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和縣西山侯山宮
閩南財神文化聖地 臺灣財神廟祖廟
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省涉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省重點道教宮廟
漳州市對臺交流重點宮廟
視 頻
「中華第一正財神——玄壇元帥趙公明」
文字記載
中華第一正財神——玄壇元帥趙公明
趙公明元帥,本名朗,字公明,終南山下西安周至縣趙大村人。原始身份為春秋時晉景公所夢「大厲」。厲鬼、瘟鬼和財神,是趙公明神格演變的三部曲;懲惡、揚善兼賜財,是趙公明神格發展的三部曲。舊時年畫中,趙公明的形象多為頭戴鐵冠,手持寶鞭,黑面濃須,身跨黑虎,面目猙獰,因此人們又稱其為武財神。
民間關於趙公明的傳說,由來已久。早在晉代年間,幹寶《搜神記》中,趙公明為專取人性命的冥神之一。東晉時期,陶弘景《真誥》中記述,趙公明為致人疾病的瘟神。
隋唐時期,《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載,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六月,有五力士在空中出現,分別身披青、紅、白、黑、黃五色袍,各手執一物:一人執杓子和罐子、一人執皮袋和劍、一人執錘、一人執扇、一人執火壺。
文帝問太史居仁:「 他們是何方神聖?主管哪些災福?」張居仁奏曰:「他們乃五方力士,在天上作為五鬼,在人間為五位瘟神: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士貴、總管中瘟史文業,主管世間瘟疫。此乃天地運行時所產生的疾病。」
文帝問:「怎麼才能制止而使世人免受瘟疫呢?」張居仁答曰:「瘟疫是上天降臨的疾病,無法制止」。於是那年許多百姓死於瘟疫。是時,文帝下令立祠,於六月二十七日詔封五方力士為將軍。
趙公明的瘟鬼性格到了《列仙全傳》中就更為具體了,只是他又從五方瘟鬼之一變成了八部鬼帥之一:元明時有八部鬼帥,各領鬼兵億萬數,周行於人間。劉元達領鬼兵施雜病,張伯元領鬼行瘟疫,趙公明領鬼施人間以痢疾,鍾子季(鍾士貴)施人間以瘡腫,史文業行寒疾,範巨卿行酸瘠,姚公行五毒,李公仲行狂魅赤眼,給人間降下許多災禍疾病,奪走了萬民性命,枉夭無數。
直到《封神演義》問世,趙公明才不再像昔日那樣渾身充滿邪氣、鬼氣和瘟氣。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冊封神,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職責是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
從此,趙公明開始掌管天下財富,做了財神爺。而他原來作為冥神、瘟神、鬼帥的面目被日漸淡忘。民間所供財神趙公明皆頂盔披甲,著戰袍,執鞭,黑面濃須,形象威猛。周圍常附之聚寶盆、大元寶、寶珠、珊瑚之類,更加強了財源茂盛的效果。
趙公明司財,能使人發家致富,這正符合世人求財的願望。其神通廣大,至如公訟、冤獄,能使之解釋;公平、載斷、買賣求財,能使之宜利和合。其恪盡職守,嚴明執法,賞罰分明,毫釐不差。凡做買賣求財、房地產業、貿易等,只要正義求財,無不稱心如意。商人經商過程中,特別是運營中遇到小人障礙搗亂,凡虔誠祈拜者均能得明顯護佑。迅速消除是非小人,使運營通達,利益倍增。
平和西山侯山宮玄壇元帥趙公明
侯山宮位於平和縣城小溪鎮西林村,主祀玄壇元帥趙公明(又稱財神爺、玄壇爺、銀主公王)。民國初年,增祀關聖帝君,宮左附建碧雲室(圓通殿),供奉慈航真人(觀音大士),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道教宮廟。
據傳,明正統元年(1436年)西山李氏先賢李嶠上京赴考,夜宿貢院,半夜貢院失火,李嶠得玄壇元帥託夢警示,懷抱元帥金身,安全逃離火海,遂將金身請回故裡西山,擇地紅厝崙建壇奉祀,取名「敦和宮」。明正德三年(1508年),敦和宮遷建現址,易名侯山宮,迄今已500餘年。宮內柱聯「神來自帝京寶劍浮空光北闕,德普乎民社靈符在握鎮侯山」,生動記述侯山宮玄壇元帥的由來和威靈顯赫德被黎庶的盛況。
侯山宮座西北朝東南,土木結構,主體建築前門樓、中天井、後正殿;附屬建築戲臺,隔兩重大埕與宮正面相對。宮廟總建築面積858平方米。宮廟的主體建築保存明清閩南傳統藝術風格,有較高的文物、考古價值。正殿單簷懸山頂,面闊3間、進深3間,三川脊式,抬梁式疊鬥構架。紅牆碧瓦、聳翠流丹,屋脊剪瓷,百態千姿,畫棟雕梁,漆飾豔麗,瑞獸鬥座,活靈活現,屏風隔扇,雕鏤精緻,兩山牆面,三國故事,畫面生動,人物逼真,楹聯匾額,意蘊深遠,宮廟生輝,煥然大觀。人入斯殿,肅然起敬,歸心向善,人神交通。
侯山宮玄壇元帥神威顯赫,香火鼎盛,澤惠黎庶,聲名遠播臺港澳地區及東南亞各國;侯山宮是臺灣眾多財神廟的祖廟,早在明、清年代,香火就遠播海峽彼岸的臺灣,現在臺灣有一百多座廟宇奉祀玄壇元帥。兩岸財神文化一脈相承,人同祖、神同緣,同根同源,源遠流長,體現了中華文化是維繫兩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紐帶;侯山宮先後被批准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涉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重點道教宮廟、漳州市對臺交流重點宮廟。
侯山宮後殿
隨著侯山宮香火的日益鼎盛和海峽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和擴大,原有場地和基礎設施已不能適應兩岸信眾朝聖、旅遊、觀光發展的需要。為把侯山宮打造成閩南地區又一個朝聖旅遊觀光景點,提升侯山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財神文化交流,侯山宮管委會決定興建後殿及配套工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重視支持下,通過海峽兩岸廣大信眾和各道教宮廟的虔誠奉獻(臺灣南崁五福宮率先捐獻10萬元人民幣做為項目啟動資金),侯山宮於2014年1月13日舉行擴建工程奠基儀式。侯山宮後殿擴建工程總投資1000多萬元,後殿總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900平方米,殿宇二進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巍峨堂皇,煥然大觀。供奉玄壇元帥、關聖帝君和道教三清道祖等神明。後殿擴建工程於2018年1月竣工落成,並於當年1月11日—14日(農曆丁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舉行「海峽兩岸財神文化交流暨侯山宮後殿落成慶典活動」。兩岸同胞齊聚財神文化聖誕,共襄盛舉。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先生題贈「三界祥光」牌匾以示祝賀;臺灣道教總會創會會長謝榮壽先生題贈「義貫西山」牌匾祝賀;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龍虎山住持張金濤題贈「道育侯山」牌匾以示祝賀。臺灣財神廟祖廟——侯山宮
侯山宮是臺灣眾多財神廟的祖廟。現臺灣南投、臺中、彰化、桃園、澎湖等地有數十多座侯山宮的分靈宮廟,臺灣同胞連年分別組團到侯山宮謁祖進香,兩岸財神文化交流互動業已常態化。
1988年至2008年,臺灣同胞先後有二十多個宮廟組團回侯山宮謁祖進香。1988年10月28日,臺灣南投縣草屯敦和宮主任委員梁啟和率團33人率先回侯山宮謁祖進香;1988年11月11日,臺灣臺中縣烏日鄉玉闕朝仁宮董事長傅火石先生率進香團35人回侯山宮謁祖進香。董事長傅火石先生和泓源醫院院長陳鄭泓源先生捐資興建西林小學,由玉闕朝仁宮捐資重修侯山宮。
近年來,回祖廟謁祖進香的臺灣宮廟日益增多。2010年10月20日,臺灣桃園南崁五福宮由主委陳宗賢、總幹事邱進賢率團一行36人蒞臨侯山宮朝聖會香;2010年10月27日,臺灣南投縣草屯敦和宮主任委員、南投縣李氏宗親會會長李應欽帶領32人進香團回祖廟謁祖進香;2010年10月31日,臺灣道教總廟無極三清總道院由主委鄭明輝、總幹事顏清通、臺灣道教會副理事長方欽雄率團攜臺灣新聞媒體蒞臨侯山宮朝聖分靈;2011年3月25日,臺灣嘉義縣大林聖賢宮由主委蔡立輝、建廟主委黃炳森、九千道長徐雙惠千師率團一行十二人,前臺侯山宮朝拜並聯繫分靈事宜;2011年4月24日,新加坡劉威瑱先生慕名前來朝拜玄壇元帥,當場表示對侯山宮擴建盡一點力;2011年5月4日,由組委陳宗賢、總幹事邱進賢率臺灣桃園南崁五福宮進香團一行22人前來朝聖;2011年6月13日,臺灣嘉義縣大林聖賢宮由主委蔡麗輝、建廟主委黃炳森、九千道長徐雙惠千師率團一行38人前來侯山宮分靈,奉請玄壇元帥金身一尊回臺奉祀;2011年7月22日,臺灣彰化通天宮由主委巫堯明、蔡典組長巫勝稻率團27人前來謁祖進香。近年來,移居臺北的李世雄伉儷及其子李建青先生每年都回宮謁祖進香,並捐資修葺侯山宮碧雲室,修建戲臺等;移居臺灣新北市的李彥豪宗親熱心侯山宮各項建設和兩岸財神文化的傳承交流。2004年以來,每年都回西山故裡參加侯山宮各種財神文化民俗活動,並捐資侯山宮後殿建設。
隨著臺灣各道教宮廟回侯山宮謁祖進香的與日俱增,侯山宮也主動融入海峽兩岸民間文化交流互動,多次應邀組團到臺灣參加財神文化交流活動。2010年5月2日至12日,侯山宮組團一行14人,自費前往臺灣桃園南崁五福宮、彰化福山裡福山宮、彰化西寮裡通天宮、臺中縣烏日鄉玉闕朝仁宮、南投縣草屯鎮敦和宮等宮廟參拜玄壇元帥。同時參加福建省在臺南市吳園舉行的「兩岸宗親交流及姓氏族譜展」活動;2011年4月16日至21日,侯山宮應南投縣縣長李朝卿及草屯鎮敦和宮主委李應欽之邀,組團一行24人參加敦和宮慶典活動,併到桃園南崁五福宮、臺灣道教總廟、無極三清總道院、臺灣道教會、嘉義縣大林聖賢宮等宮廟參訪,受到臺灣各道教團體負責人的熱烈歡迎和盛情款待;2012年3月7日至12日,侯山宮組團24人應臺灣道教總廟、三清總道院邀請,前往參加祈安法會。侯山宮代表大陸宮廟代表參加主祭,與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馬英九先生座談交流兩岸財神文化,併合影留念。到侯山宮進香朝聖
財神玄壇元帥賜「發財錢母」「發財金」