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優良土豬

2020-12-21 三農鄉味生活

我國地方豬種普遍優勢肉質鮮美、極耐粗飼、發情早、產仔多、母豬利用年限長、這是外來品種比不了的。

太湖豬品系(梅山豬、二花臉豬、楓涇豬嘉興黑豬)、八眉豬、馬身豬、萊蕪豬、老淮豬、內江豬、兩廣小花豬(陸川豬)、兩頭烏豬、、寧鄉豬、成華豬、莆田黑豬、金華豬、榮昌豬等優良豬種已經納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有各自的保種場,也有一部分地方品種已經瀕臨滅絕;優勝劣汰是自然的法則也是不能爭辯的事實。

以下簡單敘述兩個優秀雜交母本

陸川豬

圖片由養殖戶提供

原場地廣西陸川縣,因而取名陸川豬;說到廣西想必有讀者能想到廣西南丹瑤雞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陸川豬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喜歡,原因在於外來品種大白豬(約克夏豬)、長白豬、杜洛克豬的肉質、口感已經滿足不了消費者需求。陸川豬肉香嫩、皮薄、耐粗飼、遺傳性穩定等優點。外觀辨別;軀幹短、矮、肥;頭、背、腰臀為黑色;肩胛骨、腹部(大而下垂)、四肢為白色;嘴中等長,面部微凹,額頭附帶略微稜角淺紋;但其缺點生長速度慢,臀部肌肉不夠豐滿,飼料報酬低,成年公豬體重75kg,母豬70kg左右,個體略有差異。

陸川母豬性能及利用價值

陸川母豬繁殖力居中,乳頭12―14枚,經產10頭以、上母性好。一般飼養條件下日增重310克,傳統飼養方式下以青綠飼料、米糠、紅薯藤為主,不餵精料情況下依然可以正常繁殖。常作為母本雜交生產商品肉豬;或純種繁殖用於生產商品豬。

太湖豬系

太湖豬分布長江中下遊江海地區,以高產著稱,享有「產仔王」的美譽。太湖豬因地區不同分為二花臉豬、梅山豬、楓涇豬、嘉興黑豬、橫涇豬、米豬等;以成年豬為例太湖豬普遍被毛稀疏、毛色多為黑色或青灰黑色、四肢鼻吻為白色、頭額大、額頭紋理深而清晰、耳大下垂(齊鼻尖或超出鼻尖)、四蹄粗壯、腹大下垂、臀部稍高於前肩、有效乳頭18―20枚(最多22枚)。目前生產性能最佳以二花臉豬和梅山豬最具代表性

二花臉豬

圖片由養殖戶提供

二花臉豬頭大額頭寬、而大下垂齊下顎、嘴筒微凹(二至三條橫紋)、頭部皺紋較深、四肢高於梅山豬,行走時背微凹腹大不拖地(妊娠期乳頭拖地應當限制活動範圍避免擦傷乳頭)生產性能和梅山豬略同在這裡不做過多講解。成年二花臉公母豬體重150kg,體長140cm,高60-78cm(此個體數據僅供參考)。

梅山豬

圖片由養殖戶提供

梅山豬體型分小、中、大,三個體態;大梅山市面現在幾乎已經找不到。梅山豬外貌清秀、頭小、耳薄下垂故此大多都超出鼻尖、頭部紋理較多且均稱、背腰平直(妊娠期略凹)、(四蹄、鼻吻、尾尖為白色的六白特徵)、乳頭多為20-22枚。

梅山豬性成熟較早,出生後三情(第三次發情)即可配種。梅山豬繁殖能力高、母性好;平均產仔16頭以上;最高記錄一胎產33頭。梅山豬生產利用年限長,統計資料直觀看出10-12胎窩產仔數仍然15頭以上。

太湖豬的利用價

太湖豬(梅山、二花臉)與大白(約克夏)、長白、杜洛克等外來豬種雜交,生產大太、長太、杜太二元優缺互補效益顯著太湖豬優點:「產仔多、耐粗飼、肉嫩多汁遺傳性能穩定」缺點:「臀部肌肉欠佳,作為商品豬育肥不適合當下消費者的消費觀念」與外來瘦肉型豬種雜交子代生長速度、飼料報酬、瘦肉率以及口感均勻顯著改善現成獨特風味。

下一篇更新:雜交育種

相關焦點

  • 動物百科:它屬贛中南花豬類群,被列入中國豬種地方優良品種之一
    萬安豬屬贛中南花豬類群,已於1976年列入《中國豬種》系列中,為地方優良品種豬之一,具有耐粗飼、繁殖力強、生長快、適應性強、屠宰率高等特點。據測定,成年母豬平均每窩產仔12。6頭,育成率高達91--97%。屠宰率為71。24%,眼肌面積達27。02㎝ 。
  • 保衛「中國土豬」:4個地方豬種已確定滅絕 31個品種瀕危
    2012年11月22日,湖南省寧鄉縣金洲鎮關山村村民將飼養的土豬趕往高臺進行跳水鍛鍊,以提高豬肉的品質和口感。 視覺中國 資料圖悠然生活了9000多年後,中國的豬也要開始為自己的前途擔憂了。從1980年到2000年,廣東大花白豬的母豬數量從1.3萬頭下降至幾百頭。
  • 最適合做回鍋肉的豬種成華豬瀕臨滅絕 中國地方豬種陷危機
    2012年3月,農業部全國畜牧總站畜禽資源處副處長於福清曾在中國農科院《中國豬業》雜誌刊文透露,通過此次調查發現,目前在我國,豬的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和引入品種共計125個。這其中,地方品種多達72個,列入「國家級禽畜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的地方豬種就有34個。
  • 中國地方豬種的小介紹
    導語:歡迎來到一笑知輕聲,中國地方豬種的小介紹。中國有100多個地方豬種,這些品種在乾燥空間上是有限的,只介紹了幾個優秀的地方豬品種。母豬8月齡,初始體重80 kg,平均仔豬11頭,6月齡體重55 kg,體長9 cm,胸圍86 cm,成年母豬重約150公斤,公豬重190公斤,90 kg屠宰,瘦肉率46%,肉質優良,肉色鮮紅,水勢強,大理石粒中等均勻分布,肌肉脂肪含量高,肉味濃鬱,皮厚11.76%(皮/胴體比例為11.76%)。
  • 聚焦地方豬|榮昌豬
    榮昌豬為世界八大優良地方豬種,其育成歷史已有300多年,被列為國家一級保種資源,以其耐粗食、適應性強、雜交配合力好、遺傳性能穩定、瘦肉率較高、皮薄肉嫩、肉質優良、鬃白質好等特點譽為「國寶豬」。榮昌豬選育歷史\t\t  榮昌豬是中國西南型豬的代表,為有名的地方品種,品種形成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以其適應性強、雜交配合力好、遺傳性能穩定、瘦肉率較高、肉質優良、鬃白質好等優良特性而馳名中外。
  • 湖南五大土豬種群「保種」調查
    寧鄉曾經以豬種聞名,家家戶戶養母豬產崽,「絲頸葫蘆肚,耳薄嘴筒齊;魚尾後腳直,稀毛現薄皮;奶子一斬齊,四腳要撒蹄」、「烏雲蓋雪銀頸圈」,既是對寧鄉豬的概括,也是一種相豬術。 來自艱苦偏遠的地方的黔邵花豬,是吃苦耐勞的代表。主產區貧窮落後,交通不便,養豬基本上是到山上打上一把豬草,或者索性放到山上,讓豬自己覓食。
  • 黃山出臺《方案》拯救土豬 2022年皖南花豬要出欄5萬頭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皖南花豬,是主產自休寧縣藍田的黃山市本地優良土豬品種,肉質鮮美,肥瘦適中,耐粗飼,易養,但生長緩慢,個體不大,飼養近一年才一百多斤,最重不超兩百斤。長期以來,受國外品種豬的衝擊,皖南花豬數量越來越少。
  • 趣聞| 中國的豬是從哪裡來?
    >現今中國的土產豬與數千年前中國古人馴養的豬系一脈相承並沒有被替換或混入野豬的血統我們祖先吃的豬和我們在農家樂裡吃到的土豬(如果是真的話)其實是有親緣關係的通過與英國土產當地豬種進行改進育成了瘦肉多、繁殖力強的約克夏豬和肉質優良、盛產雪花瘦肉的巴克夏豬
  • 中國農民養了幾千年的豬,你知道什麼品種的豬最好養嗎?
    在中國長達幾千年的農業經濟中,養豬是農民增加收益的重要來源,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那麼,我國各地方的良種豬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一、金華豬金華豬又稱金華兩頭烏或義烏兩頭烏 ,是我國著名的優良豬種之一。
  • 榮昌豬:世界八大優良種豬之一
    在重慶市榮昌區生長的榮昌豬,以其適應性強、雜交配合力好、遺傳性能穩定、瘦肉率較高、肉質優良、鬃白質好等優良特性而馳名中外,曾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的優良地方豬種。榮昌豬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培育歷史,是世界八大、中國三大名豬品種之一,品牌價值達27億元人民幣,位列中國地方豬種榜首。
  • 今年是豬年,盤點世界上的名豬,看看你認識幾個?
    我們都知道今年是豬年,而在中國人看來,豬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動物,它是中國人的主要肉食來源之一,豬擁有著豐碩的體態,象徵著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富貴圓滿,但是需要知道的是的種類有很多,不光是中國的土豬在很多國家豬也擁有著其他的品種,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的名豬。
  • 當最後一頭皖北豬,從地球消失
    它也有耐粗飼、適應性強、肉質鮮美等優良遺傳基因。飼養條件很差,但樅陽黑豬很少發病。 長江流域這些豬,日子並不比北方豬好到哪裡去。 移動的「皖南火腿」 皖南火腿,特別是績溪火腿名氣很大,原料就來自這裡的土豬。
  • 當最後一頭皖北豬,從地球消失!
    數千年來的繁衍進化,安徽出現了八種主要地方豬,卻在外國「洋豬」衝擊下,如今普遍面臨滅絕的風險。 楔子豬,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從豬頭、豬身到豬蹄,豬尾豬皮到豬內臟,中國人可以把一頭豬吃到「體無完膚」。但六白豬很少發病,所以當地群眾稱「六白豬是草包豬,糠育肥」,也是吃糠咽菜的主。樅陽黑豬主要生活在安慶市樅陽縣、桐城市的沿江和沿湖地帶。它也有耐粗飼、適應性強、肉質鮮美等優良遺傳基因。飼養條件很差,但樅陽黑豬很少發病。長江流域這些豬,日子並不比北方豬好到哪裡去。
  • 翻山越嶺尋找雲南高山土豬,正宗臘豬蹄是這樣做出來的!
    豬,應該選養了1年以上的土豬。雲南高山地方的,全是熟土,出產紅苕、豬兒菜,那可是餵豬的好材料。只要一天三頓餵著紅苕,豬兒那是猛地長。殺了豬,那醃豬腳取材的部位可就有了講究。刀下寬了,豬腳肥肉偏多,刀下窄了,瘦肉又太多,都不行,都會影響臘豬腳的口感。當地的屠夫是很有分寸的,用巴掌輕輕一拍,一刀成功,一腿豬腳就從豬身下了下來,掛起來,有模有樣的。
  • 為什麼要克隆地方豬?它們的風味還會一樣嗎?
    央廣網北京12月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近日,先後有克隆金華兩頭烏豬和克隆藏豬誕生。它們都是為了保護地方豬種質資源所做的實踐嘗試。藏豬主產於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型豬種,屬於我國地方品種資源。而金華豬,作為浙江省地方豬品種被列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豬志)。
  • 記者探秘湖南五大土豬種群 尋找餐桌上的美食密碼
    兒時年味在片片肉香中卷「土」重來   記者探秘湖南五大土豬種群,尋找餐桌上的美食密碼   瀟湘晨報記者 陳麗安 長沙報導   湖南的年味裡,總有一縷豬肉香。記憶裡,殺年豬、炸扣肉、燻臘肉是過年不可缺少的環節。年味就在這些豬肉香裡濃鬱起來。
  • 購買豬肉時,如何區分土豬和飼料豬,記住這五點,不怕再買錯豬肉
    購買豬肉時,如何區分土豬和飼料豬,記住這五點,不怕再買錯豬肉我們都知道,大多數時候,豬肉的味道是其他肉類無法替代的,而且豬身上有許多可食部分,每個地方都有一個特殊的美味和經典的吃法,這對於其他肉類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即使豬肉的價格非常昂貴,我們在烹飪時也會經常使用豬肉
  • 土豬危機!正在消失的中華本土豬
    因為中華本土豬幾乎滅絕了。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隨著人口的增長急需更多的豬肉供應。中國開啟了一輪轟轟烈烈的生豬「雜交改良」運動,各地方品種的血緣和群體系譜變得種類繁多。雖然國產種豬的基因和血緣變得混雜,但這次改良推動力生豬家庭化養殖且基本保留了國產種豬的肉質與口味特點。
  • 陝西秦川牛:中國五大黃牛品種之首,中國優良的黃牛地方品種
    秦川牛是我國優良的地方良種黃牛,中國五大黃牛品種之一,因產於陝西八百裡秦川而得名。從公元前8世紀「擇良牛獻主」和公元前126年前張騫出使西域引進苜蓿餵牛開始,經過歷代科技工作者精心選育,秦川牛終於成為軀體高大、肉用性能好、遺傳穩定、適應性強的優良品種,特別是秦川牛肉骨比高、胴體中脂肪含量低、肌肉含量高,與國外優良肉牛品種如夏洛來、安格斯相比也毫不遜色。其細嫩的肉質、濃鬱的風味,更非國外一般肉牛品種可以比擬。
  • 國內五大地方優良牛之一,中國黃牛肉之鄉——吉林延邊
    延邊州地處中國東北吉林省東部中朝邊境,整個地勢西高東低。全州總面積4.33萬平方千米,轄6市2縣;2018年人口208.66萬人。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有11個對朝、對俄口岸,口岸過貨量佔吉林省的90%以上;延邊是中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鮮族聚居地區,中國朝鮮族人口的42.3%居住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