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不能開中成藥了嗎?3類中成藥,容易被亂用

2020-12-24 奇妙的本草

你以為:中醫開中藥,西醫開西藥?那就錯了!

雲南白藥、六味地黃丸、板藍根……這些人們耳中熟悉的中藥,幾乎有7成都是西醫開的。有調查顯示,我國目前約有70%的中成藥是由綜合醫院的西醫師開出,臨床中成藥的不合理使用率高達40%。

針對這一情況,2019年7月1日衛健委便印發《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製品)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要求:「除中醫類別外的其他類別醫師,需經過不少於1年系統學習中醫藥專業知識並考核合格後,遵照中醫臨床基本的辨證施治原則,可以開具中成藥處方。」

新政策規定:從2020年1月1日起,「西醫開中藥不能報銷」。這一政策也可以解讀為:西醫不能開中成藥。

國家做出這一規定,其實也存在著道理。從目前中成藥的用量、使用比例和頻率來看,中成藥的濫用程度確實達到了類似抗生素濫用的境地。生活中有不少人認為中成藥是中草藥製備,相對而言,稍微安全。因此,平常遇上一點不適就亂用中成藥,年僅10歲的小玲就因此被「誤傷」。

前段時間,小玲因感冒引發扁桃體炎,家長給她口服10粒自備的六神丸,為了好得更快一些,在服藥3小時後,又給她口服了10粒。

在第二次用藥後1小時,小玲出現煩躁不安、胸悶、四肢麻木等症狀。家長緊急帶小玲去醫院就診,確診為服用六神丸過量中毒,停用六神丸並對症治療後,不適症狀逐漸消失。

可見,中成藥雖好,但也不能亂用!

藥用得對,方法是關鍵:以下3類中成藥就最容易亂用

一、祛火藥

相信每個家庭都會備一些祛火類的中成藥,比如牛黃解毒片、三黃片等,但其實,這些常用藥物最容易被亂用。

1.牛黃解毒片

具有清熱解毒的牛黃解毒片是祛火類中成藥的代表,但如果用錯此藥,解毒藥會變成「中毒藥」!牛黃解毒片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目赤腫痛以及火熱內盛、口舌生瘡。但牛黃解毒片遇熱會分解氧化,藥物中的二硫化二坤會變成劇毒的三氧化二坤,也就是俗稱的砒霜,只需100毫克足以致人死亡。所以,在服用牛黃解毒片時,水溫不宜過高,避免解毒藥變成「中毒藥」。

2.三黃片

具有清熱解毒、洩火通便的三黃片,常被用於治療三焦熱盛所導致的心煩口渴、尿黃便秘、咽喉腫痛等。但是三黃片屬於苦寒藥,適合實火上攻的症狀,對於虛火或是心火旺盛所導致的上火,則不宜使用此藥,否則會加重病情。

二、補益類中藥

補益類中成藥代表有六味地黃丸和阿膠,男性多用六味地黃丸,女性多用阿膠。目前,只要腎虧就吃六味地黃丸的現象比比皆是,但最後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還補出了腸道不適等症狀。

1.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主要用於腎陰虛或是肝腎陰虛者,但對於畏寒怕冷或是痰多溼重者不宜服用。另外,腎虧就吃六味地黃丸的觀點是錯誤的,六味地黃丸不可以作為長期食用,也不是「補腎神藥」。

2.阿膠

阿膠其實就是驢皮經過長時間的煎煮熬製濃縮成固體膠,具有補血作用。但脾胃虛弱的女性服用後,反而會出現食欲不振等症狀,所以也不能亂用。

三、感冒類中成藥

最後就是常見的感冒類中成藥,也是家居必備藥物之一,常見的感冒類中成藥有板藍根衝劑和維C銀翹片。很多人一出現感冒症狀就在家裡找出感冒藥一頓亂吃,甚至在秋冬容易感冒的季節,也會衝一些板藍根衝劑預防感冒,殊不知,這樣不僅達不到效果,而且還有很多潛在的風險。

1.板藍根

板藍根衝劑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可用於肺胃熱盛所導致的口咽乾燥、咽喉腫痛,也可以用於感冒期間增強免疫力,但過量服用也會有副作用,虛寒體質人群喝多會傷脾胃,出現食欲不振或胃痛等症狀。

2.維C銀翹片

中醫把感冒分為風熱和風寒,而常見的感冒藥也分為寒性和熱性,如果沒有對症用藥,不僅沒有效果,而且還會加重病情,大量服用藥物也會影響肝腎功能。

雖然,維C銀翹片主治外感風熱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但藥物當中還添加了對乙醯氨基酚(解熱鎮痛藥)、馬來酸氯苯那敏(抗過敏藥)兩種西藥成分。服用不當,會間接給人體健康帶來一定風險。而且早在2013年,央視新聞報導,香港衛生署就呼籲大家不應購買或服用一種標示為「維C銀翹片」的口服產品

在使用中成藥時,要注意3個問題

劑型選擇不合理、吃藥前不辯證、隨意選藥是大多數人會犯的錯誤。不同的藥物對應治療的症狀也是不同,即使是小小的感冒,也需要找到病因對症用藥,才能起到效果,否則適得其反。

另外,「是藥三分毒」,即使是中成藥也存在副作用,在用藥時一定要在中醫師或是中藥師的指導下服用,以防出現不良反應或是毒副作用。

最後,藥物的劑量也不可以隨意用。隨意加大劑量不但達不到治療目的,反而會加重病情,甚至出現不良反應,對肝臟的功能也會造成影響。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聯合國家中醫藥局發文:西醫未經培訓不能開中成藥處方
    「這也意味著,未經培訓的西醫以後將不能開具中成藥處方。」業內人士解讀認為,此舉將一改長期以來大部分中成藥由西醫開出的現狀,對規範中成藥使用將起到積極作用。西醫開具中成藥爭議由來已久。全國政協委員、中日友好醫院保健部主任張洪春在今年兩會上就提出「關於加強西醫師使用中成藥的培訓、考核和管理」的提案。
  • 衛健委發文:西醫不準開中成藥,需上兩年中醫培訓班
    同時,業界也注意到,儘管首批目錄中並沒有涉及中藥品種,但,上述兩部委對西醫開具中成藥、中藥飲片資格的限制,無疑將對相關產品市場形成巨大衝擊。 事實上,關於西醫能否開中成藥的爭論已經延續多年。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西醫已經成了中成藥處方的主力,中醫認為中成藥與中藥存在差異,反而很少開。
  • 別讓中成藥損害你的健康,三類常見中成藥的誤用,嚴重也可致死
    相信很多人,以前到醫院看感冒,西醫師開一點西藥還會搭配一些中成藥,而有一些人的藥費裡面,中成藥的費用甚至超過了西藥。根據這一現象,國家在2019年就發布通知,西醫要開中成藥,必須經過中醫藥的培訓學習,經過考核合格後,方能開中成藥處方。國家的這一通知是非常明智的,是為人民負責的。
  • 又一大三甲將中成藥拒之門外
    從這個意義上講,安全有效性已經成了決定中成藥生死存亡的關鍵。如果相關產品不能「自證清白」還將失去更多市場。而在此之前,醫保支付、合理用藥等已經痛下殺手。根據濟川藥業2019年年報,受此影響,該公司清熱解毒類產品的營業收入減少了26.52%,所有產品營業收入整體下降了3.72%。
  • 大三甲發文:非中醫類醫師不得開中成藥!
    未經過中醫藥培訓的西醫不能開中成藥,所有醫院非中醫類醫師都不能開中成藥嗎?近日,網上流傳的這樣一張圖片,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圖片內容顯示,廣東省某醫院宣布:自2019年11月1日起,該醫院僅中醫、中西醫結合類別的醫師才可以開具中藥飲片及中成藥,其餘非中醫類別醫師不能開具中藥飲片及中成藥。經「醫學界」核實確認,該醫院為廣東省人民醫院,是一家公立三級甲等醫院。11月4日,廣東省人民醫院官網也公布了《致廣大患者的一封信》。
  • 香港買中成藥就一定可靠了嗎?
    香港民建聯2018年9月做的一項調查顯示,44.5%的港人在普通身體不適的情況下會選擇看西醫,只有27%的受訪者選擇看中醫。201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35.8%的受訪者認為中藥副作用小。50歲的香港市民郭先生也表示,自己及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更喜歡中成藥,因為副作用較小,而且香港的中成藥審批制度很嚴格,吃起來更放心。
  • 風熱感冒類中成藥的10個合理診斷和10個不合理診斷
    很多老師問我,開一張中成藥處方,究竟什麼樣的診斷合理呢? 理論上看,中成藥既然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使用,最合理的診斷當然是中醫病證診斷。 包括,中醫病名,例如常見的感冒、咳嗽、胸痺、癥瘕、足痿等,以及不常見的少陽病等。
  • 感冒吃中成藥也可能犯困
    核心提示:專家表示,很多人認為中成藥都是純中藥製劑,但其實維C銀翹片、感冒靈衝劑等幾種常見感冒類中成藥裡含有解熱鎮痛藥撲熱息痛和抗過敏藥撲爾敏。服用後可能感覺頭昏、犯困就是因為藥物中添加了撲爾敏。因此,如果吃了含有這種成分的中成藥,也會出現類似的症狀。
  • 中醫師:亂服中成藥好大鑊
    【大公報訊】記者張婕舒報導:依靠西藥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病人,不可自把自為亂服中成藥,以免藥性相沖發生危險。註冊中醫師麥超常指出,患者不可聽信商家宣傳,隨便服用中成藥,否則中西藥可能產生副作用,將藥效抵銷或加倍,發生危險,應當在醫生或中醫師指導下用藥。曾有患者認為中成藥藥性溫和,因而服用幾倍藥量,隨即出現頭昏症狀。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調查發現,九種常見的中成藥、西草藥成分,可能與類風溼關節炎西藥相沖,患者需慎用,尤其紫錐花更可能誘發紅斑狼瘡症。
  • 中成藥跨出國門咋就那麼難
    第三屆京交會中醫藥籤約項目有18項,涉及醫療服務、中醫培訓、醫療旅遊、遠程醫療等,但有關中成藥的項目卻是空白。在海外,中成藥只能以保健品的形式出現,而不能以處方藥的身份亮相,成為中醫藥出海的難題。多位專家受訪道出了其真實原因和未來解決方案。
  • 中成藥進入「死亡倒計時」?
    《決議》顯示,4+7藥品目錄內非中標4+7品種從常備目錄內剔除;該醫院輔助用藥(重點監控)藥品目錄僅保留注射用七葉皂苷鈉、泮託拉唑鈉、丙氨醯穀氨醯胺注射液、注射用還原性穀胱甘肽、鹽酸溴己新5個化藥品種且需降價
  • 治療寶寶咳嗽的中成藥咋不管用?中醫師有話說(中成藥對症大全)
    秋分之後,寶寶最容易出現的症狀就是咳嗽,媽媽們翻出上次用剩下的醫院開的中成藥給孩子服用,又或者聽說有哪個治咳嗽的神藥,就馬上買回來讓寶寶試了試,結果寶寶咳的更加厲害。媽媽們看著孩子難受,心裡那個急呀。咳嗽吃中成藥,為什麼不管用咳嗽是很多疾病的一個症狀,普通感冒、流感、支氣管炎、肺炎、咽炎、哮喘,甚至秋燥、積食、過敏等因素都會引起咳嗽。
  • 中成藥可以降血壓嗎?哪些中成藥能夠輔助降壓,來了解這3個藥物
    很多朋友對西藥有一種天生的牴觸情緒,認為中藥更好,更安全,希望能夠通過服用中成藥來降血壓,這麼做可行嗎?有哪些中成藥可供選擇?今天就和大家簡單的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裡面珍珠層粉,野菊花膏粉,蘆丁可以算作是中藥材,但氫氯噻嗪和鹽酸可樂定則是不折不扣的西藥降血壓成分,氫氯噻嗪是利尿劑,鹽酸可樂定是中樞神經抑制性降壓藥,如果您吃這個藥血壓降下來了,真的不能但說是中藥的功勞。
  • 千金保孕丸等中成藥 不良反應、禁忌「尚不明確」?!
    原標題:千金保孕丸等中成藥 不良反應、禁忌「尚不明確」?!   浙江在線杭州5月29日訊(記者 陳中志)面對中成藥明確標註的「不良反應——尚不明確」、「禁忌——尚不明確」、「注意事項——尚不明確」內容,或許會讓很多患者產生質疑:這樣的藥能吃嗎?
  • 中醫師能在西醫科室執業嗎?是正常現象,還是醫療亂象?
    【天地網訊】    中醫能在西醫科執行嗎?中醫醫師只能開中藥?在西醫科室執業違法嗎?一直在中西醫界討論的問題。長期以來,執業中醫師開具西藥處方,或執業西醫師開具中成藥處方甚至中藥飲片處方的現象,廣泛存在於日常的各個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中。一些反中醫的西醫醫生,及一些反西醫的中醫醫生經常在微信群裡論戰理論,甚至互相貶低。
  • 中成藥多服對身體很有害處
    是「中藥偷摻西藥」的重災區  「中藥偷摻西藥」的現象並不少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曝光了44種補腎壯陽類與降糖類假中成藥非法添加了化學物質。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在藥品抽驗中發現「補腎益精丸」等10種假中成藥非法添加化學藥物。實際上,除中成藥非法加入西藥外,一些宣稱「純天然」、「純中藥」的保健品也經常出現這種現象。
  • 淺談臨床應用對中成藥藥效的影響
    如用於治療感冒的中成藥種類很多,但有的用於風熱感冒,有的則用於風寒感冒。若使用不當,不僅不能治病,而且會加重病情。一般來說對惡寒發熱,鼻塞流清涕,肢節酸痛等風寒表證,用風寒感冒顆粒、正柴胡飲顆粒較好;而感冒發熱、鼻塞、咽喉腫痛等風熱表證,用西羚解毒丸效果較好;當風熱表證出現身熱口渴,氣逆咳嗽時可用桑菊感冒片;而流感則用羚羊感冒片、連花清瘟膠囊。
  • 特稿丨起底中成藥:修訂說明書是無奈之舉?
    摘要:要求修改中成藥說明書的背後,是國家規範該市場的決心。40歲的家庭主婦孫雪在家裡根本不能提中醫藥——這是自己這個文科生和理工男丈夫之間無法溝通的事。時至今日,如果說中醫藥是否科學這個話題會讓很多人「割袍斷義」「夫妻反目」略顯誇張,國內對此針鋒相對的觀點在最近幾年越發尖銳卻是不爭的事實。
  • 如何選擇中成藥治療感冒
    感冒是幾乎所有人都很容易患的疾病,中醫所說的「感冒」包括西醫的多種疾病,如傷風,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等。中成藥治療感冒有著很大的優勢。根據中醫的辨證論治,大家在感冒時應該如何選擇中成藥呢?1、風寒感冒     這類感冒一般發生於秋季後期、冬季以及春季初期,氣溫較低的時候。
  • 淺談劑型對中成藥藥效的影響
    中成藥劑型與中成藥藥效直接相關,相同的中藥成方,由於劑型的不同,產生的藥效、持續時間等可能出現較大的差異。「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緩也,不能速去之。」即充分說明了劑型選擇對藥效的重要作用。同一中成藥處方可以製備成多種劑型,但不同劑型可能產生不同的治療效果,只有採用適宜的劑型才可以使藥物發揮良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