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方豬種普遍優勢肉質鮮美、極耐粗飼、發情早、產仔多、母豬利用年限長、這是外來品種比不了的。
太湖豬品系(梅山豬、二花臉豬、楓涇豬嘉興黑豬)、八眉豬、馬身豬、萊蕪豬、老淮豬、內江豬、兩廣小花豬(陸川豬)、兩頭烏豬、、寧鄉豬、成華豬、莆田黑豬、金華豬、榮昌豬等優良豬種已經納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有各自的保種場,也有一部分地方品種已經瀕臨滅絕;優勝劣汰是自然的法則也是不能爭辯的事實。
以下簡單敘述兩個優秀雜交母本
陸川豬
原場地廣西陸川縣,因而取名陸川豬;說到廣西想必有讀者能想到廣西南丹瑤雞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陸川豬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喜歡,原因在於外來品種大白豬(約克夏豬)、長白豬、杜洛克豬的肉質、口感已經滿足不了消費者需求。陸川豬肉香嫩、皮薄、耐粗飼、遺傳性穩定等優點。外觀辨別;軀幹短、矮、肥;頭、背、腰臀為黑色;肩胛骨、腹部(大而下垂)、四肢為白色;嘴中等長,面部微凹,額頭附帶略微稜角淺紋;但其缺點生長速度慢,臀部肌肉不夠豐滿,飼料報酬低,成年公豬體重75kg,母豬70kg左右,個體略有差異。
陸川母豬性能及利用價值
陸川母豬繁殖力居中,乳頭12―14枚,經產10頭以、上母性好。一般飼養條件下日增重310克,傳統飼養方式下以青綠飼料、米糠、紅薯藤為主,不餵精料情況下依然可以正常繁殖。常作為母本雜交生產商品肉豬;或純種繁殖用於生產商品豬。
太湖豬系
太湖豬分布長江中下遊江海地區,以高產著稱,享有「產仔王」的美譽。太湖豬因地區不同分為二花臉豬、梅山豬、楓涇豬、嘉興黑豬、橫涇豬、米豬等;以成年豬為例太湖豬普遍被毛稀疏、毛色多為黑色或青灰黑色、四肢鼻吻為白色、頭額大、額頭紋理深而清晰、耳大下垂(齊鼻尖或超出鼻尖)、四蹄粗壯、腹大下垂、臀部稍高於前肩、有效乳頭18―20枚(最多22枚)。目前生產性能最佳以二花臉豬和梅山豬最具代表性
二花臉豬
二花臉豬頭大額頭寬、而大下垂齊下顎、嘴筒微凹(二至三條橫紋)、頭部皺紋較深、四肢高於梅山豬,行走時背微凹腹大不拖地(妊娠期乳頭拖地應當限制活動範圍避免擦傷乳頭)生產性能和梅山豬略同在這裡不做過多講解。成年二花臉公母豬體重150kg,體長140cm,高60-78cm(此個體數據僅供參考)。
梅山豬
梅山豬體型分小、中、大,三個體態;大梅山市面現在幾乎已經找不到。梅山豬外貌清秀、頭小、耳薄下垂故此大多都超出鼻尖、頭部紋理較多且均稱、背腰平直(妊娠期略凹)、(四蹄、鼻吻、尾尖為白色的六白特徵)、乳頭多為20-22枚。
梅山豬性成熟較早,出生後三情(第三次發情)即可配種。梅山豬繁殖能力高、母性好;平均產仔16頭以上;最高記錄一胎產33頭。梅山豬生產利用年限長,統計資料直觀看出10-12胎窩產仔數仍然15頭以上。
太湖豬的利用價
太湖豬(梅山、二花臉)與大白(約克夏)、長白、杜洛克等外來豬種雜交,生產大太、長太、杜太二元優缺互補效益顯著。太湖豬優點:「產仔多、耐粗飼、肉嫩多汁遺傳性能穩定」缺點:「臀部肌肉欠佳,作為商品豬育肥不適合當下消費者的消費觀念」與外來瘦肉型豬種雜交子代生長速度、飼料報酬、瘦肉率以及口感均勻顯著改善現成獨特風味。
下一篇更新:雜交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