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道教的宮觀,發現裡面有供奉著不同神明的神殿,其中一個財神殿裡供奉著一位胯騎黑虎、一手持有金元寶、一手持鐵鞭,黑面虯髯形象威武的財神。這位財神便是大家熟悉的正財神趙公明,財神信仰也是道教文化的一部分。道教的財神有很多位,除了趙公明財神以外,還有「司命祿,庇護商賈,招財進寶」的武財神關羽,文財神比幹、範蠡、李詭祖等。
除此以外道教的財神還有五路財神、劉海蟾祖師等神仙,財神執掌著天下的財源,並且護佑蒼生,深受民間百姓的喜愛。然而被人們香火祀奉的財神趙公明,最開始卻是一位令人聞之色變的瘟神,趙公明元帥是怎樣由瘟神進階為財神的呢?本期就為大家簡單講解一二。
早在魏晉時期的《搜神記》中,有一章節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散騎侍郎王佑由於病重,不久將離開人世,有一天王佑在家中忽然聽到通報有位陌生人自稱是趙公明的參佐,如今天下即將大亂,想邀約王佑一起共事。王佑知道這個人不是凡人,乃是一位鬼神,便哀求救他一命。那人見王佑可憐,第二天帶來了幾百個二尺高的鬼,他們在王佑家人的擊鼓祈禱聲中翩翩起舞,事後王佑果然痊癒了。後來王佑發現了一本妖書,上面寫著「上天派出趙公明、鍾士季等三個將軍,各人統領幾萬個鬼下來捉人。」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此時的趙公明和鍾士季一樣,是負責統領鬼吏的將軍,類似於冥界的黑白無常,跟財神完全沒有關聯。那麼他們在陽間捉人幹嘛的呢?根據典籍《太上洞淵神咒經》的記載:「又有劉元達、張元伯、趙公明、李公仲、史文業、鍾仕季、少都符,各將五傷鬼精二十五萬人, 行瘟疫病。」趙公明跟其他幾位一起原來都是瘟疫之神。古代社會的醫學技術水平有限,人們對於瘟疫是相當的懼怕,因此人們將瘟疫神格化為瘟神。
道教神話中有五位掌管瘟疫傳播的瘟疫之神,除了趙公明和鍾士季以外還有三位,宋朝時期將他們五位的司職描述為:「東方青瘟鬼劉元達,木之精,領萬鬼行惡風之病;南方赤瘟鬼張元伯,火之精,領萬鬼行熱毒之病;西方白瘟鬼趙公明,金之精,領萬鬼行注氣之病;北方黑瘟鬼鍾士季,水之精,領萬鬼行惡毒之病;中央黃瘟鬼史文業,土之精,領萬鬼行惡瘡癰腫。」到了明朝,他們又成了執掌四季瘟疫之神: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仕貴,總管中瘟史文業,古人稱「此是五方力士,在天為五鬼,在地為五瘟,名曰五瘟」。
此時的趙公明還是一位瘟神,道教接著又給他賦予了新的神職,根據《道法會元》的記載,祖天師張道陵在鄱陽山煉製九天神丹,神丹煉成存於丹爐中,忽然有一天被山中鬼神偷食了,天師非常生氣,斬下山鬼的頭顱,但是接著又長了出來,張天師拿他沒辦法,決定帶著徒弟王長前往貴溪山繼續煉丹。張天師唯恐鬼神再來侵擾,便奏明玉帝。玉帝指派趙公明前去,趙公明統領二十八將,八王猛史,五雷神兵等眾,並授予他「正一玄壇元帥」之職,趙公明護道降魔,為張天師守護丹爐,張天師丹成得道飛升之後,趙公明又奉命守護龍虎山。
趙公明被玉皇大帝敕封為玄壇元帥,同時又敕封他「掌賞罰訴訟、保病禳災之神,買賣求財,使之宜利」。又能「至如訟冤伸抑,公能使之解釋,公平買賣求財,公能使之獲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對神禱,無不如意」。趙公明的神職逐漸由瘟神轉變為護法神和財神,隨著小說《封神演義》等在民間的傳播,趙公明的財神形象愈發的圓滿,最終成為人們供奉的財神,他的神仙形象一手持有金元寶、一手持鐵鞭,金元寶象徵著趙公明是道教的武財神,鐵鞭則是意味著趙公明是一位除瘟禳災的武將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