月12日報導稱,在西南交通大學的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導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完成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軌道測試。這一項目由鄧自剛博士領導,他已經對這項技術進行了數年研究。  《科技世界》報導稱,去年3月,鄧自剛率領的研究小組進行了第一次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軌道測試。這種新型環形軌道將掀起一股速度更快的列車的浪潮。
  • 超級高鐵:時速超6千公裡/時
    「膠囊高鐵」時速可達超過6000公裡,你信不信?其實,早在2003年,西南交通大學就已經開始研究這種「真空管道磁懸浮列車」了,還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真空管道磁懸浮列車實驗系統」。下面我們來揭秘比飛機還快的超級高鐵超級高鐵是一種以「真空管道運輸」為理論核心設計的交通工具,具有超高速、低能耗、無噪聲、零汙染等特點。
  • 時速4000公裡的列車要來了 在真空管道內運行
    將形成國內超級城市群1小時經濟圈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劉石泉介紹,高速飛行列車是航天科工聯合國內有關優勢單位,通過商業化、市場化模式,將超聲速飛行技術與軌道交通技術相結合,研製的新一代交通工具。  該列車的最大運行速度可達每小時4000公裡,不僅比普通高鐵快10倍以上,相比民航客機也快了5倍。
  • 成都即將打造首條磁懸浮列車試驗線 為成都到德陽
    同時,由西南交通大學自主研製的第二代中低速磁懸浮工程化列車也將於2017年6月正式下線。  第二代中低速磁懸浮工程化樣車明年下線  今年5月6日,我國首條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低速磁懸浮商業運營示範線——長沙磁懸浮工程啟動載客試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